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二题:医生的供求情况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葛珮帆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非本地培训医生须通过由香港医务委员会(医委会)举办的执业资格试,并在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完成一段时间的驻院实习,才可注册为医生。此外,非本地培训医生如获医管局等指定机构聘用以进行教学、研究或临床工作,可向医委会申请有限度注册。关于医生的供求情况,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过去四个及本财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医管局(i)欠缺多少名医生、(ii)有多少个医生职位空缺,以及(iii)计划聘请多少名有限度执业注册医生及(iv)实际聘用多少名该等医生;
 
(二)会否要求医管局就(i)专科门诊及(ii)急诊室服务的轮候时间制订服务承诺;如会,将招致的额外开支及将增聘多少名医生;如否,原因为何;
 
(三)是否知悉,医管局有否就各专科聘用多少名有限度注册医生制订目标;如有,数字为何;如否,医管局会否制订该等目标;
 
(四)是否知悉,医管局有否聘用有限度注册医生出任顾问医生职位;如有,过去四个及本财政年度(截至九月)的人数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五)是否知悉,过去四个及本财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医管局各专科的医生短缺人数(按总办事处及各联网以表一列出分项数字);如没有该等数字,原因为何,以及医管局会否进行统计;
 
表一
总办事处/联网 专科 二○一五至二○一六年 二○一六至二○一七年 二○一七至二○一八年 二○一八至二○一九年 二○一九至二○二○年
总办事处 (不适用)          
(联网名称) 急症科          
麻醉科          
家庭医学科          
深切治疗部          
内科          
神经外科          
妇产科          
眼科          
骨科          
儿科          
病理科          
精神科          
放射科          
外科          
其他          
小计          
……            
总数          
 
(六)是否知悉,过去四个及本财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受聘于医管局的有限度注册医生当中,(i)应考执业资格试的人数、及格人数和及格率分别为何,以及(ii)注册为医生后转为私人执业的人数及该等人士的执业详情为何;如没有该等数字,医管局会否进行统计;
 
(七)会否调查非本地培训医生注册为医生后的执业情况(包括转职私营医疗机构的人数);如否,原因为何;
 
(八)是否知悉,过去四个及本财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在境外(i)就读医科及(ii)行医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数(以表二列出分项数字);如没有该等数字,会否进行统计;及
 
表二
国家/地区 二○一五至二○一六年 二○一六至二○一七年 二○一七至二○一八年 二○一八至二○一九年 二○一九至二○二○年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英国                    
澳洲/新西兰                    
美国                    
加拿大                    
内地                    
其他                    
 
(九)有何措施鼓励第(八)项所述的人士回港执业及在公营医疗机构工作?
 
答覆:
 
主席:
 
  就葛珮帆议员所提出的问题,我现答覆如下-
 
(一)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过去四个年度的医生短缺累计人数、全职医生离职人数及离职率如下:
 
年度 医管局医生短缺累计人数 全职医生离职人数(离职率)
二○一五/一六年  300 240(4.4%)
二○一六/一七年 300 286(5.1%)
二○一七/一八年 300 336(5.8%)
二○一八/一九年 260 374(6.4%)
注:二○一九/二○年数字暂时未能提供
 
  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香港医务委员会(医委会)共批准54宗非本地培训医生以有限度注册形式在医管局工作。现时共有20人分别在麻醉科、急症科、心胸肺外科、家庭医学、内科、神经外科、儿科、放射科及外科等人手短缺的部门工作。另外四名非本地培训医生亦将于本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履新。
 
  在过去四年及截至二○一九年十一月一日,以有限度注册形式受聘于医管局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人数,载于下表:
 
二○一五年 二○一六年 二○一七年 二○一八年 二○一九年
(截至十一月一日)
10 12 12 10 20
注:除二○一九年外,数字为截至该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医管局以有限度注册形式聘用以纾缓人手短缺问题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人数。
 
(二)

专科门诊轮候时间
————————
 
  医管局一直就专科门诊诊所的新转介个案实施分流制度,分流制度确保病情紧急而且有需要及早介入的病人会优先获得治疗。在目前的分流制度下,新转介个案通常先由护士甄别,再经有关专科的专科医生检查,然后分为第一优先类别(紧急)、第二优先类别(半紧急)和例行类别(稳定)个案。医管局的目标是把第一优先类别和第二优先类别个案的轮候时间中位数,分别维持在两个星期和八个星期之内。医管局一直能够兑现承诺,把第一优先类别和第二优先类别个案的轮候时间中位数维持在所订的目标内。
 
  至于例行类别(稳定)个案,由于不属于紧急或半紧急类别,医管局会按既定程序安排病人的到诊时间。过程中有专科医生覆检评级,亦有机制让病情在预约后出现变化的病人,提早就诊。
 
  医管局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纾缓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分流和编定先后次序;加强基层医療服务;推行公私营协作;加强人手;推行管理专科门诊诊所轮候时间的各项年度计划;提高轮候时间的透明度及便利病人自行选择跨网就诊;以及优化专科门诊的预约安排。此外,医管局由二○一六年三月开始推出流动应用程式,方便主要专科病人预约新症。
 
急诊室轮候时间
———————
 
  为了确保有紧急需要的市民前往急症室诊治时能获得及时的急症服务,医管局辖下的急症室实施病人分流制度,按照病情的缓急轻重决定治理病人的先后次序,将病人分为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及非紧急五个类别。医管局已订立服务目标,尽量使有急切医疗需要的病人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诊治。
 
  医管局已推出各项措施,藉着增加人手及向公众提供相关求诊资讯,以减轻急症室的服务压力,例如推行「急症室支援时段计划」,以发放特别酬金招募额外医护人员处理半紧急和非紧急病人,让急症室医护人员能专注处理危殆、危急及紧急类别的病人;以及于二○一八年十一月推出「自选兼职招聘网站」,以更具弹性及效率方式招聘更多兼职人员。
 
  医管局亦于其网页及「医管局与你」手机应用程式提供相关资讯,包括各公立医院急症室的等候时间和私营医疗服务的连结,提供私人执业医生名录予公众参考。
 
(三)医管局会继续以有限度注册方式招聘非本地培训医生。随着《2017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实施后,有限度注册的有效期和续期有效期已由不多于一年延长至不多于三年。连同已推出的一系列改善措施,经有限度注册计划招聘的非本地培训医生预期会有所增加。
 
  医管局自本年四月开始,已将招聘非本地培训医生为驻院医生的范围扩展至所有专科,并在八个专科医生流失情况较为严峻的专科(麻醉科、解剖病理学、心胸肺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眼科、放射科及核子医学科),招聘已获取专科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为副顾问医生。所有有限度注册计划下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均是以恒常编制以外空缺及政府额外资源聘请。
 
(四)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医管局没有招聘有限度注册医生出任顾问医生职位。为鼓励及吸引更多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以有限度注册形式来港于公立医院服务,以减轻人手短缺的问题,医管局已于本年四月的内务会议通过实施改善非本地培训医生职业前景的措施。非本地培训的驻院医生取得专科资格后,在公立医院临床工作达五年或以上,便有机会晋升为副顾问医生。由于相关的晋升职位是以额外资源聘用,故有关机制不会影响本地医生的晋升及培训机会。
 
(五)医管局会因应服务需要、各部门的人手情况和运作需求在各专科、医院或联网之间灵活调配人手,因此没有备存各专科和联网的医生短缺数字。
 
  医管局过去四个年度各联网及专科的全职医生离职人数载于附件。
 
(六)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医委会共批准54宗非本地培训医生以有限度注册形式在医管局工作的申请;其中有七名非本地培训医生成功通过执业资格试并获正式注册,当中六名医生选择继续在公立医院服务、一名医生转至私人市场执业。
 
(七)过去五年,在通过执业资格试及完成实习评核的应届正式注册医生中,每年平均有约80%加入医管局工作。
 
(八)及(九)政府并无备存每年在境外就读医科及行医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数。
 
  因应公营医疗系统医生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方针,以助纾缓问题。在非本地培训医生方面,医委会在过去数年已推行多项改善措施和新措施,协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在本港取得正式注册。举例如下:
 
(i)由二○一四年起,执业资格试由每年一次增至每年两次; 
(ii)由二○一五年起,医委会调整执业资格试的豁免要求。就执业资格试第三部分(即临床考试)而言,申请者须具备有关学科的注册后经验的最低要求,已由十年经验缩短至六年;以及 
(iii)医委会在二○一九年八月起将通过执业资格试的非本地培训专科医生的评核期由六个月缩短为两日,我们预期此举将可吸引更多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专科医生来港执业。 

  此外,《医生注册条例》已于二○一八年四月作出修订,有限度注册医生的可执业或为其注册续期的期限已延长至不多于三年。食物及卫生局、卫生署和医管局会继续紧密合作,并在驻海外的经济贸易办事处协作下,推广新的便利措施,鼓励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政务司司长及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去年分别先后出访英国,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亦于今年九月中旬率团前赴澳洲,推行这方面的宣传工作。
 
  为了进一步增加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的诱因,政府现正在不影响本地医生接受专科培训机会的前提下,探讨更有效地为他们提供专科培训。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辖下的专科学院与医管局现正研究有关计划的执行细节,期望能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服务。



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