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三题:水塘溢流
***********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继昌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黄伟纶的书面答覆:
   
问题:

  ​香港各水塘在二○一七、二○一八和二○一九年的溢流量分别为4 840万、4 440万和3 380万立方米,约相等于当年购买东江水数量的5.5%。早于二○○四年,渠务署计划推行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转运隧道计划),把九龙副水塘收集的雨水转运至下城门水塘,从而减少前者的溢流及增加后者的集水量,并减低荔枝角区的水浸风险。该署于翌年告知本会,该计划的建造工程将于二○一○年动工及预计于二○一二年完成。然而,当局其后多年未就转运隧道计划的建造工程向本会申请拨款。此外,二○一五年四月发表的《审计署署长第六十四号报告书》建议当局加快推行该计划,但直至二○一九年有关工程才动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转运隧道计划的工程延迟动工的原因;
 
(二)该项工程的进度有否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影响;如有,估计工程造价及完工日期的变动为何;

(三)过去五年,每年每个有溢流的水塘的溢流量(立方米)为何;及
 
(四)在上述工程完成前,有何其他措施减少因水塘溢流而浪费的食水,并有效地使用该等食水?

答覆:
 
主席:

  ​就问题所述在二○一七至二○一九年本港水塘出现的溢流都是发生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兴建的中小型水塘。由于它们是按当时的用水需求建造,所以容量较小。当发生大雨时,收集到的雨水极可能会比它们的容量为高,容易出现溢流,因此水塘在设计上必须配备溢流设施,而溢流实属运作上的限制。
    
  ​就梁议员提问的四个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为提升深水埗、长沙湾和荔枝角地区的防洪能力,渠务署在二○○五年制定了「荔枝角雨水转运计划」,建议推展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及建造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

  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主要是把九龙水塘群收集的部分地面径流转运至下城门水塘,为九龙副水塘提供可用的蓄洪空间,以接收更多由集水区流入的地面径流。
   
  渠务署分阶段实施「荔枝角雨水转运计划」,并于二○○八年至二○一二年期间,完成了首阶段的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工程,将上游集水区的地面径流直接排放到维多利亚港,以减少对中下游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
   
  第二阶段的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渠务署在二○○九年下半年审视了该项目的施工时间表。鉴于当时有多项大型隧道建造工程,相关技术工人及机械都出现短缺情况,加上第一阶段工程已缓减相关地区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渠务署在获发展局的同意下把项目延后五年。随后,因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二○一四年年底发表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渠务署联同相关部门就本港的雨量预测和雨水排放设计标准进行检讨。与此同时,渠务署积极检视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的详细设计及施工方法等,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讨,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岩土评估、隧道建造风险评估、天然山坡山泥倾泻灾害评估、拆建物料管理方案、交通影响评估等,并谘询相关持份者的意见。发展局和渠务署在回应《审计署署长第六十四号报告书》时已接纳审计署的建议,加快推行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
   
  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在二○一八年六月获得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并在二○一九年二月展开工程。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情,渠务署已采取多项措施以缓减对工程的影响。目前预计工程费用(按付款当日价格计算为十二亿二千二百万元)及完工日期(即二○二二年第四季)维持不变。

(三)过去五年,香港有溢流的水塘每年的溢流量表列如下:
年份 水塘/水塘组溢流量(万立方米)
大潭
水塘组
九龙
水塘组
香港仔
水塘组
大榄涌
水塘
石壁
水塘
2015 0 221 106 0 3
2016 366 390 350 890 853
2017 1 035 1 101 464 1 399 841
2018 515 291 293 1 359 1 980
2019 640 293 400 59 1 986

(四)在上述工程完成前,水务署会尽量使用九龙水塘组的存水以腾出储存空间接收雨水,减少溢流。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