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发展局局长就「检视工程审批流程及统整建造标准,善用创新技术减省建造成本和时间」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主席:
首先感谢刘国勋议员今日提出的议案,以及卢伟国议员、黄国议员及龙汉标议员提出的修正案,让我们可以就工程成本管控和其他精简程序的建议与各位议员交换意见。
首先,我想先谈谈刘国勋议员在议案措辞提出香港在《国际建造成本指数2023》全球排名第八的情况。发展局一向关注建造成本问题,而工务工程成本管控一直是我们其中一项重点工作。事实上,在二○一六至二○二○年间,香港在刚才提及的《国际建造成本指数》的排名曾经在全球前三名内。过往数年,发展局推出多项策略性措施,并与业界协作,从而在工程成本管控方面做到一点成绩,全球建造成本排名亦向下有所调整。当然,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在项目成本表现方面,政府工务工程项目的表现其实保持良好。容许我以一些数据给各位一些概念。在二○一三/一四年至二○二三年这10个立法年度,财委会(财务委员会)合共批出约550个甲级工程项目,拨款总额约9,700亿元,至今只有其中百分之三,即16个项目需要向财委会申请追加拨款,所涉款项约百分之六,即571亿元。
此外,如果我们从结帐,即「埋单」角度去看,过去这10个立法年度有534个甲级工程项目完成最后结帐,原本这些项目的核准预算总额约1,720亿元,最后结帐的总开支低一些,约1,530亿元。换言之,虽然有个别项目需要向财委会追加拨款,但其他项目的盈余足以弥补超支项目的追加拨款,仍有约190亿元余额。即是说,最终所有项目的总开支,包括追加拨款的开支,为原核准预算的百分之九十。这些数据都说明政府有能力好好掌握项目的表现和开支。
事实上,香港的工务工程项目表现在国际上获得相当好的评价,例如牛津大学傅以斌教授,他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权威,曾经把香港工务工程项目与其他地方包括加拿大、丹麦、荷兰、瑞典和英国工程项目的表现作出比较,结果发现我们推展工务工程的机制和成本控制措施较其他地方为佳,工务工程出现超支情况的机会远比其他地方为低。
在具体的项目管控政策方面,发展局于二○一六年六月成立项目成本管理办事处,于二○一九年将这个办事处升格成为项目策略及管控处,透过推行不同措施,加强项目管控,以提升基建项目工程的表现。
管控处的做法是由项目立项开始进行审视,定期检讨和跟进,从而由详细设计至申请拨款各个阶段,全程监察项目的发展。自成立以来,管控处已审核约550项总值约12,000亿元的工程项目,并以「目的为本、实而不华」的原则优化项目设计,配以策略性措施,为政府减省了逾1,900亿元的潜在工程成本。这些工程大部分已顺利开展,部分亦已到达施工后期。我们有信心这些项目不会出现严重超支或延误的情况。
在系统设置方面,政府于二○一八年成立一个由发展局领导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陆续检视发展项目涉及的各个审批程序,以及理顺各个部门之间与发展相关的规定。督导小组不是独自做工夫,而是与业界有对接沟通,具体而言,在土地及建设谘询委员会之下增设了一个专责委员会,提供一个正式渠道让业界与政府商讨精简行政审批程序事宜。此外,发展局及各部门亦经常与各业界组织会面交流。
自督导小组成立以来,我们已推出多项与发展相关行政审批程序的精简措施。以近年为例,我们在过去两年推行了六项措施,涵盖一般建筑图则的审批、发展项目有关树木保育及移除的审批、规划许可附带条件的厘定、政府发放收地补偿前的业权查核、停车场楼面豁免安排,以及以更简便的方法对已获规划许可的发展计划作出修订。当中树木保育及移除方面正正是引入刘国勋议员刚才提及的专业人士自行核证安排,业界反应相当正面。
发展局在二○二○年年底成立项目促进办事处,以专案专办形式,协调部门以加快私人住宅项目的发展审批。其后,办事处的职能扩展至包括大型商业项目,并为受政府项目影响的棕地作业经营者在觅地重置业务方面提供一站式的谘询服务。
主席,我期待在往后的辩论中听取各位议员的意见,稍后再作回应。多谢主席。
完
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1时42分
香港时间11时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