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公布二○一七年废物统计数字
****************
整体而言,二○一七年都市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575万公吨,按年上升0.9%。其中家居废物产生量减少1.9%,显示普罗市民对源头减废的意识有所增加。工商业废物产生量仍然持续上升,按年增加4.1%。
二○一七年弃置于堆填区的固体废物量平均每日为15 516公吨,较二○一六年增加1.2%。二○一七年弃置于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平均每日为10 733公吨,较二○一六年上升3.7%。
就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而言,二○一七年为每日1.45公斤,高于二○一六年的每日1.41公斤。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的增加,部分是由于本港经济于二○一七年显著扩张,令工商业废物弃置量录得较大的升幅所致。
按废物成分分析,有色金属及玻璃的弃置量分别按年下跌16%及12%。然而,废纸的弃置量按年上升13%,而厨余的弃置量则按年上升1.7%。
特殊废物方面,位于屯门的污泥处理设施(T.PARK[源.区])自二○一五年四月起开始处置来自渠务署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水污泥,脱水污泥弃置量相比二○一四年累计减少88%;但由于源自其他源头的脱水污泥有所增加,二○一七年于堆填区的特殊废物弃置量较二○一六年上升1.9%。
至于建筑废物方面,二○一七年经公众填料接收设施及其他渠道回收的惰性拆建物料的回收率处于92%的高水平。弃置于堆填区的整体建筑废物量则较二○一六年减少4.9%。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二○一七年四月起建筑废物处置费用调升,以确保收费能提供足够诱因鼓励业界减少及循环再用拆建物料,减少弃置。
香港的经济结构倚重服务业,因此从事生产而需吸纳原材料或再造物料的企业数量十分有限;而本港可循环再造物料的市价和出路多年来一直由外围市场环境主导。近年外围可循环再造物料市场持续不景气,而且香港周边地区逐渐严格执行进口管制政策,影响本地回收业的整体表现。二○一七年都市固体废物回收率为32%,低于二○一六年的34%。然而,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的自愿性玻璃樽回收计划带动玻璃物料回收量在二○一七年较二○一六年增加18.4%。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政府会继续全力落实「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内各项减废及循环再造的措施。行政长官在今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强调都市固体废物收费是政府整个减废策略中至为重要的一环,透过提供经济诱因,移风易俗,鼓励各界更积极落实源头减废和干净回收,从而减少整体废物弃置量。首尔与台北市在引入废物按量收费的初期,废物弃置量均下跌约三成,可见收费制度能有效减少废物。政府已于二○一八年十一月提交条例草案予立法会审议。在条例通过后会设置一段约12至18个月的准备期,让政府、持份者和市民作好准备。
环保署会继续实施各项惜物减废的政策,包括继续落实废电器电子产品和玻璃饮料容器两项生产者责任计划。就都市固体废物中最大份额的厨余,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回收中心)第一期已于二○一八年七月开始运作,每日可处理200公吨厨余。视乎立法会审批拨款的进度,回收中心第二期预计于二○二二年开始运作,每日可处理300公吨厨余。此外,环保署正计划利用各现有和将来的污水处理厂逐步推行「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技术,以尽快提升整体厨余回收量。政府亦会先为工商业厨余推行免费回收服务先导计划。
环保署积极培育本地废纸再造工业,减少依赖出口来处置废纸。环保署刚批出环保园四幅相连地段租约,以发展废纸回收再造设施,其处理量约为每年30万公吨,预计于二○一九年开始设计及动工兴建,并于约二○二二年投入运作。环保署亦正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寻找合适的长期及短期用地,以支持本地回收作业和发展更多回收再造处理设施。政府会继续透过回收基金不同计划向业界提供支援,并加强推动「干净回收」文化,以达到提升回收废纸质量的目标,让本地废纸在出口市场更具竞争力。
《施政报告》亦提及一系列应对塑胶废物挑战的措施,当中包括推展塑胶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检讨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的运作,以及推行免费非工商业废塑胶回收服务先导计划等。此外,环保署会在二○一八/一九年度内,就未来管制即弃塑胶餐具的可行性和相关主流方案进行顾问研究。政府亦会先行在政府场所内经营的饭堂和食肆,逐步减少使用即弃塑胶餐具。
报告及「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二○一七年概要」的电子版本可于环保署网页下载:www.wastereduction.gov.hk/chi/assistancewizard/waste_red_sat.htm。
完
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5时20分
香港时间15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