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一月三十一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保安局局长李家超、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医生及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亦有出席。以下是记者会答问内容:

记者:特首,你好,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封关这个问题,其实越来越多声音都要求全面封关,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是最大功用去阻止社区爆发的风险,但特首刚刚说了这么久,完全没有提到会有进一步封关的行动,究竟你们有否听到民意要求,其实这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阻止社区爆发?政府是否不会考虑进一步加多一些口岸来封关或者全面封关?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撤侨方面,刚才听到局长说有几个考虑,但其实现时都看到不同国家都安排了包机在武汉撤离他们的侨民,政府迟迟都未公布这个安排,是否在短期内考虑这些原因,你们提过的原因后都不会安排包机去运送这批侨民回港?第三个问题,就是口罩问题上,其实这几日都看到大部分市民都因为担心之后没有足够口罩而有恐慌的问题,在凌晨开始已经在这么冷的环境下去排队买口罩,想问特首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有甚么感受?多谢。
 
行政长官:我回应第一、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请聂局长进一步讲讲关于在湖北省的港人情况。在上一次记者招待会,很多传媒朋友都重点问这问题。我想我们也要清楚知道「全面封关」是甚么意思,我不希望大家都流于很口号式。「全面封关」的意思即是封闭我们口岸的管制区。香港在我们未进行一系列的管控口岸措施前有十多个口岸管制区,让香港和内地以至香港及海外人员往还,如果有人提议「全面封关」,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关闭全部关口,我也留意到可能会有个别国家在未来日子或会做这种工作,虽然这个措施并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如我刚才所说,尽管决定了把这次疫情定为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但它亦表明是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者贸易的限制。所以如果说到「全面封关」,除了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这个以科学为本、亦以控制疫情为目标的整体建议和策略之外,在现实情况亦是不可行。大家都看到我刚才提及的数字,我们有很多香港人每日都在往还,甚至比例是远远高于内地人。大家记得我应该于上一次、甚至是前一次讲,当时的香港人占这些两地人员的往还大概是百分之七十五,现在已经接近百分之九十,因为剩余内地旅客经过我们的非机场口岸入境已经是单位数字。所谓「全面封关」是否这个意思?要关闭这些口岸?但听了一会后便发觉并不是,我也知道,我都会进入讨论这个议题。听了一会后,原来提出「全面封关」的人士是说要全面阻止内地旅客来香港,这个变相是不准某一些人进入香港,这恐怕又与世界卫生组织昨日的声明中,其中一个重要的一项有所冲突。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说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三条中的原则,请各国不要采取可能助长歧视的行动,所以就此,我们要非常小心考虑,但我们的策略其实是透过很严格地管控我们的口岸管制区,从而减少两地人员的往还,其成效在刚才都透过一系列的数字向大家交代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这个数字会持续地下降,因为毕竟我们昨日才一共关闭了六个口岸管制区,并大幅削减航班,以至陆路运输、海上渡轮服务等。这个我仍然认为是我们今日比较适当的措施,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各个国家的要求。当然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但我们一向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国家成员里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视,亦会审慎地落实。在管控关口方面的力度,这方面我刚才都主动提到,我们会密切地监察,亦会留意疫情,并会与内地联系,探讨在这方面我们还可否加大力度管控这些关口,这工作会继续进行的。
 
  我在这里特别想讲,对于提出「全面封关」,来自医院管理局医护的同工,我感受得到他们担心工作量、担心感染,亦希望做好他们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天职,但是大家亦看到我们提供的数字,无论在感染,还是呈报的个案中,有很大部分都是香港居民,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应该做的是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包括减省一些在医院管理局平常要提供的服务──高医生都曾向大家交代,稍后如大家有兴趣的话,高医生可以再说说。另外,刚才陈肇始局长都说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防护物资和为他们提供足够他们下班后所需的特殊安排。我希望全社会采取防疫、抗疫的工作是互相包容、尊重、互谅互让,不是以针对性去排斥某部分人士进行。
   
  至于口罩供应方面,由于全球口罩供应都是紧绌,即使我们已经全球采购,并已找过很多供应商,事实上是有困难,但我们都希望能够透过多管齐下的措施,让市民知道,正如你刚才提到,是有的,供应是会来的,所以不需要过份恐慌或焦虑地抢购口罩。我们亦透过一系列措施去减少社交接触,譬如接近90万的学生毋须上学,这便对口罩的需求可以大大减省;而越来越多医护专家,包括世卫亦已发出指引,并非一定需要戴口罩、在甚么情形下可以戴口罩、在甚么情形下可以透过其他方法去保护自己及防止受这病毒感染,稍后或者陈署长亦可以再说说。我们亦会透过加强与公众沟通将这信息传播,但对于必须要用这些防护物资,例如口罩、防护衣,我们会确保他们得到供应。刚才陈肇始局长都提到,在整体紧绌的情况下,我们一定先要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的物资供应,而另一部分要确保那些提供必须、紧急服务的人员亦有物资供应。对于其他市民,我们要确保市场是有供应,换句话说,即使是一些私人零售商去采购,但它在采购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亦乐意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昨天政务司司长已交代,透过我们的介入,事实上是促成了不少零售商自己的订单能够顺利抵港。在未来的日子,这些工作会令市场的供应增加,但我不敢说会增加至没有短缺,因为我们留意到近日无论在医护的单位或者在社会的层面,用这些防护装置,特别是口罩的使用量是大幅上升,所以相信口罩供应紧张的情况将会持续一段日子。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有关香港人在湖北的情况和安排,正如我刚才所说,首先我们很关注情况,过去亦一直与驻武汉的同事及入境处在香港的同事保持联络,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提供相关支援,就此我们会继续跟进。
 
  第二点,我们正考虑究竟如何安排才是最合适。首先必须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作评估,世界卫生组织亦强调应尽量减少疫区人员的跨境流动。现时有不少香港人在湖北探亲,我们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去评估风险,整体上,移动人员在这个时候是否合适?
   
  另外,我们亦积极作好相关预案,因为当地所有公共交通已全面停顿,任何安排均需要当地政府和内地有关部委的支援。另一方面,当他们回港时,我们必须要妥善解决一些问题,如检疫十四天的问题,现时求助人数已超过一千,需要安排一个地方做这方面的工作。刚才我亦提过,目前作检疫的地方,已有三个检疫中心提供约90个单位,这些都是我们一直积极跟进的事情。所以目前来说,我们是在作好一切准备,并因应情况作出评估,待适合时候采取相关行动。
 
记者:你好,想问一问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追问聂局长,想问你们根据现在掌握的数字,有多少滞留武汉或者湖北省的港人希望回香港?有没有这个数字?你们需多久来提供协助?会否有包机接他们回来?这是第一。第二就是针对昨日其实有两宗确诊个案,其中一宗是因为瞒报,其实都有一个担忧在医院内部有爆发风险。当局有否跟进及即时检测?亦会否再作进一步可能去追踪病人,会否隔离?第三,想问其实刚才一直在说很关注市民的口罩供应,其实都很含糊地说会协助零售商促成交易,究竟有否一个确实的数字,你们现在政府内部的库存有多少?会否计划在这几天内,有一些应急的口罩去派给市民或者一些单位可以领取到这些口罩?
 
行政长官:请聂局长答第一条。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有关第一个问题,我们收到的六百多宗求助个案,部分是到湖北探亲或旅行,当然他们希望回港,他们亦是因此向我们寻求协助。我们会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若他们有需要,如刚才提及的医疗需要,或药物需要,这些我们都会协助。同时,我们亦要考虑相关的安排。至于以甚么方式安排他们回港、何时实行这事情,我们需要与内地有关单位、部委商讨,亦需要得到他们的配合。同时,也要考虑及妥善安排他们回港时相关的检疫安排,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处理的。我们会积极密切注视情况,以及作出跟进。
 
行政长官:请卫生署署长。
 
卫生署署长:就昨日确诊了两宗个案,第一宗个案我们继续向有关那对夫妇索取资料,调查仍在进行中。第12宗个案那位香港人士,根据他的资料曾经去过顺德和澳门。我们正联络澳门当局,想再了解多些他在澳门进行过甚么活动或者去过甚么地方。我们在这一类流行病学调查里,一般都需要不停地问,以及要病人回忆他过往14日去过甚么地方,所以调查往往不是一两日就可以完成,我们仍在跟进中。
 
行政长官:我请邱局长讲讲口罩问题。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昨日政务司司长跟大家见面时已很详细及全面地解说过口罩的问题,或者我重复一下,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是有鉴于如刚才陈肇始局长所说,政府于这段期间使用这类保护物资的需求大增,譬如以医院为例,其使用量倍增,所以第一项工作就是政府物流服务署加大了采购,除了向原先已有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外,亦扩大了网络,甚至是向全球采购,这方面的工作(范围)增大了,并采取了较具弹性的采购政策,加快落单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方面是协助企业,无论是在政府的采购,或是我们跟业界讨论时(得知),以往主要的供应商都是来自内地,但因为种种原因,如内地的供应紧绌,以及有些生产商的生产地点远离本港而需要货运等,我们需要协助他们作清关或物流上的安排,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直接或间接地协助了政府及企业的采购。每当我们看到有批次出现延误的时候,我们便会联络内地的机构,以及透过海关与海关之间的接触,就这些批次作查询,并成功(协助)一些口罩及保护衣物如期付运到港。这是第二方面的工作。在两者之间,我亦跟接触过的业界说明,若他们自己进行采购,(顺利的)当然好,但如果出现了问题,我们会协助,但我们不会(在采购上)重叠,以免影响大家的供应。
   
  第三方面,我们看到随着(口罩的)需求大增,本地生产亦是一个新方向,因为这类生产所需的科技不高,厂房的设备却有一定需求。这一、两个星期亦多了查询香港有没有条件再重新引入生产线,很多部门已在这方面提供协助,譬如研究于香港某些地方例如工业邨,引入生产线,在中长期可稳定(口罩的)供应。
   
  这段期间,亦有个别有心的企业欲将其手上特意购入或剩余的口罩捐赠出来,我们亦做了联络的工夫,将其转赠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上。因为整体的供应情况紧绌,而且政府尤其是前线的机构亦有需要使用,我们手上没有很大数量(的口罩)能作广泛派发,反而我们集中的工作是确保供应能如期来港,或增大采购,希望满足政府及市场的需要。

记者:林太,你好。我想在封关问题上再追问一下。政府其实可否说清楚你们是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封闭所有关口?抑或是其实会有一个指标,可能确诊个案有多少、社区爆发,甚至是会死人才会封关?专家小组有否给你「全面封关」的意见?另外,其实现时最首当其冲的医护人员已经要求「全面封关」,否则会酝酿罢工,你会怎样回应他们?听你刚才所说,特区政府不会考虑本土民情,即不会有独立于世卫的思考?另外,在歧视问题上,刚才你提到歧视,可否说清楚你的意思是甚么?在现时特殊情况底下,阻止有高风险旅客入境,保障本地市民的健康怎会构成歧视?即是你现在暂停自由行签证是否已经是率先歧视?另外在口罩供应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向市民讲了有多少口罩供应,但似乎看到市民依然不太相信,依然出来「扑口罩」,在购买口罩问题上,政府会否有一些购买准则,例如可能只容许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市民购买,或者政府有一个角色,即是确保市民at least有一盒口罩,,因为他们其实每一日都要外出,你要他们等,变成他们没有口罩无法外出,这个问题想问问政府会否多做少许?多谢。
 
行政长官:我回答第一组的问题,请邱局长说说有关于商品的情况,不过今次当然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防疫物资──就是口罩。如果我了解清楚,你刚才的提问是在甚么情形下封闭所有关口,即是说我们在香港连接内地、澳门和海外的所有口岸管制站都是封闭,这样即是全封闭,即是不出、不入,这是不切实际的。
 
记者:不好意思,或者我说清楚少许,大家所说「全面封关」的意思并不是所有人不准出、不准入,可能是你们有特别措施,或者可能是拥有香港身份证的人士其实是可以自由出入境,现在只是想限制内地人士可以透过各种签证来香港,因为现时他们还可以透过商务签证或探亲签证来香港,仍然有一些人拥有着申请签证,可能他们的签证是未到期,依然可以来香港,是一批这样的人士。多谢。
 
行政长官: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们昨日采取了管控关口的工作,我们会不断检视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亦需要与内地一起探讨和联系,这工作是会持续进行。但去到一个地步,所有某一类人士都不能够进入香港境,无论是甚么人士,这真的不符世卫指引,而这指引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原则订定──就是我们不应该采取会助长歧视的行动。所以我们也要问,如果我们正处理的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我们为何会用居住地来划分,或者甚至用到户籍来划分?我刚才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两地跨境人员的数目,因为每一次跨境,或者无论是进入内地或其他疫情的地区都会带来风险──因为他们要回来,如果是香港居民回来便会带来风险──所以这是人流管制问题。在此,我们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亦取得一些成效。不过,我相信在未来这几天,这些数字还是会持续下降。
 
  刚才你提到,我早前也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即是取消了某一些签注或是针对湖北省以至十四日内在湖北逗留过的人士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就是限制入境。这是比例性的问题,我们每一次做工作都要合符比例。当时我也解释过,湖北省特别在武汉市是今次疫情最严峻的地区,无论从数字上或是传播上都是,所以我们采取了其实到今天为止都不是全世界很多地方采取过的措施。我刚才说12个确诊个案中,七个是内地居民,五个是香港居民,但有些地方确诊个案可能比12个更多,而且是百分之百都是中国公民,它们都没有采取到这种针对性的限制措施,因为大家的着眼点都是公共卫生,希望如果有这样的风险,我们都是以一个尽快识别、尽快隔离、尽快医治的措施来做。正如我们亦有至少两位香港人进入内地,应该是在广州,亦是确诊了,他们正在广州接受隔离和治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各个地方采取的防疫、抗疫的做法。邱局长,请说说有关口罩方面。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这问题我在昨日的记者会上已回答过。我们明白市民在面对疫情时需要各种保护措施,当然不只依靠口罩,医护人员和专家亦解释过整套的做法。针对现时的情况,确实有供应上的问题,因为主要生产商是位于内地,而内地本身固然对这方面的需求大,但我们亦要确保香港购买的口罩,无论是政府的采购,还是企业采购用以售卖给香港居民的,下了的订单都能够取货。我们亦看到,这段时期的实质需求,例如医护人员的使用量,确实出现倍增,亦有人觉得预留口罩在身旁会较为安心;种种要求都显示,要正本归源处理供应问题。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有此需要,亦看到这需求很多时均来自香港人。政府本身没有备存大量口罩以作派发,而香港亦有广阔的零售网络,能比政府更有效分发口罩,因此我们的工作仍集中在供应方面。我们亦有继续与业界,尤其是零售界别,讨论当有足够的供应时可如何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谢谢。

记者:都会代行家问多少少问题,不好意思,其实第一题想问,意大利刚刚宣布禁止香港航班飞入境内,那样他们是否构成歧视?是不是一定所有事都要跟世卫条例,如果不跟从便是歧视?林太,你一直都不希望封关,但根据香港民意,是有八成市民支持封关,是可以只是禁止内地旅客来境,你刚才用十四日之前的比例数据比较,其实三十号及三十一号是只是下跌了29.6%,你如何面对一日的数据?另外一条问题,行家都很关注玛嘉烈有一位75岁男病人在普通病房留院六日,这六日的播毒有没有你们所说的健康申报?是不是真的有效令内地居民如实说出到过哪些地方,是没隐瞒的?第二个问题是全港都买不到口罩,新加坡那边,一个家庭有四个;但香港是炒至九百元一盒,陈肇始局长在之前二十一号的post仍然说价格尚可,林太你会否就通宵排队的老人家道一个歉?第三条问题是关于有警察是穿着PPE,想问其实惩教署每月生产一百一十万的口罩用在哪里?警方占多少?保安局没收市民那么多个月以来的物资是用了在哪里?那些口罩会否派发予市民?用回创科局的一些新研究方法,可能如新加坡那样,每个家庭或有长者咭的长者可以每人分发多少口罩?三条问题,希望可以给多些行家问,谢谢。

行政长官:我记录了你很多问题,不过不要紧,慢慢答。第一就是你举出意大利停了一些航班的例子,其实我们做得更加早,这是透过压缩两地的交通运输服务,从而达致减少两地人员往还的目标。我们已经在昨天──亦公布了两日,亦在之前采取了一些措施──昨天开始是很严格的措施,我们将香港去内地各个市的航班已经透过与航空公司、亦得到国家民航局配合减了一半,所以减省一些运输服务或者整合一些口岸设施,从而令出入境带来不便,减少一些人流,这个我认为从世卫角度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们现在说的不是这事。第二,当然在一段时间里,出入境人士的人数已经出现下降,因为就算政府不采取任何管制关口的措施,市民都减少外游,但你会看到随着我们已经得到中央的支持不再签发新的个人游,亦已经停了所有旅行团的签证,这个数字将会持续下降。当然你说,刚才信报记者亦提到,仍然有一些有效的签注,这个我们亦会透过与广东省的协作,看看在哪方面可以严格地监控。因为国家亦呼吁了,即使仍然持有有效签注,国家都呼吁国民在这段时间不要外出。如果因为他无外出,签注失效过了期,亦说日后是可以免费补发的,所以沿着这精神,我们亦可以更严格管控我们的人流。

  如果我没记错,昨日个案不是内地居民,是75岁本港居民,所以大家有时都要客观,你说那个75岁昨日确诊的是本地居民。事实上,12宗个案,五位都是本地居民。至于市民因为恐慌,不知道口罩的供应将会是怎样或者实际上今日因为要用买不到而引起的焦虑;知道有哪个零售商、零售点有售,因此很早排队,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所以我们亦不断做工夫,希望能够增加整体社会或在市场对于口罩供应的增加。邱局长亦透过和零售管理协会,跟大家说如果有口罩出售但量不多,那些零售点都要想清楚究竟用什么方法去推广,以免制造刚才你形容的情况。至于惩教署生产的,即现时大概每日五万个的口罩,我们现在希望它增产,即由现在每天做两更,看看可否每天做三更,增产到七万个左右一日,它的供应应是给政府用的,因为这些叫CSI (Correctional Services Industries)生产的物品一般不应推出市场,造成与市场这类物品的竞争 ,而一百多万的口罩对于整体公营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和其他公营机构,是远远不足够。我们现在戴的这种颜色的口罩全部都是CSI的,我亦要在此强调,这些由政府惩教署生产的口罩是有记认的,如果有人将这些口罩拿出市场或者在网上发售,我们一定会严肃追究,正如医院管理局昨天亦报了警,有一位员工拿走了物品出去,即偷了这些物品出去。所以这并不存在给哪个部门,总之哪个部门按我们刚才说的原则在提供服务给市民时,他需要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保护市民,那么他就会获分配用这些口罩,我不希望就口罩事件又特别针对某一个部门,多谢。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1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2时4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