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长期护理政策联合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动议辩论总结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今日(五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长期护理政策联合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
主席:
很多谢各位议员就长期护理问题表达意见。我尝试尽量回应大家所提的意见或问题,特别譬如刚才张(超雄)议员在开场发言时提到,我们在社区照顾和住宿照顾的资源的比例,或者甚至张议员所讲的所谓错配问题。
事实是对的。第一,以今日大约的服务量计,家居或社区照顾相对住宿照顾(的比例)大约是一比三。所以正正在安老服务的规划中,希望长远而言(该比例)最低限度可以达到一比一,而非现时的一比三。当然在未来的15年,我们希望目标是变成一比1.5。这需要时间逐步增加社区照顾服务,令这个比例更加合理。
没错,事实上人手或很多服务的而且确都有短缺的情况。所以在二○一七年的《施政报告》,特首提到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未来能够达到社区或家居服务中,轮候时间能够变做「零轮候」时间。当然在过往的讨论我都提到背后的挑战,但这并不算是一个选择。因为如果不做好家居和社区照顾服务,另一方面特别在院舍服务的问题,我们更加难以解决。
人手短缺的问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记得在我上任此职后,谈及有关两个先导计划,包括离院照顾服务(「支援在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后离院的长者试验计划」)或在社区为轻度缺损的长者提供先导服务(「支援身体机能有轻度缺损的长者试验计划」)时,都有不少议员问:增加这些服务时,究竟是否能够有足够人手提供这些服务?当时我给予的答案是:没错,人手是很大的挑战。不过若不增加服务,即从人手需求角度增加资源的话,我们亦更难增加人手提供该服务。所以一般我都用一个比喻:我们现时有10个煲,只有八个盖;要争取这八个盖以上的人手,就要增加第11个煲,希望找到第九个盖的人手。这在整体缺乏人力的前提下,所有服务都从这角度希望增加资源,但我们又不可大量增加资源,因为(投放资源)下去亦无足够人手提供服务。
刚才不少议员提到,有关最近(「检视院舍实务守则及法例工作小组」)检讨院舍条例时,在坊间及工作小组提到关于院舍的(住客)人均(楼面)面积的讨论。我在此要重申,我们基本上是同意改善院舍人均面积。所以当有议员指我在网志写到,在现实和理想方面取得平衡,就指我只讲现实,不讲理想,我只能够再重复一句,希望大家不要断章取义。我是希望在现实与理想方面取得平衡,而同时需要增加人均面积。不过要认真考虑,究竟增加多少才符合、可以切实可行地改善。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我相信工作小组日后会在聆听各方面持份者的意见后,作出一个适当选择的建议予政府。
刚才有两位议员的意见,可能我简单处理。一个是郭家麒议员在发言中谈了很多政府没有做的事,所以我可以很简单说,大家回看郭议员的演辞,实际上绝大部分他说政府完全没有做的事,绝大部分政府都正在做。我不逐一列出他所讲我们没有做的事,实际上我们正在做甚么。我的开场发言已将部分事情说了。
梁耀忠议员亦提到很多问题,不过我亦不打算逐一回应。因为好几点地方都与事实不符,如果逐一回应就几困难,因为实在太多,我只提出两点。第一,政府不是不愿意增加津贴服务,津助服务在过往10年增加了超过一倍。津助服务的资源增加了一倍,在过往10年间,所以从客观事实大家看到津助服务不断增加。
第二,我一定要讲,在检讨院舍条例时,我希望梁耀忠议员看看小组(成员)代表的背景,就会知道刚才他说的百分比并不正确。他指我断章取义,我希望他不如看看我的网志,我相信他没有看过,所以我相信断章取义的不是我。
邵家臻议员提到──比较长时间提到照顾者需要的重要性。我基本上是原则上很同意不论在安老服务和残疾人士服务中,照顾者的需要是非常之重要。当然有几个层面我们要去看。一,就是照顾者的训练、支援等工作。在二○○○年的检讨有关在地区、社区的服务里,已经将我们现时超过200间的长者地区服务单位,包括长者地区中心和邻舍中心,(表明)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提供有关照顾者支援和训练工作。当然,大家可能对于服务量,或者是否到位,这些问题大家有不同看法,我亦同意日后这些工作我们需要去改善。
另一个层面关于照顾者需要的支援,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暂托服务的提供。我们明白,现时在暂托服务,我们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加强。不论是日间或者住宿的暂托服务,我们都要改善,所以在现时新增的服务单位里,我们都会增加有关暂托服务的提供。另外,在社区和家居照顾服务,我们亦都应该尽我们的努力,在人手、地方方面尽量增加,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当然照顾者需要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现时有一个关爱基金的先导计划。我们希望待下一年有关的检讨完成,会考虑长远发展的方向。
刚才胡志伟议员提到有关院舍不足──很多其他议员都有提到的问题。不过我想澄清一点,胡议员引述我可能在较早前所讲的一些数字。他说我们欠缺400多间院舍。不过那份文章所说的是,如果我们不改善家居服务,如果我们不改善长者健康情况,在二○三七至二○四七年的10年之间,我们便要兴建458间院舍。究竟我们要兴建多少间呢?如果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工作不做的话,实际上我相信600间这个数字都不足够,所以这个不是我们欠缺400多间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在如何加强长者──特别是家居照顾──和他们健康方面的改善而减低长期护理的需求,是相当之重要。在如何处理院舍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从多个角度处理。第一,大家都知道我们现时的《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里没有一个有关这些服务供应的比例,我们现正将相关标准重新写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正在做这个工作,我们希望尽快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亦希望透过改善现时私营安老院的服务,令部分可以增加能量、或者容量购买有关服务,这包括了如何改善一些现时只是甲二水平的私营安老院,如何协助(这些院舍)提升至甲一水平。我们亦正探讨如何协助其他牌照院舍,如何可以将他们的服务提高至最低限度甲一的水平,令我们有多些空间买位。
刚才有议员提到,我们的买位服务是用来取代津助院舍服务。这一点我一定要澄清。我们没有任何意图将买位服务取代津助院舍服务。我们不断争取在不同地方增加提供津助院舍服务,不过在未能增加之前,我们亦看到,在现时私人市场中,有质素的私营服务,我们希望透过公私营合作,能够提供更多津助宿位给有需要长期护理的长者。所以,在很多情况之下,我们都提到需要寸土必争。在不同地方,包括刚才郭家麒议员提到一些弃置、没用的校舍是否可以提供安老院呢?我们在所有政府用地、甚至卖地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条款以增加安老院的供应呢?在非政府机构所拥有的土地,我们是否可以帮他们兴建更多安老院?有一点要澄清,刚才葛珮帆议员有个误会,就是当非政府机构在他们的用地上重建或加建安老院的话,只要他们符合社会福利署有关的要求而将来是提供津助院舍的话,甚至是自负盈亏的院舍,我们都可以透过我们的奖券基金帮他们兴建,机构不需要自己去筹款。当然,如果机构想将它(院舍)的服务,特别是一些自负盈亏的服务其水平是远超过我们政府的津助院舍的话,那个额外的部分他们就要自己寻找资源。但是符合我们政府现在的津助服务标准范围之内的,都是可以用奖券基金去做。
在人手的方面,大家都有很多的讨论。实际上,在我们的策略上是要多方面去想如何去处理人手方面的问题,包括其中很重要就是如何去改善他们的聘用和工作的条件。在《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亦提供了资源让我们拨给津助服务去增加有关照顾员或家务助理员的薪酬部分,这些细节我不再重覆了。亦有议员提到,亦是我们相当重视的,就是如何引入科技的应用,来减低我们人力的压力,特别是工作员在工作上所要面对的压力。我们不是纯粹说成立一个基金,让他们去申请这样简单,我们亦是增加了对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资助,希望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联同我们的非政府机构,可以在其范围之内,尽量用一些科技产品协助他们提供服务。我们在今年大约十一月亦会再次提供一个有关应用科技的指南给那些安老和一些康复服务的机构,希望更加可以推动香港这些服务可以应用多一些科技。当然有一个有争论性的问题,在特首在二○一七的《施政报告》都提到,在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是会考虑扩大输入外劳去减低现时人手的短缺。不过当然,前提是我们都希望从改善那有关工作的聘用条件、工作条件等等,减低现时的空缺率。至于在大湾区方面的讨论,我知道梁志祥议员都提出了动议,排期在六月六日拿出来讨论,所以详细的我们就不在今天去谈,不过我们可以告诉梁议员,实际上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会积极探讨,如何利用大湾区的发展,如何可以在医疗和护老这些服务上,大家如何可以做得好一些。
主席,在另外一个议题,特别关于称为善终服务也好、宁养服务也好、临终服务也好,这个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范畴,是现届政府我们会尽力就着这方面去发展和去看。当然有议员都提过,就是中文大学现在协助食卫局(食物及卫生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这方面我不多说了。不过现在因为在社区上一些基金,包括赛马会,都正在进行一些先导计划,我们政府一直都关注这个先导计划的发展和成效,我们是相当认真地去看,在日后的服务──就着这些宁养服务、善终服务如何可以改善。两个大的层面是重要的,一,就是在院舍的层面,如何可以令到院舍的老人家,当他百年归老的时候不需要特意一定要送去医院,所以我们现在所有新的合约院舍,即是提供政府资助服务的合约院舍,基本上它新的合约里都要求它就着这个善终服务(的安排)是它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第二个环节的挑战性更大一些,不过亦是在现时的一些先导计划里,希望可以做得好一些,就是居家善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亦是相当重要,亦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当然有议员提到一些法律的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之下,实际上我们都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得好一些,现在的先导计划都初步看到一些成效,我们希望用多些时间,所谓多些时间,不是指很长的时间,希望在一年到两年之内,我们可以有一个结论,在未来的服务发展方向是如何走。
主席,我就着各位议员的问题已经作出初步的回应,我是乐意日后继续和各位议员探讨如何改善我们长期护理服务的政策和它的发展,多谢主席。
完
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