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三月十四日)上午举行抗疫记者会,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许树昌教授和孔繁毅教授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早我联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行政总裁、许树昌教授和孔繁毅教授向大家交代有关治疗新冠病人的工作。

  我首先在此向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的人民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慰问。我们得悉因为疫情,深圳市将于今日,即三月十四日至二十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亦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和停止一切非必要的流动和活动。我深信在中央的领导和深圳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必定可以处理好疫情。在此,我亦代表香港市民对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面对第五波疫情以来给我们的支持和为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致以衷心感谢。即使深圳市政府在过去这个周末正筹备即将进行的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我们都有不断接触,并从深圳市政府得悉他们必定会继续确保供港物资供应稳定。所以刚才我告诉大家,他们在这段时间要居家办公,并不包括保障香港供应企业。另外,由今日凌晨起,为确保供港物资不受影响,两地政府已在数个口岸启动了一些接驳点,分别在深圳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和深圳湾口岸设立深港跨境货车司机的接驳点,目的是既要确保供港货物供应稳定,亦减低两地疫情传播的风险。我在此再次感谢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今日的重点是谈治疗,我留待专家们向大家交代工作。正如我们上星期所说,目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和减少感染,这些工作须更有效的治疗。过去一星期,医院管理局为增加治疗患者的能力做了大量工作,稍后高拔升行政总裁会向大家交代,特别是有关将伊利沙伯医院转为定点救治医院,以至把在其他医院中一些病床转为治疗新冠病人方面的情况。
 
  我在此简单向大家宣布两件事:第一是有关药物供应。上星期我已经宣布,在特区政府协助之下,医院管理局已经成功购入相当足够数量的两款有效抗新冠口服药物,分别是默沙东的莫纳皮拉韦(Molnupiravir)和辉瑞的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前者,即默沙东的莫纳皮拉韦其实已经全数运到香港,亦已在应用中,稍后两位教授可以向大家说说这方面的成效;而后者,即辉瑞的口服药物第一次来港,第一批次将于今日稍后时间运抵香港,其他我们已订购的批次将会在未来两、三个月陆续抵港。换句话说,过去几日,在药厂的全力配合和支持下,特区政府和医院管理局成功争取到这些药物可以早日运到香港。稍后两位教授会向大家再介绍这些药物的应用和成效。
 
  第二件我要宣布的事,就是我同样在上星期表示,为了提升医院管理局的治疗能力,我已经向中央提出了请求,希望中央派出内地医疗团队到香港支援治疗工作。上星期已经有一支共16人、来自广东的医疗团队来到香港,率先做一些考察工作,以及与医院管理局对接;亦先后参观了亚洲国际博览馆内属于医管局的社区治疗设施和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我相信他们已经制订了方案,我们亦刚刚得悉中央将正式分批派出内地医疗人员来港协助医院管理局治疗新冠病人。首批75名人员将在今日稍后时间抵港,而另一批大约有300名人员的医疗团队亦会在本周内来到香港,参与治疗新冠病人的工作。日后将有更大批的医疗人员会陆续抵港,从而提升目前医院管理局设施内的治疗功能。稍后,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可以向大家详细介绍过去数天与他们对接的工作和日后这些内地医疗团队人员的调配。
 
  我在此必须感谢中央人民政府,一如过往——这两个月我都强调——它们真是有求必应。就安排内地医疗人员到港一事,亦在经过考虑和考察后,陆续为我们安排,尽量协助我们治疗重症患者,减少重症和死亡的个案。
 
  我在此再藉今日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参与治疗新冠病人的组织和人士。首先,要感谢所有前线医护人员,他们日以继夜地面对这么大量的病者,承担着极大工作压力。第二,感谢本地和内地专家在治疗方面提供非常重要的专业意见,包括在座两位——大家时常见到并会访问许树昌教授和孔繁毅教授。我亦感谢消防处的救护团队和其他参与转送病人的人员,因为将伊利沙伯医院转作定点救治医院时,须进行很大规模转送病人的工作。第四方面,是感谢不同的医疗机构、两间医学院、中西医专业团体和药剂业界的支援,不但协助我们的治疗工作,亦为全港市民提供一些治理资讯。第五,就是刚才提及的两间药厂,在今次我们发生这么严重的疫情时,亦非常支持我们,提早并尽快为我们运送可以治疗新冠病者的口服药物。最后,当然是感谢病人的家属,这段时间虽然非常困难,但大家都谅解和配合。
 
  我现在先请高拔升医生向大家介绍关于我刚才提到的工作。稍后请两位教授向大家重点谈谈在治疗方面和应用口服药物的情况。高医生。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多谢行政长官。各位朋友,大家好。接下来我想介绍我们几项工作。在医疗的工作重点,当然就是尽量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和减少感染三个方面。在治疗方面,正如行政长官刚才提及,我们较早前已经引入默沙东药厂的莫纳皮拉韦,已用于病人身上,亦很快会开始使用辉瑞药厂的帕克斯洛维德,我们的治疗会多方面,包括我们的住院病人。较早前,有些病人住院个案,或长者院舍确诊的个案,我们都会处方这些药物。另外,我们亦开始于指定诊所处方这些药物,让市民来到我们的指定诊所都可以接受治疗。稍后两位教授都会提到在治疗适当的病人之中,都会见到相对较高风险的病人,例如年纪大的长者、没有接种疫苗又有病征时,都建议他们预约指定诊所接受这方面的治疗。有见及此,我们指定诊所的数目由明日开始会由17间增至23间,而筹号的数目会由原本的3 000个增至最高的超过4 300个筹,务求让需要接受治疗的病人都可以预约到。另外,刚才我亦有提及,在治疗方面,主要是一些长者群组或相对高危的群组,比较高风险的群组是我们治疗的对象。所以,我们初步会预留超过一半的筹号名额,让他们可以优先预约到指定诊所接受治疗。同时,我们亦得悉有些私家医疗机构、私家医院,它们都可能会考虑安排一些特定的门诊照顾一些确诊新型冠状病毒但病情轻微的病人,所以也正与他们协商,有需要如何安排可使用这些口服药物。至于详细如治疗方面和要注意的地方,稍后请两位教授为大家详细说明。另外,刚才行政长官提到,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进一步的信息,关于上星期三,在这里也跟大家说过,会把伊利沙伯医院逐步转为主要照顾新型冠状病毒病人的定点医院。上星期三开始,亦已安排救护车调拨至其他医院,整个过程,由星期三开始至星期六,整个病人转运、急症室安排、救护车调配都基本上完成。到星期六,救护服务亦回到原本的情况,与以往不同的分别,现在大家拨999召唤救护车,如果前往伊利沙伯医院就会全都是确诊病人,如果这区没有确诊病人,即非新冠病毒的病人,如果他们在这区召唤救护车,就会前往广华医院。完成这个过程后,我们检视有关数据,过去两日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的人数维持于360、370左右,与往时比较已经恢复正常。我们看到的效益,初步来说都是明显,虽然急症室依然非常忙碌,有病人仍然需要暂时等候,情况依然困难,但我们看到对比之前的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善,急症室挤迫的情况明显比之前已经少了很多。另外,藉着伊利沙伯医院的定点安排,亦使我们有能力在病房调配方面加强,譬如现在已进行中,让一些需要呼吸机支援的病人,藉着病房的调配,集中在伊利沙伯医院部分的病房内。这里透过集中病人、集中护理方面,相信对治疗效果有所脾益。另外,亦安排了其他医院联网的专家到那里,可以互相支援和会诊,相信对治疗效果会有正面的作用。另外,较早前亦跟大家说过,我们其他有一些定点医院,虽然规模相对地小,但都基本上完成了主要集中治疗新冠病人的情况,譬如之前宣布的天水围医院、北大屿山医院、冯尧敬医院和律敦治医院,大致上都安排了超过半数病床照顾新型冠状病毒病的病人,而整个过程,我们都会继续一些病房的转换和装修工程,让我们能够再加强照顾这些病人的能力。我亦可以向大家汇报,在上星期我们已说过,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时间,尽量将其他病房进行一些装修工程调配,令整体医管局的病床,做到50%的一般普通科病床有能力照顾这些新冠病人。这工作基本上已完成,我们目前大约有11, 000张病床是主要集中照顾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而我们整体普通科病床有22 000张左右,所以大致上能够安排50%普通科病床照顾这些病人。这是非常重要,能加强照顾病人的能力。所以,我们检视最近的数据,在医院管理局不同的设施上,我们大致有差不多10 000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者接受治疗。我们相信藉着继续转型这些病房,可以减少病人在急症室停留特别长的情况。初步我们都看到成效,虽然现在情况仍然困难,急症室仍然很挤迫,有病人需要等候,但已经由最高峰的时候,我们甚至乎有1 700、1 800人,去到昨日有800人左右,可见有明显改善。虽然情况依然不理想,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大家都见到透过一系列工作,其实在治疗和安排方面,都在改善中。当然,我们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加强我们照顾的能力,多些病房,能够照顾一些确诊病人。但正如刚才行政长官提及,病人数目依然很多,我们有需要继续提升我们的照顾能力,所以在北大屿山那边,特别是亚洲国际博览馆,较早前我们亦透过内地援港医疗队的同事,做了大量工作,藉着和他们的专家商讨,如何让内地的同事来到后,帮助我们整体的服务。现在,我们初步跟他们交流和协商后,暂时看法都是用一个协同的模式,为在亚洲博览馆的病人提供服务,藉着他们增加的人手,提升我们照顾病人,无论在数目和能力方面,都有所加强。透过初步了解和大家共同商讨的治疗模式和协作模式,我们都留意到整体大家照顾这类病人,无论在临床的观察、药物的使用、治疗的使用,其实都是极之相似,但当然在运作上,始终是不同的机构,要一些时间配合,但我们相信情况应该很容易处理。未来,随着内地医疗队伍陆续到港,我们会尽快与他们再进一步工作上的配合和衔接,以期尽快能够正式参与工作,照顾我们的市民。我的汇报到此。
 
行政长官:现在先请许树昌教授。
 
许树昌教授:多谢特首。我就这两种口服药稍作简介。这两种口服药均能牵制病毒繁殖,主要用于轻症,需要及早使用,最好是在发病五天内和未有明显呼吸衰竭时,譬如若「夹手指」(的血氧浓度)达94%以上,就很适合使用这类药物。测试(2019冠状病毒病)现时可以使用核酸(检测),亦可使用快速抗原(测试),一旦确诊,若尽早处方药物,效果会更好,所以现时指定门诊(诊所)甚至院舍的外展队都可尽快处方这些药物给市民。另外,即使已入院的病人,我们亦有使用这些药物,但需要及早处方。有甚么人士适合呢?主要是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士,例如70岁或以上、或患有长期病患如糖尿病、或肥胖或体重指标30或以上、或免疫系统失调、或肾功能衰竭而需要洗肾、或患有癌症,或需服用一些牵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另外其他长期病患(者),例如肺部长期病患或心脏衰竭,都适合使用。另外一个类别是未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士)──我们现在认为完成接种的「基本盘」是,若接种复必泰疫苗,须接种两剂才算完成基本;若接种科兴疫苗,须接种三剂才完成接种──若未完成接种,亦是一个高危因素。
 
  第一种药物是辉瑞的药物,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牵制病毒中的蛋白酶酵素,根据临床数据,暂时来说,即使是怀孕或喂哺母乳(人士)都可使用,没有明显的严重问题出现,常见的副作用是肚泻、少许血压高或肌肉痛。肾衰竭人士则需留意,若肾功能非常差,便不适合使用这种药物。另外,肝功能衰竭的人士亦不适合使用这种药物。这种药物对12岁或以上人士仍然安全,可以使用。目前来说,刚才提及,若未完成接种疫苗、年龄70岁以上或以下、带有刚才我提及的高危因素,都适合使用。这间药厂进行了一次全球随机抽样、有安慰剂比较的测试,发现这种药物可减低入院和死亡风险接近九成。
 
  第二种简介的药物是默沙东,这是一种类似核苷酸的化合物,亦能牵制病毒繁殖。这种药物会影响胎儿生长,所以怀孕期(中的人士)不适合使用,正喂哺母乳的人士亦不适合使用。它亦会影响骨和软骨的生长,所以这种药物只可在18岁以上人士使用,18岁以下则不适合使用。常见副作用是肚泻、少许头痛、皮肤长疹、恶心、想吐。这种药物的好处是在肾功能方面,即使患有肾衰竭,仍可安全使用。主要禁忌是若怀孕或正喂哺母乳、或18岁以下,便不适合使用。药厂的全球大型研究有随机抽样的安慰剂比较(测试),(发现)这种药物可减低入院风险三成。
 
  这是我的简介,接下来或交由孔教授谈谈临床经验。
 
行政长官:请孔教授。
 
孔繁毅教授:好,多谢行政长官。刚才许教授已经谈及很多关于这两种药物的一些重要数据,我就这两种药物稍作补充。我们在医管局的专家小组频频开会,亦曾讨论关于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指引。基本上是讨论过(应用于)一些轻症人士,轻症的意思是血氧(浓度)94%或以上,刚才许教授都提及,越早处方,这种药便越有效;一些高危群组(人士)较容易病情恶化,例如会有肺炎;以及一定要在确诊五天内或开始有病征(前使用)。有甚么高危人士呢?基本上,70七十岁以上我们已经视为高危人士,再加上若未完成接种,包括没有接种、已接种一剂或两针科兴疫苗或已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这就视为未完成接种。为甚么要这样做?因为根据我们第五波(疫情的)数据,我们看到绝大部分重症患者都是长者,很多都没有接种疫苗,有一部分接种了一剂或两剂科兴疫苗,有一小部分接种了一剂或两剂复必泰──这些接种复必泰的人士,很多都是一些免疫系统受损、有肿瘤或曾进行(器官)移植的人士──打了两剂复必泰或一剂复必泰,都有感染个案。另外一个群组是70岁以下(人士),而其中一个条件是未完成接种疫苗──刚才我提及的那个条件──加上有一些长期病患,包括曾进行移植、有肿瘤并正接受化疗,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的一些长期病患。
 
  这两种药物如何取舍?基本上,辉瑞药厂的Paxlovid的整体药物效用比较强,其主要好处是12岁以上人士、体重40公斤或以上人士、孕妇和哺乳妈妈都可使用。另外,若能口服药物,便可使用这种药物。它的坏处是相对会有较多两种药物产生的互动作用,即drug interaction,因其中一种成分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CYP3A酵素,即肝酵素,很多药物都通过这种酵素化解一些毒性,所以会有较多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一些心脏科和抗生素药物,例如薄血药,这些药物都会受到这种药物影响,还有包括一些胆固醇药物。若可暂停使用这些药物,则可使用Paxlovid,因只是(服用)五天;但若有些药物不能暂停使用,便不能使用Paxlovid。另一个问题是它会影响肝酵素,所以若病人有肝衰竭或严重肝硬化的情况,可能就不适宜使用这种药物。
 
  MSD(默克药厂)的Molnupiravir是18岁以上人士可以使用,但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孕妇和哺乳妈妈不能使用,另外若是肾衰竭人士,可能要小心使用。另外,它的好处──虽然它比较弱,但它有些好处──我们看到是可以在胃喉导管(使用),因它是胶囊,可以打开胶囊使用,可使用于透过胃喉喂饲的长者。此外,它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小,不会影响肝酵素,所以若病人没有肝癌或没有服用其他药物,影响便会相对地小。刚才许教授和高医生也提及,我们正在使用Molnupiravir,我们看到在一些长者方面,尤其是一些早期诊断的长者,我们使用这种药物后,发现效用很好,可以防止很多恶化的情况,即防止变成重症或肺炎,但关键是要及早处方。我刚才提及的一些高危群组,若及早使用这种药物,便可减低恶化和死亡个案。现时正在使用,我们看到整体效用非常好。
 
  日后在哪些地方可以使用(这两种药物)呢?这包括医管局的一些指定2019冠状病毒病诊所,甚或是私家诊所和私家医院,若它们愿意接收或在门诊诊断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都会有这些口服药给它们应用。我的补充至此。
 
行政长官:谢谢两位。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其实深圳人口比香港多一倍,为何他们可以在一日之内做到全民强检,为何香港不可以,有甚么值得我们借鉴?另外,想问现时内地医护分别会到哪几间医院,还是会集中到一间医院?接下来有多少人,治疗方式会否不同?感染Delta和Omicron康复后,两者的抗体水平和保护力有否不同?是否等同接种一剂疫苗维持的水平?有效时期为多久?谢谢。
 
行政长官:三条提问,两条都关于治疗,请高医生或两位教授回答。关于深圳或其他内地城市在有确诊个案出现的很早期,就采取全民检测,同时限制居民和企业营运,这是过去两年国家采用的措施,亦非常有成效。但若这措施要在每一个地方应用,与该地方的体制、动员能力和资源有直接关系。大家记得香港的检测能力方面,我们尽管已很努力,亦引入了火眼或气膜实验室,但在这波疫情最高峰时,我们的检测量亦只为每日大约20至30万人次,而且即使达到该水平亦出现滞后,很多市民表示非在48小时内得知结果,其实应是24小时就可得知结果。而香港因地方稠密,每次进行大型检测亦需排队,引起市民关注会否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香港和内地城市在很多方面都不能直接相比。但在今次疫情中,因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我们每一个抗疫环节都在增强能力。但若你问我,今天要我们学习深圳马上在未来几天进行三次全民检测,恐怕我们未达这能力水平。这是我们的现状,亦是一个现实,大家必须理解。
 
  在请三位医生和教授解释治疗方式等问题前,我先说内地医疗团队抵港的情况。首先,这是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的请求,中央亦接纳了这请求,由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为我们组织内地医疗团队抵港加入治疗工作。大家记得在二月底时,行政会议通过了一条规例,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即「紧急法」下制订一条规例。这条规例特别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而制订,作用是豁免一些法定规定,适用于一些人员或项目方面,亦为我们用好中央的支援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因此,内地医疗团队来港参与香港的治疗工作具坚实的法律基础。究竟有多少人来港呢?我们曾评估,若要将今日在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和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完全使用,有2 000多张病床,需要不少人手──要几千名医护人员。刚才高医生亦提及,可采取一个协同模式,即是有本地医疗人员,亦有内地医疗人员,所以中央亦按着我们的评估动员及组织内地医疗团队来港。我现在向大家公布,今日将会有第一批75位医疗团队成员来港,有医生、护士、辅助医疗人员和病人支援人员。应该两、三日后,同样在本周另外会有300位人员来港,陆续还会有人员来港,但今日不能有一个确实的数字。他们来港后如何参与,请高医生补充。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刚才行政长官提及,我们首先会与内地医疗团队集中在亚洲博览馆的救治工作,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亚洲博览馆有几个展馆用作社区治疗设施,主要较早前人手比较紧张,和大家都看到病人的情况,由之前的几波疫情或第五波早期,都比较多相对上比较年轻、可照顾自己的病人,变成现在是主要需要很多护理和照顾的长者人士,所以我们需要较多的人手才能善用地方及资源。因此,我们初步会集中在亚洲博览馆,透过协同模式,与内地医疗团队,无论在量和质,都增加救治能力。至于刚才提问如感染了Delta和Omicron对于保护力和疫苗的影响,我知道最近在科学委员会许树昌教授也有讨论过,或者请许教授在这方面与大家再作分享。
 
许树昌教授:自然感染Omicron和Delta相等如一支很强劲的疫苗,它产生的抗体随时不少于六至九个月。香港开始有研究数据表示,如果感染了Omicron,所产生的抗体有交叉保护力可抵抗Delta,但反之就没有,即是感染了Delta不会保护你不会感染Omicron;但若你感染了Omicron就会保护你不会感染Delta。所以现在的数据是越来越多。

记者:你好,内地医疗团队的运作模式或药物方面可能与香港有差异,想问如何解决有关方面?另外想问有关口服药方面,由于现时已经处方药物,现时已处方的药物数量是多少?以及(目标)是减低死亡率和重症,但现时的死亡率还是上升中,预计何时才可以反映死亡率下降?想问多一点,有关长者暂托中心方面,早前提及会找私家医院和团体合作,现时最新数字是多少?目标数字是多少?是否在全港找到的空置体育馆都可进行这个工作?
 
行政长官:我请高医生回答第一条题目,请两位教授回答第二条题目,最后我会说一说我们与私家医院的合作。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就与内地医疗团队合作方面,过去一星期我们与他们第一批来到的专家有很详细的商讨,无论在临床管理、临床观察、药物治疗甚至护理方面都有深入探讨和讨论。简单来说,治疗的方法和观察都是非常、非常类似,譬如是否需要作静脉注射、使用的药物、使用氧气如何提供、需要观察甚么维生指数,大家都是参考很多国际数据及国际指标,因此在治疗方面或观察临床整体情况而言,我们相信问题不大,因为基本上都是非常、非常类似。当然在一些医疗程序上,譬如在病历纪录上,大家都可能明白到,我们通常都是使用英文,而内地同事当然使用中文比较多,但这方面我们基本上都能解决问题,因为在我们的临床系统,我们已安排中文输入的方法,以及双方团队其实两种语文的运用都非常畅顺,这方面预计也不会有甚么问题。但当然在过程中我们会小心处理,因为始终来自不同团队,在工作上、配合上,我们都有很多工夫要做。不过过去一段时间做了大量工作,我们都见到成效非常好,过程非常顺利,因此我们相信接下来大家配合的工作一定能帮助我们的病人。
 
许树昌教授:刚才你问有关处方了多少个疗程,高医生告诉我,医管局已在老人院舍和门诊处方了约1 600个疗程。至于何时才会看到死亡率下跌,我相信我们可以广泛使用这些口服药物于适当的群组、高危群组,此绝对会有帮助;除了处方口服药,亦要尽快增加疫苗接种率,因为很多长者还未完成接种,这是要相辅相成。
 
孔繁毅教授:在玛丽医院(使用口服药物Molnupiravir)的个案当有300多个,我们看到基本上有约80%的情况是很稳定,病情没有再恶化,有约20%出现肺炎的迹象,但整体来说,效果很好。
 
行政长官:有关长者暂托中心方面,其功能如早前所说,在治疗方面的分流、分层上有重要的角色,它是其中一层,有一些比较轻症的长者可以离开医院,被安置在暂托中心,让他们有一段可供我们观察的时间,防止他们从轻症变回重症。现时已启用由两个室内体育场馆改建的暂托中心,一个位于彩荣路,另一个位于石硖尾公园,两个中心的使用率相当好。我们在这段时间不断扩大这些设施,今日可用的设施包括有1 200张病床的启德邮轮码头,亦包括——你说香港还有很多场馆,我们都已调拨出来——另外七个室内运动场馆,包括位于港湾道、小西湾等。上一次我与私家医院的视频会议中,希望他们在四个方面帮忙,其中一方面就是请他们考虑承接部分暂托中心,因为暂托中心毕竟有治疗和医学观察的功能,所以一定要有医护人员。我知道反应都是好的,事实上——我今早没有覆查——起码有两间私家医院愿意承接,如果稍后陈教授有多一些资料,可以补充。寻找医疗机构承接这些暂托中心,看来都是可以解决;但较难解决的——我昨日亦再次重申——就是照顾员的问题,因为医疗机构入场都是进行医疗观察、提供护士,或是观察长者的个人身体状况,但长者需要有人照顾,有些甚至需要喂食服务、为他们保持身体清洁等。我们不断很努力地在本地和内地进行招聘照顾员的工作,但目前已招聘的人手未足以同时启动我刚刚提及的多个设施。现时已有设施,甚至很多已设置好医院病床,但一定要有足够的照顾人员,才可以发挥其应有效能。陈教授曾与私家医院接触过,可以补充。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第一,刚才行政长官都说了,这些暂托中心尚有七个。较早前行政长官已与私家医院(商讨),他们亦表示有兴趣。除了有两间已经密锣紧鼓,希望可以在这星期开展两个暂托中心外,都有其他(私家医院)在了解情况,并检视是否可以做。至于这些体育馆的数目,我们一直在检视另外三至四间体育馆是否适合,因为正如刚才所说,这些暂托中心对于纾缓医管局在照顾轻症长者的压力上,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一直推进。另外,在这些暂托中心,除了有医护团队照顾外,接下来亦会有一些中医的服务,多谢。
 
记者:你好。第一个问题,现时香港确诊数字连日在高位徘徊,派发新冠口服药物给病人时有否优先次序?病人获发口服药物时能否选择服用哪种药物?已订购并于未来两、三个月抵港的新冠口服药物有多少?有了这些口服药物后,是否会为抗疫带来突破性的改变?另外,第二个问题,内地在二○二○年疫情爆发初期,医院有些智能机器人负责消毒、清洁和送药的工作以减少接触和节省人力,香港会否参考类似模式应用于抗疫工作上?谢谢。
 
行政长官:数个问题,稍后请两位教授说说两款口服药物的选用情况。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特区政府协助医管局成功采购这两款相当有效的新冠口服药物究竟买了多少,我留意到陈教授(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前几天在立法会亦被问及这问题。由于采购协议的保密条款,我们不能公开交代采购数量、每个批次的抵港数量和价钱。若你有留意,我刚才在开场发言说我们成功购入相当足够的数量,所以大家可放心。我早前也曾说,抗疫上我们不缺金钱,我们甚至是与其他地方争购。今次成功购入的药物数量相当足够,希望医管局和临床医生、教授广泛使用这两款药物。大约十日前,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向我作了一个最新的介绍和评估,当时我们正集中治疗重症及减少重症死亡,研究团队说有四种措施(interventions),可减少死亡个案,而这四种措施中最有效的就是应用这两款药物,他们具备数据。对特区政府来说,我们一定支持广泛应用这两款口服药物,因此购入了我们认为相当足够的数量,若不足够当然可继续购买。
 
  顺道说说其他三种措施:第一是大幅度增加治疗病人的病床,很高兴医管局在短时间内已将可治疗新冠病人的病床增至超过10 000张,今日亦有10 000位病人正接受治疗;第二是接种疫苗,疫苗接种计划针对长者及小朋友方面的工作现时可形容为aggressive,更主动积极争取尽快为他们接种疫苗,我呼吁市民支持这项工作;另一种措施反而真的要很小心考虑,而这种措施的效益亦不一定高,就是再收紧社交距离措施,我相信市民对此都会有意见或担心。因此,暂时在四种措施中,港大团队说做到三种已很好,我们已做足三种措施,第四种措施因考虑到对市民的心理状况、精神健康或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区政府会非常小心考虑是否要再收紧任何社交距离措施;反而大家记得,政府上星期按很多人的诉求,容许理发店和发型屋重开,让市民可进行少许必要的日常活动,这是现时的情况。请两位教授说说选用口服药物方面。
 
许树昌教授:刚才你问优先群组,我和孔教授已说了,即70岁以上、或70岁以下但有高危因素,又或未完成(疫苗)接种计划,这些全都是高危因素。可否选择(服用哪种药物),视乎有甚么可供应到我们手上,我相信这是主要关键。
 
孔繁毅教授:补充一下,我刚才可能都已说了,要视乎病人情况,即若他是12至18岁,这情况当然会用Paxlovid(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若她已怀孕或是授乳母亲,都是用Paxlovid;若他有肝脏问题、肝硬化,或正服用很多其他药物,会有多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选择用Molnupiravir(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莫纳皮拉韦),因它没有这些药物相互作用,而且不会影响肝酵素。另外,若长者已入院,他需要用胃喉,可能用Molnupiravir会较好,因它可在胃喉中使用;若病人有肾脏问题,可能用Paxlovid会比较好。这些都是不同条件去处方这些药物,会视乎临床医生的决定。
 
行政长官:第三个问题关于应用智能系统,每个地方应对新冠疫情采用哪种科技也是因地而异。我可以说,由于香港过去四至五年在创新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吸引了大量人才,在过去两年的抗疫过程中,我们的科技应用相当广泛。事实上,有一张清单列明科学园内的初创公司和企业在集中处理新冠疫情方面提供了多少产品,我们最近亦重新传阅该产品清单,让有需要的部门和机构可选用各式各样的产品。我记得我们应用科技于抗疫方面曾在亚太区获奖,这代表我们的科技应用做得不错。这些工作既有助抗疫,亦可达致提升香港希望成为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
 
记者:首先想问内地医疗人员来香港,医疗过程当中如果涉及一些医疗事故,当局会怎样处理?这是第一个问题。另外想问刚才特首提到,当局正考虑是否在有需要时推(行)一些更严紧的社交距离措施,当中是否包括如一些报章报道所指,食肆「一人一枱」?以及会否有其他社交距离措施正在考虑?在甚么情况下才会推行?多谢。
 
行政长官:就第一个问题,我刚才已简单说过,在二月底时,为了让特区政府在推行中央支援的防疫抗疫措施时有足够法律基础,行政会议已经制订了一条规例,名称是《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它针对为抗击这次新冠疫情而须进行的一些事情或须有一些人去进行一些事的情况下,不须受香港法定规例所规限,所以内地援港的医疗队全部都会获得豁免。政务司司长亦按着他获得的授权,在早前作出了豁免,就是内地医疗团队中的人员在香港参与治疗不会受香港法定的规定,例如《医生注册条例》、《护士注册条例》等规限,因为我们没有可能要求这些内地援港的医疗人员现在进行申请程序等手续。
 
  但在实际运作上,治疗过程会否引伸出一些涉及医疗的法律问题呢?我知道这正正是医院管理局在过去数天与先头部队在对接时大家要商讨的问题。究竟每一名病人由谁负责?如果高医生可以补充的话,我请高医生说说。但我必须强调,今次事实上是一个很大力度的支援,因为内地都有很多医疗机构,现时安排来香港的全部也是一些正在内地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人员,他们放下自己手上治理病人的工作而来港帮助我们。这反映内地同胞对香港今次疫情的关心,以及很乐意在这个时候——等于驰援武汉一样,现在根本是驰援——奔驰来到香港援助我们。
 
  我刚才主动提及,每次抗疫都有很多手段,但每次用何手段都要汲取教训和看看现时面对的疫情是甚么状况。基于现时我们重中之重是要减死亡、减重症,我们政策措施的重点是减死亡、减重症,加强治疗、加强应用有效药物、加多些病床和更加积极地去推行接种疫苗的工作,防范他们受到感染。
 
  目前这一刻,我只能够说没想过再「加辣」社交距离措施,因为现时实行的社交距离措施可以说是两年多以来最严格的,也须考虑社会和市民的接受程度,不会贸然再推出一些社交距离措施。不过,我亦再次呼吁市民,现在并不是放松的时候,虽然确诊数字较平稳和稍为有向下的趋势,但未到放松的时候,所以即使市民已有点抗疫疲劳,我都恳请大家要继续忍耐,按着今日特区政府仍然落实推行的社交距离措施,减少一些聚会、减少一些外出,令我们可以早日成功抗击这次疫情。多谢大家。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就刚才的问题,我们过去一个星期都与内地援港医疗队专家作出深入和详细的讨论。基本上我们大家都有共识,用一个协同的模式运作,所以整体而言,临床的处理、管治、临床系统,都会根据目前医管局的做法,是一致的。
 
行政长官:正如我早前说过,明日会举行行政会议,所以这个每天有关抗疫的新闻发布会不会在明天举行。我们会在星期三再次与大家见面,到时再向大家交代另一些有关抗疫的重要工作。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7时09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今日(三月十四日)联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左二)、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左一)、许树昌教授(右二)和孔繁毅教授(右一)在添马政府总部就防疫抗疫措施举行记者会。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举行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