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局长、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和民政事务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全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和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医生今日(一月二十三日)上午就「受限区域」强制检测会见传媒的答问内容:
 
记者:为何四时(开始)做这个行动呢?其实四时(开始)是不是想有一些突击的意味,防止人们走光?其实事实上前一天已经有很多消息,亦都有很多居民已经拖箧离开。究竟今次是想提早让人离开,还是不想让人提早离开?第二个问题就是,为甚么今次会想在48小时内做到?其实佐敦区之前都做过几次检测,核心区域也好、大区域也好;若风险真的那么高,其实检测阴性都可能有潜伏期,为甚么不用围封14日呢?
 
民政事务局局长:我先说几句,或者陈局长再补充一下。其实我上次在乙明邨进行enforcement (强制检测公告执法行动)时大家都有同样、类似的问题。我们希望通知时间越短,就是避免市民逃走。其实刚才陈局长都说过,这里的居民,或在过去14日逗留过两小时(的人士),他们都是有责任、需要做检测,而在过去我们一些执法,其实之后都会做。简单而言,若做过检测的,我们都提醒、呼吁他们记得保留纪录,因为届时我们逐家逐户去检查时,要确定他们有做纪录,这点是重要的。至于时序上,除了尽量缩短外,我们要配合整个行动,要调配人手和准备检测站。这就是我们计算到最短时间可以做得到,亦是考虑到在影响市民最少的一个时间来进行。或者陈局长有没有甚么可以补充。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刚才我亦有提过,一方面,区内由一月一日开始,发现了160多个确诊个案,涉及50多幢大厦,过去有序地进行强制检测,超过20 000名区内市民在油麻地区的检测中心或流动检测站进行检测,我们亦留意到一些污水样本,刚才黄局长说了,在现在划定的区域内,一些大厦的污水样本呈阳性个案相比一些范围外大厦的阳性结果,是比例高的,所以我们觉得需要再做一次强制检测和希望(市民)做完这些检测后才离开。我们在这短时间,正正希望区内的人士尽快有序地下来做检测,而在短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阳性个案,我们立刻隔离他们和治疗。
 
  事实上有机会有些人是有潜伏期,所以我们不排除在将来会有第二次的检测,这方面我们会留意。亦正正这个情况,因为有机会有潜伏期,所以较早前可能曾经在这个区域内已经做了检测的人士,我们亦要求所有人士在这个「受限区域」再做一次检测。
 
记者:今次划的区域是根据甚么准则?区内确诊比率是多少?留意到划界的时候,例如吴松街门牌号码是单双数,如果另一个号码已经不在范围内,这群人为甚么又不需要做检测?有些区内的商户或市民都表示事前并不知道要封区,变相如果有一些长期病患的病人可能要到医院覆诊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们是不是要待整个区的人士完成检测后才可以离开,还是他们有阴性结果已经可以离开?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先回答你最后一条问题,因为我们今次是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我们希望整个行动在48小时内完成,所以选择星期六和星期日,星期一早上应该行动可以完成。如果他们检测了,当然他们会有通知是阴性或阳性(结果),如果阳性,会立刻安排他们入院接受隔离;如果他们是密切接触者,亦会到检疫中心,所以要等我们整个行动完成后才可以离开。当中,如果有一些紧急的医疗需要,我们会有酌情安排,民政事务总署会有同事在场处理一些不同的个案,刚才徐局长已经提过,有不同的热线安排。
 
  至于你的问题关于划这个区域,刚才所说,在整个油尖旺区或较早前划定的「核心区域」,我们发现这个范围内的个案比较多,可能部分已经完成检测,但有机会有潜伏期,所以我们划这区域的时候都有这考虑。另一个考虑如黄锦星局长所说关于渠和污水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这个区域内的一些渠、大厦出来的污水样本,阳性比例比区外多,所以我们看过后,划这个区域做强制检测和要求市民留在原地。
 
  政府已经安排大量人手,超过3 000名同事在场协助,希望我们尽快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检测,达致小区「清零」。
 
记者:可否答确诊比率是多少?因为刚才已经提过小区内有约一万人,比率有多少?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这个新划的「受限区域」,今日是刚刚开始,我们会留意今日已进行强制检测的数目,以及将有的阳性个案。但较早前,在这些「核心区域」内的数目,我刚才都提过,每日情况都不同,大概每日的(确诊)个案有约一半左右来自这些「核心区域」内,但这不是单一的理由,除了我刚才所说因为有个案、污水个案样本呈阳性结果加上这个区内的楼宇比较旧、比较多劏房和多「三无」大厦。
 
环境局局长:我补充少少关于污水监测。大家有留意的话,这个地区东至弥敦道、西至渡船街、上至甘肃街、下至佐敦道,是约四十个典型街区(city block)的状况。污水监测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从污水监测与阳性情况的分布,看到在限定区,即四乘四的十六个范围内,有检测的街区呈阳性的比例很高,接近九成。这些资料予政府部门客观的参考。政府有不同的考量哪一区的风险高些,污水监测是辅助科学为本的工具去制定政策。
 
记者:「受限区域」内有些老人院职员、食肆职员、保安人员在上班,他们在「受限区域」内没有住宿,如果要等48小时,当局会有甚么安排?第二,在围封之前,已经有些居民带行李离开,当局的追踪工作会怎样进行?是不是只靠呼吁他们做检测就算?不介意的话,可否说说刚才陈局长指可能会做第二次「受限区域」检测,会考虑甚么因素、准则、条件而决定做不做第二次?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先回答你最后一条问题。第二次检测要继续看不同数据和因素,不一定要再封区做第二次检测。第二次的强制检测,我们以前已经做过,一方面可能因为有些大厦参考污水样本后,做完(强制检测)发现全部阴性,但发现污水样本持续阳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有些确诊人士在内,所以我们都会考虑。我们都要整体看看做完所有检测后阳性个案的比例和整体情况去监察和作评估。
 
记者:未答另外两条,追踪和住宿方面。
 
民政事务局局长:我尝试多说一些,其实陈局长刚才已经回应了部分问题。过去曾经有一次40多幢大厦强制检测的情况,之后再有跨部门跟进检测的compliance rate,即是做了多少检测。我在此藉这个机会多谢市民,因为过去的跟进,无论之后到公屋区和上门,整个compliance rate是相当高,而有些还没有达到100%,那几个per cent,我们后来发现可能因为本来已没人居住或已搬走。对于每一个区,我们如何确保已经做到「应检尽检」、「须检必检」,其实已经有一定的工序去做。由乙明邨之后到40多幢强检大厦,多个部门的执法都不是想发告票,目标其实是希望该幢大厦和该区的居民能够安心。我们提供的服务能够让他们做检测,把所有的隐蔽确诊者全部找出来。
 
  刚才陈局长亦提到另一个好例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丰泽楼,那次的检测率达97%, 有3%是因为没有人在那处,全部检查完后发现没有确诊个案,有确诊的人都已经离开了。然后锦星局长,地区常称他为「渠王」,叫他再做检测,看看有没有病毒,后来发现有。所以那次做了如此成功的强检,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强制检测的通告,再加上我们应用科学检测,全世界其实只有香港有,进行检测,发现有病毒,再找出3至5个个案,确保那幢大厦真的完全没有病毒。所以见到过去的检测不但加强了,利用科学之余我们也要再「行多几转」,确保每次检测不是做完就离开了,也不会只在呼吁完后还有漏洞。
 
  所以我要在此感谢居民的配合,因为大家都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区真正没有危机。我们这次的行动目标亦是如此,希望可以找出和清除区内的全部风险,让市民能够安心在自己的社区居住,而商户能继续经济活动。
 
记者:住宿问题未答。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再谈谈大家关心曾经过去14天在「受限区域」内逗留超过两小时的人士,但现时不在区内的人士。其实,我们的强制检测公告是包括这些曾经在过去14天在「受限区域」逗留超过两小时的人士,他们是需要在今日午夜十二时前进行强制检测,他们可以在区内做,如果他们是区内居住并想回来进行检测的话,这是可以的,如果他们不想回来,他们可以在区外,刚才都说了,可以在19间社区检测中心或拿取深喉唾液样本包。执法方面,刚才徐局长已经说了,如果他们不做的话,他始终在法例、检测公告下要求要做,如果他被发现没有遵从的话,这会有执法行动。
 
民政事务局局长:我补充一下有关安老院的问题,你知道我以前在劳福局工作,也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在安老院方面有特别安排,刚才说过院舍有很多长者不方便下楼做检测,所以安排了检测队上门,亦会上去为职员做检测和有特别的安排,最关注的是安老院舍的照顾员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何在过去的聚焦检测群组,就着安老院舍的照顾员要多做检测。其次,我们要确保这次安排上,他们有足够人手继续在院舍照顾老人。过去几天的短时间内,我们已经和社署做好安排,我知道稍后罗局长也会到场看看,在这方面已做好安排和支援,配合不同的情境和需要。
 
记者:跟进非居民人士,他们可以住哪里?第二个问题,「受限区域」内居民的亲友可否送物资来,如果可以,安排是怎样?刚才有人因为需要上班而鼓噪,现时被人带上警车,刚才徐局长表示与居民交谈过,很多人很乐意进行检测,但遇上这样情况,当局会否忽略了一些基层的需要,因为他们可能要轮班工作?想问昨晚记者在现场见到有政府人员在四时前通知一些居民如果需要今早上班的话,就叫他们离开区域,是否有政府人员事先「通水」,安排需要上班的居民离开,这样是否符合你们封区的原则?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或者我首先回答记者朋友问题关于有些人士如果不是住在区内,但在我们发了「受限区域」的检测公告后,如果仍然留在区内如何处理,当然他们需要做检测,做完检测后,因为他们不是在区内居住,民政事务总署已经安排了一个地方让他们逗留,他们有安排,至于其他问题请徐局长。
 
民政事务局局长:简单来说,如果居民有医疗需要,我们会尽量安排和帮助他们。我不建议家属拿太多物资,我们希望在48小时内可以完成这个行动,如果有特别需要,政府会尽量配合和支援他们。如果有一些很特别的情况,我们会每一个案看看如何帮助受影响的居民。大家明白这次行动,希望以市民角度出发,帮助地区把可能潜在风险降至最低,亦希望把整个行动时间压缩到最短,如何可以再压缩到短一些呢?当然就是大家能够有序地进行稍后全日要做的检测,我们尽快取得整个区的所有数据,然后可以带走确诊者,没有(带病毒)的都已经完成检测,每幢楼都检查过;那么就有空间看看能否早点解封这区。不过我们的目的和目标都是希望可以帮助这个社区尽快把风险降至最低。或者我先解答到这里。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1年1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5时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