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三题:BUD专项基金
**************
问题:
政府在二○一二年推出「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协助香港中小企业(包括初创企业)把握经济机遇和提升竞争力,并分别于二○一八年及二○一九年注资该基金,以推出优化措施(包括提高每家企业累计资助上限,以及将资助地域范围由最初只涵盖内地,扩大至亦涵盖东盟市场及所有与香港签署自贸协定的经济体)。政府在刚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表示,计划再注资该基金以推行优化措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BUD专项基金」自推出以来接获多少宗申请,以及当中获批的申请宗数和所涉资助总额;获批的申请所涉企业总数,并按规模及行业类别以表列出分项数字;
(二)未来三年,有何计划透过「BUD专项基金」进一步协助香港中小企业把握经济机遇;及
(三)鉴于近年有不少在内地或外国设厂的港资企业正计划回流香港,政府会否放宽「BUD专项基金」的申请限制,容许已落实回流香港的港资企业申请该基金,以促进香港再工业化及提升「香港制造」的品牌?
答覆:
主席:
经谘询创新及科技局后,我们回覆如下:
(一)「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自二○一二年推出以来至二○二一年二月底的推行情况如下:
接获申请数目(注一) | 9 535 |
获批申请数目 | 3 358 |
获批的总资助额 | 十七亿二千万元 |
受惠企业数目 | 2 661 (中小企占2 587家(注二)) |
主要受惠行业 (按企业数目最多顺序列出) |
1. 批发及零售(710家) 2. 进出口贸易(323家) 3. 纺织及制衣(179家) |
(二)本届政府任内已向「BUD专项基金」合共注资三十五亿元,并推出多轮优化措施,包括扩大资助地域范围,由内地扩展至涵盖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之后再扩展至涵盖所有二十个与香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的经济体(注三);逐步提高每家企业的累计资助上限,由五十万元增至二百万元后,再增至四百万元;以及提高首期拨款比率,由核准政府资助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增加至最高百分之七十五。由二○一七年七月至二○二一年二月底,「BUD专项基金」共批出超过二千三百宗申请,涉及资助额超过十三亿七千万元,惠及超过二千家企业。
为支援企业发展更多样化市场,财政司司长在二○二一至二二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建议向「BUD专项基金」再度注资十五亿元,以增加每家企业的累计资助上限,由四百万元增至六百万元;以及进一步扩大资助地域范围至所有与香港签署自贸协定及/或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投资协定)的共三十七个经济体(注四)。如获得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批准,政府计划按以下时间分阶段扩大「BUD专项基金」的资助地域范围:
第一阶段(二○二一年七月) | 涵盖日本及韩国 |
第二阶段(二○二二年第一季) | 涵盖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荷兰、瑞典及英国 |
第三阶段(二○二二年第二季) | 涵盖科威特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BUD专项基金」的资助地域范围亦会随着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网络逐步扩大,自动扩大至涵盖新的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经济体。
(三)所有按照《商业登记条例》(第310章)在香港登记,并在香港有实质业务运作的非上市企业,均符合资格申请「BUD专项基金」的资助。换言之,从内地或外国回流香港的企业都可申请「BUD专项基金」,推行有关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和拓展营销的项目,开拓「BUD专项基金」资助地域范围涵盖的市场。
在再工业化方面,为促进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政府于二○二○年七月底推出「再工业化资助计划」,资助生产商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线,以1(政府):2(公司)的配对形式提供资助,最高资助额为项目总支出的三分之一或一千五百万元,金额以较低者为准。「再工业化资助计划」所收到的申请涉及多个行业,包括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建造、环保、印刷、医疗器材及纳米纤维材料。
注一:数字包含因缺乏所需资料而未能处理的申请和企业主动撤回的申请。
注二:中小企是指在本港聘用少于一百名员工的制造业公司或聘用少于五十名员工的非制造业公司。
注三:二十个自贸协定经济体包括内地、新西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四国(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智利、澳门、东盟十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格鲁吉亚和澳洲。
注四:新增的十七个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荷兰、瑞典、英国、科威特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完
2021年3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00分
香港时间14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