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发放计划记者会答问内容(附短片)
******************
记者:你好,想问之前所说的行政费预料要十亿,现时最终修订,连同你设立的一些系统后,最后修订的行政费大约是多少?另外,有不少市民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一间虚拟银行用一千元作招徕,用他们的户口登记的话可以拿多一千元,但要推介一些朋友开户,想问如果这些用做法去收集个人资料有没有问题,有没有留意过市面上有银行用这个做法?谢谢。
财政司司长:行政费方面,要视乎有多少市民使用电子方式登记,因为用电子方式登记,所牵涉的行政费较少;而用书面表格登记的话,因处理程序较多,所以行政费会略高一点。在《财政预算案》提出时,我们为稳妥起见,预计要大概十亿元左右的行政费,现时我们初步估算应该不超过五亿元,一半都不到。
至于刚才你提到个别银行为争取客户而提出的推广计划,这是银行的商业行为。从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来说,不管哪间银行也好,在客户资料保障和适当使用方面都有很严谨的要求。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由二月公布派钱,到现时最快七月可以拿到钱,其实有些市民都会觉得为甚么会这样迟,疫情情况好像已经稍为纾缓,为甚么不能快点纾缓、派钱?另外,现时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五点二,罗致光局长说接下来可能会再上升,其实经济环境如此时会否考虑可能接下来「加码」,或会否有下一轮抗疫措施和一些新的优惠措施?还有,接下来于这次登记完成后,会否保留这些资料,如将来有机会再派钱的话可以再次使用,加快派钱程序?谢谢。
财政司司长:这次现金发放计划牵涉大概七百万市民,每人一万元,即七百亿元左右,金额比较庞大,同时间因为牵涉七百万市民的个人资料比较多,如何确保这些资料安全使用,这是重要的。所以在我们的整个设计里,一方面要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要安全稳妥。在这过程中,我们在预算案宣布后,王学玲专员已经即时与银行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紧密开会跟进──一方面银行系统要与我们对接,同时间我们要进行测试。我们很稳妥,测试都分两轮,确保资料安全。还有,将来大家登记时会发觉这次经由电子登记的话,会非常方便,例如你在银行有户口,经该银行网页做登记时,连名字也不用填,身份证号码只须填首四个号码,再填上户口号码便可以。你递交了这些资料后,银行便会用你原本在银行的资料去确认,这样做对于提供资料的市民来说会觉得安全、放心,就算有些人做一个假网页,它也拿不到甚么资料,这是一个例子。而如果市民在银行里一向使用电子银行服务,他就连这些资料也不用填,整个程序只需回答问题,是很快捷、很简单的。可以这样说,我们和大家一样,很希望可以尽快将这些钱送到市民口袋里,但同时间要顾及整个过程里在资料收集和使用方面要稳妥。
刚才你提到收集这些资料后对我们日后工作有没有帮助。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花了不少精神在这方面,跟私隐专员公署和律政司沟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大家进行登记时,我们会保存这次所收集的资料和建立的系统,如果日后政府有一些其他计划,牵涉到要送某些东西到市民手上,这系统是可以再使用的。
第三,就会否「加码」,我们是这样考虑──在做《财政预算案》时,大家记得当时评估已经觉得经济不太好,所以现金发放的力度较大。而我们考虑如何去帮助市民、如何稳住我们的经济,是一个组合拳方法,不可以单靠一招。你会见到在预算案和两轮的「防疫抗疫基金」里,一方面我们有些直接给市民的支援,譬如派发现金一万元或退税;亦有针对特别受影响的行业和市民的措施,加起来我们共动用二千八百多亿元,是相当大的数目,二○二○/二一年度的财政赤字可能达到二千多亿元。所以我们要综合考虑,同时亦要顾及我们的财政承担能力。总括来说,我们会动态评估、持开放态度。
记者:想问海外港人的处理方法是怎样,可否讲详细一些?或者他们是否都可以经书面登记?或者如果他们没有银行户口,或银行户口出了问题的话,应怎样解决?第二个问题,政府是如何设计该网站,会否担心那天第一日可能人太多,或者会否建议大家可能都迟少许,不要第一日挤在网站上面?谢谢。
财政司司长:在海外而符合资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如果他们有香港银行户口的话,可以通过网上登记而无需亲身登记;如果通过网上登记并经银行户口收取款项的话,款项是直接存入户口的。至于没有银行户口而要收支票的话,他在递表格时无需亲身递交,因为表格可以邮寄,亦可以经香港邮政的网页登记,但收取支票时要亲身领取,以及要签署同意我们资料收集用途等。
我们估计由开始接受登记起,最初期应该会有比较多市民登记。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这段时间,无论在那一日登记都会在七月八日开始陆续收到款项,所以大家有充裕时间登记。同时间,你看到这次我们是通过与二十一间银行合作,所以亦起了一些分流的作用。网站登记方面刚才说的安排,亦与我们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的同事商量过,认为是比较好的做法,或者这方面我请林生补充一下。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其实在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期间市民都可以登记,所以不需要一定在六月二十一日登记,因为始终在七月八日都会收到现金。即是在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期间登记,其实都是在同一天收到现金。我们的做法也是业界的一般做法。我们相信会收到很多登记,尤其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所有人都蜂涌在六月二十一日登记,银行系统当然会尽力承受,我们亦已建议银行加阔容量去承受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所有人一同登记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好的做法应该是在一个时期内,即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的约十日内去登记。登记后我们会处理资料,包括看看是否属合资格登记。我们会与入境处系统核对是否合资格的登记,确认为合资格登记后,便会在同一时间,即七月八日开始发放现金,这是最稳妥亦最安全的做法。
记者:你好,司长。想问非永久性居民有没有派钱时间表?还有,派钱其实都是想鼓励市民消费,政府有没有一些鼓励消费的方法?有没有一些具体计划?谢谢。
财政司司长:非永久性居民于这次是不符合资格的。
记者:不好意思,鼓励市民消费,有没有一些具体计划?谢谢。
财政司司长:我们已与不同业界,尤其是零售、餐饮业界有联系。他们表示届时会推出一些不同的鼓励、奖励计划,希望大家一起消费。
记者:想问上次派发CuMask+™(铜芯抗疫口罩+™)时,坊间有些关于个人资料使用方面的担心,有传言可能会用于日后的选举,政府在声明上会如何说明资料用途?市民是否如果不提供资料便无法收取一万元?
财政司司长办公室统筹专员(特别职务):其实,我们就收集个人资料方面已谘询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及律政司的意见,当中会有收集个人资料的声明,清楚说明市民参与这次计划提供的资料会作哪些用途,包括今次现金发放计划,以及日后类似的现金或非现金发放的计划,当中亦说明了这些计划的目的会与现金发放计划目的类似,主要有三方面,就是纾缓市民的经济压力、刺激本地消费及/或分享财富。简单来说,在声明中已清楚列明这次收集个人资料可作甚么用途,我们在取得资料后完全需要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不能将资料作任何其他用途。在整个过程中,不同部门或机构都完全需要遵守这要求,所以市民不需担心有关资料会用作这些计划以外的其他用途。
记者:司长,不好意思,可能我刚才不是问得很好。因为我再看看,应该是透过关爱基金会于下年三月三十一日向一些非永久性居民发放一万元。所以想问问有没有一个派钱时间表?谢谢。
财政司司长:谢谢。新来港人士未获得永久性居民资格,如果有经济上的需要,可通过关爱基金处理。据我所知,关爱基金会于九月开始接受这些申请,如果符合资格并有经济需要,都会获派发一万元。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完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20分
香港时间18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