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提出构建健康活力、关爱宜居的香港
********************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九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将切实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更和谐、更稳定的香港,扶老助弱做得更到位,让市民享受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政府将重整医疗体制,转以预防为重,以及增强中医药角色。

  李家超说:「政府的目标是由目前以治疗为主、以医院为中心的格局,转向以预防为重、以社区为中心的体制。」他指出,现时公营医院服务总开支比重超过八成,基层医疗则不足两成,政府会投放更多资源推动基层医疗。

  地区康健中心在新体制之下会作为枢纽,统筹为市民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

  李家超说:「我们会与私营医疗界别共同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理念,并协调不同医疗专业,在社区内提供全面、持续、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

  他说,政府会在今年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亦计划成立「基层医疗健康管理局」,专责统筹管理公私营界别的基层医疗服务。

  重整后的医疗体制主要措施包括:

* 推出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转介经地区康健中心识别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高风险的市民至私营界别,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市民将获安排家庭医生及专职医护团队的治疗服务,政府会资助约一半检查和治疗费用;

* 优化长者医疗券计划,扩大适用范围至听力学家、营养师、临床心理学家和言语治疗师,以及医疗设备,例如助听器等,亦会把现时每年2,000元的医疗券增至2,500元,鼓励长者更有效使用基层医疗服务;

* 善用跨专业医疗人员服务,容许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可免转介直接服务病人;

* 检讨牙科服务,务求加强服务范畴和模式;及

* 增强中医药角色,资助中医药门诊服务的名额由每年600  000个增加至800  000个,同时加强地区康健中心的中医药服务。

  李家超说,公营医院服务作为医疗体制的骨干,服务亦会有所提升。他表示政府会在医务卫生局开设「中医药发展专员」职位,制订中医药发展蓝图;落实200  000个新增中医药门诊服务名额,并逐步扩展至更多医院和病种,包括积极探讨推展至癌症治疗,同时亦会深化香港与内地和大湾区中医药协作等。

  他提出改善公营医院病人体验;缩短专科门诊轮候时间;强化医院基建,未来五年增加约4  600张病床和约80间手术室,并推广「医健通」。他表示会成立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医疗中心,为需要跨专业支援的患者提供综合服务。

  为香港增添活力,政府将制定「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分阶段提供约30项多元化康体设施。此外,政府亦会增设休闲设施及项目,包括在香港岛建造「活力环岛长廊」、积极研究发展大屿山南部作生态旅游或康乐用途,以及举办周末市集,为市民的活动加添不同元素。

  为建设关爱共融的香港,政府会设立「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关爱队」),并把全港18区划分成不同小区,广纳地区组织和团体加入小区的「关爱队」,推展关爱活动,凝聚各界建设社区。

  香港作为全球最长寿的城市,政府会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支援居家安老,包括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恒常化、新增16间长者邻舍中心并扩展服务范围、扩大医院管理局的「离院长者综合支援计划」。同时,政府会把「关爱基金」下长者和残疾人士照顾者津贴恒常化,并增加 安老院的资助服务名额。

  为建设宜居香港,李家超表示,政府争取在二○三五年前将碳排放总量从二○○五年的水平减半,以迈向二○五○年前达致碳中和的目标,并将加紧各项减碳行动,包括节约能源、推动绿色运输和推动全民减废。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22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