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在香港经济峰会2021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Richard(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楷)、Peter(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Laura(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席史美伦)、Eddie(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文禧(新城广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文禧)、Alice(《信报》总编辑郭艳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兴出席新城财经台和《信报财经新闻》合办的香港经济峰会2021。今年的经济峰会探讨香港如何为疫情过后的复苏做好准备,从而可以「复元」、「重建」及「再生」。
回望二○二○年,新冠病毒疫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等各方面造成前所未见的巨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经济去年大幅收缩3.5%,是自一九三○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为遏止病毒扩散,各地政府在疫情初期实施大规模的封锁措施和广泛的旅游限制,导致不少主要经济体去年上半年陷入深度衰退。可幸内地疫情迅速受控,经济由第二季开始强劲反弹,带动环球经济逐步改善。然而,各地疫情始终反覆不定,多个先进经济体在去年后期需再次收紧社交距离措施或重施不同程度的封锁措施,窒碍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至于香港,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我们的经济已经因为中美贸易战和社会事件在二○一九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疫情令情况雪上加霜,经济在二○二○年上半年按年大幅收缩9%。虽然下半年受惠于外围环境好转及金融市场活动畅旺,经济收缩的幅度明显收窄,但全年合计仍大幅收缩6.1%,是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不过同时我们亦都看到,本港经济去年第三季已开始复苏,第四季的复苏动力本身也不错,但受到第四波疫情影响而缓慢了下来。
因此,我们期望二○二一年将会是「复元」之年。随着世界多个地方已相继展开疫苗接种计划,各界期望疫情的威胁将会逐渐减退。加上宽松的货币环境及各地政府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的支持,环球经济的复苏动力有望在下半年增强。IMF预测环球经济今年会强力反弹5.5%,但各地的复苏步伐不一。
内地是去年全球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本月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今年经济设下6%以上的增长目标,而总理在记者会上也曾说明这个预测只是下限。事实上,许多坊间测算,以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做的预测,也估计内地经济增长将很可能较6%为高。总理也强调会保持对经济恢复提供支持,因此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可以预期的,相信内地今年仍然会是带动环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国及欧元区方面,随着疫情渐见缓和,经济活动及气氛最近都有改善。只要疫苗能被广泛应用,预计美国及欧元区经济今年的增长会远较过往的趋势为快。至于亚洲其他经济体估计亦会明显复苏。
疫情以外,新一届美国政府下中美关系的演变,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发展,仍需继续留意。如中美的关系能有所缓和,估计环球贸易和商务活动可望进一步加快。不过,最近中美两国的对话反映出两国之间积存了不少深层次矛盾,相信张力仍会持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香港经济应会在今年恢复正增长,但复苏的广度和强度仍存在不确定性。外围方面,内地经济强劲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体重拾动力,将有利香港的货物出口表现。服务输出也应有所改善,但复元的步伐将受制于跨境人员往来是否能恢复以及恢复的进度。特区政府在行政长官领导下,一方面全力防疫抗疫以尽快稳住疫情;另一方面,也理解尽快重启香港与内地及国际其他地方往返的重要性,并正为此努力。本地方面,倘若疫苗接种计划能取得预期效果、疫情逐步缓和,本地经济活动在下半年应会更稳健及全面地恢复。
我在上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推出逾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以缓解经济下行对市民造成的压力及对工商百业造成的伤害,帮助香港经济较快「复元」。考虑到内外最新形势,以及政府措施的提振作用,我预测今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介乎3.5%至5.5%。
「复元」过后,便是「重建」的时候。要做好「重建」,我们需要对形势有清晰准确的研判,订立相应的计划及蓝图。例如疫后世界会有甚么转变?香港应如何回应?
首先,疫情加快了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高举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旗帜,树立贸易壁垒,制造分化。除此以外,疫情的经验亦可能令企业在日后的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度集中于一、两个国家或区域,一些国家更鼓励甚至要求企业迁回本国。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可能会促使目前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发展和布局出现转变。
香港作为一个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必须作好准备应对外围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政府多年来积极扩展经贸、投资和税务的双边及多边协议网络,务求使我们能以更佳的条件进入不同市场。去年十一月,国家与东盟十国、日本、南韩、澳洲和新西兰共同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议,涵盖全球总人口约三成,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三分一。特区政府已向RCEP各成员经济体表达加入协定的意愿,积极争取成为协定生效后第一批加入的经济体,希望进一步协助港商及投资者开拓市场,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变革,就是加快了科技的应用及数码化发展。推动创科是香港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们经济蓝图中的重要一环。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有不少优势,包括顶尖的基础科研力量、知识产权受到充分保护、对环球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一流的金融配套服务等。过去三年,政府已投放及承诺投放超过1,600亿元以支持创科发展,今年上半年行政长官亦已宣布将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吸引海外杰出科研人才来港从事科研工作。
与我们一河之隔的深圳,是我们发展创科的好拍档。我们正全力推动位处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项目已获拨款开展建设工程,预期第一批设施可于二○二四至二○二七年分阶段落成,全面发展后的规模将为科学园的三倍,可提供五万多个职位。深港河套的科技创新合作区也在最近的「十四五」规划中定为重点项目,跟前海、横琴和南沙并肩。我们要用好我们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互补,将香港坚实的科研实力、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和全面的金融和专业服务,与拥有创新龙头企业的深圳,以及其他大湾区内拥有先进制造业的城市例如东莞和广州,共同组成一条完整、贯通上、中、下游的创科产业链,让香港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担当独特和重要的角色,也为香港经济开拓新增长点。
大湾区为香港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香港疫后经济再生的重要机遇所在,可为青年人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会在制度和政策上不断创新,务求令资金、人员和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更为畅通。政府也会透过不同计划,协助港商及青年人把握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在今年一月推出,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把握当中的事业发展机遇。计划共提供2 000个名额。自计划推出以来,已收到约1 400个职位空缺,反应踊跃。
此外,国家刚公布「十四五」规划,期间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清香港在这个新阶段中的定位和功能,把握好机遇,加速香港疫后经济的「重建」和「再生」。
在内循环方面,内地经济持续增长,内需不断壮大。香港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以大湾区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家内循环的建设而获取庞大商机。港商可加强推动优质产品扩大内销、拓展进口分销业务,好好把握CEPA和中央支持大湾区发展的措施,积极参与内需市场;而创新科技更会是香港走进内循环发展的一条「快速通道」。
至于外循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实施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高的对外开放。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深厚广泛的国际商贸网络,香港一直在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发挥着跳板、中介人、促成者、高增值服务平台、试验田和防火墙等角色和功能,加上国际人才和资金汇聚,不断促进与丰富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以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对接。香港未来将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助力国家建设的同时,也令自身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更形巩固,国际创科中心的发展更迅速。
各位朋友,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善用「一国两制」给我们的独特优势,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可以把香港这个家建设得更好。
最后,我祝愿今天的峰会圆满成功,各位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多谢大家!
完
2021年3月23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2时57分
香港时间12时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