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五题:设立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主题场馆
***********************
问题:
二○一七年《施政报告》把「认识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及国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有意见指出,在香港已有的中国历史文化遗址基础上,设立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主题场馆,将提升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以来市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考虑上述建议;如有,有否实施计划及研究选址;
(二)有否研究,在筹备上述场馆过程中,有哪些领域需要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和提供资料及档案,以确保场馆展示的内容更为全面;及
(三)有否考虑,在设立上述国情教育主题场馆后,将参观该等场馆列为学校中国历史科和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学活动?
答覆:
主席:
就严刚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教育局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及(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一直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携手推动国情及国民教育。相关政策局及部门致力透过不同的设施及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动国情及国民教育的工作,提升市民的国家民族意识和加强各界的爱国情怀:
(i)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与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会)一直紧密合作,透过不同渠道和项目,包括委员会出版的刊物、网页和社交媒体专页;制作国歌政府宣传短片;举办问答比赛、讲座及展览;资助符合申请资格的团体举办公民教育(包括国民教育)推广活动(例如和内地的交流项目)等,在学校以外及社区层面推动国民教育,以深化市民对国家及国情的认识。
委员会辖下的公民教育资源中心提供导赏服务、电影分享会、培训课程、讲座及专题展览等活动,以协助推广公民教育(包括国民教育),并设有收藏公民教育(包括国民教育)资料和教材的资源角,方便公众查阅及浏览相关资料;
(ii)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一直透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其辖下的博物馆和文化演艺场地,与内地文博机构紧密合作举办不同的展览和节目,推广和增进市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康文署的博物馆如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以及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三栋屋博物馆)等,不时举办与中国历史和文化有关的专题展览,并安排不同形式的公众及教育活动,让市民大众更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
为增广市民大众在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方面对香港历史的认知,二○二一年《施政报告》提出在康文署辖下设立中国历史文化推广活动中心,旨在推广中国历史文化,促进市民对中国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和工艺技术的认识和兴趣。此外,康文署亦有在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举办全港节庆活动,包括中秋彩灯会及元宵彩灯会,在地区层面推广传统中国文化和艺术;及
(iii)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亦会支持民间组织及专业团体以不同方式创设有利条件推动国民教育,包括设立以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场馆,而有关民间组织及专业团体须确保场馆展示内容的全面性。例如特区政府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在沙田秦石邨的空置校舍营办爱国教育支援中心。这个会在本月内正式开幕启用的中心将透过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学习活动,支援学界推动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归属感、建立国民身分认同和对国家的承担。
(三)在学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国民身分认同是学校的重要学习宗旨之一,并不限于个别科目。学校透过学校课程及课堂外的全方位学习活动,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动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政府鼓励学校善用政府及社区资源,如上述提及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国情展览、邀请国家队运动员与学生分享等,采用多元教学策略,筹办参观及考察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国民身分的认同。
总的来说,推动国情及国民教育有赖社会各界凝聚力量,营造氛围。特区政府会持续聆听社会各界的意见,检视现有相关设施及活动的安排,并按实际情况考虑优化或增设相关设施及项目,持之以恒地推动国情及国民教育的工作,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历史及发展,认识到内地与香港息息相关、血浓于水的关系,致力培养公众的国民身分认同和爱国情怀。
完
2022年7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08分
香港时间15时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