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六日)下午在《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记者会的开场发言:
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
今日我发表了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这份《2021年施政报告》题为「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由于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多,所以我会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点整合向大家介绍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今年的《施政报告》附带的文件特别多。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惯常的《施政报告》演辞和相关的单张之外,今年与过往两年一样,也有一本《施政报告》的《附篇》,是一份Supplement,正如我昨日的解释,就是把我们过往四年多的工作向社会作一次交代,《附篇》内亦有超过300项新措施。
第二份文件是现在广受社会关注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今次我们同步发布一份中、英的报告书和单张。
第三份文件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里中央大力支持香港在「八个中心」方面的发展。我们透过一系列八份便览,或者英文称为fact sheet,介绍香港在每个「中心」发展方面的优势、近况和我们将会采取甚么措施来把该「中心」发展得更加好。
第四份文件是在《施政报告》中提到,作为改善行政立法关系,下一届的立法会将在明年一月一日就任,我们率先在今日公布现时已梳理出来的40项需要透过立法来进行的工作,让议员可以在上任时已经听到社会上就这40项立法建议有甚么看法。
即将在两日后会公布另外两份文件,也是在《施政报告》中有提及的,一份是《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的最终报告。这项工作已做了数年,亦做了很多公众谘询,将会在两日后由发展局局长发布一个最终的报告。这份最终报告最重要的数字当然是我们对香港欠缺多少土地的最新评估,这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
第二份文件将会由环境局局长公布,是《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为二○五○年前达致碳中和定出策略和中期目标。大家可以在这个星期继续留意这些文件的发布。
我想留更多时间让大家提问,所以我只会重点说《施政报告》中的三个议题,相信都是社会上最关心的三个议题,一是北部都会区发展,二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三是增加房屋和土地供应。
北部都会区的概念是甚么?今早大家也只是听到我宣读《施政报告》,印象中也未必知道我们所说的北部都会区是甚么。所谓都会区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发展区域,区域内应该是多姿多采,有就业机会、有经济动力、有居住地方,以及有供游玩和享用的公共空间,那便能视之为一个都会区。目前为止,在香港——当然整个香港是一个亚洲国际都会——但如果我要你在香港选择一个能集合刚才我说的特征的都会区,必定是维多利亚港的两岸,即港岛北部和九龙半岛一带的发展,可视之为一个维港的都会区;亦是透过这都会区,成就了今日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我们第一个核心商业区在中环,第二个核心商业区在九龙东,这是维港的都会区。
同样,我们要在香港建设另一个都会区,选址便是在北部,这亦是理所当然,因为它大致上是个未开发成熟的地区。北部都会区便是现在图中点线所显示的地区。从18区的行政区来说,它涵盖了今日的北区和元朗两个行政区,范围涉及300平方公里。大家也知道,香港的土地面积是1 100平方公里,所以差不多有三成的香港土地面积也包含在这个北部都会区内。我们真的很期盼香港日后在南、北两面也有一个发展非常成熟的都会区,南面就是维港都会区,北面就是北部都会区,它们各有特色,各有擅长。当然,在这里要多说一句,并不是维港都会区发展成熟,我们就甚么都不再做。维港都会区最大的未来发展是「明日大屿」下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计划,它将会归纳在维港都会区,所以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将会是透过交椅洲人工岛的填海来建设。当然,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计划亦会创造大量就业职位和房屋用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北两个都会区,将会互相辉映、并驾齐驱,促进香港未来发展。
我再补充,北部都会区并不是甚么都还未发生,现时北部都会区已经有新市镇,包括粉岭、上水、元朗、天水围,亦有图中以不同颜色标示的新发展区或发展枢纽,但现时的做法是「各有各做」,譬如元朗南、洪水桥/厦村、文锦渡枢纽,以及日后的新界北新市镇,这次北部都会区就是把它们整全成为互相有连系、有同一策略推动的都会区。这个都会区不需以法律订立界线,甚至日后亦不需局限于北区和元朗区的行政界线,因为它有辐射能力,如果北部都会区做得好,它会辐射至南面,亦可辐射至北面的深圳。无可否认,这个北部都会区应该与深圳紧密合作,因为在地理上它跟深圳只是一河之隔。在这个都会区内,过往因为深港合作及香港很多企业和人才要进入深圳投资兴业或做事,已经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虽然其中一个陆路口岸──位处深圳的深圳湾口岸──实施「一地两检」,但它毕竟是一个两地的陆路口岸。你会见到图中一点点的全部是现有的陆路口岸,大家都知道,我们曾经形容这些陆路口岸是全世界交往最频繁的口岸,每日可能有高达60、70万人次经过这些口岸进出香港。
我们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在于我们有了《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给予我们更大的条件和机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所以不应被一些行政界线限制我们这些发展。这次可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以突破思维编制的规划方案,跨越香港和深圳的行政界线,顾及深圳河以北的深圳发展,然后配合这边的发展,希望做到有协同效应,亦是我在《施政报告》所说做到「一加一大于二」这种强强联手的双城故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四个核心城市是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香港最大的合作伙伴当然是深圳,因此港深合作将令粤港澳大湾区可透过港深两地发挥双引擎的功能。
第二,即使我们不进行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刚才那幅图中所有我提及的新发展区都会发生,但它们会欠缺互动和连系。我们这次都会区的规划整合了发展,加强在这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内部与对外交通基建的连系,从而可以开拓更多建屋和产业发展的用地。
第三,我们吸收了以往规划新市镇的经验,很多时候也希望做到自给自足,即达致职住平衡,但每次均做不到,因此天水围的居民要长途跋涉出外上班,这是需要改善的,因此今次我们透过完善北部都会区内的创科产业系统,在都会区内透过创新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相对于在维港都会区,我们以金融和商业来带动发展,从而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最后,由于北部都会区长期未有发展,因此是生态非常丰富的地区,有很多湿地、红树木,有山、水、河、溪。这次我们非常认真,希望做到发展与保育并存、城市与乡郊结合,当我们说要开拓土地作产业和房屋用途时,我们也在扩展环境的容量,我们会令区内有更积极的生态保育,稍后大家也可就此提问;完成后,整个北部都会区将会是适宜居住、就业、创业,亦适宜游玩的都会区。
我刚才已经说过一个概念:香港跟深圳其实是一河之隔,从地理上,我们由西至东有「两湾一河」——西面是深圳湾,或以前称为后海湾;东面是大鹏湾;中间是深圳河,即是我们两地的界线,因为当年国务院说深圳河的中间就是港深两地的行政界线。我们正正利用「两湾一河」如此紧密的连系,再加上现有的七个陆路口岸,打造成「双城三圈」的发展方向。「双城」当然是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三圈」则是由西至东,由西开始是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我们这边的发展是刚刚起步,洪水桥/厦村、流浮山,可塑性很大,可以一开始就发展很优质的产业;而在深圳的西面就是前海,刚刚扩区的前海。大家应知道,前海的扩区向南一直延伸至最近湾边那处,向北则至深圳机场,这片120平方公里的前海范围可以结合我们西北部的洪水桥/厦村、流浮山共同作优质发展,例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区。图中中间的圆圈则最密集,因为我们的陆路口岸,除了深圳湾口岸和沙头角外,全部均集中在这个中间点,包括文锦渡、落马洲、罗湖,甚至香园围,因此这个区或圈将会成为一个很紧密的互动圈,我们要不断在圈内找到一些香港和深圳可以紧密合作的方面,无论是科技创新、现代医疗或高等教育,都能在这个紧密的互动圈内发生。第三个,看上去便知道是很绿化、生态很美丽的地方,所以我们将定性大鹏湾和我们这边的印洲塘为生态康乐旅游圈。可以说,「双城三圈」内三个圈均各有特色,亦可以互相连结,统整成为很丰富的都会区发展。
整个发展策略虽说是一个概念,但这三、四个月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大家知道我邀请了前规划署署长凌嘉勤先生担任我的顾问,协助我一起推动,我们不只是空说,我们已就这个发展策略订出10个行动方向和45个行动项目。我用很简单的方法,「五、四、三、二、一」,让大家比较易记。这些行动项目的亮点包括五个新的铁路项目,大家如果翻开发展策略报告书,会看到每条铁路的初步走线,但我必须强调这是初步,仍需要勘察和由港铁再进行研究。五个铁路项目当中,第一条就是讨论得最多的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经海延伸至前海的跨境铁路,需要有新口岸,我们希望这个也是实施「一地两检」的新口岸,在我们这边已预留了地方,在洪水桥的新铁路站将会预留几公顷土地,在地底亦可以兴建跨境铁路站。
第二条就是已立项的北环线,再将其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再穿过深圳河至新皇岗口岸,深圳的新皇岗口岸亦于地库预留地方接通这条铁路。
第三条就是很多市民使用的东铁。东铁现时的终站是一个跨境的罗湖站,我们亦曾与港铁和深圳研究,将东铁线伸延至越过深圳河,至位于深圳罗湖的车站,然后在该处进行「一地两检」,于是在香港就会像皇岗、落马洲口岸般腾出一些地。若我们的跨境站已移至深圳那边,我们利用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的罗湖,可以在现时东铁线的罗湖站之前、未到上水站的位置加一个站,我们姑且在报告书中称其为罗湖南站;罗湖南站不是用来跨境,是用来服务将来文锦渡一带商住用途。
第四个铁路项目是北环线——虽然都是北环线,但今次是向东移、向东走。向东走将会经过罗湖、文锦渡、香园围、坪輋、打鼓岭,以及快有人口入住的皇后山公屋,再落回粉岭,从而接驳东铁线。
第五条未必是一条铁路,现在写是一条自动捷运系统,可能是一条单轨、无人驾驶,是由尖鼻咀至流浮山,面向深圳前海,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岸边。以上是五个新的铁路项目。
我们在这次北部发展规划中,找到四个更大规模的房屋拓地项目,是额外提供的。原本的六、七个项目,例如元朗南、洪水桥或新田,它们将继续作房屋用途,因为发展局已规划了一段时间,而我们可以在四个地方扩容,包括在洪水桥/厦村一带、流浮山至白泥一带、古洞北的新发展区至马草垄一带,以及在我刚才说有了新的罗湖南站后,罗湖/文锦渡一带的发展项目;但保育必须与发展共存,所以今次我们会建设三个湿地保育公园,分别是南生围、三宝树,以及蚝壳围——我们不会发展这些地方,甚至会收回私人鱼塘让其有一个积极管理的发展模式。
图中「二」是代表有两个户外生态康乐/旅游空间项目,两个地方都是一条径,一条是穿越新界北的城乡绿道,这条绿道可由山中经市区、溪边,再一直走下去,是第一条不是局限于郊野地方的径;第二个是我刚才说,在西边非常美丽的尖鼻咀至白泥的海岸保护公园和海滨长廊。图中「一」是代表我们将会在北部都会区建设新田科技城,占地1 100公顷,其中预留给创科大概有150公顷的地,兴建后其楼面面积等于今日白石角科学园的16.5倍,这规模令我们很有信心香港有能力打造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这里我进入第二个想跟大家交代的议题,因为在这份《施政报告》说了很多关于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且分散在不同篇章,所以整合让大家知道,特区政府今日怎样整体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从而成为大湾区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过去四年多,我们投放了1,300亿元,但这些钱完全没有白费,它令今日的香港创科事业生机勃勃,若你向每位做科研的人士询问,他都会跟你说现在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推动创科亦是不遗余力,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至深圳、广东,都很支持我们推动创科发展,亦有一些很实质的惠港政策。我们在这次《施政报告》中提出,建立一个更完整的创科生态系统,而更完整的创科系统需要基建,因为最窒碍香港发展的就是土地和基建,所以今次是大规模地开拓创科的基建。
第一,是白石角的科学园,因为它的位置非常好,今日已汇聚了900间公司、15 000名人员做科研。与其在别处又开拓一个科学园——当然我们亦会在新田开拓——但如果不利用白石角,是有些可惜,所以我们会重新启动马料水填海和利用沙田污水处理厂迁移后的88公顷土地,将会主要用作扩建科学园。这对居民来説应该是个好消息,因为当日有些居民反对马料水填海作住宅用途,他们担心交通挤塞,但是用作科学园的话,在科学园居住和工作的人都是在该区内活动,所以对周边的交通影响是不大的。
第二,既然白石角的科学园已成为我们重要、旗舰的科技基建,故亦要改善白石角科学园对外的公共交通。我们即将在东铁的沿线,即大学站以北,加建一个铁路车站,现在暂称作白石角科学园,将来最终是否直接称作科学园,我们可以再研究。那为什麽可以突然加一个车站呢?因为大概在科学园的最北面、东铁线的旁边,有一块土地现在是用作运动场,教育大学(教大)的学生要从大埔的校园,乘巴士来这个体育场做体育活动。这本来已经不太理想,所以教大的校长张仁良教授早前提出希望我们协助他们重置运动场在教大的旁边,而这块地他们可以交还给政府。我们同意这个建议,所以将会请港铁在教大这运动设施场地加建一个车站,车站的上盖可以建房屋,可建公营房屋、泊车位、商场。教大方面,我们已经有妥善安排,我们找到地甚至收地,也会协助教大重置运动设施,让学生可以更加便利。
第三,是第五期的数码港──现在已取得拨款——会增加四成楼面面积。我刚才所说,将来流浮山的发展面向前海,我们亦希望有一个标志性的创科旗舰项目。它未必称作数码港,但也会是类似让科技、创新,还有初创企业可以落户的地方,让它们也可以尽享扩区之后的前海带来的机遇。
第四,是建设新田科技城,打造香港的矽谷。我在《施政报告》中说过一个数字——540公顷。这540公顷当中,300公顷在深圳,是深圳所说的深港科技园区,沿着口岸经济带出现,包括福田;而我们原本只有87公顷在河套区,现在我们在新田一带会有150公顷额外土地发展创新科技,所以加起来我们有247公顷,深圳有300公顷,大概是540公顷,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创新科技区。我相信日后我们在海外推广香港和深圳联手有一个540公顷的创新科技区,还有这么多科研人才、初创企业,真的可以媲美矽谷。
第五,是三间科研大学都希望能扩建一些研究的设施、实验室,我们都会支持。因此,我们会批出一块薄扶林的土地予香港大学;将中文大学(中大)医院附近的GIC(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批给中大;理工大学(理大)则很难获批地了,因为红磡已经全面发展,但理大在红磡校址正在办自负盈亏课程,校方认为已不需要有两幢大厦,因为另外已有一幢,所以我在访问大学期间,校方提出希望政府可以支持他们将这校舍变作研究用途,我是完全支持的。
创新科技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一定要应用和商业化,所以其应用和商业化的渠道就是再工业化,必须透过工业生产扩大科技应用。以往很多人说香港已没有工业,或工业已经式微,最近数月我和工业界的朋友倾谈,亦很多谢香港工业总会为香港工业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本相当有份量的研究报告,从那份报告中我亦深受启发,认为香港真的仍有很大潜力做一些以智慧制造或创新科技推动的工业生产业务。科学园在将军澳的第一个AMC——即先进制造中心,很受欢迎,还未建成就已经有很多人要租用,在这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加大我们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
第一,科技园公司会研究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而在新田科技城亦会应用创新批地政策,特别批出土地予用创新科技的制造工业的发展,譬如一些高端的药厂,其实可以落户香港做研发和制造的工作。为突显我们对工业的重视,我亦率先提出创新及科技局可以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现时的工业贸易署辖下关于工业的部分,便应该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管辖。
今日,我们在科学园有两个研发平台——InnoHK,一个研发生物科技,一个研发人工智能和机械人,我们已经引进28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也有外国着名大学或研究中心伙拍香港一间大学落户。
我自己亲自探访过两个研发平台,发现它们的潜力真的很大,所以现在我们将会在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成立第三个研发平台,研究关于生命健康的创新科技,这亦是对准国家「十四五」规划认为在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中,生命健康life sciences是一个重点,因为大家都希望人民生活健康,所以将会成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
人才方面,我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非常成功,我们已引进了超过40位着名的海外学者,连同其团队将会移居香港发展,第二期计划亦已准备就绪。
另外,初创需要投资,除了在市场寻找天使基金投资,其实政府都可以多些投资,所以我亦指示金融管理局辖下的「未来基金」的「香港增长组合」往后应该多投资在本地的初创企业,我们亦会支持香港院校参与国家研发的工作。
最后说说土地方面。土地和房屋是重中之重,《施政报告》的不同章节中都有提到。这个图表已整合了在这本《施政报告》提出的未来土地和房屋供应。我强调开拓土地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看到楼价跌、有负资产,就暂停开发土地——过往是发生过,亦是导致我们今日面对的困难,所以我已说过很多次,香港的土地政策一定要持之以恒。我们现在计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开拓土地,将会有100万个以上的单位应市,可以满足香港市民的需求,当然可能需时20至25年,但作为一个长远、让市民看到能「上车」、「上楼」的希望,令我们能稳定社会的状况和楼价。
这100万个以上的单位从哪里来呢?第一是10年《长远房屋策略》。由去年到今年,我们亦告诉大家,在10年《长远房屋策略》之下的公营房屋单位已完全达标。公营房屋单位在10年《长远房屋策略》预计需求是301 000个,我们去年找到330公顷土地,今年已经找到350公顷土地,足够兴建33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这已达标。在这10年里亦需要有私营房屋,私营房屋要靠政府卖地或港铁项目、市建局项目,或私人土地的地契修订、或重建项目。在《施政报告》内,我们告诉大家未来10年,我们准备好170公顷政府主导的土地,可以提供100 000个私营单位,但我们完全未计算私人换地、修订地契、重建等,所以要达到未来10年私营房屋目标129 000个单位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因为它们现时的份额很大,我记得你们出席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上星期举行的二○二一年十月至十二月季度卖地计划记者会,你们都问为甚么只卖两幅地那么少;事实上,80%的房屋来自私人土地。由今年一月至八月,亦有很多来自私人土地的房屋供应,无论透过修改地契或市区重建,所以我们认为未来10年的私营房屋供应是一定可以达标的,但都未计算在这个总数内,这个总数只是计算了政府能控制的170公顷土地。
到10年后的10至15年,即到了二○四六、二○四七年,正在推进或策划中的项目,即是说在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和北部已经计划或进行中的发展项目,将会有400 000至500 000个单位。这是公私营的单位——将会用7:3划分,但我们是未划分的——这里有400 000至500 000个单位;再加上今日公布的北部都会区额外开辟的土地可建单位是165 000至186 000个,总数低位是995 000个,高位是1 116 000个。这个数字未算高,因它完全未计算私人发展商手里的土地,刚才说的全是政府可以主导的土地供应,大家也知道私人手里土地是不少,所以如果再透过我们精简法定行政程序、多做土地共享计划、释放祖堂地,可进一步增加土地供应建屋,所以最终建屋量会高于我刚才提到110万个的水平。大家会问,多出的约一百万个单位其实是多少?最新的数字是——今日全香港房屋单位数量是2 943 000个,100万个是约34%至38%,所以增加幅度很大。同时,香港人口不会增加很快,因为出生率很低,人口老龄化亦很快,就算我们很积极招揽人才也不会有这增加幅度,所以我很有信心,如果有能力推动这些项目,香港房屋问题是可以彻底解决。在彻底解决之前,当然要照顾市民的住屋困难,所以过渡性房屋单位将会由15 000个增加至20 000个;而轮候公屋超过三年又合资格领取现金津贴的先导计划会继续进行,我们检讨后认为有需要时会延续这个现金计划,以帮助目前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的市民。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香港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的双重保障下,我们应比香港回归以来任何时候都更有基础、信心、能力去落实这本《施政报告》内的愿景,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配合仍是必不可少,所以今次《施政报告》的题目是「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多谢大家。
完
2021年10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