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在北京会见传媒答问内容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三月一日)下午在北京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后会见传媒的答问内容:
 
记者:特首,哪些措施是研究希望在今年之内可以推出,有没有一些措施可以说说?另外,关于「三隧分流」方面,很多议员都出来表态说不支持这个方案,你有甚么回应?以及会否把握在北京的机会再与西隧的母公司再谈谈有关价格调整,即是看看是否可以再商讨?
 
行政长官:第一,我可以很清楚说,除了这八项措施外,还有不少丶远比八项要多的其他措施正研究中。韩正副总理要求我们每一项措施──第一,要反映三地市民的需求,并不是我们官员作出来的,真是有一个社会的需要;第二,要做调研,究竟在粤港澳大湾区适用这些措施是否适合;第三,要相关部委研究然后同意,譬如刚才说的两个都是税务措施,财政部一定要知道和同意,因为它只是适用于大湾区,这是需要慢慢研究。我不能够具体列出每一项措施现时是怎样,不过可以告诉你,都是围绕着刚才所说的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大湾区内更便捷,亦特别与科技创新发展相关。这个是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问题。
 
  有关于香港特区政府就「三隧分流」的最新建议,我知道运房局局长今日亦向传媒公布了。「三隧分流」唯一目的是疏导现时我们看到的交通挤塞,特别在红隧和东隧,全部都是基于很确实的运输数据评估,并不是一个加价的项目。早前,应该是一月下旬,我们先收回无约束力的政府动议,是因为开通了或是部分开通了中环及湾仔绕道,未清楚看到它的效应,免得在立法会讨论会被这些部分开通的中环及湾仔绕道的数据所影响,并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的建议有问题。现时我们再提上立法会,希望他们都有一个讨论,当然最好是支持。但为了证明我们真的并不是为了政府收入要加红隧和东隧,纯粹是为了希望透过加费以理顺这三条过海隧道的交通流量,所以今日的建议就是说所有由红隧、东隧因为增加隧道费而增加的收入,将会投放在一个「智慧交通基金」,将来可能都是回䭤给整体社会,只是希望更清楚地说明这一件事。本来这些钱,这9亿多元,是用来抵销我们在西隧的额外支出,现在也不再计较,总之西隧因为通过方案我们要补回给西隧公司,我们自己继续经过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同意可以做,而红隧、东隧增加隧道费后所估计的9亿多元收入便放在一个「智慧交通基金」,因为大家都赞成香港要做一个智慧城市,交通是智慧城市里的重要一环。
   
  另一个建议,亦是为了释除公众疑虑或者特别是立法会议员的疑虑。当西隧二○二三年八月交回政府前── 当然不会去到最后才做,一定会在很早前我们便会交代──当三条隧道都是属于特区政府拥有时,究竟它的队道费应该是怎样?现时的加费纯粹因为西隧并不在我们手上,要做这工作需要现时这套建议。其实现时科技日新月异,我相信去到二○二三年,很多过海隧道的收费都可以有新思维来做,譬如有意见说应该按着交通流量,即是早上或是下班很繁忙,可以使用某一种收费;平时或者星期日没有太多车,又并不是太紧张收入,是否不应该用这种收费?有了科技,这些全部可以做。
   
  至于你提到甚么来北京顺带说,请给我一个机会澄清。有人把这件事放大了,其实西隧公司其中一个股东是一间央企,所以我曾经有一次与他们提过我们想做这件事,同样西隧公司的其他两个股东──它一共有三个股东──我都曾与他们见面,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们做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是纯粹要靠西隧公司肯同意给我们做,不是说你肯给钱,人家一定要接受,它可以现时在合约下不受立法会规管、不需要政府的批准可以增加很多费用,甚至可以加至超过200元过西隧一次,纯粹是这样,并不存在说要向甚么人交代做到或做不到。当然我希望做到,因为这个对于未来这几年的交通挤塞情况有所改善,但我们都会尊重立法会的意见。今日是三月一日,据我所知,运房局提出去辩论这个无约束力的政府议案应该是三月二十七日,我们在未来这三个星期会继续很努力去解释和游说各位议员支持。
 
记者:刚才公布的八项措施,其实看到很多都是广东省九个城市向香港开放的一些措施,其实现在有没有讨论一些香港向广东省九个城市各种开放的措施?以及刚才你公布时都没有提及「理财通」,市场都有些关注,究竟「理财通」会否在今年内是其中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内会推出的一个措施?
 
行政长官:首先,你的观察都相当准确,其实这八项措施中可能除了最后一项通关便利是双方面都受惠──因为有了「跨境一锁」,我们在香港的海关查验时间缩短了,内地口岸的查验时间亦缩短了──其他绝大部分都面向港澳,希望给更多的便利、优惠和鼓励性措施给港澳。倒过来的,现在没公布就没有,研究中的我记得的都不太多,因为我们的情况很不同。广东是一大片腹地,现在说的是我们港澳进入一个更大的空间发展,无论是创业或者做企业发展,所以某些措施都是单向的。另外一方面,倒过来有些是做不到,譬如车的问题。你可以想像今次提出让港澳车辆可以更便捷使用港珠澳大桥,如果倒过来让广东的车下来,问题便很大,因为香港是一个比较小的地方,很容易因为这么多车来而塞车。我自己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领导小组都时常感觉到很多都是中央部委和广东省政府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过,当然「一国两制」之下做粤港澳大湾区一定有其独特的优势,譬如香港是一个很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我们亦有很好的科研大学,我们在这方面贡献给广东,一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如我所说,我不能确认现时另外的一些项目有没有你刚才说的项目,总之都是那句说话──只要香港市民、香港社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一定的诉求,而这事宜亦是对香港有利,当然对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有利,譬如你所说的措施对于整个大湾区金融的互联互通有利的话,我们都会去争取。
 
记者:林太,「港人港税」方面,其实与中央或者广东省讨论期间,广东省有否表明过有甚么忧虑,会否说承担了很多香港人上大湾区发展的税项补贴差额?以及有否提到预计要补贴多少这些税项差额?另外,「三隧分流」方面,林太你会怎样觉得接下来这个政府议案或者政策在立法会通过的机会有多大?如果再通过不到的话,会否觉得在施政上会有一些挫败?
 
行政长官:第一,我留意到在香港有些朋友接受访问时提这个概念──「港人港税」,其实这个「港人港税」概念,是要说清楚在说些甚么。刚才我们说在税务方面,这次八项措施有一个是广东省或者市政府可以作出补贴,是人才、高端人士或者他是广东省很想要的人才,他们愿意作这个补贴,不是说所有香港人在内地工作都可以获得这个补贴,所以一定要说清楚甚么是「港人港税」。
 
  第二,关于三隧分流。政府施政,我希望大家明白──第一,我们很谦虚、很认真聆听社会的意见,希望为香港社会解决越多问题越好。这三条隧道,或者特别是红隧、东隧的塞车是一个困扰立法会议员、驾驶人士、甚至不驾驶人士,因为乘坐公共交通经隧道,现在也会塞在那里,所以特区政府,尤其是本届政府,我们都很希望为社会解决问题。我们研究了很久,研究出一个我们认为是有机会可以纾缓红隧、东隧,以至甚至不是用红隧、东隧过海而在周边交通挤拥的方案,所以我们有责任提出这个方案,亦有责任去游说立法会同意这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需要经过法律的修订和财政拨款。但是如果立法会议员是市民的代表,他认为市民不是很赞成这个方案,他在投票那一刻不能够支持政府,我们会尊重议会的决定。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挫败,也没有甚么气馁的感觉,我只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是一个我认为负责任的做法。好处是定了之后,立法会议员代表市民做了这个决定,便清楚告诉政府未来三年多我们不用再处理这个议题了,一直等到二○二三年西隧的拥有权回到特区政府,我们就一并看看隧道的收费应该是怎样。
 
记者:但其实上次立法会接受不到方案的原因,议员都说其实是接受不到加幅太大。今次提了方案出来,其实这样继续原封不动没有改变,怎样能说服议员接受?
 
行政长官:因为如果改变了红隧、东隧的建议加费,就解决不到问题。我刚才已经说了,这套方案有一定的科学性,亦有一定的理据,但如果政治上不能够接受红隧、东隧加费,我们唯有接受这个政治的考量。如果你说纯粹为了政治考量而降低今次建议的加幅,令到根本达致不到「三隧分流」的效果,这是没意思的,这种我认为是施政不太科学化的做法。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在未来三星期继续游说。我希望社会上支持今次「三隧分流」方案的机构、企业,甚至有些汽车工会、的士工会,他们都可在未来三星期将他们的立场表达出来。因为这套建议,正如运房局局长应该今日有交代,是得到不少人支持,它的效益亦远远大于只是对驾驶者,因为每日有数十万市民用过海隧道,如果可以少些塞车、便捷些,当然受欢迎,塞车亦会带来空气污染,所以对环境亦有好处。考虑多方面的好处,我们都唯有沿用这个有科学基础的隧道费方案,但为了展示、证明这个隧道费真的不是为了增加收入,亦未必需要长期维持在这水平,于是今日公布了两个补充措施。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3时11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