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会见传媒发言全文(附短片)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和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卫生)陈伟基今日(十月二十七日)会见传媒。以下是陈肇始教授的发言全文:

  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本地疫情在十月初出现一些反弹迹象,经过政府与社会采取一些果断措施同心抗疫,疫情在过去两周持续放缓,本地确诊个案的七天平均数目在十月中旬起逐步回落。当然,这些新增的确诊个案中都有些零星的源头不明的本地个案,反映社区中有一些隐形传播链,所以我们大家要继续小心。

  同时全球疫情亦非常严峻,纵使我们已经有非常严厉的边境管制措施,在机场亦截堵一些输入个案,但亦有机会为香港带来一些公共卫生风险。

  正如我们以前多次指出,在新常态下我们不能亦不应以本地长期零确诊个案为目标。在未来未有有效的疗法或疫苗前,病毒都会与我们共存颇一段长时间,而社区亦都会有机会出现零星个案或群组,这个情况亦是在所难免。但最重要是我们有足够应变和有能力在有一些个案时,我们会稳住疫情。

  政府亦会继续以具针对性的模式尽量减低病毒在社区传播的风险,在调整社交距离措施时亦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亦与相关业界加强在有关处所内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及他们很多关键的高危点,要在那些点处理好那方面的工作,尽量能够令市民大众在新常态下维持一定程度的社交及经济活动,亦令社会上的经济和就业可以维持。

  一如今早行政长官在记者会提到,考虑到现时疫情仍然未完全受控,仍有社区传播链和反弹风险,我们没有条件大幅放宽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只能够有限度、针对性、以及逐步对个别能够较有效采取预防感染控制措施的处所放宽一些限制,并需要继续限制其他未能有效采取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的一般群组聚集。

  由本星期五开始,即十月三十日起,我们会在七方面调整社交距离措施:

(一)餐饮业务处所,包括酒吧及酒馆的堂食时间会延长至凌晨二时;
(二)除酒吧或酒馆外的餐饮业务处所内每枱可以容纳的人数由四人增加至六人;
(三)酒吧或酒馆及夜店或夜总会内每张枱可容纳的人数由二人可以增加到四人;
(四)在放宽刚才提到适用酒吧或酒馆及夜店或夜总会的限制的同时,我们亦考虑到在这些处所内在不佩戴口罩时进食的聚集活动带来的感染风险,所以我们亦会限制市民在有关处所内,只可以在餐桌而非其他地方饮食,亦即离开餐桌时不得饮食,亦必须佩戴口罩,以减低风险;
(五)在采取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的前提下,餐饮业务处所及夜店或夜总会进行的现场表演、跳舞活动等等亦可以恢复;
(六)在室内体育处所及公众溜冰场进行运动时,市民可以不佩戴口罩;以及
(七)餐饮业务处所,包括酒吧及酒馆;公众娱乐场所,包括主题公园、表演场地;夜店或夜总会、以及泳池这三类表列处所的人数上限将提升至通常座位数目或人数上限到75%。

  政府希望透过以上的针对性措施,可以进一步减低进行涉及不戴口罩的活动的风险,但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亦尽量让更多社交或经济活动可以有序地恢复。

  我们将会今天稍后在宪报刊登第599F章、第599G章及第599I章下的最新指示及指明,在十月三十日,即星期五,至十一月五日,即下星期四的七日期间内,继续维持就餐饮业务及表列处所的其他规定和限制、继续禁止在公众地方进行超过四人的羣组聚集,以及延续在公共交通工具及指明公众地方强制佩戴口罩的要求。

  此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亦会于今天稍后时间就重开由署方管理的泳滩的详细安排会作出公布。

  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社交距离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这有赖市民的配合和自律。只有在社会整体、大家同心合作下,政府才能继续逐步和有序地恢复一些社交经济活动。因此,市民同心抗疫、致力遵守适用于个别处所的规定或限制尤其重要。至于业界的合作和配合亦非常重要,大家看到我们对于一些处所,尤其是饮食业界、酒吧或一些其他处所,其实都有所调整、放宽。所以他们亦需配合处理好这些处所内一些高危控制点和感染控制措施,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够有序放宽之余,亦可以减低或控制感染风险。

  除了透过社交距离措施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外,我们亦严格实施入境防疫管制措施,以达致外防输入。世界各地其实都不断有爆发,确诊数字每天都有新高,亦非常严竣。这些新增数字,在十月中已上升至每日由三十几万至四十几万宗的新高。因此香港的入境防控措施不能够松懈。

  多项措施中,其中一项在第599H章下,就从极高风险地区到港人士实施一些检测及检疫条件,包括在登机前要出示病毒检测阴性结果以及预定酒店作十四天检疫的证明,以减低他们为香港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所以我们在较早前刊宪指明有关措施适用于十三个指明地区,考虑到最新的公共卫生评估风险,我们亦会在今天稍后刊宪加入比利时,变成十四个地区,由十一月三日起生效。当然卫生署会继续评估全球的疫情及其他高风险国家,适时调整加入这些国家在第599章下的极高风险地区到港人士的检疫和检测条件。

  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本地及在其他地方的疫情发展,亦会不时检讨,以对于我们现行实施的相关措施作收紧或调整,并在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后作出适当调节。

记者:想问局长有关强制检测方面。如果市民拒绝检测,警方是否其中一个有机会执法的部门?第二个问题想问,早前强制检测如果不配合禁足令,你是否承认跟之前全民检测,如特首所说成效会打折?第三个问题想问今天说的大陆居民豁免检疫方面,特首今天也说了,其实现时台湾的疫情已经很多天是零确诊,香港方面有否主动联络过台湾去商讨豁免检疫?如果没有,当局是否不视台湾为一个中国处理?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在我们现时的新冠病毒检测,其实我们一向都是自愿的检测,但当然在一些疫情比较严竣的时候,如果市民能够接受检测,这不但对市民自己得知是否有病而得到医治,也令我们可以早发现、早隔离及早治疗;除了对市民外,对社区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带病毒,亦会传染给其家人及工作上的人或身边的人,甚至在社区传播。对于我们整体政府,如果从一个控制疫情、了解数据,亦对了解整体在社区内哪里有传播链至为重要。如果市民不出来检测,除了对自己、对社区造成一定影响之外,这亦对我们整体的疫情有影响。现时我们尽力劝市民,或者令市民明白检测的重要性,但当然亦有不同意见觉得,可能在非常时期都有需要强制,我们现正研究一些法律框架、依据等等。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有强制检测,今早行政长官讲了几个方向,一是对于一些有轻微病征的人士,二是当有一些爆发的情况,如果需要比较大规模,例如在一个区、一幢楼内有一些爆发,我们都是需要去做检测。又或者第三,如果有一些群组或地点属于比较高风险,如果全部人能够做检测,这对我们疫情控制或截断传播是非常有效。如果大家都能够立即出来做检测,其实亦不需要即时做所谓「不准外出」,因为如果当大家已做了检测,且如果是比较相对合作,便不需要这样。当然我们留意到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方法,我们会继续留意哪些是有效的方法。

记者:台湾已经很多天零确诊,其实香港有否主动联络过台湾商讨豁免检疫?如果无,当局是否没有将台湾视作一个中国去处理?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其实一直以来,卫生署对于不同地方、地区的风险评估都是一直继续做的。而大家留意到,如果我们联络不同地区,一般来说都是由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负责。我们都会继续评估相关情况。

记者:想问现时食肆和酒吧的座位人数都放宽了,可以四人和六人一枱,但刚刚听到局长说「限聚令」其实还维持在四人,会否觉得这有点不合逻辑?在街上戴口罩,是否觉得人数限制比在食肆内除口罩的人数更严格?其实局方是怎样厘定标准?强制检测方面,局方除了今早行政长官讲的大方向外,会否有更多细节可以公布?另外机管局方面,行政长官也有说机场有一个快速测试的推行,想问其实这个快速测试是局方会和机管局合作,还是机管局再额外去找其他机构合作,有否多些细节可以讲?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第一,我们虽然放宽了一些活动,或者一些处所,例如在食肆或一些其他处所,这些都是有序及针对性的。当然整体来说,我们都要呼吁市民不要聚集,我想这也是重要的。因为如果大家留意到,就算例如我们在上一轮豁免一些本地旅行团,这个「限聚令」的豁免其实亦不是无条件的,这是有条件,例如它可以被管理,也有旅游事务署承诺它能管理好感染控制措施、人数、戴口罩,以及所有相关的控制点,包括员工做检测等等。这些都是有序和可以管理。当然,任何放宽都有一些风险,最重要是我们不是一次过放宽所有,亦希望必要性和风险是可以管理的才逐步放宽。当然我们都会继续留意疫情的情况,然后作适当调整。

  至于第二个问题关于强制检测,其实现时我们都是方向性,我刚才所讲的三个方向,亦正在研究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暂时未有任何细节。

  至于在机场的检测,这个主要都是香港国际机场在明天会开始测试,快速检测──一个新技术,以及我们本身的PCR test,即核酸检测,这些都会同时进行。这主要是香港国际机场与一些检测机构一起合办。但当然抵港旅客全部都会开始这个测试。

记者:今早提到有四个长期社区检测中心,想问具体选址在何处?会否用之前的临时检测中心?何时招标?费用下调多少?如果为群组做检测,会在政府还是私人实验室检测?第二,强制检测问题,会研究修改现行的法例,还是加入新的法例在第599章内?之前提及涉及侵犯人权的问题,如果有人不想做检测,觉得自己没有生病,但仍要强制做,会不会侵犯他们的人权?有私家医生今天表示担心如果要强制检测会令病人却步,如果不是很严重也不想看医生,政府怎样衡量这些考虑?最后想问内地返港免检测的港人配额有多少?如何分配?是否担心多了人往来引起另一波爆发?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该四个检测中心初步会分别在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各一个,详细选址未有资料。当然,我们一直希望找到最合适的选址,一方面能方便市民,另一方面这些地方是可用的。至于其他细节,招标即将展开,因为我们很希望能尽快做到这方面的工作。今早行政长官已经提到,主要两方面的用途:一,市民如果用付费的方法,好像跨境旅游、跨境活动需要做检测,或将来的旅游气泡,这些均可以付费的方式到中心做检测;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检测,例如上次小型酒吧或泰国人群组爆发时,市民如担心亦可以愿检尽检。

  关于强制检测,我们正研究法律框架,当然第599章这个法律框架亦有研究。其他法律问题、人权等等其他细节,正与律政司同事一直检视当中。私家医生及市民对于检测或强制检测的意见和声音,我们一直聆听,当然我们处理法律框架的时候,亦会留意整体大家对于这方面的意见、实际推行的整体情况和法律上的要求。至于内地返港的问题是?

记者:今天公布下月返港人士可以免检疫,配额方面有多少?如何分配配额?到时吸引更多人由内地回到香港,如果真的有确诊会否担心大爆发,亦难于追踪?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对于内地返港人士如需要豁免检疫,第一要有阴性核酸检测(结果)证明他们没有带有病毒;第二,我们与不同地方安排豁免时亦非常小心,会就其疫情个案进行评估,并会一直进行评估,在推行后万一有疫情爆发或有其他风险提高的情况便会停止,我们会一直适时检视及评估。

记者:(关于配额)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暂时未有详细资料,但初期亦会有配额,否则两地关口会人太多或要排队。

记者:关于「限聚令」和餐厅的限制,想再问你的意思是否六人可以坐在一枱,但不可四人在街上聚集,这样是否实际?餐厅可以六人一枱,会否出现四加二或三加三的「搭枱」情况?这会否更危险?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何「限聚令」不能配合餐厅人数的限制?另外强制检测,是否会定一系列的病征让医生参考?有这些病征便一定要检测。袁国勇教授指出最好在少于三宗源头不明的个案的时候进行强制检测,政府怎样看觉得甚么时候是合适的时间?会要求私家医生怎样通报?如果他们不通报或漏报会否有刑事责任?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限聚令」维持不超过四人是适合的做法。因为我们不希望有太多群组聚集。我明白大家都提出室外室内的分别,当我们看整体的情况时会有不同考虑。第一是风险。第二,我们放宽不同处所或人数均是有序和有针对性的,而慢慢大家都看到是有必要性的。因为最初放宽食肆,随后是关于运动,运动中亦先室外然后室内。现阶段我们觉得,在室内由四人放宽至六人,当然人数上大家觉得会多了一些,我多次讲这是配合市民的需要、整体经济就业等等情况处理,但我们仍然会留意风险。所以大家留意到今次我们除了放宽人数外,亦有针对性的。其针对性在于酒吧最高的风险是当客人除下口罩饮酒进食,亦因为很多时在酒吧内的行为,会站起来、走来走去,如果不戴口罩,或边行边喝酒等等,这些情况是我们和专家均认为高风险的,所以今次特别在我的指示中有所收紧,即当客人站起来一定要戴口罩,或离开餐枱时不可饮食,所以这些都是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关于强制检测,我们正研究法律框架,所以未处理细节,例如甚么征状或有多少宗个案便会启动这法例。因为这条法例仍未立,仍在检视、处理整体细节当中。我们在研究、检视的时候均会聆听专家的意见,亦会留意在甚么情况启动是最适合,例如私家医生怎样呈报等等,在我们检视的过程中亦会留意,并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0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