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六题:为中小学生提供的体育活动
*******************
问题:
社区体育事务委员会于去年公布的《全港社区体质调查》结果指出,儿童及青少年的体能活动量未达至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水平(即每星期平均每天进行60分钟或以上中至高强度的体能活动)。有意见认为,增加中小学生的体育课时,可促进他们达致身心健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当局在上月二日向本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就中小学体育及艺术教育提交的讨论文件指出,学校普遍以全方位学习模式强化学生体育发展,包括增设如早操等体育活动时段、在多元智能课中增加体育活动比率、在小息、午息或课后时间为学生安排参与体能活动,以及举办校队训练、社际或班际体育比赛等,当局有否统计,采取上述学习模式的学校比例,并按二○二一年立法会换届选举地方选区以表列出分项资料;当局有否评估该等学校采取上述学习模式的成效;
(二)有否统计全港学校所引入的新兴运动项目的数目和类别,以及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学校的比例;如有,详情为何(包括学生是在体育课或以课外活动形式参与);
(三) 鉴于政府自二○一八年起透过「退役运动员转型计划」,支持学校聘用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推广主任,过去五年,透过该计划受聘的退役运动员数目,以及该等运动员属于哪些体育项目及平均薪酬为何;
(四)鉴于现时《体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订明,学校在小学阶段应分配总课时的百分之五至八予体育课,但二○二二年推出的《小学教育课程指引》(试行版)则建议体育课时占总课时不少于百分之五,当局现时对小学体育课时的规定为何;
(五)当局有否检视及统计,中小学体育课的课时是否达致总课时百分之五至八的比例,以及有否详细统计中小学每周平均的体育课时;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六)鉴于据悉,香港学生的体育课时比内地、新加坡及芬兰学生明显较低,另有民调指出,有逾七成半的学生家长赞成增加体育课时,当局会否考虑就增加体育课时进行研究,并与教育界等寻求共识;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体育是德、智、体、群、美五育之一,故一直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让学生能透过中小学校园生活,获得均衡的全人发展机会。就推动中小学体育的方向和策略,教育局已在二○二四年二月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注一)详细阐述。协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小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之一。学校除了按教育局要求根据体育课程指引为中小学生提供每周最少两节体育课外,亦普遍以全方位学习模式,透过多元化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体育技能及提升他们的体适能,建立恒常参与体能活动的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
就郑泳舜议员的提问,现覆如下:
(一)及(二)教育局一直致力支援学校以全方位学习模式推动学校体育发展,透过持续更新课程指引、制作学与教资源、提供体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专业网络,以至近年开展的「跃动校园 活力人生」计划 等不同方式,协助学校灵活安排不同体育活动。根据教育局与学校接触及相关资料显示,学校普遍以全方位学习模式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如在早会前、小息或午息,及课后时间等,按校情为学生适切安排参与多元化体能活动;组织与体育相关的课外活动;举办陆运会、水运会和校队训练;以及安排学生参加不同的校外体育比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为推广新兴运动,教育局鼓励学校配合体育课程,灵活引入不同的体育项目,并制作多元化的学与教资源如花式跳绳、三人篮球等,以及举办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介绍不同新兴运动如匹克球、巧固球、软式曲棍球等,提升教师的认识。由于学校引入不同的体育项目受众多因素如环境设施、学生兴趣、教师专长和经验等影响,教育局并没有就有关的资料作统计。
此外,学校也积极参与不同政府部门的体育活动。例如,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的「学校体育推广计划」一直广受学校欢迎,二○二二至二三年度的参与学校共608间,学生总人数逾34万5千人。二○二三至二四年度的计划亦增加筹办新兴运动项目,例如三人篮球等。为鼓励学生多做运动,改善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二○一九/二○学年起推广计划下的「sportACT奖励计划」奖项指标还涵盖一些日常的体能活动如家务、行楼梯、交通往来的急步行走、远足等,将运动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三)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主办的「退役运动员转型计划」目标是提供更多机会予运动员发挥潜能,让他们于退出训练和赛事后可开展更长远的事业;协助学校和体育机构推广体育运动;以及发掘和培育具潜质的体育人才。过去五年,在计划下共有249人受聘为学校体育推广主任,相关人数及其来自的运动项目载列如下:
学年 | |||||
运动项目 | 二○一九/二○ | 二○二○/二一 | 二○二一/二二 | 二○二二/二三 | 二○二三/二四 |
三项铁人 | 4 | 4 | 1 | 1 | 1 |
手球 | 6 | 6 | 4 | 6 | 6 |
水球 | 0 | 0 | 1 | 0 | 0 |
田径 | 4 | 4 | 5 | 4 | 3 |
乒乓球 | 1 | 1 | 1 | 1 | 1 |
羽毛球 | 0 | 1 | 0 | 0 | 0 |
足球 | 3 | 3 | 7 | 8 | 6 |
板球 | 1 | 1 | 0 | 0 | 0 |
空手道 | 5 | 5 | 5 | 3 | 3 |
保龄球 | 7 | 7 | 6 | 6 | 6 |
柔道 | 2 | 2 | 2 | 2 | 2 |
拳击 | 0 | 0 | 0 | 2 | 2 |
单车 | 9 | 8 | 3 | 5 | 6 |
棒球 | 1 | 1 | 1 | 1 | 1 |
跆拳道 | 1 | 2 | 3 | 3 | 4 |
滑浪风帆 | 1 | 0 | 0 | 0 | 0 |
运动攀登 | 1 | 1 | 1 | 1 | 1 |
璧球 | 1 | 2 | 1 | 1 | 1 |
独木舟 | 0 | 0 | 0 | 1 | 1 |
龙舟 | 0 | 0 | 1 | 1 | 1 |
赛艇 | 4 | 4 | 3 | 2 | 2 |
蹼泳 | 1 | 1 | 1 | 1 | 1 |
篮球 | 0 | 0 | 1 | 0 | 0 |
总数 | 52 | 53 | 47 | 49 | 48 |
受聘的退役运动员的薪金是根据其于香港代表队成年级别运动员或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年期及相关工作经验而厘定, 起薪点介乎每月17,980元至25,590元。
(四)、(五)及(六)不同地区的教育制度、课程架构、教学和评估政策的制订,均建基于其独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空间环境、历史及经济等因素。在制定香港的体育课程时,教育局和课程发展议会已整体考虑香港学生五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以及平衡香港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诉求。现时,普遍学校按课程指引为中小学生提供每周最少两节体育课,并透过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体育技能及提升他们的体适能,建立恒常参与体能活动的习惯,并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
根据二○二二年小学教育课程指引(试行版)的建议,小学体育课时占总课时不少于百分之五,当中并不设定上限。学校可灵活运用弹性课时,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均衡发展。有关课时建议亦已广泛谘询业界意见并得到支持。根据课程探访观察所见,部分小学灵活地安排每周三节或以上的体育课,显示有关建议能让学校在编排时间表上更具灵活性。
学生的体育发展并不局限于学校的体育课堂。学校应以全方位学习方式善用弹性课/学时,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教育局在二○二四年二月向全港学校发出通告第5/2024号「透过推动体能活动发展活跃及健康生活方式」(注二),向学校提供策略及具体建议措施,以及相关的学与教资源和支援措施,例如提供体能活动例子和日志,引导学生除了体育课外,可透过参与校队训练和日常的体能活动如急步行、行楼梯、家务、伸展运动等,将运动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教育局一直通过视学、学校探访、日常与学校沟通等途径,了解和检视学校工作(包括体育课时)的推行情况,并提供专业意见和支援,促进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如发现学校不符合要求,会即时作出跟进。教育局会持续提供更多支援,亦会与康文署和其他部门合作,协助学校促进学生的体能及健康。
注一:www.legco.gov.hk/yr2024/chinese/panels/ed/papers/ed20240202cb4-123-3-c.pdf
注二: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EDBC24005C.pdf
完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10分
香港时间13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