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学馆「2023邵逸夫奖展览」展示得奖者科研成就(附图)
******************************
香港科学馆今日(十一月十日)起举行「2023邵逸夫奖展览」,介绍本年度各邵逸夫奖得奖者及他们的杰出贡献,并阐述相关学术领域的基础科学知识,让公众了解各国顶尖科学家在科研路上默默耕耘的成果。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于二○○二年成立,每年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和「数学科学奖」。得奖者须仍从事有关学术领域,在学术和科学研究及应用上有杰出贡献,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领域有卓越成就。
二○二三年度邵逸夫天文学奖得奖者为澳洲研究委员会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马修・贝尔斯教授、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系教授暨临时系主任及埃伯利文理学院研究副院长邓肯・洛里默教授和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埃伯利家族杰出讲座教授暨引力波及宇宙学中心主任莫拉・迈克劳克林教授。他们发现了首个快速电波爆发,并推断出其来源的多项特性,特别是它的极远距离、细小尺寸和巨大能量,他们还估计了快速电波爆发在宇宙中产生的速率,并强调透过它们用来探测宇宙的潜在功能。
二○二三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暨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主席帕特里克・克拉玛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杰出教授伊娃・诺加利斯教授,以表彰他们开创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使负责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机制能够于单个原子尺度上视觉化。他们揭示了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的基因转录机制的每一个步骤,正常的基因转录如何促进健康,以及机能失调如何导致疾病。
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普拉特・贾德森杰出服务数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教授和中国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教授获颁二○二三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对数学物理、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和凯勒几何的贡献。德林费尔德教授推动了几何朗兰兹纲领,而丘成桐教授则致力于解决广义相对论和弦理论所引起的数学问题。
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邵逸夫奖基金会联合主办,并由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联合筹划。
展览由即日起至二○二四年一月十日,在九龙尖沙咀东部科学馆道二号香港科学馆大堂举行,免费入场。有关展览详情,请浏览hk.science.museum/tc/web/scm/exhibition/shawprize.html,或致电2732 3232查询。
完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4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