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七题:对公营医疗机构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恒镔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过去20年,审计署多次就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及卫生署负责的个别范畴工作及服务,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并分别发表了八份及16份报告书。然而,该等审计未涉及该两个机构的整体运作事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过去五年,政府有否自行或委聘顾问:

(一)就医管局及卫生署的整体服务、综合资源运用及行政管理(即非个别工作及服务),进行全面、大规模及深入的衡工量值式审计;如有,详情(包括负责审计的人员、结果及建议)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就政府于过去五年每年分别向医管局及卫生署所增拨的款项的成本效益(包括缩短病人轮候时间,以及增加行政管理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效益)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就医管局及卫生署在四方面的工作,即(i)精简服务流程、(ii)善用人力及财政资源、(iii)减轻前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以及(iv)提升医护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及士气,分别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就医管局及卫生署的相互服务转介及协作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五)就医管局及卫生署所提供的公营医疗服务的分工安排,进行跨机构的全面综合衡工量值式审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恒镔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审计署、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及卫生署后,我的回应如下。
 
(一)至(三)作为政府内独立的审计部门,审计署不时就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进行衡工量值式审计工作,以检视有关部门及机构在履行职务时所达到的节省程度、效率和效益。
 
  自一九九九年起,审计署分别为医管局和卫生署进行了八次和16次衡工量值式审计,涉及的范围包括医管局病人的专科门诊轮候时间、医管局的药物管理、公私营协作计划,以及卫生署为长者提供的健康服务、控烟工作及牙科服务等。
 
  除审计署的审计工作外,政府一直透过各个既有渠道监察医管局和卫生署的运作和资源运用。
 
医管局
 
  医管局是根据《医院管理局条例》(第113章)成立的独立法定机构。相关法例明文规定医管局需要有效率地运用医院资源,以期在可获得的资源范围内尽可能提供最高水平的医院服务。
 
  为确保公营医疗服务系统的管理及管治均向公众负责,政府有三名官方成员为医管局大会的当然成员,参与管治。另外,政府亦会在每年财政预算总目140内的管制人员报告中列出医管局的服务目标。这些服务目标涵盖各方面,包括可取用的服务(如轮候时间)、所提供的服务、服务质素、服务成本及人手等。医管局大会和政府通过医管局的定期汇报,按这些目标评估及审视医管局的表现。相关服务目标、表现及财政预算等每年都经立法会审批。在过去三年,政府每年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核年度开支预算提交约200至250条有关医管局拨款及相关服务的答覆,以回应议员的提问。
 
  政府于二○一三年成立医管局检讨督导委员会,全面检讨医管局的运作,探讨提高医管局的成本效益及服务质素的可行措施。督导委员会在二○一五年七月发表报告,而医管局亦在同年十月制定行动计划,以期在三年内推行督导委员会的各项建议。政府一直密切监察医管局推行建议的进度。医管局已于二○一八年十月向政府提交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最终报告。医管局会继续推展各项须持续并长期推行的措施,务求提升香港公营医疗服务的质素。
 
  在医管局的管治框架下,医管局设有内部审计组,在运作上独立于医管局管理层,直接向医管局大会辖下的审计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内部审计组通过有系统和规范的方法评估和提高医管局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管治方面的成效。内部审计组的工作范围除涵盖医管局整体的重大风险领域外,亦包括从经济、高效和有效使用资源角度作出的衡工量值式审计。
 
  此外,医管局订立多项主要表现指标,并透过已订立的表现基准,量度主要服务表现的质素和效率,推动服务改善。医管局亦会透过周年工作规划订下的目标或成果,量度资助项目的表现。医管局除了向食物及卫生局提交季度进展检讨报告,概述医管局各项主要表现指标的服务表现和周年计划资助项目的进度外,亦会在医管局大会上提交季度报告,汇报有关进度。另外,医管局每年会在其年报中报告各项服务的表现和成果,供公众参考。
 
  在医管局的拨款方面,政府于二○一九至二○年度给予医管局的经常拨款为688亿元,较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508亿元增加180亿元(即35%)。新增拨款主要用于应对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以及推行新措施和提升服务,其中主要工作项目载列如下:
 
(一)于各公立医院增设病床;
(二)适时在已完成的医院工程项目中分阶段启用已规划的医疗服务。近年已完成的医院工程项目包括天水围医院、北大屿山医院(第一期),以及香港儿童医院;
(三)扩展纾缓治疗服务;
(四)加强癌症和慢性疾病(如肾病及心脏病)的治疗和管理;
(五)加强精神健康服务;
(六)持续加强急症室服务、手术服务、内窥镜检查、放射诊断服务、专科门诊及普通科门诊服务;
(七)按照基层医疗的发展方向,透过跨专业协作,加强对长期病患者的支援;
(八)改善服务质素及安全,包括加强临床服务支援及对紧急事故的应变;
(九)扩阔《药物名册》涵盖范围及扩充药物的使用范围;
(十)为不常见疾病患者提供适切和可负担的药物和治疗;以及
(十一)加强人手,包括推行不同措施吸引并挽留员工。
 
  在医护人手方面,医管局一直积极推行各项人力资源措施以挽留人才及纾缓前线医护人手紧张情况。医管局持续聘请全职医护人员、增加驻院医生培训名额以聘请所有合资格本地医科毕业生,以及透过有限度注册方式聘请合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
 
  为了在短期内提供更多人手支援,医管局积极聘请兼职及临时医护人员,以及中介护士和支援人员。医管局已设立自选兼职办公室,推动招聘弹性兼职医护人员,并于二○一八年十一月推出「自选兼职招聘网站」,提供更具弹性及效率的招聘方式,吸引及招聘更多医生和护士到公立医院兼职,加强人手。医管局亦透过「特别退休后重聘计划」重聘退休员工继续为医管局提供临床服务。
 
  此外,医管局已由二○一九年四月一日起提高医生候召补偿定额酬金金额和新入职与现职病人服务助理、运作助理及行政助理的薪酬。医管局亦会继续提升医护人员晋升前景、增加工作安排的弹性、强化启导、改善工作环境及增聘病房文员及助理,以提升士气和挽留人手。政府会继续与医管局紧密商讨制订其他各项短中长期的人手措施,并检视各项措施的成效,以纾缓医管局医护人员的压力。
 
卫生署
 
  卫生署在每年财政预算总目37的管制人员报告中列出服务目标,并透过已订立的表现准则,量度主要服务表现的质素和效率。相关服务目标、表现及财政预算等每年都经立法会审批。在过去三年,政府每年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核年度开支预算提交约100至200条有关卫生署拨款及相关服务的答覆,以回应议员的提问。
 
  此外,卫生署一直致力提供优质服务,推行「服务承诺计划」涵盖21项服务类别,包括长者健康服务、家庭健康服务、学生健康服务及胸肺服务等。大部分服务均能达到指标。卫生署也会定期进行顾客满意程度调查,以了解服务使用者对卫生署个别服务的满意程度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卫生署亦设有内部审计组,为该署的各种服务职能进行适时的内部审计工作,涵盖操作流程、付款流程、基金管理及衡工量值式范畴,从而向部门审计委员会提出就符合成本效益及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卫生署辖下推行的多个公共卫生项目均设有不同的谘询委员会,署方执行的卫生法例亦由独立的法定组织(例如管理局及委员会等)提出意见。这些谘询委员会及独立法定组织的成员来自不同界别及专业,以监督公共卫生项目的推行及卫生法例的执法成效。
 
  卫生署在二○一九至二○年度的总开支预算为133亿元,较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65亿元增加68亿元(即105%),新增拨款主要用于应对卫生署在各纲领下(包括法定职责、预防疾病、医疗护理和公务员医疗及牙科服务等)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以及推行新措施和提升服务,其中主要项目载列如下:
 
(一)个人薪酬及与员工有关的开支增加,主要由于编制的增长及公务员薪酬调整;
(二)优化长者医疗券计划,包括于二○一八年及二○一九年向每位合资格长者提供属一次性质的额外1,000元医疗券金额;以及于二○一九年把医疗券的累积金额上限提高至8,000元;
(三)发还有关公务员及合资格人士的医疗费用和医院收费的开支增加;及
(四)推行其他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包括推出大肠癌筛查计划及把计划转为恒常项目;推行及优化各项疫苗接种计划(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计划、肺炎球菌疫苗资助计划及子宫颈癌疫苗接种计划等);为新设的边境管制站提供健康筛检服务及为卫生署的服务所需的药物费用增补拨款等。
 
  在医护人手方面,卫生署一直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招聘人才以纾缓医护人手紧张情况,各项措施包括聘请公务员及合约人员(包括非公务合约及退休后服务合约员工);让达正常退休年龄的公务员医护人员继续受雇;全年招聘合约医生(包括有限度注册医生);自二○一九年九月起全年招聘公务员医生,并根据申请者的经验及学历提高入职起薪点。另外,卫生署为医科留学生、实习医生及医科生举办招聘讲座,透过互联网及医学杂志等方式进行招聘宣传,并为现职卫生署的医生提供合适的培训,包括专职培训、委托两所本地大学为专科医生提供考试支援,以及津助他们修读研究生课程等。卫生署不时检讨各项短中长期的人力资源措施的成效,以增加医护人手及挽留人才。
 
  政府会密切监察上述各项医管局和卫生署的工作和措施,以确保善用资源,为市民提供适切的服务。
 
(四)及(五)卫生署和医管局是香港公营医疗体系下两个重要的部门及机构,发挥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卫生署是政府的卫生事务顾问,负责公共卫生职能,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规管药物、医疗专业人员和医疗设施。医管局则透过辖下医院、专科门诊诊所、普通科门诊诊所及社区外展队,为市民提供多项医疗和复康服务。
 
  医管局及卫生署一直透过不同层面的协作及服务转介,配合和协助推动政府就促进健康、公共卫生,以及公营医疗服务等不同范畴的政策,服务市民。卫生署辖下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单位,例如母婴健康院、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和长者健康中心等,会按病人的需要转介他们至医管局辖下的专科门诊接受跟进治疗。而由卫生署提供的专科服务,例如皮肤科诊所、胸肺科诊所和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服务等,亦会接受由医管局转介的个案。卫生署和医管局的医疗服务一直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此外,食物及卫生局亦透过不同的平台及沟通渠道,协调跨部门的公共卫生及医疗项目,例如大肠癌筛查计划、推动器官捐赠、应付冬季流感高峰期等。医管局亦会按政府要求,就个别项目的进展汇报进度。
 
  政府会继续与卫生署及医管局紧密联系,在有需要时检视服务安排,以期提供切合市民需要和整全的卫生及医疗服务。
 
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32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