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卫生局局长谈北京之行和「慢病共治计划」(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十一月十三日)下午出席「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启动礼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在谈「慢病共治计划」(「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前,我想先谈谈我到北京时,因应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提出很多有关医疗卫生的政策,特别是我们的「健康香港」政策,为寻求尽快落实,所以在北京见了很多部委,当然包括国家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监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海关总署),以及中华医学会。最重要的是我们拜会了港澳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夏宝龙主任。与主任的会面中,我们报告了香港在《施政报告》的新医疗政策,夏宝龙主任很同意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健康香港」的策略。他强调中央会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推动这些「健康香港」的医疗政策,特别他提到习近平主席曾说,健康如果用一个数字作比喻,是「1」,其他的事都是后面的「0」。没有健康就没有了这个「1」,后面所有的「0」都没有意义。他亦强调,健康和繁荣两者必须有相互关系,有健康才有繁荣,当然同时,我们有繁荣才会有更好的健康。最后,夏主任想我向所有医护人员说,他对香港医护人员的表现和专业是非常认可,绝对信任的。他特别强调,我们香港超过15 000名医生其实都是白求恩;我们超过60 000名的护理人员、我们的护士都是南丁格尔,都在香港医务卫生局的政策下,不论在公营或私营,均为了香港市民的健康作贡献。他会全力支持香港医疗卫生的发展。
记者:首先想问这计划,刚才说七成订在150元或以下,其实即是还有两成多是收高于建议水平的共付额。我们都有看到有些收的金额最高达到800元,政府会否考虑「封顶」?会否有一个足够的诱因给予基层市民参与?如果没有,会否未达到计划的原意?第二是,何时会再检讨扩大范围?有些基层团体都提出希望豁免筛查费,或涵盖更多疾病,这方面政府有甚么回应?
医务卫生局局长:首先共付费用方面,我们明白在私营医疗服务中,本身都是有不同的收费,个别医生会因应自己的资历、经验、地区、所服务的人群和市民的选择(来厘定收费)。最重要的是,整个计划的重点在于我们可以给予市民一个选择。今次你看到我们订出来的参考标准,其实正正反映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定位是相当准确。有超过七成的医生,他们订的收费是与我们的参考费──每次150元相若,即有七成是(等于或)较低。即使有约四分一所订的费用比较高,甚至是更高的话,你刚才说达到800元,其实市民绝对有权去选择,选择权在市民。一些认为价钱是自己最大关注的,费用是最大关注,他会选择一些共付额比较低的。但同一时间,亦有些市民可能会选择一些稍为高收费的。我在此再次强调,其实这正正反映市民是有选择。我们相信随着计划推进,会有更多医生参与,市民的选择亦会越来越多。
记者:扩大方面?
医务卫生局局长:至于扩大,我们会以此作为试点计划,这是一个「慢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通过筛查最普遍的糖尿病、高血压,我们可以取得一些资料,最重要是看到市民对于这种共付计划、这种筛查的意向,亦可以看到业界的参与情况,最终的是更加重要,就是我们看到这种共付计划──「慢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能否在一些健康指标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亦改善得到市民健康。这方面我们会在明年年初,计划推出后,我们会考虑找一些大学机构,就着这个先导计划作出一个研究,评估先导计划在病人层面、在医疗界别层面和整个政府效益方面能否达到我们的目标,这个是我们会做的事情。至于会否就这个计划做其他,特别是基层医疗的健康管理和早预防的呢?其实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已经提及一件事,就是牙科护理,就18岁以下、13岁或以上中学生的牙齿护理,提出要推行「青少年护齿共同治理先导计划」,那亦是一个共同治理的概念。这跟现时的「慢病共治计划」有点相近地方,服务都是用一个共付模式。我们会考虑在糖尿病、高血压筛查计划有成效时,评估会否把这个计划「做阔做深」。
记者:除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日后会否推出其他不同的慢性疾病筛查?
医务卫生局局长:正如我刚才提到,我们会针对这个先导计划的成效,委托大学机构做一个客观的评估,得出来的结果会为我们将来继续推广,或进一步为其他疾病的推出共同治理作出一个建议。
记者:共付额会不会有一个最高的限额,以免有些共付额太高而影响市民参与计划的意欲?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刚才都强调市民是有绝对的选择权。大家都明白,现时在私人市场,个别医生的收费有很大的差距,但起码我们要做到的是透明。市民通过已公布的所有参与计划医生的收费,包括其共付额都有公布。这些提供服务的医生要根据收费提供服务。市民如果不想选择这些收费很高的医生,绝对有权选择一些收费较低的医生。随着计划一直推进,我们相信这会形成一个导向,就是市民可以有选择权,而他们的选择最终会影响这些医生未来提供服务时的收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何我们要提升收费透明度。我相信将来市民的选择是最聪明,他们选择哪些医生,这些医生将来都会是最受欢迎的。无论他们的定价如何和其他方面,都会受市民作出的选择影响。
记者:与内地的器官互助机制,最新讨论得如何?是否还能如期在今年内可以推出?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们积极继续跟进,亦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何我们今次到北京与国家各个部委会面,包括卫健委和海关总署,当然我们有向港澳办提出。因为对于芷希的个案,大家也感到很鼓舞。通过两地共同的合作,体现「生命至上」。既可以符合器官捐赠者的心意,又可以帮助一个在香港的芷希BB。我们很高兴芷希已经过了一岁生日,也在康复的路上,所以今次我们都有提出。今次芷希这个个案其实是一个特事特办的模式,要做到恒常化,我们要考虑两地法规上的程序,特别是譬如人体器官在国家内离境输出是有些法规的,我们要处理这个问题,务求令整个(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恒常化的过程上做到合法、合理,亦帮助到更多市民。
记者:今年内是否有困难?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们会尽力和尽快,但如果牵涉到法例的处理,可能需要多点时间。谢谢。
完
2023年11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9时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