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会见传媒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二月三十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二○二一年工作的答问内容:
记者: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条想问你近日上京述职,习近平主席对于特区政府的工作都充分肯定,请问你怎样看待第六届特区行政长官这个身分?你自己是否期望可以连任呢?第二条问题,《立场新闻》昨日被搜,然后因为压力自行结束营运,连同《苹果日报》,其实一年内官方整顿了两家所谓「反对派」的媒体,你会不会将这个列入在自己二○二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政绩里,在回归25周年之前送给中央的礼物?以及有没有一些建议可以抛砖引玉给下一任政府,到底可以怎样化解社会不同政见的深层次矛盾呢?第三方面,刚才特首也说了很多关于资助房屋的资讯,你认为这些政策是否可以对准现时面对上楼困难和对房屋最有切身需要的年轻人呢?是否这样做便可以纾缓他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呢?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个问题,我在上周完成了行政长官的年度述职,由于去年疫情关系,未能亲身到北京述职,要透过视频述职,所以今年能够成行,在北京向国家主席和总理述职,我是感到很高兴。毕竟今年已经是我任内最后一次述职,所以两位领导人对于特区政府各方面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于我和我的团队、以至众多公务员同事,都是一种鼓励。述职就是这个目的而已。至于下一届行政长官、下一届政府要做甚么事情,当然要尊重下一届政府的看法。不过我时常说,特区政府的政策是有相当强的延续性,譬如我们发展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填海计划,以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我相信任何一届政府、任何一位特首也会将其放在施政的重点里。
至于你提到昨日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采取一些拘捕行动,一如既往,我是不会评论。任何官员也不应该评论正被执法机关调查中的个案,尤其据说很快会上庭,即进入司法程序,我们更加不应该随便谈论这些事情。不过你刚才的问题是带有一些引导性的,你说这些工作是「整顿反对派媒体」。对不起,这不是「整顿反对派媒体」的工作,这纯粹是执法工作,和新闻、媒体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不可以评论正在调查的个案,但我想在这里重覆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我说了很多遍,不过社会上因为一次执法行动而引起一些关注时,或许也值得再去重申。
第一个原则,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是香港的根基,是香港成功的命脉,所以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我们当然要维护法治,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宁;有法,我们必须依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元素。这执法行为不会因为个人、机构或企业的身分而有所改变,我们不是如你所说,在「针对」一些媒体,甚至「针对」持某一些立场的媒体,而是这些媒体做了一些行动涉嫌违法,那我们便采取行动。采取行动必定是基于法律和长时间的调查、搜证,然后再由律政司作出独立的检控决定,交由享有司法独立权的法庭作出裁决。法庭在作出裁决的时候,是不偏不倚,按照法律条文和证据来作出裁决。每一次发生这些事件,我都留意到──今日和昨日也有──一些西方的机构、组织、媒体,甚至外国政府,在不了解香港的法律,亦没有掌握那些证据的情况下,妄下定论,这些定论甚至要求特区政府释放全部被捕人士。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包括某些政府高级官员,他们本身就在践踏法治。
第二个原则,在《基本法》之下,人权和自由是受到充分保障,但正如法庭多次裁决──我记得多任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无论是在每年法律年度的开启典礼或其他情况下,都强调这些受《基本法》和法律保障的人权、自由不是绝对的,为了维护社会其他人的权益,它是可以受到法律制约,所以才会出现法律条文。无论是行政、立法机关人员,也同样受到制约,没有人可以凌驾法律,那为何有些自称「第四权」的新闻人员可以凌驾于法律呢?他们就不会犯错、不会涉嫌违法吗?对于一些西方媒体、组织,每次特区政府执法机关拘捕一些属于媒体的人士或机构,他们都会不分是非黑白,第一个反应便说这些是冲击言论自由;如果拘捕是涉及自称支持民主的人士,便说成是压制民主,我认为这完全是偏离事实。我必须指出,新闻自由和民主进程都在《基本法》里有清晰的保障和条文,不能单单说是享有新闻自由、享有民主发展便可违法,这两项也不可以成为一个人涉嫌违法的「保护罩」,这是我对于这件事的回应。
至于第三方面,和你第二条问题最后一部分所说的深层次矛盾,我是这样看的:香港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譬如是财富不均、贫富悬殊;另外我们也有一个问题,多年来因为政治争拗,未能给予我们更好的基础去为社会、为市民解决一些民生议题,特别是在住房方面。现在「一国两制」重回正轨,有了我刚才高度表扬的立法会,我是有信心我们现在铺排的计划是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在《施政报告》公布后,我同样站在这里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成功推行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填海,便会有超过100万个单位供应,让市民安居乐业。在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未来所有政府同事也会继续努力推行。不过,房屋和物质上的丰裕不等于市民就不会有其他方面的盼望和诉求,所以每一个时候,我们也要更好地掌握社会的脉搏,从而能对焦,令市民产生一份归属感,最好也有一份幸福感,很愿意留在香港安居乐业。谢谢。
记者:林太,你好。想问在二○二一年有很多区议员,不论是自己辞职或被取消资格,导致大量区议员议席出缺,甚至有些区议会停摆。林太你认为有没有需要处理这区议会的问题?会否尽快安排补选,抑或有其他处理方法?原因为何?另外第二条问题,林太刚才也讲到,其实二○二一年国安法落实了,社会都回复安稳,今年亦完成了两场选举,其实有否增加你想继续治理好香港的信心和意向?
行政长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二○二○年一月上任的区议会,他们有四年的任期。正如你所指出,很多当时选出来的区议员,无论是犯了法被拘押,或认为自己无法符合「爱国者治港」而辞职,或由政府按国安法要求宣誓而他未能符合宣誓要求而离开,令今日18个区议会有一个残缺不全的现象。这是事实,不能否认的,因为你看18个区议会有些只剩下几个议员;亦是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再用区议会这平台来推行地区拨款的工作,或衡量地区工程是否获得支持的工作并不理想,因其代表性已打了一个大折扣。早前民政事务局获立法会支持,在未来一段时间应由政府相关部门来替代有关工作,确保我们的地区拨款用得其所。你问的问题,关于接下来还有两年的运作是怎样,我亦都公开讲过,在本届政府,即由现在至六月三十日,我们是没能力举行区议会补选,尤其是这么大规模的区议会补选,要补选几百个席位。下一届政府如何处理余下一年半的区议会,就由下一届政府去决定,但在现届特区政府内,会否也思考这个问题,我相信是会的。在政府政策改组的其中一个目的,我们说将民政事务局现在负责的文化体育搬至一个新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民政事务局腾空了的精力,可以更加好地检视怎样的地方行政是对香港最有利、怎样的地区管理最能贴近市民要求,来做好市民在地区最关心的一般事务。我相信民政事务局局长都会开始思考,但有任何具体措施相信是由下一届政府处理。
二○二一年是值得跟大家作今日这回顾,因为事实上发生了很多事。若你问我,我会认为所有事都是将香港带去一个更正面的方向,无论是更好地完善「一国两制」的落实、完善了特区选举制度,以至控制疫情的稳定,令经济可以开始复苏,都是一些好的方向,我希望这些好的现象或好的发展方向会继续延续。无论下一届政府是甚么人,起码这一届政府都为他开了一个好现象、新布局。多谢。
记者:林太,你好。首先想跟进《立场新闻》方面,你刚才回答问题时也提及要把媒体报道和一些煽动性言论分开来看,究竟现在引发市民憎恨政府和新闻报道的分别或界线在哪里?就像之前「午市禁堂食令」,民怨四起,很多媒体也有报道,这是否又算是煽动性言论,或只是一则新闻报道?现在有两间传媒机构的前高层也因涉嫌发布煽动刊物而入罪,这是否算是变成以言入罪?另外,想问昨日被捕的其中一名《立场新闻》前董事方敏生是从前的社联(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你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时也曾跟她接触,这次她被捕,你有何感受?你是否认为她是一名会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的人?第三,就特首选举这事,现在距离选举只剩三个月,你也未肯说出是否有意连任或是无意连任,究竟这是一个计谋,还是背后有甚么苦衷你不愿说出?
行政长官:三个问题。第一,煽动是法律上的语言,所以我不可能站在这儿跟你详细讨论甚么是煽动、甚么不是煽动。我相信法庭以前有裁决,以后也会作出裁决,最终是依据法律条文、搜证获得的证据和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的说法,因此我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同样地,我也不会回答我对在某一拘捕事件中被拘捕或涉嫌犯罪人士的看法,我认为你发问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
关于我个人的问题,照我所知,第六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定于明年三月二十七日,提名期由二月十五日开始,所以仍然有一段距离。
记者:你好。林太,刚才你提到政策需要有连续性,你尚有310项《施政报告》的(措施)未做到,你是否愿意说明你是否会连任?如不连任,原因为何?中央有否挽留?你在任内最大的遗憾是甚么?第二,昨天警方以港英年代的煽动刊物罪拘捕《立场新闻》(相关人士),今年国务院发表的《白皮书》曾批评这罪名是港英政府用作高压政策,严格监管新闻和箝制言论自由,当年《大公报》亦曾被控此罪,现时香港政府是否想重新实行高压政治,严格控制新闻自由和箝制言论自由?另外,二○○二年时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曾说新闻工作者不需有恐惧,但今年内已有两家传媒因被控干犯国安等罪行而倒闭,是否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条问题,由于香港的政治体制并非政党政治,因此很多施政是由行政主导决定,然后由政府各个部门执行,这亦是为何我说每届政府均需承接上届政府承诺会做的工作,继续做下去,尤其是当那些承诺会做的工作或具体措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因此并不会出现当有新一届政府便所有工作都停顿下来的情况,这是我的看法。你知道我曾担任局长、政务司司长,现时担任行政长官,并非所有政策也跟上一届政府不同,其实延续性是非常强的。今日的回顾展望是关于二○二一年,而非我的五年任期,或许明年中之前会有另一个机会向大家总结我作为第五任行政长官在这五年的工作体会。
正如我所说,我不会评论一些个案,但大家要紧记,言论自由和人权并非没有限制或制约,而言论自由或新闻自由亦不是可以免除责任的「保护罩」。反之,若有人进行违法行为,却以新闻媒体工作作为包装,我们就要认清事实,执法部门亦要采取行动。
我忘记了刚才是否《信报》记者的提问──我不能为大家定义甚么是煽动或不是煽动,但我们尊重新闻工作者对于政府政策的看法、评论、批评,甚至攻击。有人认为过去一年多有「寒蝉效应」,大家不敢发声或批评政府,我完全没有这个感觉,每日打开报章都是批评居多,特别是针对本人,有些评论员、读者来函──今日某英文报章有一篇读者来函对我强烈批评──也没有问题。你作为香港的一分子,认为有些政策或官员做得不好,便提出意见,这与煽动的分别,各位受过专业培训的新闻工作者没有理由不懂得区分;但最终,日后法庭会为大家提供更多清晰的指引。这跟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完全没有关系。我希望香港的新闻界继续秉持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继续客观报道,并监察行政、立法、司法的工作,发挥你们的影响力。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