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署理政务司司长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二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政务司司长黄锦星今日(十一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二节:优质教育、人力培训及与青年同行)的致辞全文︰

主席:

  今届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和向上流动以及人才培训。在这一节致谢动议辩论所涵盖的正正便是人才资源、教育及青年三个重要议题,我先感谢刚才发言议员的宝贵意见。接下来,我将集中在人力资源和青年两个范畴作重点回应,而稍后其他局长则会就各自负责的范畴再作详细发言。

人力资源的挑战与机遇

  香港经济的开放性、自由度和竞争力一向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现届政府除了致力为传统优势产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外,亦锐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动香港发展高增值及多元经济。

  作为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香港现正面对环球经济的环境波动、保护主意抬头、科技发展令经济急速转型等挑战,我们除了要对环球经济的大趋势保持警觉,亦要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为抵御外来冲击作好准备。

  与此同时,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主要策略发展亦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让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开拓更大商机。

  我们深信,人才是香港向前发展的重要元素。要抓紧未来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确保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供应及配套。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指出,人力是香港经济发展目前正面对的两大瓶颈之一。作为缺乏天然资源的小型经济体,人力资源向来是我们赖以成功的基石。可是,近年香港的人力资源在量和质两方面,均面对严峻的挑战。

  在量方面,在人口急速老化的影响下,香港的整体劳动人口预计将在二○二二年起开始缩减,届时整体经济增长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现时个别行业已面对明显的人力短缺及招聘困难。

  而在质方面,随着创新科技浪潮席卷全球,本地劳动人口需要持续更新及增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才可在经济转型下屹立不倒。同时,现有劳动人口出现技能错配,而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缺乏所需的本地人才配合。

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展开工作

  面对以上提及的挑战,我们需要作出具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事实上,现届政府非常重视提升和优化我们的人力资源,以配合香港不断转变的发展需要,及维持香港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就此,我们实践了行政长官在去年《施政报告》所作的承诺,于今年四月成立了由政务司司长出任主席的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发挥「促成者」的角色,整合政府和各界的资源和力量,统筹宏观的人力资源政策及措施,推动香港进一步发展高增值及多元经济。

  委员会已经积极展开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检视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机遇及挑战,并探讨培育人才、释放本地劳动力及吸引外来人才等策略。此外,委员会亦会统整更多有关人力资源规划的数据、分析及研究,和不同行业的人力发展资讯,以建立一站式资讯平台,协助市民在作出职业、进修途径和发展路向的抉择时,有更多参考资讯。

  我希望在此重点介绍今年《施政报告》中三项吸引外来人才及培育专才的措施。这些措施经由委员会深入讨论,已在过去数月内相继推出。

(一)人才清单

  招揽外来人才向来是满足本地市场,尤其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庞大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全球竞逐人才的趋势下,香港有必要更积极、聚焦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港。

  所以,政府于今年八月公布首份人才清单,包含香港发展最需要的11项专业。通过现行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符合资格的人才可在「综合计分制」下获得额外分数,从而获得入境便利。政府正以「香港‧无限机遇 成就专才」为主题推广人才清单,并期望人才清单将有助香港在国际人才竞逐中取得优势,创造群聚效应,刺激本地人才的发展。

(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

  除了宏观地吸引外来人才外,香港的人才资源规划亦需要与不同产业的发展相配合,特别是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及科技领域。
 
  就此,政府已于今年六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发出配额予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的科技公司,让它们能以简化及缩短的程序,安排输入特定的科技人才来香港从事研发工作。

  值得留意的是,这计划亦设有增聘本地人才的要求,务求在雇用外来人才在短期应对人力短缺的同时,亦可与本地人才产生协同效应,长远创造有利氛围,加强本地科技人才的质素及供应。

(三)科技专才培育计划

  为了进一步培育及汇聚更多科技人才,政府亦已在「创新及科技基金」预留五亿元,并于今年八月开展为期五年的「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当中包括「博士专才库」及「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两部分。前者资助合资格的科技公司聘用最多两名博士后专才从事研发工作;而后者则以二比一的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人员接受高端科技培训。

  这两项有关科技人才的计划将相辅相成,壮大本地创科人才库,支持香港进一步推动创新科技发展。

  人才汇聚有利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而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亦有助青年人掌握各行各业的前景,并投身合适的教育及培训,从而在不同领域上尽展所长,提升向上流动能力,与本届政府同样重视的青年工作实在是紧紧相扣。

青年发展

  青年发展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届政府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的青年是有承担、负责任,亦有正向思维,同时亦要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我们致力做好青年「三业三政」工作,即关注青年的学业、事业及置业,并鼓励青年议政、论政及参政,让他们看到曙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过去一年,政府在「三业三政」的基础上落实了多项政策措施。

  由政务司司长出任主席的青年发展委员会,已于今年四月成立,并订定了未来工作将会聚焦以下三个主要方向:(一)协助青年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业出路;(二)协助青年发展事业和向上流动;以及(三)加强与青年人交流的渠道。政府已预留了十亿元支持青年发展委员会的工作,并已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率先拨出其中五亿元推出一系列与上述工作方向相关的新计划和措施。

  今年《施政报告》中「与青年同行」的专章特别侧重创意和创新。我们期望为香港青年开拓新天地,让他们发挥创意、展现潜能。事实上,过去一年我们也挑战了自己的创意思维,推出一系列新计划和措施,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作多方面的发展。好像去年推出的「青年委员自荐试行计划」,成功吸纳一群有志服务社会的青年参与政府工作,计划常规化后第一轮所收到的合资格申请共1 500多份,比试行计划时的1 100多份更多,相当鼓舞。同样是去年推出的「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今年推出的「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先导计划」、各个内地专题实习计划,以及「与司局长同行」等多个新项目,亦是为协助青年扩阔视野,拓展多元发展机遇。

  我们在十月底举行的第三次青年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向委员简介了今年《施政报告》中多项新措施。委员认同政府推动青年发展的整体理念和方向,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了解青年人的想法。青年发展是多元议题,牵涉跨局、跨界别、跨专业,甚至跨世代协作。我们会与委员会紧密合作,细心研究和落实各项新措施。

  有议员提到协助青年在香港及大湾区创业工作方面的关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我们期望青年能登高望远,发掘香港以外的机会。《施政报告》提出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新计划,资助香港非政府机构为在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到位的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并检讨现有「青年发展基金」下设的「创业配对基金」的资助条件,进一步帮助香港青年,包括到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解决初期的资本需要。在刚举行的第三次青年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委员表示认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助香港青年人发掘更多机遇。委员会辖下相关的专责小组将会就「青年发展基金」展开检讨工作,包括谘询创业青年和相关持份者,以了解他们对基金具体操作的意见。我们会充分考虑创业青年的需要,提供到位的支援,长远目标是建构可持续发展、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扶持香港青年向上流动、实践理想。

总结

  主席,要让香港抓紧机遇,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现届政府将继续竭力以多管齐下的方法应对目前的人力瓶颈。政务司司长会继续领导相关委员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青年发展的工作,与不同政策局和界别的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务求让香港的人力资源切合经济发展、社会及市场所需,并为香港的青年人创造可实现梦想的空间。

  主席,我谨此陈辞,恳请各位议员支持2018年《施政报告》。谢谢。
 
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01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