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出席香港经济峰会2019总结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各位朋友,很高兴事隔一年后再次来到由《信报》和新城财经台主办的年度经济峰会。我相信年度经济峰会拣选在十二月进行,是希望可以提早做一个年度回顾,亦与大家一起展望未来。
我记得我去年在这个峰会讲的主题是「热切期待更好将来」。事实上,去年十二月时全球经济预测都是向好,大家都热切期待迎来一个更好的二○一八年、二○一九年,包括IMF。我在今年一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进行期间,有机会与IMF的Christine Lagarde同场交流,当时Christine仍然认为整体的全球经济会向好。不过,正如IMF的宗旨,她亦要作一个提点,当时Christine Lagarde说When the sun is out, let's repair the roof,即是说既然经济好,大家就要看看自己的制度上有没有缺失的地方。到我发言时,我开玩笑地说:I have looked around, Hong Kong does not have leaking roof, but still when the sun is out, it's desirable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即是看地基是否够稳妥来迎接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恐怕不到半年,这个全球向好的形势逆转。据今早报道,同样是IMF的chief economist在一、两日前接受访问时说看过全球的经济,特别是亚洲的经济表现在今年下半年已经转差,形容现时可能是像the air coming out of the balloon,即是说全球的经济开始泄气。
无论如何,我们香港一向的最强项是一种应变精神和拼搏精神,无论经济好或不好,我对香港都是充满信心。事实上,今年的经济开始受到影响,我们公布了三季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第一季是令人惊喜的按年实质增长4.6%;去到第二季已经调低到3.5%;上月公布的第三季数字,再下降至2.9%。我昨晚又再看看新加坡的情况,亦很相近,全球经济向坏对于很大部分的经济都会带来同样的影响,因为现时是全球化的经济。所以一个地方,尤其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体发生了一些事故,往往会令到其他的经济都出现一些很难力抗的结果。所以我们最新的经济预测在二○一八年实质增长3.2%。这个3.2%已经较我们过去十年平均每年2.7%做得不错。受到全球经济逆转的影响,本届政府不断巩固及提升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同时拓展一些新的产业,亦希望透过我们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拓展新产业,香港能够更好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亦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出我们的贡献。
在我未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政府在这两方面的工作之前,和大家分享些令人振奋的成绩。刚才已说过,我们今年首三季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是令人鼓舞。另外,透过史美伦主席、李小加总裁的努力之下,我们今年交易所在IPO集资方面,首11个月已经集资超过2,610亿港元,是全球第一。看来这个全球第一的美誉在整个二○一八年都应该可以做到,即是过去十年内,有一半时间,即有五年香港是在股票的IPO集资市场是全球第一,这亦是很令人兴奋的。
另外,特区政府每年有一个年度调查,就是看看过了一年,究竟有多少海内外公司在香港设立公司。这些公司分三类,一类是在香港成立区域性总部(regional headquarters),它在这里管理所有它在这个区内,譬如亚太区、大中华区的业务;另一类是区域办事处(regional offices);第三类是本地办事处(local offices)。当然从任何角度来说,最好就是多些区域总部,次的就是多些区域办事处,对于本地办事处我们都很欢迎,因为我们想做多吸引些初创公司(Startup)。特区政府在十月底公布的调查,发现我们总的海内外公司在香港有8 754间,相对于二○一七年上升了6.4%,尤其是我刚才所说比较大规模的公司,即是区域性总部,是1 530间,上升的幅度是8.3%,即是比整体增长还要高。而且这个海内外公司的增加是很全面的,不是集中在哪一个国家,头五位全部都是在一年之间有所增长,包括内地、日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都有增加在香港设立的公司。
另外,今日下午政府统计处会公布有关二○一七年香港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字,无论是香港向外的投资,即是我们投资在别人的经济体,或是其他国家地区在香港的投资,二○一七年年底的数字都是比一年前录得双位数字增长,这些证明了香港可以引以为傲是亚洲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所以刚刚在今早有一个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研讨会,其中一位讲者说,其实将香港形容为只是一个「连系者」是不全面的。香港不可能只是一个「连系者」,香港亦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者」,我们在海内外有很多投资;香港亦是一个很重要、可靠的「营运者」——我们的港铁公司、机场管理局、各位专业界朋友都在海内外做很多营运工作。在名望方面,香港保持了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美誉,就美国传统基金的评级,我们已连续第二十四年获得这个美誉,而就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评级,香港由开始都一直已经领先全球。另外有一个数字是关于金融中心,当然我刚才说过我们的金融服务业做得很好,但都要看看究竟人们怎样看香港。有一个叫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发表最新的报告,香港仍然是排名第三,即是说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但是香港和纽约和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分数已经拉近:纽约的分数是788分,伦敦是786分,香港是783分,相对于半年前的报告我们和伦敦和纽约大概相差十多分,这个或许亦反映了我们的金融事务业在过去一年亦取得很好进展。当然我们很自由,我们是金融中心,但是都要全面看我们的经济竞争力。在竞争力方面,我们有两个国际评级,通常都会去监察的,一个是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的Competitiveness Ranking。在这方面我们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由世界经济论坛做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我们排名第七。作为行政长官,我觉得仍然有工作要做,亦是这个原因为何我今年初把香港带回世界经济论坛。明年亦已经约好与交易所一起出席,更大力推广香港在竞争力、在金融服务业的各方面。
很多商界朋友当然较为关心香港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最新公布二○一九年的营商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香港升了一级,由全球第五升至全球第四,因为它看的指标是很仔细的,究竟申请一些牌照要多久?做生意的程序要多久?这都是因为我们政府内部用了更大的努力来改善我们的效率。另外一个营商环境的指标当然是税,在短短一年间自本届政府成立后,我们已经成功经过立法会批准推出了两项税务优惠,一是在利得税方面引入两级的利得税,将首二百万元盈利所征收的利得税减半至8.25%;另一项就是鼓励企业投资在科研方面,为科研开支提供一个额外的退税额,二百万元以下是三倍,二百万元以上是两倍,而且不设上限。这两项税务优惠将会在这个税务年度生效。
另外有一个指标,有些人觉得是负面但我觉得很正面,就是楼价,楼价都在向下调整中。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数字,自今年的八月楼价已下跌了3.7%,但这个调整幅度远远未能抵销二○一八年的升幅,更不要说由我七月一日上任之后的升幅。所以如果有人有任何幻想,见到楼价跌,政府会出招救市可以「悭返」。
尽管二○一八年是一个很令人安慰、鼓舞的一年,特区政府一定不会自满,我们知道有很多事情还要做,而且知道接下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或者其他如英国脱欧、欧洲暴乱事件等,可能经济都会进入一个比较多下行风险的年代,所以我们一定会严阵以待,做应变的工作。
回头说说我们在这一年内发展产业的策略工作是如何。在四个传统优势产业中其实都大有巩固提升的空间。金融业即包括保险行业,在二○一六年占本地生产总值17.7%,至二○一七年便增加至18.9%。所以我与我的财金官员说,这是否金融业一枝独秀的景况抑或是表示金融业还大有可为呢?当某一个行业在经济百分比中有所增加,即是说当大家都增长时,它增长得比其他行业快,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要以为我们是成熟的经济体,我们的金融业已做得很好,大家的生意都不错,其实仍是大有空间。今年四月底经大家的努力,包括监管机构的努力,交易所可以推出新上市条例,我觉得是给我们清楚的信息,只要政府愿意做政府的角色,即是一个促进的角色;监管机构明白到香港需要向前发展,亦从监管的角度去配合这个新角色,交易所更要走在最前来推广这个新上市条例,金融业仍大有可为,但大前提是保障投资者,我们一定不会在保障投资者这方面有所妥协。这项工作令我们的股票市场更有动力。同样在债券市场亦如是,我们近年亦看到债券市场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在我们政府想推动的绿色债券方面,今年企业自已发行绿债都是不错,而特区政府亦取得立法会同意,将会在明年发行政府的绿色债券,上限是一千亿港元。
第二方面,就是在贸易和物流。未来的下行风险对于出入口、物流会有影响,我也听到有些做这个行业的人士很担心,所以我们一定会在短期提供支援措施,但长期亦要想想在这个物流业究竟香港想走甚么方向?想提升物流业甚么范畴?物流业两方面,一个是海运,一个是空运。香港的空运是做得非常好,仍然是全球第一,亦在去年应该是第一个机场处理了超过五百万吨的空邮和货物。但我们又不会自满,机管局亦很努力地发展更多的空运物流设施。
在海运方面,如果纯粹用货柜吞吐量来看,无可避免是很难再回到全球第一,去年应该是世界第五,随着我们面对区内港口竞争,货柜吞吐量是会有所下降,事实上,今年是看到它有一个实质的下跌。但香港有非常有优势的专业服务,我们可以走高端的海运服务。在我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不少有关于提升海运服务的措施,包括在船务租赁提供税务优惠、注册服务方便船东,以至人才培训,我们都会尽力做很多的工作。
第三个传统优势产业就是旅游。从数字上说,今年的旅游是好的,当然我们亦要看我们的接待能力,所以这一、两年我们都尽量在旅游方面开拓更多旅游资源,亦大力推动一程多站,所以有粤港澳大湾区,为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事实上两日后,我们会举办一个国际旅游会议,涵盖的范围,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为香港及邻近城市带来旅游的机遇。
专业服务方面,亦受惠于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在两日后我们会联同香港理工大学主办一个「一带一路」跨专业发展计划的启动礼,希望透过政府的促成及推广,可以帮助我们的专业服务走出去,或联同内地企业并船出海。
至于在新产业开拓方面,在创新及科技的成绩是令人非常鼓舞,这真有赖中央对我们的支持。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他在收到本港二十四位院士的来信后亲自作出批示,批示不但要支持香港的科研的优秀人才发展,他亦指出中央支持香港建设一个国际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实践「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有了主席的支持,很多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事在过去大半年陆续发生,包括可以将中央财政的科研基金「过河」,我们数间大学已经筹备申请一些中央资金在香港进行科研工作。其他包括我们先后跟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签订了两份合作安排,往后他们全方位、多领域地支持香港的创新及科技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自强,不能单靠中央的政策或是外来环境。所以上任之后,我去年已经提出在八大方面推动香港的创新科技,可以说大体上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包括科研界很乐意看到的开放数据,我们将会在今个月内由医管局开放数据便利做生物科技医学的研究,至于其他部门的开放数据的计划亦需要于今个月底交予我本人,我会督导他们以一个最开放的态度来开放这些数据。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放更多精力去推动的新产业,就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范畴很多,一般来说有八大方面的创意产业,包括设计、电影、电脑设计、动漫、印刷等。我在去年的《施政报告》已率先加强了我们对于设计业的支持,拨了十亿元给「创意智优计划」,亦乐见民间推动了很多设计的工作,包括我几日前主持开幕的「南丰纱厂」,是一个由活化工厦成为一个设计的地方,特别是在服装设计。
电影业香港有很强优势,但近年因为客观的条件或者其他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所以我在做《施政报告》之前分别见了两批电影业的人士,包括成龙先生组成一个新的电影业的协会来推动香港电影业的发展。在十月的《施政报告》亦提出了再拨十亿来支持本地电影的发展。
无论是传统优势产业、或者是新兴的产业,都要有平台才可以去发展,也要有消费者,它们才可以增加生产,那么这个平台和市场在哪里?最近的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是一个七千万人口的区域,现在的经济的含量已经是等于澳洲那么大,而且中产的人口还是不断增加,所以我们将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这个庞大的市场,对于优质服务的需求,是我们专业服务那方面一个很大的契机。但我们必须要坚守「一国两制」,这亦是中央的意思,无论是习主席,或者李克强总理,或者是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韩正副总理,一开始已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是按着「一国两制」的框架来设计和推动。另一点就要做到互补性强,是可以和另外十个城市,即是广东里面的九个城市加上澳门,是可以互利、共赢。第三方面,要追求体制的创新,今日在我们和内地的合作,在CEPA之下,不能够成事的,不等于在大湾区做不到。我们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和争取。
事实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之前,我们的工作已经积极开展了,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和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粤港高层会晤已经同意了我们在三大范畴推展初步的工作,一个就是创新科技;一个就是便利生产要素的流通,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第三就是鼓励和引进一些香港的优势产业落户在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当时我们选定了医疗和高等教育,一年来我可以说这两个行业里面香港的持份者都是很积极,都有去考察,回来时亦都有一些看法。
最后,因为今日的峰会主题是迈进大湾区,我觉得今日我们做粤港澳大湾区真的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在天时方面,当然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而且有国家级的重要策略性,再加上体制方面有一个在中央的领导小组为我们排难解纷和协调有关中央部委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和体制的创新。在地利方面,离不开基建的连系,因为大湾区要做得更加成功,要人流、物流的畅顺,其实很依靠基建的连系。在两个月之内能够先后开通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实在令整个大湾区的布局耳目一新。两个小时后我就在珠海了,我去吃一顿饭就回来了,这就是有种说法指,有了粤港澳大湾区、有了高铁、有了港珠澳大桥,就进入了「想走就走」的新时代。还有一个很大型的基建将会在明年开通,这个就是在香港和深圳东部的莲塘/香园围口岸。这个口岸的开通将会做到的布局就是「东进东出」、「西进西出」,亦会缩短我们与深圳东部、惠州甚至潮州和福建的连系。在人和方面,其实是多方面的,当然政府和政府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非常幸运今日的广东省领导很支持香港,李希书记上个月亲自来到香港考察,亦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我和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之前的工作在深圳当书记,所以大家的互信很高,令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商会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商会都成立了工作的连系,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商会的联盟。而在科技界很快将会成了一个粤港澳大湾区两院院士的联盟,推动两地的科研发展、学生的交流亦十分重要。立法会多党派亦在今年四月组成一个考察团去粤港澳大湾区几个城市考察,无论在考察期间或回来后的反应都相当正面,所以有了这种整个网络的人和,我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尽管经济前景有隐忧,亦无可避免有一些风浪,但只要大家保持信心,亦有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我希望亦深信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多谢大家。
完
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20时47分
香港时间20时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