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微塑胶排放及近岸水域的微塑胶含量远较其他地区为低
**************************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今日(十二月三十日)表示,根据调查显示,本港水域微塑胶的含量比其他已发展地区近岸海域为低,并远低于目前海外文献记载可能构成潜在生态风险的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经污水处理系统进入海洋环境的情况,环保署和渠务署于二○一九年及二○二○年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香港近岸水域的微塑胶含量。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香港水域微塑胶的含量比其他已发展地区近岸海域低约90%。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研究亦显示香港污水处理厂去除微塑胶的能力在世界同类设施中属于较高水平,当中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厂能去除污水中约80%微塑胶,而放流水的平均浓度为每公升六粒微塑胶;而二级生物处理厂能去除污水中约90%的微塑胶,放流水的平均浓度为每公升四至五粒微塑胶,远低于世界各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值(即每公升约30粒微塑胶)。
现时香港的公共污水收集网络已覆盖93%人口,覆盖率在世界上属非常高的水平。余下7%污水则通过私人污水处理厂或化粪池处理,当中化粪池所产生的污泥亦会被运送至公共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污水中绝大部分的微塑胶均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清除,最终排放至本港水域的残余微塑胶量已大幅减少。事实上,上述研究结果亦显示目前香港近岸水域的微塑胶含量较其他地区为低。
环保署一直关注废塑胶以至微塑胶所衍生的环境问题,并致力推广全民减废「走塑」文化以减少塑胶垃圾流进海洋环境,加强保护海洋生态。环保署于二○二一年九月更推出「Bye Bye微胶珠」约章,以鼓励业界尽快淘汰含微胶珠的冲洗型产品,协助消费者选择不含微胶珠的产品,从源头减少微胶珠对海洋生态的潜在影响。
发言人说:「约章自推出以来反应理想,成效显著,截至今年十二月底,已有超过160间机构参与,涵盖近140个品牌。环保署亦透过市场调查,检视了超过9 000款冲洗型个人护理及化妆产品,当中没有发现含有微胶珠的产品。」
发言人又指,市民日常使用及弃置的废塑胶亦是微塑胶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已致力推广全民减废「走塑」文化,包括立法管制以减少使用胶袋、胶樽及即弃塑胶餐具,以减少塑胶废物流进海洋环境。
环保署亦留意到目前欧美就如何减低清洗衣物时释出微纤维的各种探索,包括为洗衣机加上隔滤装置等。由于隔滤装置的孔眼太小可能会导致淤塞,而较大粒的微塑胶则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清除,因此国际间对此仍未有主流方案。事实上,上述的研究亦显示在污水处理厂的放流水中主要是体积较小(0.02至0.3毫米)的微塑胶,因此在洗衣机加上隔滤装置亦未必能有效清除。尽管如此,环保署会继续留意有关动向,并结合本港实际情况评估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完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