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于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十二日)上午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天文台已经发出三号强风信号,据报道在今日稍后时间可能会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在台风袭港期间,请各位市民做好预防措施并时刻留意天文台发放的信息。我留意到天文台台长昨日已经就上一个风暴「狮子山」袭港作了交代,我们定必每天都检视如何改善发放信息的工作,今次《施政报告》内亦有提出,政府的信息发放和解说工作是有提升的空间。
 
  不过,天气是变幻无常的,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这类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恐怕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施政报告》内按着我去年承诺在二○五○年前香港要达致碳中和的目标,环境局局长上星期五也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Hong Kong's Climate Action Plan 2050),提出了一系列颇为进取的减碳目标和行动,希望社会也多关注这个计划,当然亦可以身体力行支持减碳工作,特别在节省能源和废物回收这两大重点方面。
 
  我明天下午将启程往广州,希望这个风暴不会影响这些活动。我是应国家商务部的邀请前往广州,出席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我在星期四,即后天出席有关开幕式后,同日便会到深圳与深圳市领导介绍今次《施政报告》中关于加强港深合作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事实上,发展策略中的10个行动方向和45个行动项目中,有不少也具体说明了要与深圳一起合作来推动,所以我希望可以率先与深圳市领导作交流。
 
  说到深圳,深圳市人民政府将于今日稍后时间在香港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本人稍后也会出席这次上市仪式。这再次说明香港和深圳越来越紧密,并有很好的优势互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的金融服务业可以服务深圳市的实体经济;在创科方面两地更可以说得上是「强强联手」,打造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施政报告》公布后,我出席了不少传媒的访问节目,看看大家有甚么进一步的问题,我可以再解说或者澄清。

记者:林太,之前你提到如果房委会在政府交付土地后建屋太慢,房委会会代政府向轮候公屋家庭缴付现金津贴,结果引起很多房委会委员不满,你会否收回这个建议?房委会的钱也是公帑,若由其代付,是否分别不大,以及会否引致房委会不够钱建公屋?另外,世卫建议60岁以上人士接种第三针,之前推行60岁以上人士接种第三针时,在数据不足下便推行是否太武断?现时政府会否安排60岁以上人士接种第三针?另外想问水警殉职案,特首你会否向中央申请把疑犯交回香港受审?香港警方承认越境执法的问题,是否有不妥?界线会否很模糊?你会如何检讨有关的反走私政策?谢谢。
 
行政长官:多谢三条问题,尤其第一条问题,让我首次在此澄清社会,包括传媒、房委会部分成员,对于我的说法的回响。第一,那并非一项建议,若大家留意,当日在一个一小时的直播访问中,大家均很关心房屋议题,讨论触及了三年「上楼」的目标。现时轮候超过三年的,政府设有现金津贴,该现金津贴是先导计划,三年便会完结,节目主持人关心若三年内轮候时间未能改善至重返三年,计划会如何,讨论是这样引发的。当时我的说法,我留意到部分传媒也比较准确地引述,是一个「得意」的想法,并不是一项建议;若是一项建议或政府的政策、措施,便会写在《2021年施政报告》,因此有些报道写成是「行政长官诿过于房委会」或「惩罚房委会」,我认为是夸大的形容。不过,在社会上就建屋流程有讨论也不是坏事,事实上,若能够快一个月建成公屋,居住在环境恶劣「劏房」的居民便可早一个月「上楼」。我们对此有深刻感受,因此我和陈帆局长(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一有机会便会探访一些居住环境恶劣的家庭,无论是「劏房」户或挤迫户,例如刚过去的星期天,我出席完电视台节目便马上前往探访四户迁进过渡性房屋的家庭。这让我们每一位在政府工作的人更有动力,能多走一步的,我们多走一步;能走快一步的,我们走快一步。尽管未能入住永久性房屋,但由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搬到这些过渡性房屋,已经为他们带来很大纾缓,我们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不只是居住的环境改善,而是感到有前景──子女在这里有学习的机会,整个家庭重燃希望。小朋友告诉我,他现在有写字桌,会努力读书,希望将来可让父母住得更好。这就是我们身为公务人员的动力,我们没有奖金,老实说也没甚么惩罚机制,因此一定要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找到那种每日完善工作的动力。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这并非一项建议或政策、措施,而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的背后是希望能有更大动力推动公营房屋的兴建。
 
  第二点,我必须强调,这些报道很多时候无谓地制造社会矛盾──或许最近比较平静,有人希望最好大家争吵一下、社会热闹一些──这种是没有建设性的矛盾和争议;我必须在此表扬和肯定房委会和房屋署在过去四、五年,即本届政府任内所作的努力。我在《施政报告》引述了一些数字,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中,房委会和房署兴建的公营房屋为96 500个,较上届政府的五年期增加接近五成,多了30 000个单位,这一定是因为每一位涉及公营房屋兴建的机构和同事均尽心尽力地推动这项工作,亦因为土地供应比较充足,即所谓「熟地」──有些说法指是因为没有向它们提供土地,但我们现在说的是交付土地后的兴建流程──这些「熟地」的增加亦是各方努力,包括发展局和旗下部门的努力。尽管去年已经达标,即《长远房屋策略》10年内兴建301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土地供应已达标;去年我们再物色多一些,可兴建316 000个单位;今年在各方努力下再物色多一些,现时达到350公顷,可提供330 000个单位。
 
  聚焦回来,问题就是这些土地是否能够快些兴建房屋,当中有些是「熟地」,有些是「生地」,即仍需要「走程序」的。在此我补充一句,现时我们讨论重新组织政策局,我在《施政报告》抛砖引玉提出,分拆运房局似乎是大家的共识,因为两个范畴均大,但分拆房屋局后,是否也需要分拆发展局,放一些土地政策范畴到房屋局呢?我很愿意聆听意见,但我个人则认为不需要。事实证明,过去数年,发展局在局长领导下不断觅地,短、中、长期的土地都在物色,方能达致我刚才所说,我们提供予房委会的土地不断增加。而且土地不只是用作兴建公屋,也要用作兴建私楼、商业用途、工厦活化,有很多其他工作,因此若把整个土地规划工作或屋宇署交予一个负责公屋的政策局,恐怕私营市场方面又会担心是否没有人会为他们加快精简程序、修改地契、城规的精简等,因此希望日后讨论架构重整时,大家可以考虑得阔一些。
 
  同样的努力亦出现在运房局,就是所谓由无到有的过渡性房屋。本届政府突破思维,我们愿意兴建一些过渡性房屋──尽管三、四年后就要拆卸,因为有关土地要收回作其他用途──数目由数千至去年的15 000个单位,今年是20 000个单位,这些全是负责房屋工作的同事的努力,这是第二点需要说的。

  第三点需要说的是,事实摆在眼前,现在有逾15万一般申请住户正轮候出租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即获首次配楼需时5.8年。我在《施政报告》也说这是令人忧心的,因此不管作为行政长官、房委会,还是部门首长,均应就这个令大家忧心的议题多作思考,若能改善情况,我们当然应该改善。在众多部门或机构中,房委会和房署作为兴建公营房屋的单位,当然是肩负重任,因为有些问题需要它们提出,我们才能帮它们解决。现时的建屋时间,即一层一层地建的时间──如陈帆局长所说,我没有核对过──也可能属世界级,即是很快;但大家不要忘记,在一层一层地建屋前,有前期的流程,而这前期流程是需要检视的。我认为建屋的前期流程大大落后于形势,这不只是公屋的情况,私楼也一样,这正是为甚么《施政报告》提出精简程序,包括城规程序、收地程序、填海程序、土地收回程序。这是大议题,把「生地」变「熟地」当中有很多程序可以精简;「熟地」变成可用作兴建楼宇亦有程序,有设计、批核、地基的程序,然后才可建楼。尤其是房委会的楼宇并非私人楼宇,其楼宇获豁免于《建筑物条例》,不需要向屋宇署入则,因此本身内部一定仍可检视每一个程序是否有精简的空间,从而令兴建整幢楼宇,连同我刚才所说的建屋前程序的时间均能缩短,并不是现时四、五年的时间。为甚么要特别紧张,是因为我现在看到提供未来10年公营房屋的350公顷土地供应会出现「头轻尾重」,因此若能把这些程序压缩,我们或许可以由原本在下一个五年期,提前至在第一个五年期的第四年或第五年完成,早些配屋予有需要的居民。简单来说,无论由「生地」变「熟地」、由「熟地」变可以建楼、由建楼至配楼,全部流程的每个环节均有检视的空间,以满足我们已轮候了5.8年、居住环境恶劣的家庭的需要。
 
  另一点运房局、房委会及房署同意的,就是在《施政报告》的某一段落,应该是在83段,他们也说需要压缩、改善,因此我提出了两项建议,其一是会多用MiC,即组装合成建筑法,另一项是采用新的采购模式,即design and build,即是有些项目不再需要由房屋署内部的工程师或建筑师画则,而是交由承建商以「设计与建造」方式进行。这在政府的楼宇应用得很多,特区政府建筑署很多建筑物工程均是采用「设计与建造」方式,大家可以想像这一定能减省时间,因为至少在招标方面可以少做几次,不需要设计、地基、上盖分别进行招标。这些全部可以改善,即使不需要由它们付钱做某一件事,也是应该可以改善的。
 
  既然组装合成法将会为我们加快建屋带来这么大契机,我想多说几句。以下这段说话本来是在《施政报告》内,但因《施政报告》已太长,因此抽了出来。组装合成的成效获得业界认同,业界亦正很积极地采用组装合成法。组装合成法的本质是数量越大效益越高,你可想像它是在工厂制造的,若订单多,就会产生economies of scale,制造出来的产品应会是越便宜。发展局在两、三年前已大力推动组装合成,现时根本所有以政府公帑兴建的建筑物,除非得到特别许可,否则一定是以MiC兴建,甚至较难兴建和独特的医院,包括现时的中医医院,当中部分也是以MiC兴建。根据香港大学就组装合成法进行的研究──这些数字本来在《施政报告》与大家分享──显示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较传统建筑法在施工时间方面缩短30%至50%;在建筑成本方面最少减10%;在工地生产力方面提升100%至400%。这组数字若放在公营房屋,是否会令人很振奋?我们的屋宇会兴建得快点甚至便宜点,更不用说组装合成法的建筑质量比较好。大家应知道,我先后为两座组装合成的建筑物开幕,一座是在科学园的创新斗室(InnoCell),另一座是由建筑署兴建、位于将军澳百胜角的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我曾询问在内居住的人,下大雨时有没有漏水或批荡会否剥落,答案是「很少」,相对于传统工人进内兴建的模式,少很多。还有就是安全,工地的安全,因为不需要那么多工人爬高爬低、乘坐货𨋢;亦有环保的好处,因为没有那么多建筑废料──它是由工厂制造,没有在地盘那么多建筑废料。我在此真的希望房委会和房署能够多用组装合成的方法。
 
  由于我说了一句「得意」的想法,引起部分房委会委员在不完全掌握内容之下作出的反应,我早前—其实在未有这件事之前──已对陈帆局长表示,由于房屋如此重要、公屋的兴建如此重要,我很愿意亲自到房委会总部与房委会成员作一次交流。这是回答你的第一条问题。
 
  第二条问题,没错,我们一直有疫苗专家正研究这个议题,就是哪些组群的人士须要接种第三针或加强针。昨天世卫有了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内适用的疫苗我们也有接种,就是科兴Sinovac。我相信短期内我会亲自再邀请我的四位专家和在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下疫苗委员会的专家,召开一次会议,再听听他们的意见,在甚么时候应该启动,为一些特别组群接种第三针。
 
  第三条问题是执法的问题,我不能在此评论。不过,在此我感激内地的执法部门,特别是内地的水警全力协助我们打击走私。若大家有机会看到,内地公安部有一段短片介绍这类打击海上走私的活动,我们警方一定会与内地的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希望两地的海域不再出现这些走私活动,甚至有为了走私赚钱而危害执法人员生命的举动。多谢大家。

记者:林太,你好。想问民主党因党内甄选机制无人参加,所以变相不会派人参加立法会选举,你对此有何看法呢?你会否认为这是对新选举制度的一种抗议?你会否呼吁一些同样符合爱国爱港人士的亲民主派人士参选?另外,想问美国商会亦有提及现在的「清零」政策好像令香港断绝了与外国的联系,你会否担心这会破坏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你自己有何看法?有没有必要调整「清零」政策?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每一个政党是否认为需要鼓励其党员参选某一场选举,这并非由我来说。我只能说在完善选举制度下,我们仍然欢迎不同政治立场、政治看法的人士参选,只要参选人能满足「爱国者」这个要求。现时有关「爱国者」这要求已比较清晰,亦有资格审查机制,所以我希望每一位有志改善香港现状,进入政治体制以在贯彻「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之下改善香港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人士,也可以认真考虑参加即将举行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将于本月底展开,投票日期是十二月十九日。

  于香港落户的外国公司和代表它们的商会,对于是否可以与外国往来而无须检疫方面的确有忧虑,尤其看到有些国家及地方也是相对开放,甚至说要「与病毒共存」,接种了疫苗便可以入境而不须检疫。就我们的情况,我已多次说明,亦已亲自与这些商会解释,也撰写了很详细的文件,告诉他们为何我们须要维持严格的「外防输入」措施,从而争取与内地「通关」。他们当中没有人不同意与内地「通关」对他们也是同样重要,因为他们选择在香港成立公司或区域办事处也是因为他们在内地有生意,而香港是进入内地市场非常好的平台,所以他们也没有不同意这个策略。
 
  你问何时才可以「通关」,这个大家也说不定。我只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正在努力。在九月底,政务司司长率领政府团队和内地专家对接,内地专家已回馈了意见,我们很快亦会就其意见提出一些看法及措施,希望尽快能展开第二次对接会议,可以得出具体的方案,例如和内地「通关」的实质做法、规模有多大等等。但外地来港检疫方面真的没办法,因为现在我们每日仍有外地输入个案,幸好有强制检疫,可以在检疫期间透过不断的检测找到这些个案。昨日有七宗个案来自世界各地,你可以想像如果没有检疫,这些每日数宗的个案便会全部进入社区,他们因为不须隔离及检疫,便会到处走并接触很多人。我已说过,一名在机场工作而从货机运作流程中感染的人士,只他一个人的确诊个案,我们在追踪期间便安排了超过400人入住竹篙湾检疫中心作隔离检疫,100多人是他的紧密接触者,300多人是次紧密接触者。你试想像一下,若每日有五、六宗个案,每宗演化400人出来,不但社区感染风险会提高,医院也可能无法承受这压力。情况便是这样,我跟每个商会也说得很清楚。
 
  至于会否影响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我相信香港建立了数十年的金融中心地位不会因为一次公共卫生的措施致未能通关而有所影响。事实上,除检疫要求外,对商界和市民来说,香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管理是非常好,他们每天都能够上班,我不曾在这21个月内不让他们外出上班。其他地方有禁足令,有city lockdown,我们没有这样做。我希望市民同意政府继续推行这些防疫措施多一段时间,我们会不停检视成效,能让市民在生活上舒适一点的,我们都会很努力做,例如可以重新举办马拉松,不过参与人数会比较少;可以重新出席音乐会,不过人数又会少一点。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今日应该会公布,对于健身室的措施我们会作适量放宽,让市民多一些社交活动,继续支持特区政府在「外防输入」方面的工作。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1年10月12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4时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