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五题:「先买后付」电子消费模式
******************
  以下是今日(六月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廖长江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答覆:
 
  据报,「先买后付」电子消费模式近年在亚洲地区大行其道,深受年轻一辈欢迎。香港亦有虚拟银行及企业推出「先买后付」支付服务平台(下称先买后付平台)。有意见认为,由于这类平台一般不设客户入息门槛,更以免息分期作招徕,而且客户逾期还款所招致的罚款和手续费也相对较低,因此容易助长年轻人过度消费,令他们陷入债务危机。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统计,过去两年,本港消费者透过先买后付模式消费的总额及其占香港电子商贸零售总额的比例,以及逾期还款的个案数字;
 
(二)会否参考英国的做法,立法规定先买后付平台须先查询客户的个人信贷报告和检视其还款能力,才可批出消费贷款;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鉴于现时,金融机构无法透过查阅客户信贷报告,以了解其有否先买后付方面的债务,政府会否规定先买后付平台须向信贷资料机构提交信贷资料;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随着电子商贸兴起和科技发展,金融市场上出现不同形式的创新支付服务,廖议员提到的「先买后付」为其中一例。一般而言,「先买后付」平台提供分期付款服务,用户经与平台合作的商户购物时,使用平台的应用程式付款,可将账单摊分若干期数结账。相比市场上现行的其他分期付款服务,如信用卡分期付款服务,「先买后付」的还款期通常较短,多为三个月左右,用户若准时支付所须款项,便无额外收费,若有逾期付款情况,「先买后付」平台视乎其营运模式或会收取利息或定额手续费。
 
  「先买后付」服务在海外较为盛行,在香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先买后付」的平台会在用户有逾期付款情况后停止其帐户,避免自身损失,间接亦不会令用户债务滚大的情况出现。另外,我们现行有关保障消费者及促进谨慎借贷的措施,亦适用于「先买后付」服务。例如,银行(包括虚拟银行)提供的「先买后付」服务,须遵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订立适用于个人信贷产品的规定;其他非银行机构提供「先买后付」服务时,如涉及向用户提供贷款,则须根据《放债人条例》(第163章)申领放债人牌照,并受牌照条件的规范。此外,政府亦持续透过公众教育活动向大众宣传审慎理财的讯息,包括避免过度消费、借贷时考虑清楚个人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避免债务滚大等。
 
  就廖议员的提问,经谘询金管局及公司注册处后,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根据一份有关环球支付的研究报告指出(注一),二○二一年香港的消费者以「先买后付」方式于实体店铺消费,占消费支付总额的约百分之二,以信用卡支付仍然是港人到店消费的首选方式,占交易额约百分之五十五,而以电子钱包以及现金支付则分别约占百分之二十四和百分之十一。另外,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投委会)亦于今年四月至五月期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百分之三十五受访者曾听闻「先买后付」服务,至于曾使用该服务的受访者约为百分之零点三。由此可见以「先买后付」方式的消费习惯目前仍在起步阶段。
 
  由银行提供的「先买后付」服务,一般以无抵押个人信贷产品方式推出。现时金管局的《监管政策手册》已有规定,提供无抵押个人信贷产品的银行须就信贷申请作出评估,及进行信贷检讨,并且利用信贷资料服务去协助有关工作。至于其他机构提供的「先买后付」服务,视乎服务的具体业务方式,或需领有根据《放债人条例》而发出的牌照,而根据放债人牌照条件,放债人在批出任何无抵押个人贷款协议之前,必须对借款人还款能力作出评估。
 
  在向信贷资料机构提交信贷资料方面,金管局一直要求银行须在《个人信贷资料实务守则》所订的框架下,向信贷资料服务机构提交客户的信贷资料,这要求同样适用于提供「先买后付」服务的银行机构。目前,以发出个人贷款额计属大规模的主要持牌放债人,已参与向信贷资料服务机构提供信贷资料,以便银行及持牌放债人等信贷提供者能共用个人信贷资料,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贷质素。
 
  正如刚才廖议员所说,随着「先买后付」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增长,金管局已公布会参考国际经验,就银行推出「先买后付」等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拟订加强消费者保障的指引。有关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在未来数月会就具体指引征询银行业界的意见。另一方面,投委会已于其网站设有专页(注二)介绍「先买后付」服务的特性,以及消费者使用该服务时须注意的事项。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先买后付」服务的发展情况,以检视监管措施以及公众教育的工作,在推动金融创新时,亦确保监管措施与时并进,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多谢主席。
 
注一:金融服务商FIS旗下Worldpay发表的《2022年全球支付报告》。
注二:www.ifec.org.hk/web/tc/blog/2021/12/buy-now-pay-later.page
 
2022年6月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0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