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在第7届香港大学生创新及创业大赛暨全国及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区)颁奖典礼致辞(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第7届香港大学生创新及创业大赛暨全国及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区)颁奖典礼的致辞:
 
尹宗华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郑利明主席(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席)、苏博士(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博士)、各位院校代表、各位评判、各位同学:
 
  我很高兴出席第7届香港大学生创新及创业大赛暨全国及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区)颁奖典礼,首先在此衷心祝贺每一位得奖同学。
 
  香港青年精通两文三语,同时拥有创新精神及国际视野,具备优秀潜质;协助香港青年尽展才华,一展抱负,是现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在二○一七年我第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政府要做好青年「三业三政」的工作,当中「三业」包括事业,而近年我留意到新一代青年除了就业外,很多都喜欢创业,政府对此是大力支持,而近年我们推出的措施包括青年发展基金、创业配对基金、青年共享空间计划及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等。同样地,中央人民政府是非常关心香港青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里再次强调中央会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和创业;近日中央部门和相关市政府亦推出一些支援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措施,包括支持我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我藉此机会通过尹主任感谢中央部委、省市政府和中联办对香港青年的照顾。当然,现时未能够「通关」会影响这些计划的执行,希望很快我们能够逐步有序恢复两地人员往来,很多已经获选的计划就可以马上成行。
 
  对希望创业的青年而言,科技领域相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力度真的是史无前例——刚才苏博士亦向大家简单说过——四年之间在这一个政策范畴就投放超过1,300亿元,锐意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我们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得到中央明确支持下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我们有潜力可以做创新和科技,因为香港有非常优秀的大学,其中五所是在全球100强大学之中,科研实力雄厚,海内外人才汇聚,研发气氛近年更加热烈,创业生态近年亦更加蓬勃,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十分鼓励本地大学师生在科技领域创业,在二○一四年推出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至今已向334间初创企业批出约2亿6,000万元的资助,当中有不少潜质优厚的初创企业,例如有一间医疗机械人公司去年便获得高达2亿9,000万元的A轮私人融资。政府亦已于二○一七年成立20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鼓励更多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而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亦已分别成立相关的基金。根据创科香港基金会最近发表的一个香港独角兽榜单,共有18只独角兽上榜,它们都是在香港创立或孵化、总部在香港或是由香港人始创,显示香港在孕育初创企业方面已有不俗成绩。
 
  香港优越的营商环境,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有利于创新创业;加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而且有一个8 600万人口及生产总值高达1.7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将为香港青年创业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根据投资推广署进行的本年度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本地初创企业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3 755间,较去年增加12%,而且这是在受新冠疫情影响之下而得到的成果;很多初创企业都是与创新科技相关。我期望今日的获奖同学,能够放眼国家,把握大湾区的机遇,为自己及同行开创美好的事业前景。
 
  刚才苏博士提到我在上月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到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我在此多讲几句,因为这个「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成功与否,创新科技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们不希望看到北部都会区仍是做传统的金融、商贸等事业,希望真的以创新科技作为一个经济引擎,带领这个北部都会区发展;而且我们都是野心勃勃地盼望这个北部都会区能够开创15万个创科职位。科学园大概有15 000个职位,我们有10倍在北部都会区。当然,如果要有这样规模的创科职位产生,特区政府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我们的积极性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创科需要有土地和基建的支撑,所以除了在早年已经批准、现时正在兴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即是我们说在落马洲河套区那一块87公顷土地,我们透过「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会把在落马洲口岸腾出来的土地再加上新田的部分土地,整合成另外150公顷的土地,加上87公顷的落马洲河套区,大概有240公顷将会重新命名为新田科技城。240公顷其实真的很大,我留意到昨日薛局长(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主持三个工业园重新命名为「创新园」的典礼,那里大概都只是200多公顷,即是我们发展了几十年在大埔、元朗和将军澳的三个工业邨,整个都大概是这个规模,所以大家可以想像,这个在土地基建的投入是不简单的。
 
  第二个方面政府会积极促成创新的发展和这方面职位的产生,就是透过我们的土地政策。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土地非常宝贵,今次我们为了吸引更多智能制造或者是先进的制造业落户在新田科技城,我们将会采取一个创新的土地批拨政策,就是当我们看到有些甚么有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可以配合我们的研发工作,我们就会力邀这些企业落户在新田科技城,在土地方面会更聚焦给这类企业或制造业,让它们进场。我昨日主持了一个视像会议,是与全球规模很大的药厂代表会面,正正就是对他们说有这个契机,因为这些药厂从来在香港主要都是做零售销售(sales marketing),很少部分、只有几间有少许研发在我们的医院和与香港的大学合作做一些临床实验,但它们完全没有制造业在香港,就是正正受到土地的制约。当我提到有一个这样的措施,我感觉到他们都是非常雀跃。事实上我刚才也说过,香港是有优势的,但苦于我们以前有一些「痛点」或者是「难点」,所以现在要集中去处理这些「痛点」和「难点」,让我们的创科事业真的可以更上一层楼。
 
  当然,要吸引这么多人进入北部都会区,北部都会区必须要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区。如果是一个很闷的地区,大家都不会很想落户到这个北部都会区,所以整个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策略都是发展和保育并存,城市和乡郊共处,里面将会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有额外的湿地公园、有新的郊野公园,亦有一条香港首次有的城乡绿道,让在里面工作的创科朋友都感觉到生活是非常美满。更大的契机是在深圳河以北,即是说在深圳,以至再进入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所以北部都会区的着眼点,是跨越了香港和深圳的行政界线,希望可以做到港深联手,我们一起做大这个「饼」,人流、物流、资金流,以至大家研发的数据流通,我们都希望在未来能够加强。希望大家对于未来香港的创科前景都是充满信心。
 
  刚才我在进来之前,看了两个大学生的项目,我觉得这两个项目都是非常贴题——一个是生命科学,一个是环境科学。正正我们都觉得这两个都是我们有优势的地方,所以我们已经决定会在落马洲河套区建设一个生命科学的研究创新平台,集合我们现时在科学园里有关生命健康的Health@InnoHK实验室和国家给我们的重点实验室,全部聚集在这个落马洲河套区。再加上我刚才所说,我们再去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亦会全力争取更多譬如是药厂、研发医疗产品的机构落户在新田科技城,我相信它的前途真的会非常美好。希望大家都要更加多在这方面着力,因为生命健康科研的效益远远不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是对人类的贡献。在今次抗疫的过程中,看到我们国家生命至上的理念,就是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在「十四五」规划中,生命健康是国家科研瞄准的一个地方。既然香港有优势,而我们一向都是说用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我觉得生命健康将会是未来香港创科中一个很大的亮点。
 
  另外,环境方面都是很重要,我们所说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承诺希望内地在二○三○年碳达峰、二○六○年碳中和,我亦在去年十一月承诺香港在二○五○年达到碳中和,因为我们已经在二○一四年碳达峰。要做到二○五○年碳中和其实都很依靠创科,所以刚才看到的项目令我很高兴,它对于我们达致碳中和所需要的新能源会有帮助。
 
  无论在生命健康或者在环境科学里,以至其他正在科学园里所做的人工智能、机械人,都在香港的创科中有很重要的发展。我记得在三年前,即二○一八年大概都是这个时候,国家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来香港,他当时来过之后写给我他的感受,他说他很受鼓舞,他看到香港的创科氛园是前所未有、香港的科学家的热情是前所未有、香港特区政府的积极性都是前所未有。我相信如果现在我们再邀请王志刚部长前来――我很想,或者尹宗华主任要帮帮忙――王志刚部长来到我想他会眼前一亮,会问为甚么在三年之间,那些在这里前所未有的已经变成一定的成果。今日获奖的每一位同学,其实都是对于我们未来的创科发展注入了动力,亦都令到我们可以更加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在国际上发光发热。
 
  最后,我再次祝贺各位得奖的同学,亦感谢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40多年来,透过举办不同创新创业比赛,为香港培养无数具潜质的新一代。在此我亦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多谢大家!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21时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