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一月十四日)上午出席活动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局长,两位医生被控误杀,这件事对医学界的士气是否有打击?整个制度是否不能保障医生?

医务卫生局局长:关于那事件,我不会评论其本身的实际情况。但是,对于有医生因为在工作上的一些失误,引致要接受刑事追责,在这方面,我相信全香港的医学界,不仅是公营医疗,都会很关注。一方面,医管局(医院管理局)会尽力支援我们这两位同事,他们其实都是很资深的医生,事件是工作上的一些失误引致。另一方面,我们亦很关注这事件会否影响,不仅是公营,亦包括私营业界,会否影响他们工作的效率和整体的专业发展。所以,我们很关注这事件,亦希望在过程中,不论是医管局、我们其他的同业,大家都保持冷静。其实医生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我十分肯定我的同行会继续保持专业,而医管局亦会做好措施,确保我们的同事在一个安全的系统和环境下继续工作。

记者:公院的工作环境比较忙,刚刚都说可能是一个失误,如果医管局容许一个这么忙的工作环境,而导致医生有失误,是否有一定的责任?另外刚刚都提及,现时医生短缺都比较严重,会否担心此事会打击医生,不敢入行或不敢在医管局工作?

医务卫生局局长:就着事件,我不会评论。但毫无疑问,医生在工作上是面对相当大的压力,因为关于病人的健康,甚至会有生死。我自己作为一名前线医生,亦很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些失误有时是绝对会发生,在医学界有医务委员会(香港医务委员会)处理。至于刑事的成分,我不作评论。在医管局方面,亦已做了很多工作,以改善同事的工作环境,例如针对这次事件,在电脑系统内有一些自动的警示,我会要求医管局继续提升这类的措施,以减低在医疗工作上的一些失误。

记者:你觉得现时会否已经影响一些医生,不敢做一些高风险的手术?或一些高龄病人、高风险病人,他们的手术很难找人「开刀」?另一条问题是,刚才有提及公营医院的流失率高,是否真的会落实强制医护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一定年期,才可以离开?另外,近来出现「抢药潮」,特首说会设自律性限制,昨日亦已发出公布,但昨日我们到药房买这些药,药房依然指不设限购,如何确保药房可以自律?

医务卫生局局长:首先,事件对于整个医学界的专业发展,以及在工作上,在心理上短暂有些影响。但不论在公营机构和私营医疗,我们都很有信心,我们的同业都是专业的,他们都是以病人的福祉为依归,会尽力做好他们的工作。关于高风险的手术,其实从来我们都是为病人作一个评估,一个比较,治疗与否,或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带来的风险,与病人商讨后,作出一个最终的、以病人为依归的决定。在这方面,我相信一直进行这些手术的医生,或者做这些治疗方案的医生,他们都曾面对这些压力,他们能够应付。

  至于药物方面,那些止痛、退烧药物,我们与分销商及零售商已作沟通,卫生署与他们沟通后,确认一个指标,基本上是一个指引,根据病人的需要,因为一般病人,每日最多都是服用八粒,我要强调「扑热息痛」本身过量会有其危险,会引致肝的损伤,甚至是肝衰竭。而一般服用这些止痛退烧药都不会超过七日,所以我们提出指引,60粒应该足够作为一般使用。如果超过这个份量,我们反而会担心带来副作用。我们发出的是指引,有个别(零售商)未必即时可以执行,我们会再通过卫生署,与分销商和零售商加强执行这个指引。由于这不是一项法律上的措施,而是一个指引,但我们会通过与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沟通,以加强这个指引的推进。

记者:如果靠药房把关,会否担心作用不大?他们会否「有钱唔搵」?第二个问题想跟进两位被控误杀的医生,是否认同其实不应该再追究他们两位?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先回答你最后一个问题,我已经强调,现时这是一个法律程序,关于法律程序,我们不会作任何评论。

  至于用指引去限制某一程度的售卖量,我相信是有效果的。有很多,特别是一些连锁的药店,他们已经正在执行这指引。虽然你们可能找到个别的零售商未必是即时执行,甚至可能有些人不去做此事,但是我强调的是,能够有大部分的零售商,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连锁店执行有关指引,我们可以减低市民囤积的风险,亦令更多市民,如果有需要,能够购买这些退烧止痛药。谢谢。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3时3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