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二题:基层医疗的发展
**************
问题:
政府于二○一七年十一月成立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为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制订蓝图。另一方面,政府于二○一九年九月在葵青区设立全港首间地区康健中心。关于基层医疗的发展,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预计何时公布上述蓝图,以及会否就提供全面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制订时间表;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订定各地区康健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如有,详情(包括他们所属的年龄组别和社会阶层)为何;
(三)葵青地区康健中心最新的会员人数及按年龄组别划分的数字,以及该中心至今(i)向多少名会员提供基本健康风险评估、(ii)转介了多少名出现糖尿病或高血压风险因素的会员至康健中心网络医生,以及(iii)把多少名确诊患上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会员纳入慢性疾病管理计划(以表列出);
(四)鉴于政府已委托香港中文大学进行《葵青地区康健中心监察及评估研究》,政府预计何时公布研究结果,以及计划采取的跟进行动,包括会否因应研究结果调整所有地区康健中心的营运模式和对营运商的要求;及
(五)为发展基层医疗,政府在本年有否(i)进一步发展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ii)检讨基层医疗人手规划,以及(iii)加快推展公私合营和医社合作;如有,有关工作的详情及取得的进展为何?
答覆:
主席:
就蒋丽芸议员提问的各部分,我的回应如下:
(一)为了全面检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规划,行政长官于二○一七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委员会)于二○一七年十一月成立,由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担任主席,负责就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制订发展策略。委员会已举行了13次会议,从人力和设施配套、伙伴模式、社区参与、规划及评估架构,以及策略制定等方面,就基层医疗健康发展提供意见,以期为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制定可持续发展蓝图。随着地区康健中心(康健中心)服务逐步推展到全港十八区,有关发展蓝图将集中探讨以地区为本的基层医疗康健系统的发展和服务整合。委员会预计将于未来一年就有关蓝图展开谘询,以听取不同持分者的意见。
(二)及(三)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正逐步在全港设立康健中心,以致力提升地区为本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设立康健中心是扭转现时「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体制和观念的重要一步。在制定康健中心的服务范围时,委员会认为康健中心应集中资源处理最普遍和最消耗医疗资源的慢性疾病,并通过风险管理和及早介入控制病人的病情,以减少他们不必要地使用医院服务的情况。
康健中心的服务专注于第一、第二及第三层预防。康健中心按照各区的人口分布及健康风险因素统计调整服务重点,服务内容包括健康饮食、体重管理、压力管理、戒烟及戒酒辅导等,以提高市民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并为不同年龄组别、社会阶层及健康状况的人士,根据其个人需要及风险因素,提供个人化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如会员经过基本健康风险评估后被评定为高风险人士,护理统筹主任会因应评估结果及需要,安排该会员参加健康风险管理活动。获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或肌肉骨骼病症(包括膝关节痛症、腰背痛症)的患者可参加政府参考临床准则而制定的康健中心慢性疾病管理计划。此外,康健中心的社区复康治疗计划亦会支援已完成医院复康服务,但仍需要在社区延续护理和复康的中风、髋骨折及/或心肌梗塞病患者。
首间位于葵青区的康健中心已于二○一九年九月投入服务。截至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葵青康健中心有6 390位登记会员。他们的年龄组别详列如下:
年龄 | 数字 |
<18 | 42 |
18-24 | 26 |
25-44 | 287 |
45-64 | 1 784 |
65-80 | 3 573 |
>80 | 678 |
总数 | 6 390 |
截至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葵青康健中心的服务/活动参与人次详列如下:
服务种类 | 参与人次 |
健康推广活动/病人自强活动 | 20 864 |
健康风险评估/糖尿病与高血压筛查 | 6 314 |
慢性疾病管理/社区复康计划 | 1 323 |
(四)葵青康健中心监察及评估研究服务由香港中文大学负责进行。根据合约条款,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研究团队)需在葵青康健中心首营运期三年内,负责监察和评估葵青康健中心的服务,当中包括研究该康健中心及其网络服务点的服务品质和有效程度、服务使用者的意见及成本效益等,并于二○二三年首季向政府提交终期报告。食卫局及研究团队会紧密合作,监察该康健中心的服务,务求提升服务质素。
政府亦会参考研究结果及因应葵青康健中心的运作经验,优化康健中心计划的运作模式及制定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的路向。
(五)
(i)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互通系统)于二○一六年三月启用,让公私营医护提供者在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下,按「有需要知道」的原则,取览并互通自愿参加的病人的资料,互通系统有助让病人得到更连贯和更有效率的服务。现时各个政府资助的公私营协作计划下的病人和服务提供者,以及康健中心的营运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会员,均须加入互通系统,以促进其持续健康护理。政府会在制订蓝图同时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ii)基层医疗人手规划
政府在二○一七年公布《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为医疗人力规划奠定基础,确保有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支援本港医疗系统健康持续发展。为持续监察各医疗专业人员的人手情况,政府会配合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三年规划期,每三年进行一次医疗专业人员人力规划和推算工作。政府现正进行新一轮的人力资源推算工作,以更新医疗人手供求的推算数字,预计二○二○年年底有结果,当中已包括康健中心所需的医护人手推算。政府会在制订蓝图时探讨长远增加基层医疗服务人手的策略。
(iii)公私合营和医社合作
康健中心采用崭新服务模式,由政府出资、非政府机构负责营运,并会连结一个由私营医护人员组成的地区服务网络,以地区为本服务、公私合营和医社合作的理念营运,是公营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首间位于葵青区的康健中心自二○一九年九月投入服务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结约100名来自本区或邻近地区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当中包括医生、专职医疗人员(例如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视光师、营养师)及中医师等,充分体现公私合营及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医社合作方面,葵青康健中心亦已与区内超过30个非政府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包括相互转介会员及机构活动协作,以发挥地区服务网络的效益,让市民可以得到更全面和到位的服务,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社区医社支援。
继葵青区后,食卫局已于二○二○年九月批出深水埗及黄大仙康健中心的营运服务合约,预期深水埗和黄大仙康健中心将相继于二○二一年和二○二二年投入服务。
同时,食卫局正就十一区规模较小、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征求建议书,以期于二○二一年开始营运「地区康健站」的服务,首阶段拨款为期三年。预期「地区康健站」会识别区内的医疗和社福资源,并让社区服务伙伴尽早参与有关服务,为市民提供社区医社支援。
除康健中心外,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自二○一四年年中起,分阶段推行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至今已把计划推展至全港十八区。计划资助患有高血压及╱或糖尿病而病情稳定的普通科门诊病人,选择接受私营基层医疗服务。参加计划的病人可自由选择十八区内任何一位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就诊。计划有助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及推广家庭医生概念。截至二○二○年九月底,全港十八区共有逾500名私家医生及接近37 000名病人参加计划,服务量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一成。
此外,医管局亦致力加强与不同社区伙伴(包括非政府机构和病人组织)的协作,促进发展社区为本的服务,善用社区资源以加强对病人及其照顾者的支援,提升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力。透过医社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协调的方式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尤其是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离院支援,协助他们在社区健康生活,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另一方面,发展医社合作亦有助减轻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加强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
以长者服务为例,医管局为离院回家而有较高机会再次入院的长者病人加强了过渡性的综合支援服务,让他们居家安老。医护人员会在病人入院时为他们评估及制订离院计划,并为有需要的长者病人提供离院后的康复和护理服务。医管局亦委托非政府机构按病人需要于他们离院后提供过渡性个人照顾及家居支援服务,并为他们的照顾者提供培训。此外,透过加强医社协作,医管局计划逐步为更多有需要的长者病人(例如髋部骨折病人)加强离院后的过渡性支援。
医管局会继续加强与非政府机构的伙伴关系,透过发展医社合作的服务模式,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适切的社区支援。
完
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06分
香港时间15时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