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就「发展香港成为区域专业服务中心」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五月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卢伟国议员动议的「发展香港成为区域专业服务中心」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各位议员:
 
  首先,我感谢卢伟国议员和谢伟铨议员提出动议(和修正议案),以及十五位议员先后就这个重要的课题发表意见。我引用其中一位发言的廖长江议员所提出的一个简单但切题的意见,就是若要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专业服务中心,当中既有机遇,亦有挑战;机遇是要掌握,挑战是要克服。刚才各位议员给予的意见已包含这两方面,我们会尽量回应。过往政府亦是按照这个方向工作,听取各位意见后,我们会继续修正和改善。
 
  整体来说,十五位发言议员所提出的意见,我们大致赞同。特区政府认为唯有大力巩固和推广香港在专业服务的优势,我们才能把握大家所提出的,无论在国家、香港或国际(层面)上的机遇。我会在总结发言就议员提出的数方面作出回应,包括就国家大政策如「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经济支援、法律,以至创科和鼓励青少年方面,稍后两位(发展局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同事亦会就各自范畴作出补充。
 
  如要谈最及时和最重要的国家政策,莫过于最近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当中第六十一章(有关)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第一节──「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特别指出国家会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这是固有的,过往的五年规划中亦有一直强调,但在「十四五」规划内,加上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发展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内容)可以说是「有新有旧」,有些是我们固有的优势,有些则是新发展的潜质。国家给予我们一个很清晰的方向,亦符合我们争取的方向。
 
  卢伟国议员在辩论中提出,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与香港在国家大政策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首选功能平台和重要切点绝对一致。一直以来,特区政府亦按照国家大方向和香港能够发挥的地方,与中央政府、内地企业及国际经贸社会推动很多工作,包括在二○一八和一九年举办一系列「一带一路:由香港进」的论坛交流会,与业界一同讨论如何参与各类「一带一路」项目,藉此引入香港的专业服务,作出贡献;亦包括在二○二○年分别与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合辧网上研讨会推广工作。虽然有疫情,但这些工作并没有停顿。
 
  政府同时建设多元平台,促进香港的工商及专业服务与内地及世界各地的企业对接,让香港专业服务界在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每年均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无论是出席人数以至参与的国家代表,每年都有增加。去年因为疫情关系,我们不能举办实体的「高峰论坛」,但仍以网上形式(举办),有超过六千位来自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专业人士参与,期间亦举行了七百多场、涉及超过二百四十个项目的(一对一项目)对接会,为专业界别提供很多商机。
 
  此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支持贸发局就「一带一路」建立资讯网站,加强专业服务与企业的对接,将一些成功个案或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名称(列出),与世界市场接轨。而每年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或在年中与中央不同部委,包括国资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或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的活动中,我们至少有一次能够与他们带来的国家企业互相对接。我们会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亦回应了刚才有议员,包括陈振英议员所提及要求与中央部委和内地企业对接方面。
 
  刚才亦有很多议员提及如何利用我们的专业帮助内地企业及与他们合作。我们每年与中央部委的交流中,除刚才提及的业务性质的会议外,亦包括与中央发改委牵头设立的一个联席会议。中央方面,今年由发改委牵头,有十六个部委参与;而香港方面,由商经局牵头,亦有十五至十六个单位(参与)。除政府部门外,亦包括与一些政府相关的机构如贸发局,共同进行这工作。在业界交往之上,政府与中央部委亦有一个联系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由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牵头和协调。卢伟国议员亦有提及粤港澳大湾区为专业界别带来很多发展机遇。自二○一九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特区政府一直与中央及区内政府单位紧密协调,行政长官亦参与由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反映香港业界包括专业界别的意见。领导小组先后通过多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不同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当中有扶持专业界别的措施,包括刚才很多议员提及的资格互认、执业监管等方面的进一步开放措施。政府会继续加强与内地当局的联系,跟进大湾区建设整体政策的推进,以至个别措施的公布和实施,共同全面落实领导小组所订立的各项措施,以及加强香港在推动大湾区建设的角色和寻求不同领域,包括专业服务方面的政策突破。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在获得大家的支持下,已成立大湾区办公室,加强统筹和协调各政策局和部门在大湾区建设方面的工作,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同时,大湾区办公室会继续与本地的持份者,包括不同专业服务界别保持密切沟通,听取相关意见,透过策略性的宣传推广活动,加深社会各界对大湾区发展的认识,鼓励各界积极参与,开拓机遇。

  刚才不少议员都提及CEPA服务贸易协议。廖长江议员说要继续深化,周浩鼎议员亦希望我们能加强推广,让更多专业服务界别能在CEPA下进入内地(市场)。
 
  自签署CEPA以来,商经局和工业贸易署几乎每年都会作一次广泛谘询,就各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如何进一步推进征询意见,亦透过相关政策局吸纳不同意见,整理之后由商经局与商务部讨论。在世界各地的双边经贸协议中,CEPA可说是最经常更新和互动的经贸协议。在此我要感谢各业界和政策局为我们收集意见,让我们展开工作。
 
  近年,特别是在二○二○年六月一日起实施的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修订协议,在法律、建筑及相关工程、金融、旅游等领域新增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截至二○二○年底,工业贸易署已签发超过三千三百二十张CEPA《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协助业界利用CEPA进入内地服务市场。这都是一些实质进展。
 
  刚才周浩鼎议员也提到我们有一个《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PASS)。这其实是一个资助计划,是商经局支持本港专业团体和人士对外推广和提升专业水平的一项措施。PASS提供高达九成的财政资助,支援专业团体进行交流、推广、提升专业水平等。一直以来,局方和辖下部门都会不时联络不同界别,鼓励他们利用这些资金。当一些专业团体有人事转变时,我们与新一届(成员)交谈时都会鼓励他们尽量利用PASS这个计划。

  但正如廖长江议员提及,我们不只有这一个基金。他提及「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经立法会通过再度注资十五亿元后,这个「BUD专项基金」加上「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都能帮助业界开拓市场和建立或升级品牌,间接亦对专业服务有帮助。
 
  梁美芬议员亦提及希望更多业界,特别是她所关注的法律界,能就他们可以发挥的作用多作推广。除了刚才列举的数个基金以外,贸发局、驻海外的经济贸易办事处和投资推广署,都乐意和这些专业团体合作。
 
  我就大家提及的数个专业范畴作回应。在法律专业方面,我听到梁美芬议员、周浩鼎议员都提及法律界别,律政司是这方面的第一负责单位。
 
  《十四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及香港要建设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律政司亦正与内地相关部门密切联络,致力在大湾区落实更多有关法律服务的开放措施和新措施,充分发挥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律政司代表亦已在三月向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汇报相关工作,因此,我只会扼要转述律政司给我们的意见和有关进展。
 
  在法律服务方面,近月有几项突破性的措施惠及整个香港法律界发展,包括刚才梁(美芬)议员提到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合资格的香港执业律师在通过考试后只需经广东省律师协会集中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便可申请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
 
  此外,在深圳前海的港资及外资企业可以约定民商事合同适用的法律。律政司正寻求中央支持把这些措施扩大至整个大湾区,并探讨在大湾区实施「港资港法、港仲裁」。
 
  在调解服务方面,随着大湾区的各项发展(计划)逐步落实,并配合在大湾区对于争议解决服务的推广,律政司预料争议解决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仲裁、调解及其他争议解决服务亦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在有关大湾区的事宜中。
 
  二○二○年,粤港澳三方通过设立大湾区调解平台的方案。大湾区调解平台将研究制定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及相关标准,促进三地各自设立当地的合资格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另外亦会研究制定跨境争议的调解规则最佳做法及调解员专业操守的最佳准则。
 
  在仲裁服务方面,律政司积极落实多项措施以期完善香港的仲裁服务,包括:
 
(一)香港与内地在二○一九年签订了保全措施安排,开创新格局的安排容许六间香港合资格申请保全措施的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可以代表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向内地法院申请保全;以及
 
(二)《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补充安排》。

  虽然大家并没有提及知识产权服务业,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及(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这方面知识产权署亦密锣紧鼓,以配合这方面的发展。今时今日,中国和中国国民的专利授权量和专利申请已经达至全球第一,因此在这方面香港既存在商机,亦可以为国家服务,特别是我们正逐步发展原授专利及建立知识产权(贸易)平台,以及进行这方面的推广工作。

  葛珮帆议员和容海恩议员同时提及于创新科技方面,不论是数码基建、电子签名、工商登记、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等方面都具备潜力。这些都是较为新兴的服务业,甚至是一项专业,我知道创新及科技局会在CEPA的框架下,(探讨)能否进一步推广检测验证等工作。我们希望可以透过内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于各领域有新商机时,可以逐步去做。我们会将这方面意见转达予创新及科技局。

  谢伟铨议员于修正案中提及大湾区在就业发展方面为香港的青少年所提供的机遇,意见有多位议员,包括郑泳舜议员和陈健波议员认同,政府亦持相同和正面的看法。劳工及福利局和民政事务局已就这方面展开工作。为鼓励及协助香港青年人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发展机遇,政府于今年一月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的企业工作。

  香港青年人到大湾区工作,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地市场,以至对国家发展机遇的认识,协助他们建立人脉网络。对于他们日后选择回港,还是在内地发展事业,都有所裨益。

  另外,民政事务局已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为获选的青年创业团队提供资本资助,同时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包括协助他们落户位于大湾区的双创基地。所有有意创业而符合资格的香港青年,包括青年专业人士,均可因应他们的发展需要透过申请资助在大湾区内发展。计划的获资助非政府机构名单已于今年二月公布。计划共批出约一亿三千万元,资助十六个不同团体举办青年创业项目,预计会为二百三十个创业团队(涉及超过八百名青年)提供资本资助,以及为约四千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我相信这方面亦可回应各位议员所提出的意见。

  主席,今日的讨论对政府的工作,无论是个别政策局在其负责的专业范畴,或是跨局的工作,如「一带一路」或大湾区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支持。我除了对此表示赞同外,亦会吸纳大家的意见。

  除了在国家政策方面可参与国家发展大局,或是协助内地发展、发挥香港所长外,香港的专业亦具备很好的国际发展空间。国家以外的周边地区,如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所涵盖的东亚以至澳纽地区,都有很多发展机会。这些发展机会不是单独存在,香港可因应作为国家的国际城市或区域总部而发挥(独特角色)。香港除了可以更好地服务以香港作为区域总部或区域办事处的九千多家公司外,近年亦可透过与区内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与东盟十国和澳洲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为香港的企业,尤其是专业服务业,提供「走出去」的机会。我们最近与澳洲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中,亦特别为专业团体,包括会计和工程界别提供更优惠的条件进入对方市场。进入对方市场不单是我们进入澳洲,亦可以让很多企业透过香港进入内地,因此香港亦发挥了大家刚才在讨论中提及的角色。

  行政安排方面,大家提及必须要跨局合作,政府内有纵横交错及互相合作的关系。各政策局除了各司其职,负责其处理或支援的专业外,在其他层面上就如我刚才所说,无论是「一带一路」或是大湾区发展,都有跨局合作。在国家大政策如「一带一路」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行政长官会亲自监督、协调和处理,所有政策局都要一起做这些工作。近年大家亦留意到,除政府部门外,与政府合作的机构如贸发局都会透过政府的拨款,特别加强大湾区或「一带一路」市场服务,当中包括议员刚才提及的TDC(贸发局)GoGBA平台。

  我希望可以给予大家正面回应和信心,政府会与业界及整个商界,为香港成为专业服务的区域中心共同努力。

  主席,我谨此陈辞,接下来我两位同事会就其范畴作出回应。



2021年5月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2时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