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环境及生态局局长就「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渔农业发展」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日(六月五日)在立法会会议就何俊贤议员动议的「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渔农业发展」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
 
  我再次感谢何俊贤议员提出今日的议案,亦衷心感谢姚柏良议员、李镇强议员及陈月明议员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各位议员就议案提出具启发性的宝贵意见。
 
  过往,本地渔农业界普遍采用以初级生产为目标的经营模式,为协助业界增值,政府促进业界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扩展业务至涵盖渔农产品加工、渔农产品销售、休闲、文化及体验等服务的第二及第三产业,提升渔农业整体附加价值,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会继续以新科技推动渔农业发展,包括在新鱼类养殖区发展现代化深海网箱养殖、在拟建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推行现代化塘鱼养殖、发展现代化及环保的多层式禽畜农场和多层式水耕农场、设立农业园以协助培育农业科技和管理现代化农场的知识等,积极协助业界应用新生产模式,引领渔农业升级转型。
 
  此外,「渔业持续发展基金」(「渔业基金」)和「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农业基金」)为渔农业界发展可持续或高增值的作业模式提供财政支援。「渔业基金」及「农业基金」已资助多个与技术提升有关的项目,例如海鱼育苗技术及高增值渔产品发展、中药治疗鱼病研究、开发全天然有机液态肥料,以及支援禽畜业界制订多层式禽畜养殖场设计指引及就兴建多层式禽畜养殖场进行可行性硏究等。未来,政府会就两个基金的使用与业界作更紧密沟通和合作,务求令基金的使用更有效率,从而支援业界的发展。
 
  另外,政府一直支援业界创建自家品牌,说好品牌故事,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农业基金」已资助「本地蔬菜分级产销及建立品牌先导计划」,为农产品进行分级和开拓地域性包装分销中心,以供应稳定且高质素本地蔬菜,建立及推广本地品牌,方便市民购买,满足市场需求。
 
  渔护署(渔农自然护理署)亦联同香港理工大学未来食品研究院透过政产学研方式合作,利用包装、冷冻、屠宰等不同种类的食品加工技术,并配合科学化试味测试,以加强及改善本地水产品的食味、香味及口感。今年年初,以烟熏技术合作研发本地优质预制菜──樱桃木烟熏黄鱲䱽,并透过鱼类统营处(鱼统处)生产及于渔农美食嘉年华正式推出销售,市场反映十分良好。
 
  我们亦会透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渔农产品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市民对本地渔农产品的消费意欲。同时,我们会推广资讯科技的应用,以协助业界拓展产品流通和销售管道。
 
  在推动销售方面,渔护署每年举办本地渔农美食嘉年华,以及与鱼统处和蔬菜统营处(菜统处)共同参加本港各个食品展览会,如亚洲素食展、美食博览、国际食品餐饮及酒店设备展及本地有机水产节等。渔护署亦与鱼统处及菜统处举办一系列以本地渔农美食为主题的嘉年华活动,展销本地优质渔农产品,促进本地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便利消费者购买本地渔农产品,渔护署与鱼统处及菜统处共同开发了手机流动应用程式「本地鱼菜直送」及购物网站,透过线上平台及约100个销售点出售本地渔农产品,加上定期在「本地鱼菜直送」实体店举办假日墟市,让渔农户能直接推广其产品。
 
  正如在开场发言中提及,现时可透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向内地以免关税优惠出口及销售认可的香港水产品。鱼统处亦已开展大湾区内的宣传活动,积极参展大湾区的展览会,包括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及其他合适的展览,向内地的餐饮业界、超商及电商公司推广更多本地优质渔产品。另外,鱼统处会走访大湾区内其他销售平台和展览会,以物色更多的合作伙伴,期望能扩大本地优质渔产品于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的份额。
 
  我们亦会与内地海关总署及其他相关部门保持紧密合作,期望未来可推出更多措施便利本地渔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
 
  香港会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内地优质渔农副食品「走出去」。在检测认证方面,香港的检测认证机构熟悉国际及地区标准及法规要求,可以协助内地渔农副食品符合有关标准及法规要求。现时,负责认可香港的食品检测认证机构的香港认可处是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所认可合作组织(ILAC)及亚太认可合作组织(APAC)的成员,亦是这些合作组织的多边相互承认协议签署成员。根据这些协议,经香港认可处认可的香港检测认证机构出具的报告,可获全球超过110个经济体的认可机构承认,所以我们善用香港检测认证的专业服务,为内地渔农副食品的品质把关,有利于提升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此外,在过去数年,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曾合作举办专题研讨会,鼓励内地食品企业用好香港优势,例如包装设计服务及线上线下行销平台,提升产品竞争力,「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发展「一带一路」农食品产业和贸易。
 
  除了协助内地优质渔农副食品「走出去」,香港亦可发挥枢纽作用协助国际优质副食品「走进来」。例如香港贸易发展局每年举办的美食商贸博览,展示餐饮业界的多项服务,并举办研讨会,让业界掌握最新资讯;去年成功展示了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的佳肴餐饮、最新的餐饮服务及科技,吸引环球买家包括内地买家来港采购优质产品,并为香港、内地及环球参展商提供平台推广美食产品,巩固香港作为重要食品贸易枢纽的地位。
 
  另外,为了推动渔农业与旅游业的跨行业发展,渔护署透过「渔业基金」资助规划及设计在长洲水域及新界东北水域发展与休闲渔业有关的新生态游路线及相关设施。旅游路线包括鱼排作业考察、渔民捕鱼示范及地质考察等元素。项目亦提供渔民培训,邀请生态专家为渔民提供训练及海上实习,协助渔民掌握营运生态导赏团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此外,我们近年亦透过基金支援珍珠养殖及生态导赏团的项目。该项目于麻南笏成立珍珠养殖中心,进行珍珠养殖的同时也举办珍珠生态导赏团,向参加者介绍养殖珍珠技术及提供珍珠饰物制作体验。
 
  同时,渔护署正积极推广休闲农业发展,让主要从事商业农耕的农场提供休闲活动作辅助业务,例如农作物自摘、售卖自家种植的农作物、简单烹调自家农作物及举办农耕教育活动等,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推广农产品,以及让市民认识和体验农耕,亦丰富市民及旅客的农家体验。
 
  在培训人才方面,渔护署亦与本地的大专院校合作,开办渔农业相关的学士课程,署方同时亦积极举办各项的实习计划,增加年轻人对农耕、渔业的认识。例如该署与菜统处辖下的「全环控水耕研发中心」在去年推出「水耕种植实习培训先导计划」,在东龙洲鱼类养殖区示范场为本地大专学生举办暑期实习计划,同时为现职及新入行人士提供培训。
 
  主席,我们会继续与业界携手落实《渔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的各项措施,并持续优化其中的内容。政府会继续为业界提供技术及财政支援,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改造并提升本地渔农业,提高本地渔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我们致力支援业界走出传统经营模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协助业界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一方面可以增加香港食物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顾及保障和平衡保育的需要。
 
  香港亦会继续发挥枢纽作用,善用作为国际城市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协助本地渔农产品参与内地的庞大市场,同时与世界接轨,成为连结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协助内地优质渔农副食品「走出去」及国际优质副食品「走进来」。
 
  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