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六题:推动电子支付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慧琼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答覆:

问题:

  据报,现金仍是香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而移动支付只占两成,远逊于内地的八成。政府为减低现金播疫的风险,早前向公众街市每个档位提供5,000元一次性资助,鼓励档主安装非接触式付款系统,惟只得三成档主申请。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早于二○一八年启动「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但至今只有七个政府部门接受市民以「转数快」付款。关于推动电子支付,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加大推动力度,包括采用行政措施、提供新的或提高现有资助,鼓励更多行业采用电子支付系统;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会否推动更多政府部门接受市民以「转数快」付款;若会,详情及时间表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设立短期职位,聘用青年人到公众街市,向档主宣传电子支付系统、解答查询,以鼓励档主安装有关系统?

答覆:

主席:

  香港拥有发展成熟的电子支付生态,市民有多种非现金的支付选择,使用信用卡、八达通、易办事、网上及自动柜员机转账等支付方式相当普及。此外,以手机电子钱包应用程式等流动支付工具付款近年亦愈趋普遍。有研究报告(注)指出,香港消费者电子支付使用量自二○一九年以来已超越现金。商户会视乎其经营情况、使用场景、客户习惯、运作成本等,提供合适的支付方式供消费者选择。

  经谘询食物及卫生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后,我现就李议员的质询回覆如下:

(一)金管局近年相继推出措施,便利本地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包括实施储值支付工具牌照制度,促进市场有序发展;推出香港零售支付共用二维码规格,并提供「香港共用二维码」流动应用程式,让商户将不同支付服务营运商的二维码整合成同一个二维码,于销售点展示或列印在帐单上,接受透过多个支付服务供应商的付款;推出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提供跨银行、跨电子钱包、全天候运作的即时转帐支付平台,并兼容港元和人民币的交易。措施为消费者及商户提供了更大便利。截至去年十二月,「转数快」已录得688万个登记,共处理1亿7,000万宗实时交易,涉及交易额约21,000亿港元及360亿元人民币。

  为进一步提升「转数快」系统的功能,金管局于去年十二月推出了新功能,让市民经银行以香港身份证号码绑定银行帐户,以「转数快」收取由已有收款人身份证号码的机构发放的款项,令收发款项安排更灵活快捷。

  我们会密切留意市场的发展,继续透过适当的金融科技基建及规管制度,促进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

(二)政府于二○一九年十一月推出以「转数快」二维码缴付政府帐单服务。目前税务局、差饷物业估价署和水务署发出的帐单,以及由政府发出的一般缴款单已印备「转数快」二维码。市民只需使用支援「转数快」二维码缴付政府帐单的流动应用程式,扫描二维码,便能缴费。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共录得超过176万宗利用「转数快」缴费的纪录,涉及金额超过21亿港元。另外,由去年十二月起,公司注册处、入境事务处、破产管理署及运输署的指定缴费柜枱及自助服务机已配置「转数快」二维码,令接受以「转数快」付款的政府部门,如李议员刚才所说,增加至七个。

  各政府部门会因应其运作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收款模式,包括网上银行、信用卡、电话理财等。多个政府部门会研究将「转数快」缴费功能推展至其帐单的可行性。我们亦正研究在政府网页上使用需缴费的服务时利用「转数快」缴费,最少七个政府部门已展开筹备工作。有关措施将涵盖多个市民经常使用的服务,包括申请牌照和证明书、预约及登记服务等,预计可于二○二二年起陆续推出。

(三)使用非接触式付款有助减低在街市环境中传播病毒的风险,政府因此于去年十月推出「于公众街市推广非接触式付款的资助计划」(「资助计划」),为街市档户提供每档划一5,000元的资助,用于支付为街市顾客提供最少一种非接触式付款方式的初期安装费用及服务和其他收费。自「资助计划」推出以来,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共收到超过3 500宗申请,另外亦有部分未有申请资助的档户已自行提供非接触式付款方式。

  食环署已向辖下街市档户进行一系列推广活动,包括整合服务承办商服务计划资料以供档户参考,安排承办商的推广人员(当中包括不少青年人)作多次驻场讲解。部门及服务承办商的前线同事及街市代表亦会在街市现场进行宣传工作。我们下一步会针对街市顾客需要进行推广活动,利用市场力量进一步鼓励街市档户踊跃使用非接触式付款方式进行交易。

  多谢主席。

注:资料来源:二○二○年十二月发布的《Visa消费者支付取态研究2.0》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