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会见传媒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二月二十二日)傍晚会见传媒的开场发言:
 
  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我今日想向大家全面介绍特区政府来到这个抗疫阶段的整体行动计划。这亦是呼应我上星期五(二月十八日)向大家公布经行政会议通过引用《紧急法》押后行政长官选举,当时我是说希望将选举押后到五月八日。换句话说,未来这两个月左右是非常关键的抗疫时期,所以我在此向大家作全面的交代。今日的开场白虽然会讲得稍长一点,但都会预留足够时间让大家提问。
 
  今次的工作有很大部分都得到国家支持,所以亦会向大家交代一下在过去这十天,其实每日都有中央的支持到港,我会全面向大家讲述。
 
  今日疫情的严峻程度相信都不需要我重复,形势真的十分危急。第五波疫情是因为传播力极强的Omicron爆发,很不幸亦加上有与入口仓鼠有关的Delta,在双重打击下令传播感染扩散;时间上亦很不幸,因为是发生在农历年前后,尽管我们多番呼吁,但人之常情,在该时间都有很多亲友和跨家庭聚会,令确诊个案数字几何级上升。
 
  事实上,自第五波(疫情)至今,我们已经录得53 943宗确诊个案,已经计及刚才在四时三十分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防护中心向大家交代的个案数字。这五万多宗个案已是过往香港两年疫情确诊个案总和的四倍,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得到严峻程度。
 
  死亡个案亦令人担忧。自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同样计及刚才医院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有145人不幸离世,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年迈长者,而且很多都有长期病患;另有三宗幼童的离世令人十分忧虑,亦要详细调查原因。
 
  在第五波疫情至今录得的145宗死亡个案,相等于我们过去两年抗疫死亡个案的六成多。但再向前看——刚才两个图表显示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现在看到,由我们的监察指标显示,病毒仍然在社区广泛地传播,其中一个我们近月用得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监察指标,就是污水监察系统,这是由特区政府的环保署、渠务署和香港大学的团队在过去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不停地监测香港的污水,既有一些在全港定点的抽样,涵盖500万人口,亦因应疫情而进行很多非定点采样。关于阅读这个图表的方法,当然文字很细小,不过阅读的方法是红色那一行是代表当我们抽取一个污水样本并验出它的病毒量,越深色就表示病毒量越高,如果看到病毒量是这么高时,我们往往就会在该幢大厦进行「围封强检」。「围封强检」后,就会找出一些初步阳性个案,灰色那一行就是找出来的个案。如果拿回去放大来看,该处是有百分比的,即是在某一幢大厦的「围封强检」,如果做了譬如1 000个住客的检测,在二月初时,我们大概都只是找到五个人初步确诊,即是说阳性的比例是0.5%,即是1 000个中有五名住客是在这次「围封强检」中所找到的初步确诊者。但去到近日,你会在灰色那一行看到,百分比已经去到有些是2%,甚至最严重的接近8%。即是说同样1 000个受检的住客中,有20至80人是初步确诊者。这说明现时我们在社区中仍然有非常多隐性传播链。
 
  特区政府一直都在抗疫的工作中负起主体责任,而现在我们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关于特区政府的抗疫政策,我也须再重申:我们一直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多管齐下「围堵」病毒,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动态清零」为目标,并不一定要个案是「零」,但我们有能力不断通过不同的措施将病毒「围堵」,以减少它在社区传播,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保障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果大家回看我第一张、第二张的图表和数字,我们在过去两年是成功的,我们的死亡个案可说是全世界中很低,我们的确诊个案亦只得10 000多宗,在两年之间都只是累积合共10 000多宗的确诊个案,事实上非常低,所以这个策略曾经令我们安然渡过了四波、持续了两年的疫情。
 
  但是第五波疫情真是来得很急、很猛,我们已经通过很多自身努力增加能量,亦按疫情性质变化做了一些调整,但恐怕疫情急速恶化已经远远超过特区政府自身能够应对的能力,所以极需要中央支援香港抗疫,我亦为此向中央提交报告、提出要求。在此我须重申:事实上,除了抗疫以至其他工作,回归以来为了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永远都是香港最坚强后盾,在这次抗疫的工作便表露无遗。
 
  中央非常高度重视香港疫情,很关切香港市民福祉,所以今次的支援措施力度很大、速度很快。高度重视可以反映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指示:要我们切实负起抗疫的主体责任,亦提出三个「一切」、两个「确保」,这重要指示亦经过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向我传达。在这一段日子,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差不多每一日都在深圳主持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协调会。
 
  在短短这十日、八日有大量具体的措施,我在此提纲挈领地向大家说说,而且会陆续出台。在提升核酸检测量方面,因为要「早发现」,一定要有能力提升核酸检测量,所以到港的包括采样人员、流动检测车、检测技术员,亦通过中央协助特区本地的检测承办商在三个体育馆增设实验室,无论称为「火眼实验室」或「气膜实验室」,都已经陆续增加并启用以增加本地检测量,但当然最大量需要应付的核酸检测量与』「全民强检」有关,稍后我会交代。
 
  第二方面,是供港抗疫医疗物资,包括快速抗原测试包、KN95口罩、中成药、保护装备和医疗用品,亦已分批到港。我留意到负责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小组的邱腾华局长最近亦接受访问。
 
  第三,就是建设更多经「早发现」而「早隔离」所需要的社区隔离和治疗设施,稍后我亦会详细交代在哪里增设。
 
  第四,就是中央非常关心香港市民的日常鲜活食品的供应,因为当很多跨境货车司机出现感染,或其居住的大厦出现确诊,按以前的机制便不能获豁免,即这些跨境货车司机进入深圳后须隔离检疫,因而令跨境货车司机数目下降,从而影响跨境货运。为此,深圳市政府为我们的跨境货车司机作出一些特别安排,亦开辟了水路运输。粤港两地政府亦原则上同意,除了文锦渡外,我们会使用莲塘/香园围陆路口岸作为额外临时的紧急鲜活食品口岸,进一步稳定香港的鲜活食品供应。
 
  另一项措施是派出专家,两方面的专家均已抵港,包括流行病学专家,而且他们亦决定延长留港时间,以协助我们的抗疫工作,第二批抵港的是重症医学专家。
 
  我现在交代的是我们如何用好未来两、三个如此关键的月份,以推进一套整体、冀能稳控疫情的行动,要做这个行动,我们要坚持和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稍后我会逐一交代。第一,坚持「早发现」、「早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链;第二,坚持医治,但须分流医疗,减少重症及死亡个案;第三,严守「外防输入」边境管制措施;第四,进一步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大幅减少人流,防止传播;最后,要加大力度提升香港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长者和儿童。我稍后公布的大部分措施将会一次过延续至四月中、下旬,换句话说,不会再每14天向大家公布社交距离措施。虽然法律上我们只能每14天由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发出指示,将相关措施延长14天,但我今天从政策上向社会交代它们不会在14天后结束,会一直延续至四月中、下旬。
 
  为了争取这两、三个月的关键时间进行大量工作,我今天公布,我们要调整学校在本学年,即二○二一/二二学年的上学安排。特别安排是将原本在七、八月的假期提前至三、四月,让各界可以集中精力抗疫,同时亦可让政府充分利用校舍,因为放假期间,我们可将这些校舍作检测用途,尤其日后作「全民强检」时需要很多检测站,亦可作为隔离或学生疫苗接种中心的用途。待疫情经过这两、三个月缓和后,同学就可安心回到健康校园上课。提早放暑假的安排将适用于全港幼稚园和中小学,包括国际学校和特殊学校,但不包括专上院校。专上院校已自行作出安排,我知道有些大学已请宿生离开宿舍,八月前也不会在校园内有任何面对面授课。我们尊重各间大专院校,由他们自行决定。我们大概将在三月初开始落实提早放假安排,因为要让学校有时间作出准备,但若大家记得,暂停面授课堂安排也是实施至三月初,所以不会说期间学生有几天要回校,而是一直都不会回校。三月初将执行的是放假,不需要网上学习,换句话说,老师、校长都不用回校准备网上教材,好让我们可以使用校舍作我刚才所说的各项用途。另外还有几天时间可以让家长作出照顾子女的安排。至于一直停学至何时?大概至复活节假期后。今年复活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一(四月十八日),学校通常或会多放两、三天假,学校将会在学校的复活节假期后才恢复教学。
 
  在这段时间,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工作,就是香港中学文凭试,即DSE。我们现正很努力争取今年的DSE可按原定计划——考期在四月二十二日——开考。过去两年,每次几乎不能举办考试时,我们都能排除万难,跟学校合作,让中六学生可如期应考香港中学文凭试,因为这对他们升学至为重要。在这一刻,我对教育局的要求是要极力争取可以在四月二十二日安全地开考。视乎届时疫情发展,我们计划让本地小学和国际学校可先恢复面授课堂;中学生则要待DSE的核心科目考试结束——因为不希望在同一间中学,有一些同学在其他学校考试,又有这间学校的学生上学,所以中学生将会待DSE核心科目考试完结后才恢复面授课堂。由于已经提早放暑假,所以二○二一/二二学年的最后上课日将会是今年八月十二日;二○二二/二三学年的安排则不会改变,将在八、九月开课。这个安排过往没有做过,当然有很多方面须考虑,亦填和学校讨论,教育局局长此刻正联络办学团体和各个校长会,希望他们配合这项上学安排调整,否则我们不会有足够地方可以进行大型的「全民强检」,亦不能为我们的儿童安排更多疫苗接种中心。
 
  接下来谈谈在策略上要加大力度的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早发现」的能力,我们早前曾表示,香港经过中央助力后,会推行「全民强制检测」,英文称为Compulsory Universal Testing,简称CUT,希望切断传播链。「全民强检」具有法律效力,事实上,现时第599J章赋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发出强检指示——其实局长每天也有发出相关指示,否则不能进行「围封强检」——不接受强检会有处罚机制。我们会排除万难,希望在这段期间重复进行三次,希望尽量扩大覆盖面和密度,将隐性感染人士抽出来。在中央支持和本地检测承办商在这段时间加强检测能力下,包括刚才所说的「气膜实验室」,我们相信采样和检测量可提升至每天不少于──我们仍在计算──100万次。若每天只有100万次,要为700多万人检测将需时七天,但我相信最终不止100万次,我们正在积极计算。方法是在全港各区设立数百个检测中心──在二○二○年九月推行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当时亦设立了很多中心,但当时是做一次,用两星期检测了178万人,现时须做三次,每次要检测700多万人。由于须具法律效力,不是「愿检尽检」,而是「须检必检」,因此须有方法核实该名人士是否已经接受检测。目前暂时决定——详情稍后会由相关局长介绍——以出生年份分批,即根据身份证,好像换身份证一样,如果你属该年份出生,就请在指定日子预约登记接受检测。检测须预约,我们要尽量减低在检测中心出现排队此不理想的情况。但我们也考虑到有些一家三口,或是两夫妇与一名长辈想一同做检测,因此我们会考虑在预约系统中设计关爱安排,让自行预约检测的人士可多带两位小朋友或长者一起接受检测。
 
  当然,在三次核酸检测期间,如果七日一次或五日一次,之间会有数天空档,我们会要求市民每日做快速检测。我们希望他在检测当天没有受感染,在接下来的两、三日都没事,待下次强制检测时又可知道有否受到感染。所以当每位接受强制检测的居民前来检测中心完成检测后,我们会派发一些物资——我们会分派足够每日做快速抗原检测的测试包。如果两次检测之间有五日的空档,我们会派发五套测试包;如果有七日,就会派发七套,让市民可以每日在家中进行快速抗原测试。我们亦会分派足够每日使用的较高保护性口罩——KN95或同级的口罩,加强保护。所以我们现在购买那么多、以亿计的快速检测包和口罩,即是邱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向大家介绍的,是为「全民强检」作准备的。
 
  在「全民强检」——现在看来只能在三月内进行——之前,我们仍会加大力度进行「围封强检」,而且可能会做得更多,亦不会只在晚上进行——我们现在早上和下午也会进行——总之会动员把大厦围封进行强检;我们亦会进行强制检测和特定群组检测。即使完成了「全民强检」,我们亦会继续利用检测此工具监测疫情和防止感染。
 
  刚才那些是「早发现」的加强措施。「早发现」当然引伸另一问题——就是须隔离。确诊人士,无论有无病征并不适宜留在家中,应该尽早隔离,这亦是我们过去两年坚持的防疫手段。惟有将他隔离,才可以防止他感染家人,或防止垂直或横向传播的风险。但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隔离设施严重不足;我们亦可想像,因为隔离设施并不可买,而须建设和人手去营运,面对这个好比海啸式的第五波疫情,我们没法即时令这些设施供应充足。现在估计有30 000名确诊或初步确诊的人士仍在家尚待进入社区隔离设施或入院;不过我相信严重个案应该已召唤救护车入院,而大部份Omicron个案病征都属很轻微的上呼吸道不适。所以面对此况,即本来应该被安排隔离的人现正在家等候,我们也应为他们提供支援。有关支援未必做得够快,我已要求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加快为这些在家中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的市民提供更好支援。目前的支援比较到位,包括上门派发电子手环、抗疫物资包、成立医疗查询热线、开设「指定诊所」提供预约服务、安排专属的士接载这些人士「点对点」往「指定诊所」求诊。但我必须强调,尽管能力暂时未够,把有关人士隔离仍是仍是防疫政策的目标,所以接着的工作,这段时间都在努力中,就是要全力在中央的支持下建设更多的社区隔离设施,来接收这些检测结果阳性但是没有病征或者病征非常轻微的人士。
 
  我们目前约有5 000个这些单位,分别来自竹篙湾,由以前的检疫中心变成现在的社区隔离设施,亦包括大约1 600多个酒店房间,已经投入做社区隔离用途,我预计在二月内——即这星期内这5 000个单位会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2 000个单位,有关单位来自三座未入伙的公屋,家具配套已陆续运送入去,也有更多的社区隔离酒店可以投入服务。这是直到二月底的情况。
 
  到了三月,我们会分阶段增加16 000个单位,这16 000个单位来自哪里?分别来自更多的社区隔离酒店以及改装启德邮轮码头。这就是三月的情况。
 
  在中央支援下,我们将会做以下的工作,都是在空置土地上重新建造的,已经开建的就是——大家都记得我上星期六参加了开建仪式——是在竹篙湾第二期的土地和启德邮轮码头毗邻土地建造这些隔离设施,相信未来数个月会分阶段——不会一次过建成,亦不会全部待三个月后才建成——在两幅土地上提供大约10 000个单位。
 
  另外,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已经敲定五幅土地。因为仍要与承建商和受我们委托的内地施工团队去视察,现在初步估计这五幅土地最少可以提供20 000个单位。这些土地中最大的一幅是落马洲河套区,是我们用作兴建创科园的,但创科园不会受影响,因为这幅地很大,我们现在选用的是东面那幅土地,而且非常接近深圳,所以由内地来支援的建筑团队会更方便。另外四幅土地,有的是私人发展商借出,是无偿借给我们使用,非常感谢;有些是政府的土地。日后我们看了究竟这些地可以兴建多少隔离设施,会向大家交代。这工作领军的局长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和他所有的工务部门,所以黄局长这三天来天天到工地查看这些土地的适用程度。
 
  我们还有其他的土地在讨论当中,有些发展商有土地,有些大学则说可使用其运动场兴建隔离设施,亦有些慈善团体,所以我们会不停地继续寻找这些设施。如果我们有体育馆或其他设施,我们都会做。不过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同一时间需要很多场馆,因为既要检测,也要全民检测,更要注射疫苗,所以场馆都用尽。
 
  为纾缓市民对社区隔离设施的需求,我最近亦要求各政府部门,如果有政府公务员或人员确诊,须寻找隔离设施让他们使用。惩教署已经在部门内找到一些隔离设施,让惩教院所的同事使用,而海事处亦打算将其辖下的中国客运码头改建成隔离设施,有关工作进行中。因为我不想公务员同事确诊后仍要与市民一起去争夺已经很欠缺的社区隔离设施,所以部门能自己照顾确诊的公务员同事,都尽量自己照顾。同样的要求亦适用于大学,有些大学已经将其确诊的学生或员工安置在已腾空的宿舍隔离。我们会提供医疗支援,由卫生防护中心给予意见。港铁亦表示正寻找地方供其员工进行隔离,以免给社区隔离设施带来更大压力,尽量让一些居住环境较差、感染风险较高的居民可以进入社区隔离设施。
 
  第三,要加强「早治疗」的能力。刚才我说过,相比其他病毒株,感染Omicron的症状较轻。刚才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医生在记者会告诉大家,目前属严重和危殆的个案共49宗。当然,公立医院有能力应付数十宗重症个案;现时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非重症病人挤满医院和急症室,因此我们会协助解决。
 
  治疗设施方面,最标准的是有隔离病房和负气压病房的医院,亦很感谢中央年前——其实是去年这个时候开幕的——为我们兴建了约有820张病床的「临时医院」,即今日的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如果没有这个设施,今日会更困难。现时,包括公立医院和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的设施,共有超过3 000张隔离病床。同时,医院管理局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一直设有约1 000张病床的社区治疗设施,已全面投入服务。
 
  中央已经同意委派内地施工队在落马洲河套区,即我刚才提及的该片土地,除了兴建社区隔离设施——因为该地面积很大——中央亦应我们请求,筹建多一间医院。我相信规模可能与早前的临时医院相近。
 
  最近,即上星期,有些求诊长者因公立医院急症室爆满而须长时间滞留室外帐篷,我已说此不能接受,所以现在我们推出另一种设施,就是将一些室内场馆——一般是体育馆——改装成为长者治疗及暂托中心,而这些长者必定由医院管理局转介,长者不可自行入住这些暂托中心,因其作用是纾缓医管局的压力。所以若医管局认为有些长者病人其实可出院,但安老院舍未能接收,或者有些安老院舍送了长者入院,但其实情况属于轻微,只是没有地方安置,我们便会安置他们在这些治疗及暂托中心。今日开放了一间,在彩荣路体育馆;另一间将设在石硖尾公园体育馆。我们有需要时会再动用更多体育馆;不过正如我所说,体育馆本身亦很多人想用,作日后检测、接种疫苗等。
 
  至于「外防输入」措施亦要全面延长,而且今次延长,正如我刚才所说,不是每14日一次,我说得很清楚。有九个国家现时受制于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即所有航班不能飞抵本港,因为当地疫情仍然肆虐,而且从这些地方回来的人众多,继而令抵港确诊数字较高。这个安排会由现时延长至四月二十日。所以如果有港人在这九个国家,一直等待回港,或已预订酒店回港,在四月二十日之前都是未能回来。视乎疫情发展,如有需要会加入其他国家;若有些国家疫情缓和,届时亦会抽出来。至于航班「熔断机制」会继续执行。如果个别航班的输入个案多,我们会暂停有关航班。
 
  进一步收紧社交距离的措施方面,当然本星期会推行的「疫苗通行证」是一项收紧措施。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将不能进入大部分这些处所,一方面是收紧社交距离,一方面是鼓励接种疫苗。当然你会问,大部分属于第599F章下的处所不是都未重开吗?这是正确的。所以我现在宣布本来在本星期四午夜到期的一系列社交距离措施将会以每14天一周期延长,直至四月二十日。因为法律规定每次只能够延长14日,但政策上是由现在一直延长到四月二十日,所以餐厅晚市不能堂食的安排将一直维持至四月二十日,大部分处所亦一直关闭至四月二十日。这个对业界将是一个重大且不太好的消息,但我希望他们明白,在这关键时刻不得不采取这个措施。
 
  至于进一步收紧的措施,稍后会由食物及卫生局公布。现在看来可以收紧的范围包括午市堂食可以再收紧,由现时四人一枱收紧到二人一枱;另外在户外配戴口罩方面,早前有些豁免,现在可能亦要收紧。详情请大家等待食物及卫生局稍后公布。
 
  然后说说全速提升疫苗接种率,因为疫苗接种可以减低重症和死亡个案已经毫无疑问。经过这个月的第五波疫情及准备执行「疫苗通行证」,接种疫苗的意欲正在上升。已接种第一针的合资格人士,即不包括11岁及以下的人士,已经去到86.4%;已接种第二针达76%,这纯粹是因为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打第二针;已接种第三针的人口是149万。我们已经不断加强接种量,希望尽快让想打针的市民都可以打针。现在每日平均的疫苗接种量,到二月底将会提升至超过85 000剂。过去几日都是接近这些数字,甚至有一日突破了10万,因为私家医生接种量很高。现时有1 000间私家诊所可以在这个时候尽量延长服务时间或提供更多外展服务帮助推动疫苗接种。我们亦正增加接种点,而医院的疫苗接种服务也会延长开放时间。
 
  我们整体的目标,是希望第一针的接种率在三月初,即约两星期内达到90%,这个看来不是困难的目标,如果以现时每日可以接种30 000至40 000剂的能力,应该可以做到。随之而来的第二针接种量当然也会好,希望到三月中可以有80%。第三针就较麻烦,因为一直以来是要求已接种第二针后六个月才可接种第三针,所以现在就算想接种第三针但距离接种第二针未够六个月的人都未能接种。但其实合资格的市民,即是已经接种了第二针达六个月的,数字都不错,其中已有一半合资格的市民接种了第三针。而在合资格市民中60岁或以上的合资格长者,都已有约七成接种第三针。所以现在要处理的,就是能否缩短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相隔的时间。我今日早上特别与几位专家会面,大家都同意其实是可以的,因为香港的疫情已发展至此。卫生署应该很快会公布第二针与第三针间相隔的六个月可否缩短、缩短多少,以加快接种和加强对市民的保护。儿童方面,因为很迟才开始安排他们接种疫苗,所以现在三至十一岁的儿童只是打了100 000剂,接种率19%。我们的目标是订得高的,希望四月中开课之前,儿童的接种率达九成。这一定要家长配合,我们很愿意安排学校外展队,或者到特设疫苗中心让小朋友接种,但必须获家长接受及同意。我希望家长会因看到有三名幼童离世,知道须保护小朋友。正于刘宇隆教授所说,由于过去两年小朋友不常参与社交活动,常常停课,所以他们缺乏免疫能力。如果其家人传播Omicron给他们,他们的风险非常高。所以我在此强烈呼吁家长一定要爱护自己子女,这个时候你最能够表达爱他们的表现就是安排他们打针,让他们可以愉快成长。
 
  安老院舍是以前比较无法推动打针的地方,但现时情况开始好转,所以现时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的接种率已达34%,即三分之一,而有一部分人因医疗原因无法接种疫苗。我的目标是在不迟于四月,把接种率提高至90%。我说「不迟于四月」,因为这些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的长者已居住在内,只要我们派人去进行评估,如认为他们适合便可为其接种疫苗。但人手会成为一个问题──有否这么多的医护人员、接种人员到访这1 000间院舍为院友打针──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在过去这星期,我们看到反应非常积极。在过去一星期,有3 600名院友已接种疫苗,较以前一星期内只有240人接种疫苗,增加了10多倍,希望这个良好趋势会延续下去。
 
  今次在抗疫工作中,特区政府非常感谢社会各界一呼百应,加入成为抗疫团队的一员。我在此很简短地感谢每一个界别:当然要感谢医护界,无论是医管局、私人诊所、私家医院也正做很多有关抗疫工作;我亦很高兴听到医管局已和一间医院商讨将部分病人转介到私家医院接受治疗,希望有更多私家医院加入这个行列,纾缓医管局现时承受的压力;中医药界亦很主动配合,特别支援一些在家——无论是检疫、或是等待入院的居民——提供中医服务,特别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为确诊者提供网上谘询、诊症服务和提供中药,而且费用全免。有八、九间私营检测承办商可以说是我们最紧密的伙伴之一,这两年来有时候不眠不休帮助我们进行大量「围封强检」。香港大学跨学科的团队及其化验所也正支援污水检测计划。物业管理界别配合政府「居安抗疫」计划,支援家居检疫人士,即紧密接触者。酒店业界今次的反应非常正面、积极。现时看来,由酒店提供的社区隔离设施会超过20 000间房间,远远较我最初订下的指标7 000至10 000间房间,超出一倍以上。它们已租借出商业酒店作为隔离设施。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最初和他们洽谈时,酒店表明其员工不会参与其中,只会提供设施,由政府调配纪律部队管理酒店、派发饭盒之类。但结果我们现时收到的回应指,有七成酒店愿意承担那些工作,我们只须派少量人员负责保安和管理工作,我在此再次对酒店业界的正面回应和支持表示感谢。的士业界和中小型巴士业界亦在疫情期间为我们提供专车服务。大学和自资专上院校亦借出地方作疫苗接种和检测等各方面用途。社区服务团体、大量义工为我们做大量抗疫工作。亦很高兴我们很多退休公务员和退休医护人员再上职场,支援政府和医管局的各项抗疫工作。我特别一提商界,因为早前一个会商会上,商界各自提出了一些支援政府抗疫的措施,包括借出土地、捐钱、捐物资等。我在此亦再次呼吁:希望商界,特别是地产商和业主,在此艰难时候,为他们的商业租客,特别是中小企租客,减免租金。
 
  在抗疫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雇主与雇员的争拗,所以我们将很快修订《雇佣条例》以落实三件事,早前都已交代过:第一,厘清何谓病假,令员工可按条例要求雇主支付疾病津贴,总之只要是因为接受检疫而无法上班的情况,就算作病假;如果是接受隔离要入医院或入隔离设施的,当然亦是病假。第二,订明如果雇主因为雇员须接受强制检疫未能上班而把他解雇,属于不合理解雇。反过来说,如果那名雇员没有充分的医学理由但表明不会接种疫苗,而他办公的地方需要「疫苗通行证」,否则他不能上班,雇主在这个情况下解雇这名雇员并不构成不合理解雇,这样我们可以尽量保障双方。我亦在此预先呼吁:当我们进行「全民强检」计划时,希望雇主都可以方便他们的雇员按时接受检测。
 
  最后,要打赢这次抗疫战,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是关键,不是说部分市民,而是全港每一位市民都要支持和配合抗疫的工作,所以我在此再次强烈呼吁市民做以下的工作:第一,应继续遵守社交距离措施;第二,应避免非必要离家外出,亦不应出席人多或跨家庭聚会或活动;第三,应按着政府发出的「围封强检」、「强制检测」,或者日后的「全民强检」公告,按时接受检测,否则会有法律后果;第四,如果雇有外籍家庭佣工,请与佣工商量休息日安排,尽量避免周末出外聚集,包括在一些外佣住宿设施聚会;第五,应更注重个人卫生,减少感染风险,如果对自己身体状况有怀疑,或属高暴露风险行业的人士,应尽快进行快速抗原检测,以及早识别有否被感染;第六,家中如有长者和小朋友,应尽快安排他们接种疫苗。最后,我呼吁市民应保持信心,无须过份担忧,亲友之间无法聚会和见面可以多用电子媒介,包括电话、电邮、社交媒体沟通问候。
 
  当然,要市民支持和配合,政府要提供更快、更准确的资讯,这个工作我时常都觉可改善,所以我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主动提出把政府的信息更快捷、更准确、更到位地告诉市民是我们比较弱的一环。自二月十八日起,香港电台电视32台已经成为「防疫资讯台」。另外,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将「疫苗通行证」的单张经由香港邮政派送到每住户。下星期我们同样会经香港邮政派送一本小册子——「抗疫小锦囊」,因为要「打仗」,每一个市民都要有「装备」,知道他须做何事,以及如果他不知道要做甚么时要到哪里查询正确做法。政府新闻网、YouTube、添马台Tamar Talk、新闻公报会继续加强发放信息。
 
  大家知道,我在今次抗疫中特别委托了多名局长做抗疫工作,我称他们是「领军」的局长,因为我们正在「打仗」。所以我要求了每一位领军的局长要轮流与传媒交代他们的工作进度。我留意到在这两日邱腾华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谈医疗物资的保障,相信日后每一位局长都会参与这项工作。事实上,13个局长中只有一位局长暂时不用领军,因为他要帮助财政司司长做《财政预算案》之后的工作,所以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暂时并没有领导任何关于抗疫的工作,另外12位局长则每位都有被分配工作。
 
  最后,我已经到了任期的最后阶段,我记得我上任那一天及过去四年多,在不同场合都说过「信心」这个问题,所以最后我想用这一段说话与大家互相勉励。我时常都说,其实希望是一个社会向前的动力,而信心就是希望的基础。过去三年,香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及社会动荡和四波新冠疫情的冲击,在中央支持和各界努力下,都可以克服困难,由乱转治;今日,同样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只要香港市民齐心,我们定必战胜疫情,风雨后再见彩虹!所以请大家保持信心,各位传媒朋友都要把一些正面的抗疫小人物故事在香港社会传扬,让整个香港社会一起打好这场抗疫战。多谢大家。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2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