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七题:国民身份认同的价值观教育
*******************
  以下是今日(四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邓飞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杨润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指出,香港过去发生的「反国教」事件、违法「占领中环」运动及「黑暴」违法事件,都有大批年轻学生参与其中,反映香港的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随着「爱国者治港」在香港的进一步落实,教育局公布了《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建议培育学生包括「国民身份认同」在内的10项价值观,并鼓励学校进行国民教育,以协助学生认识国家《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教育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改变过去无法在学校全面开展国情教育的情况;如何确保该等措施的力度,能扭转学生严重歪曲的价值观;
 
(二)教育局有否考虑将目前蕴含于不同科目的国情教育相关学习元素汇总并独立成科,以解决国情教育「碎片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系统地接受国情教育,形成更牢固的国民身份认同价值观;及
 
(三)教育局如何进一步优化国情教育,包括会否设计切合不同年龄层学生特点的课程纲要及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

答覆:
 
主席:
 
  要培养青年人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国民意识及对国家的归属感等正面的价值观,除了学校教育,公众教育、家庭教育、传媒教育,以及社会爱国氛围等各方面同样重要;涵盖的层面亦十分广泛,包括国史国情的准确认识、《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媒体及资讯素养以判别资讯真伪等等,因此,社会不同持份者必须理解部分学生价值观及行为偏差的复杂性,同心同德地共同努力扭转情况。广义而言,特区政府的不同部门都肩负相关的国民教育推动工作。而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一直是香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学习宗旨。价值观教育强调言教和身教,成长中孩子的价值观受教师及家长言行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就邓议员有关学校教育的提问,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至(三)在学校层面,国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涵盖国情教育、国史教育、《宪法》和《基本法》,以及国家安全教育等互相紧扣的范畴,是学校课程一部分,是学校应有之责。教育局一直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采取多元化及具体的措施支援学校推广国民教育,包括提供课程指引、发展学与教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以及为学生举办全方位学习活动(如师生内地交流)等,让学校能全面开展国民教育,在课堂内外全面及有系统地规划和推行国民教育,让师生加深了解国情,培养国民身份认同,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守法和责任感等正面价值观。
 
课程指引
 
  教育局于二○二一年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清楚指出应从小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协助他们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欣赏中华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包括国旗、国徽、国歌)、认识《宪法》和《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明了身为中国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并列明相关的学习元素,已纳入各主要学习领域、相关科目、价值观教育课程及全方位学习活动内,并提供具体示例,供学校参考,以助学校整全及有系统地整体规划学生的国民教育。
 
  在小学常识科,「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是六个学习范畴之一,有助学生从小认识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和文化,以及国家发展。至于中学,教育局已于二○二○/二一学年由中一级起开始推行初中中国历史科新课程,让学生整全和有系统地认识国史国情;新课程在二○二一/二二学年已于中二级推行。中国语文和地理等科目亦持续加强中华文化和中国地理的内容;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已于二○二一/二二学年在中四级开始推行,课程内容紧扣国家发展,让学生全面和准确地认识与国情、《宪法》和《基本法》,以及国家安全相关的课题,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为配合推展国家安全教育,初中现有的「《宪法》与《基本法》」独立单元已加入「国家安全」增润部分;教育局亦已于二○二一年向全港中小学公布《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及相关科目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让学校参照作整体规划,全校参与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从以上可见,学校能透过相关科目和跨科目的课程推动国民教育。各课程的指引,包括课程架构及教学内容等,均已按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编撰,为教师提供具体参考,以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
 

学与教资源
 
  教育局持续提供更多元化有关国民教育的学与教资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学资源、《基本法》网上自学课程、「国家安全‧你我要知」有声绘本、线上游戏、「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主题网页;并新设立「国民教育一站通」学生自学平台,内容涵盖《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国家象征和标志(包括国旗、国徽、国歌)、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博物馆学习等主题,便利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相关的学与教资源。不同科目亦提供了相关教材,例如中国语文科的文言经典作品及中华经典名句学与教资源、小学常识科的《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资源网页、生活与社会科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地理科的《粤港澳大湾区学与教资源套》、中国历史科的《中国战争史教材套》和《中华文化.香港游踪——教师导赏手册及学生成果集》,以及公民科为每个课题提供的电子简报、教学示例等,均已上载至教育局网站,促进学生学习国史国情。
 
教师培训
 
  教育局持续为教师安排不同模式的培训活动,如《宪法》和《基本法》教师知识增益/进阶版网上课程、「国情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教师知识增益网上课程、升国旗仪式工作坊等。教育局并为全港实施本地课程的中小学举办「国家安全教育到校教师工作坊」,让每校的所有教师参与。由二○二○/二一学年起,在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及拟晋升教师的核心培训课程中,已加入与《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有关的内容。
 
全方位学习活动
 
  教育局一直举办多元化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对学习国情的兴趣,以及增强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活动包括「传承・想创——积极推广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学校年度大奖」、全港小学中国历史文化常识问答比赛、中华经典名句推广活动、《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国家宪法日」网上问答比赛、国家安全标语创作及海报设计比赛、国家安全网上问答比赛等,并透过「《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培训计划」为学生大使安排专题讲座、参观、升国旗仪式工作坊等活动,学界反应热烈。此外,教育局亦整合了「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便利学校在各重要日子举办校本国民教育活动。我们亦透过优质教育基金(基金)的拨款计划,让学校申请额外拨款,进行校本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基金亦已于二○二一年十一月推出加强措施,让公帑资助的中小学(包括特殊学校)可申请不超过30万元拨款,进行为期约24个月的活动计划,重点加强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措施。
 
行政和教育指引
 
  此外,教育局已就维护国家安全及推展国家安全教育为学校提供详细的行政和教育指引,要求学校每年提交年度报告和工作计划,汇报维护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措施的校本推行情况。教育局持续检视学校提交的报告和计划,并透过访校及与学校的日常沟通,监察和支援学校落实有关工作。我们亦会举办分享会,促进学校之间的专业分享和经验交流,以提升学校规划及推行维护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
 
  综合而言,教育局持续加大力度支援学校全面开展国民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和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局强调国民教育是学校所有人员的共同责任,应全校一起参与,并以全面和综合的模式在学校推行。教育局没有规定将国情教育独立成科,避免造成与科目内容重叠,以及带出一个错误信息,以为只是负责该科的教师,才有责任推动国情教育,难以鼓励全校参与。现时学校普遍认同综合全面推动国民教育的模式;学校亦为学生安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例如参观交流、义工服务、制服团队,提供整全和生活化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个别学校仍可配合课程宗旨和目标,在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框架内按校本情况以独立科目模式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我们可分享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给其他学校考虑。
 
  要认识国情,师生的亲身体验十分重要,而内地交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待疫情缓和及两地恢复通关后,教育局将持续筹办及资助学校举办涵盖不同主题及参访点的学生内地交流计划,让学生从多角度亲身体会国家在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科学和科技等方面一日千里的发展,深化课堂所学,加强国民身份认同。学校亦可重启姊妹学校及教师的交流活动。
 
  教育局会在系统层面持续加强支援学校推动国民教育的工作,亦会透过访校及视学了解和支援学校落实有关工作,给予回馈完善。但在学校层面的落实,端赖办学团体、学校管理层整体规划、积极推动、监察成效及持续完善。校本管理既赋权亦问责,学校可以以最适合的模式在校内推行爱国教育,同时,学校管理层有责任了解和监察教师的教学、教材质素,以至学生活动安排的适切性。教育界普遍明白身为教育专业一员,教师须为教学的质量专业问责,亦是学生学习的楷模。由此可见,国民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更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营造氛围;不同持份者要同心同德,为培养学生牢固的国民身份认同而共同努力。
 
2022年4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