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记者:三位你们好。首先想问有关《雇佣(修订)条例》方面,其实政府曾向立法会提出条例草案,容许接受强检的雇员以「检疫令」和「隔离令」申请病假,但有报道指商界有反对声音,希望政府「落水」帮忙支付一半病假薪金,政府在此方面会否答应?亦有报道指,行会内部开始出现反对声音,他们曾有意联署反对现时的航班措施,是否属实?特首是否由于行会的反对,才会有今日的调整?另外,想问有关入院津贴方面,有基层市民反映,他们在确诊后亦「手停口停」,已用尽其病假。政府早前曾说有5,000元入院津贴,但若在确诊后不能被安排入院,只能留在家中或被送去检疫中心,他们就不能申请5,000元,你会否考虑放宽申请的门槛?还是担心会有人滥用资源,所以暂时只容许入院人士申请有关资助?谢谢。
行政长官: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早前我在新闻发布会亦曾提及,在这么大规模的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雇主与雇员关系的问题。为了令社会减少争拗,劳工及福利局经行政会议同意,提出《雇佣(修订)条例》草案,基本上涵盖数个方面,包括如有雇员因成为密切接触者而须检疫,或雇员本身是确诊者而须隔离,在检疫或隔离期间应该被视为病假,雇员可按其劳工合约或劳工条例获得病假福利——其实一向都应该这样实行,只是为了减少争拗而说得更清楚。另外两方面就是有关在甚么情形下不构成不合理的解雇,包括如雇主要求雇员接种疫苗等情况。这是我们对雇主的合理要求,我看不到为何要政府要「落水」——我亦代财政司司长说,没有理由每一项事情也要政府「落水」——我们有大量支援的措施,包括「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和约300亿元的「保就业」计划,但雇主对其雇员由于确诊或法定规定不能上班,负起雇主责任十分应该。
第二,行会中发生的事情或行会成员之间的讨论,或个别行会成员与我的讨论,我不可以对外公开。我只可以说,我们在这段时间听了很多人的意见,包括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的意见、商界和金融机构的意见,以及我于上星期向其发信的国际商务委员会的意见,以至驻香港的各国总领事的意见,所以综合出今日公布的方案和建议,大家无须过分揣测。
第三,有关确诊入院而「手停口停」的津贴安排要交给社会福利署研究。但其实更适切的措施是申请我们在上星期公布的临时失业支援,条件十分宽松,金额亦比入院津贴多一倍,是一笔过10,000元津贴,希望为这些你形容为因疫情而「手停口停」的工友提供一定的纾缓。
记者:林太,你好。刚才林太公布暂缓全民检测计划,有没有考虑暂缓到何时?如果一直暂缓下去,是否代表政府选择采用「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另外想追问之前的「洪门宴」事件,林太你也说完成了纪律调查,但食环署(食物环境卫生署)的调查直至现在仍未有最终结果,为何调查这么久仍未完成?会否担心与市民的期望有落差?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刚才说过,何时进行全民强制检测是要掌握时机,因其规模很大,在进行的过程中或许亦会为市民带来很多不便,所以经评估形势──特别是疫情,亦考虑了专家意见──我们现时的看法是把计划暂缓;但会否进行真的要视乎疫情发展。我相信大家亦掌握以下资料:从卫生防护中心的专业角度来看,如果在第五波疫情,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后,已确诊并康复的人士可获豁免在三个月内进行任何强制检测,因此我们目前进行「围封强检」时,亦在新闻公报及现场向居民清楚说明,如果在过去三个月内曾经确诊而现已复元,就无须下楼进行检测。你可以想像,若有专家认为香港已有数百万人受感染,现时贸然进行全民强制检测会很麻烦,亦很混乱。公共卫生角度来说,这些人士无须再次进行强制检测,但其资料未必储存于我们的资料库,因有些人没申报,因此难以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全民强制检测。我们会不断监察情况,这亦不等同你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
事实上,香港社会有一段时间不断在争拗,究竟我们是采取哪种抗疫模式。你留意到我在总结发言时说,我们今日未能完全厘清,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评估及总结。可修改的地方,我们会修改;可预先向市民公布的措施,我们会预先向市民公布。若日后再有新的疫情,无论是新冠疫情或其他疫情,如何制订一套更能符合香港需要的抗疫模式,即既考虑生命至上、科学为本,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要继续努力,到某一阶段会再向大家汇报。
至于该事件的执法工作,我没法在此代执法部门交代。你可向食物环境卫生署查询有关调查及执法工作的最新进度。
记者:三位好,想问本地一些防疫措施,可否理解为四月二十日就是「死线」?如果本月(确诊个案)再呈现进一步下降,有没有可能再提早分阶段放宽一些社交距离措施?因为早前林太亦提过,感受到市民的容忍力下降,加上现时接种率已达九成以上,社区内很多人已经感染后康复,到底有没有空间再早一些分阶段放宽一些较低风险的社交距离措施呢?第二方面,「禁飞令」将于四月一日解禁,有没有留意到有很长时间很多地方的入境人士不能来香港,有没有影响到一些(把)总部或人员(设于香港的机构),有流失的情况?会否已经有可能影响到香港的竞争力呢?还有,为甚么「禁飞令」需要四月才(撤销),不可以立即做?最后想问,这次的中期评估(有没有)把特首选举纳入(考虑)?因为之前说过,如果要再押后须等中央指示,还是现在有信心五月可以举办特首选举?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个问题,简单来说,对不起,是没有空间(提早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今日完成的期中评估,提出社交距离措施一直要延续至四月二十日。我们希望看到四月二十一日开始,可以踏入为期三个月、分三阶段放宽的第一个阶段。如果大家看数字,当然现在大家有点麻木了,每日有数万宗个案,好像很平常。事实上,每日有一万多、二万宗个案,对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我在此只能呼吁市民保持耐心,因为我们已经让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只要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到四星期后,我们可以陆续恢复正常生活。所以再说一次,由现在至四月二十日,仍须坚守这套社交距离措施。
第二点,关于我们对九个国家实施了数月的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我必须承认这是非常严厉的措施。在过去四波疫情,只有一段很短的时间曾适用于英国。一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是这些地方的疫情。在年初时,这些地方的疫情也爆发得很厉害,甚至到今日,其中还有两、三个国家也是比较严峻,每日是五万、六万、七万的数字。第二,亦考虑到从这些国家回来的香港人是多的,如果没有甚么人从这些国家回来,我们就没有这么担心;一旦可以回港并有很多人回来,正如我早前形容,一班航班有数十名感染人士回来,便会为我们的医疗系统带来很大压力。
我们认为对于香港(竞争力)的影响——就算是有影响——也是短暂的;或许财政司司长也可以谈谈,他近日从香港的竞争力方面,有否感受到这措施的影响和严重程度。但我可以说,四月一日已经是最早的日子,因为要重新启动航班来香港,在香港国际机场便有更多人须接受「检测待行」;有更多希望回来香港的居民须预订检疫酒店和机票,也非简单的事。我们看过以前曾经停飞后再重新复飞,最少需要十天、八天时间,所以我们已经争取到最早的日子,在四月一日可以恢复乘搭航机回来香港。
为达致四月一日这目标,我们今日马上会由相关部门和香港机场管理局磋商安排,并通知相关的航空公司如何安排它们的客机复飞;亦会再修订两条规例,即第599E章(《外国地区到港人士强制检疫规例》)和第599H章(《预防及控制疾病(规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规例》);亦会要求卫生署的港口卫生部门加大进行快速核酸检测的能力,否则当大批香港居民返抵香港,便令人感觉到好像不是很有效率,因为有一段长时间,香港国际机场每日入境的人士只有数百人,所以若突然多了很多人入境,也须筹备。
另外,我们也会很主动去帮忙的就是酒店的安排。现时香港的指定检疫酒店是25间,大约有6 500间房间。我昨晚请同事去翻查,房间预订得不错,有七、八成已被预订了,所以来自今日「禁飞」的九个国家,香港居民如非早前已经订了房间打算回来,现在重新预订房间也会有些困难。因此,我也要求同事尽量再和业界商讨,看看有否多些酒店会加入成为检疫酒店,让现在滞留在这九个国家的香港居民能更容易预订酒店回港。唯一能减低酒店入住压力的,是现在回港人士只须检疫七天,或应说是七个晚上——登机时他须(出示证明)成功预订一间检疫酒店的七个晚上——以往是14个晚上,所以酒店亦可腾出一些能力去接受预订。
第三个问题我无额外补充。到今日为止,从法律的角度,有关下一任行政长官选举的提名期和投票期也是一样,就像早前说的一样,我没有其他可以补充。看财政司司长会否说说竞争力的问题。
财政司司长:多谢行政长官。大家都知道现时疫情的形势依然是复杂和严峻,所以对特区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遏止疫情,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为每条生命都十分珍贵,我们要好好保护,不会计较代价。疫情毕竟是短暂而且会过去的,我们现在全力尽速将疫情遏止下来,接下来坚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对于我们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有信心,当疫情被遏止后,我们会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动态清零」的情况下,继续争取和内地通关。刚才行政长官已宣布调整关于「禁飞」和回港人士入境时的隔离安排——只要是接种了疫苗,而且核酸测试结果呈阴性,隔离安排都会有所调整。
另一方面,内地经济增长非常有力,(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内有提到今年的预计增长是5.5%。另外,大家知道大湾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很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公司和进驻香港的企业和商界朋友,其实也是着眼以香港作为枢纽,服务香港和整个北亚洲,尤其是内地。所以只要我们的疫情受控、环境是安全,当恢复通行时,我们的吸引力仍在,经济前景亦非常好。我们的竞争力亦不断有所改善,包括金融、创科等方面。对于这些短暂出现的困难,我们很有信心可以克服,希望大家齐心合力,打赢这一场抗疫战,尽速全力推动经济复苏。多谢。
记者:三个问题,首先想问你们刚才提及全民检测方面都作了很多评估,想知道可否和公众讲述若你们进行一次全民检测的话,涉及的钱和人力的数字是多少?另外,想问现时距离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还有一个月时间,若在这月内,譬如两星期后,可能疫情突然好转得很快,可能如一些专家所说,(确诊个案)至一千宗以下的情况会较好,若到该情况,特首会否在这四星期中间再作一些考虑,提早放宽(措施)呢?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消费券,消费券会在四月派发,会否配合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还是在四月初就派发?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我们真的按着进行一次全民强制检测做了大量评估工作,所以我可简单向大家汇报。我们的评估是基于总受检人数为700万——其实是720万,因要包括居民和非居民,总之在香港的人士都要进行这检测。检测站须有500个——当时(选举)投票站就有600个——但检测站须有500个,每日须运作14小时;每天受检人数若以三天为一周期,是240万人。每天所需人手多达80 000人,包括资讯系统需1 200人,因要网上预约,否则市民又会投诉要排队,亦有感染风险;本地运作检测站,即上述500个检测站、14小时两更制需45 000人;内地采样员分四小时一更,每日需9 000人抵港──这数字早前你已听过、内地专家亦说过;因检测样本要过境、跨境,所以接载这些跨境采样员和运送样本到口岸的司机、物流需2 500人;若有本地确诊者在检测站检测后发现确诊,要送至社区隔离设施,司机需1 800人;为市民提供24小时热线需3 000人;然后保安局辖下纪律部队在维持500个检测站秩序等工作需21 000人,就是构成我刚才所指的大约80 000人。
钱都不计算了,因抗疫很多时候不是先计算钱,是视乎我们有否能力去做,然后才计算钱的,所以是很庞大的措施。我听到很多人士,包括立法会议员说「你们有心做就做到」,即是可一星期做三次检测。我们经这样紧密的评估、沙盘推演,甚至每个程序进行评估,发觉一点也不简单。但不要忘记,除了人力、物力和场地,我们有一个跟内地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内地专家很果断、很坦白的跟我提出,他说「你们香港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很弱」——他很客气说「比较弱」,其实是很弱。即是我们有否那种能力,能就每条街、每幢大厦完全知道何人住在那里,可全部通过手机就接触到,告诉他们现在就下楼检测。因内地有良好的社区组织动员能力,他们要做到「不落一户一人」,即是不要失去一户一人,每个户、每个人都要下楼检测,这才能满足全民强检的目标。若经常都做不到一部分,他们就提醒我们要认真考虑社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因素。
这亦是我刚才说的其中一点,就是即使有法律基础,是否可确保100%达致我们的目标?事实并非如此,因我们现时都有法律基础每日做「围封强检」,同样有法律基础、同样有罚则,就是若不下楼检测,就会被定额罚款10,000元。我可以告诉你违规比率,以三月十九日开展、昨日(三月二十日)完成的那几个「围封强检」行动为例,在执行工作期间,即是离开的住户没佩戴手环、没做检测的百分比,有些大厦的个案是高达16%;我们拍门而不应门的,有一幢大厦的百分比高达29%。这些已全有法律基础,是强制的,但在香港很崇尚自由,亦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要做到「全民覆盖」恐怕是一个很大挑战。但我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做,我们有法律都是强制要做,但一定要作出很精细的评估,效益须远远大于代价,我们才做。我亦请大家再阅览我最后总结那段说话,我们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进行全民强制检测,若它动用很大代价,其实实现的防控效果不是很大,整个社会,不单特区政府,很多至今早仍向我们施压,要做全民强检的人士,都要反思。
财政司司长:多谢行政长官。消费券将会分两期派发,第一期的派发主要是有见及经济现时比较差,不少市民的压力很大,所以希望消费券某程度上发挥到一个缓解的作用。疫情的情况当然我们会考虑,但由于是尽可能以纾缓作目标,所以我们都想尽快派发。谢谢。
行政长官:提早放宽的问题,其实刚才都已回答,就是不会。当然大家都想很乐观地看疫情——确诊个案会下降得更快,很快就会降至三位数字——但不要忘记我刚才说未来一个月,我们会做的工作不单看疫情,我们要提升接种率,减低医院承受的压力,即是让其能有多一点治疗能力,我们要帮助安老院舍恢复元气。这些工作在一个月内这空间进行,都很紧凑,若同时又放宽措施,可能又会为安老院、医院带来一些风险,这是全社会不乐见的。我在此再次呼吁市民继续严守社交距离措施,接种疫苗,让我们用好未来这四星期,为香港可分阶段恢复正常生活创造最佳条件。
记者:首先想请问,目前内地的疫情很多都由输入个案引起,香港的疫情经历过惊涛骇浪之后才难得有一个回落的迹象,现在放宽入境限制,有没有可能导致香港的疫情反弹呢?是否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做好严防输入,不会辜负大家为了抗疫作出的努力呢?另外想请问目前三岁到十一岁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好像仍然有一个放缓的趋势,是否可以如期在四月恢复面授课和举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呢?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我们仍然坚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抗疫策略,所以今日提到取消「禁飞令」并不能够视为放宽。其实不是很多地方完全禁飞,令自己的居民都不准回来,这是一个非常严厉、严苛的措施。在疫情的初期,我们咬紧牙关实施这个措施,但到了今日,似乎没有公共卫生的理据须完全禁飞,就算不禁飞,都是有序回来,因为检疫酒店的数量有限。如果我今日容许大家回家检疫,那你就可以说放宽了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留意,我们并没有放宽「外防输入」的措施,我们只是理顺,令滞留在该九个国家的不少香港居民都可以逐步有序回来。
抵港后的防控措施亦都比很多地方严格。第一,登机之前要注射两剂疫苗;要进行核酸检测并呈阴性;十多个小时之后下飞机后又要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要有阴性结果才可以离开机场,并乘专车前往检疫酒店。在检疫酒店期间,每日要进行快速抗原检测,第五天要在房间门口进行核酸检测,第六天、第七天都要快速抗原检测呈阴性,这样才解除他的风险。我们检视过今年由一月到三月中的个案,其实因为来港的人很少,检测呈阳性的个案,无论「检测待行」或其后在酒店的数量都不高,在机场抵步之后大概是1.9%,但我们全部都识别得到,并安排他们到隔离设施;其后有差不多95%在第七日确诊,亦可以找到出来。没有任何事情是万无一失,而是风险管理,我相信内地都是风险管理。而我们风险管理的标准仍然非常高,因为我同意,我们香港市民,甚至中央政府和内地同胞都在支援香港方面出了一分力,所以我们一定会继续坚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希望可以尽早把疫情稳控下来。
至于三到十一岁现时的接种率是57%,我们希望未来一个多月,在四月底前把接种率提升到90%,这一定要家长支持。而三到十一岁是小学生和幼稚园生,我们今日说一定要争取让他们回校接受面授课堂,接种疫苗能保护小朋友,亦令学校群体免疫力比较好,从而让小朋友可以恢复更多活动。为何我这么着紧学校复课,是因为学生真的需要上学,无论网上学习有多丰富,都难以替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还有同学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今日说让他们在复活节假期后复课。但中学文凭试还有一些考虑,所以我们作出了应变方案,如果真是不能进行考试,便唯有把考试延迟到五月才开考。所以每一个措施都不是简单的决定,都是经过科学评估,认真研究,还有我们作为政策制订者很小心平衡,才达致今日可以向大家公布的结果。
记者:你好,两条问题。想问一下,海外抵港人士若在第五、六和七天的快速抗原测试结果是阴性就可提早离开检疫酒店,政府会否派发监测手环?他们在居家检疫期间有很大机会是与家人同住,其家人的出行又不受限制,会否存在传播的风险?第二个问题是有关向全港派发抗原测试包,会以何方式派发?会否考虑将中央援港的物资一同派送?谢谢。
行政长官:首先关于今天公布,从今年四月一日起让本来是禁飞的九个国家的香港居民可再次回到香港,这政策肯定不是任何形式的放宽,而是一个理顺的措施,因当时把这九个国家禁飞是考虑了其当时疫情,还有香港各方面的能力。经过了这两个月,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疫情基本上也比较稳妥,但还未到完全呈下降的轨迹,所以我们还是要非常小心评估。对于他们回来的处理方法,我刚才所形容是「理顺」,因现时香港居民在香港本地,若是阳性确珍人士,他同样可在家居隔离,同样在14天有效期的「隔离令」下若在第六天、第七天的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就可恢复日常生活,没有再附带你刚才说的要佩戴手环或安排其家人检疫的条件;但当然若一个人当时家中有人,而他本身是须隔离的确诊人士,他的家人当时已要同时接受检疫。所以这与我们现时如何处理抵港的香港居民完全一致,是建基于理顺基础上的。
第二个问题有关向全港派发家居「防疫服务包」。就如你刚才说,我们能进行这项事情是由于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确保了供港的医疗物资供应充足,不但能应付我们每天前线工作人员的医疗物资需要,提供给我们的量是足够向全港市民派发,所以我们会进行这项工作。派发的「防疫服务包」当中主要是口罩——比较高规格的KN95口罩——还有快速抗原测试包、中成药和一些有关抗疫资讯的小册子。这么大规模的全港性派发不可能单由特区政府或我们的地区办事处来进行,所以我在此再次感谢很多立法会议员——他们有办事处——或是一些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同乡社团,以至「全港社区抗疫连线」的朋友,为我们动员了大量义工——起码有5 000至10 000个义工——为我们进行这项大规模的物资派发工作,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中央,没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根本不能开展这项工作。谢谢。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7时21分
香港时间17时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