行政长官出席协康会综合服务大楼开幕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Peter(协康会董事会主席尹锦滔)、Eric(香港赛马会董事李家祥博士)、Nancy(协康会行政总裁曾兰斯)、各位嘉宾、各位协康同工:
今日我真的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亲自主持协康会综合服务大楼的启用典礼。正如刚才Peter所说,一个这么重要和这么有规模的项目要做得成,其实是有很多人的协力,包括当然是协康会本身、有重建的小组,亦有香港赛马会和政府部门,我刚才也听到是认同政府部门在这件工作里出了很多力。
事实上,我在二○○九年当协康会构思这个重建项目时,就亲自关心这个项目。大家都知道,二○○九年我已经不是社会福利界,我当时是在做基建工作的发展局局长,但我们都真的为这个项目作出了很直接的帮助。在当时的发展局,我成立了一个发展机遇办事处(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fice),目的就是协助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非政府机构去做一些重建项目,因为在香港要做重建工作,其实有很多程序、很多考虑,包括城规、土地契约更换、筹款,以及要经很多政府部门取得这些批准。我很高兴能够透过当时我的创新意念──一个发展机遇办事处,率先为协康会在这个前庆华中心做成这个重建项目。
它真是生得逢时,因为当它进行一段时间,上届政府在二○一三年推出了一个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的大规模计划,只要一个非政府机构愿意把拥有的土地拿出来发展,钱已经不是问题,奖券基金会一力承担,但当然赛马会要补足一点,但亦有很多政府部门全面协助,所以这个项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性。
或许由于我个人参与这个项目的程度,所以协康会曾经承诺这个项目的开幕典礼必须由我主持。但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发生了甚么事──行政长官正进行选举,而我亦辞去政务司司长的职位,所以我相信当时Nancy的心中忐忑不安,如果我选不上的话,她不知道要用甚么方法来履行她的承诺,邀请一位已经没有官职的人士主持一个这么重要项目的开幕典礼!但我也不负你的期望,今日可以站在这里以行政长官的身分为我非常尊敬的协康会,尤其是在它庆祝五十五周年之际,为这个综合服务大楼开幕。
这栋大楼的开幕不单是一个新的基建项目,亦是一个新的服务模式,所以刚才Peter说,这亦是协康会成立五十多年来一个里程碑。我们在这栋大楼里真的可以为我们非常关心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提供一站式全人服务,由他们需要的特殊幼儿中心,以至有一些需要早期的教育及训练的中心;当小朋友离开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时,亦有协康会创办的「青葱计划」;当小朋友在成长后进入社会时,他们也需要一些特别支援和就业训练,「星亮计划」就在这方面填补服务的空隙。当然在整个儿童成长的过程,家长是需要支援,所以在这座大楼里亦有一个家长支援中心。这种一站式全人服务的模式,亦是当年我在社会福利署极力推动的,有时我们会成功,但有时碍于种种因素未能够全面推动。
我对于协康会的感情,其实并不是个人的感情,而是协康会的服务宗旨与我个人的理念非常吻合。如果大家记得,我在去年十月十一日发表我首份《施政报告》,我曾经形容这份《施政报告》可以说是有决心、敢创新,而且是努力地去做到无微不至。协康会在过去半个世纪,正正就是展示了这种有决心去办好服务和敢创新,刚才我已向大家提及过,有「青葱计划」,亦有「星亮计划」,不断地找新方法来支援家长和协助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当然亦透过这些计划尽量做到无微不至。
或许社会上有人觉得特区政府、觉得协康会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们都真的很努力,希望能够满足到我们服务使用者的需要。要做到这种有决心、敢创新、无微不至,不是凭空讲的,所以我对于本届政府的要求,亦都提出我们是需要用心聆听,要表示关怀,然后付诸行动──We care, We listen, We act。在过去八、九个月,我希望大家都看到这种管治新风格,我们都很直接去聆听持份者的要求,或者是家长的疑虑,而作出一个适当的行动回应,因为只是不断去听、不断去谘询,而没有行动的回应,结果都不能够解决社会上很多的问题。在这个工作里,协康给到我的感觉,或者实际上给到我的启发,就是我们都是要有那份关怀的心去小心聆听,然后付诸行动。有时我们未能够即时行动,协康会就会自己先行动,找尽方法、找尽一些资源,将它们有决心做、敢创新做的服务模式,先将它试验下来,然后证明给社会大众、证明给特区政府知道,这个服务的模式是行得通、是办得到的。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在二○一五年透过我去访问协康会,和跟其他机构去商量,推出了「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能够在最早的时间,趁小朋友在幼儿阶段的黄金期,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即时的介入服务,不要他们等十八个月,浪费宝贵的时间。刚才我看这班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的表演,我真是开心到流眼泪。因为这就是证明,只要我们是愿意及早去提供服务给他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可以过健康正常的生活。目前这个「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又去到另一个转捩点,因为经历了一个由奖券基金资助的试验后,我们将会在今年将它常规化,而且是逐步分两年,将三千个的名额增加至七千个名额。我当时定在七千个名额,投入四亿六千万元的经常性开支,是以为可以做到「零等候」时间,我可以跟大家说,今日我仍然有决心做到「零等候」时间,但是恐怕需要的位置不止七千个,亦不止四亿六千万,但是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成长,特区政府是愿意作这个投入的。
另外,我知道协康会和一些非政府机构都在支援长者、支援家长的时候,创新做了一些家长资源中心,多年来都是靠善长仁翁的支持营运。但最近在财政司司长的预算案,已经同意会投入资源来协助这些家长资源中心的运作,我希望亦都得到大家认同我们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Nancy告诉我,可能今日协康会的活动,是她最后一次跟我一起出现,因为她将会退休。我必须在这里说说Nancy多年来对于学前服务那种投入。在过去我认识她的十八年,她经常向我积极争取,经常半夜三更给我发电邮,因为她知道我半夜三更都在电脑旁边,向我说又有问题了,无论当我是发展局局长、社会福利署署长、政务司司长、或是今日作为特首。她三日前半夜又给我发电邮,说某个服务应该可以做得更加好。这种非政府机构的行为,有人会觉得很烦厌,但对于我这么喜欢工作的人而言,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在政府里面制定政策,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触觉,在前线知道这个服务提供有甚么好处、有甚么坏处、出了甚么问题、家长的反应如何、小朋友的反应如何,这些政策不会做得特别好。所以这种回馈意见,对我的施政有极大的帮助,我希望大家为曾兰斯女士鼓掌,多谢她。
其实在我担任社署署长期间,我认识的绝大部分的机构主管,无论是行政总裁,或者是秘书长,都是有这一份的工作热诚,都是希望香港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希望特别是对于弱势社群能够提供更加即时的协助。在这里我可以跟大家讲,各位都是特区政府的伙伴,我们一定会竭力跟大家同行,建立更加美好的香港社会。多谢大家。
完
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20时33分
香港时间20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