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立法会答问会答问内容(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七日)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答问会的答问内容: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周小松议员。
 
周小松议员:主席,首先我多谢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采纳我和劳联提出的多项建议,包括检讨破欠基金的特惠款项、在公务员中推行育儿假,以及促进中高龄人士就业等等,这些都是利民的好政策,值得肯定。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建议落实强积金全自由行,并在二○二五年内就具体方案谘询公众和修订有关法例,方向清晰,以及有具体时间目标。广大雇员终于有望可以自由灵活地处理他们的强积金投资,以及进行退休规划。随着强积金制度配套不断完善,雇员的退休保障网将会越来越稳固,但还有一个问题今次《施政报告》未有触及,就是政府曾经表示等待至积金易在下年底全面运作之后,将会落实为低收入人士代供强积金的安排。去年初,我曾经提出质询,当时政府回覆正在研究推行的细节。目前,距离积金易平台全面运作只有一年时间,政府会否与未来推行全自由行一样,可以有一个更清晰、明确的落实方案和时间表,并承诺会在下一年度如期推行?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首先多谢周小松议员所提出的问题,亦对于在《施政报告》中,我制订的一些与劳工等有关的措施予以支持,我很多谢。
 
  刚才周议员提及的有关事情,其实应该在上届政府时提出。我知道劳福局(劳工及福利局)在这方面正在做研究,我相信劳福局亦听到周议员在这方面所提出的。回去后,我会与劳福局就这个问题再探讨。多谢周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刘国勋议员。
 
刘国勋议员:多谢主席。特首,我认同《施政报告》「齐改革同发展」的主题,也是我一直在土地发展推动北都的精神——以革新思维谋发展。《施政报告》形容北部都会区将逐渐进入收成期,我认为要做到收成如期,要继续深化改革,改变政府审批文化,改变现时工程长、造价贵的问题。发展局早于七月发出通知,要求决策局和部门须采取便利发展及协同合作的思维,担当促进者角色。我想了解,现时各部门有否按要求交代实际执行的情况,有否列出具体措施或行动计划,令日后工程可以加快,减低建造成本?另外,我亦要感谢特首接纳我们民建联的建议,令我们在《施政报告》亦有所收成。特首提出在北部都会区已经找了三个试点试行「片区开发」模式,亦会由政府成立和牵头的公司,制订试点发展的产业园区。我认为片区统筹可以加快北部都会区的步伐,令之更快、更整全。我想问特首可否透露这三个片区的试点位置在哪里?面对接下来的经济环境,怎样令私人力量更愿意参与这个新发展模式?对于北都公司,我认同可以补足北都办现时过于侧重规划和工务工程,缺少产业政策、营运管理、招商引资的思维不足,但政府会否多做一步,为北都公司制订专属法例,例如北部都会区条例,赋予更多权力,拆墙松绑,并且容许北都公司参与北都土地的整合、发展,以至项目投资等,更有力推动北都的发展策略?多谢特首。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刘议员。我们在内部通告已经清晰说明,我们审批特别是一些工程项目,涉及的部门,在发展局之下,已经成立一个专责小组去推动。通告指示每个人在思维上都应该有「促进者」的责任。事实上,我相信每位公务员加入政府都希望服务市民,所以服务就有「促进」这个重要元素,只是再提醒大家。我想说的是,制度方面的优化要不断进行,所以现时在发展局辖下的小组,在不同领域方面,有可能促进的都要促进。我是一个心急的人,在上任时,我们已经将一系列的法例修订。在造地方面,有些起码缩短了三分之一时间,有些缩短一半,但我觉得要优化的地方有很多,如果有甚么可以再优化的程序,你可以告诉我们。对于公务员的工作态度,我知道社会人士有很多不同要求,公务员团队都是努力处理。很公道地说,如果大家看最近期的世界竞争力报告,香港政府的效率位列全球首三名,我们排第三。香港政府的效率可以位列世界第三,证明公务员在效率方面都是希望做到最好。有时是涉及制度方面,即使全心想服务、想在多方面提速提效,也要在制度上作出改良,所以发展局发的通告是希望在系统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的磨合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每个步骤在磨合过程只会越做越好,如果看到有哪个环节,刘议员或其他议员再提出,我相信所有公务员都乐意再提升不同环节的效率。
 
  刚才刘议员特别谈到北部都会区,推出片区的细节我留待发展局交代,因为有不同的考虑,拣选哪个地方做甚么、面积有多大,我交由发展局从技术角度向大家解释,我觉得重要的是,我将概念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内部讨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超过10年,有些15年,长远发展。我相信可能长达20年,在这么大的发展里,要提速提效,只靠政府是不行的。如何运用市场的力量,发展局和我们不同的团队到不同地方考察,参考有甚么方法、外地怎样做。其中之一是使用市场的力量,其实香港有一个成功例子,就是机场管理局,做得很好,大家都有目共睹。这是一个模式,如果用这个模式,就正如刘议员所说,可能有些法例要处理,另外可能是一些合作模式,在合作协议订下一些规则。
   
  那么用甚么模式经营片区,很在乎片区的大小和性质。我又举例,例如做科技发展,等于另一个科学园,是否就能像科学园一样,给香港科技园或建立另一个像科技园一样的组织?所以,真正在细节上如何做,发展局会在记者会交代,亦会在立法会向大家解释。在顶层设计,作为行政长官,我的要求是甚么?灵活多变。因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会超过十多年,只靠政府力量并不足够,而且我看到有心的企业,很多都是长远发展。我在《施政报告》提及「耐心资本」,这些就是「耐心资本」,是一个长远发展,不是追求短暂回报。我跟很多基金或企业讨论《施政报告》,他们给我的意见是,他们很愿意参与一些耐心发展、耐心资本。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用多元方法,按照片区实际大小、性质,以及我们希望整体涉及甚么元素,实事求是地设定方案。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郭玲丽议员。

郭玲丽议员:特首,在《施政报告》内看到政府和团队都对民生关注和用心,为民生做实事,亦感谢政府聆听市民声音,并采纳了我们民建联很多建议。《施政报告》提出了多项措施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特别提到由司长领导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本人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突破,相信可以为香港人才和教育谱出新的篇章。但现时打造国际教育枢纽的政策集中于专上教育,本人认为其实DSE文凭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都可以成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重要一环。本人认为DSE是国际承认的公开考试中最尊重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考试,现时有600所境外高等学校已承认文凭试的资历,而其他院校未有一间拒绝承认,内地亦有不少高校透过文凭试的收生计划来招收学生,所以相信如果推广DSE不单可以说好我们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更加可以吸引境外的考生到香港考试,带动「考试旅游」或教育文化的交流,可以与报告内提及打造「留学香港」产生协同效应。就此,我在此想知道对于推动DSE国际化,特别提到提升DSE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力,令它成为国际化的测试,对于DSE的品牌,特首有甚么想法?将来有否甚么措施,或者甚么方法去推广到世界?多谢特首,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郭议员。要推动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要多元化推动的,所以我设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亦要求政务司司长作为主席带领,这表示我很重视这个委员会,亦对这委员会有很大期望。其背后的理念我参考了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内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及教育、人才和科技一体化推动发展的重要性。我非常受启发,亦非常认同和支持。我所推动的,其中当然包括「留学香港」品牌,这亦是我认为我们其中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金漆招牌,但我认为要分阶段去做。我很认同DSE的认受性,的确因为它的本质好,是优质的,可以用中文,亦可以用繁体和简体,这亦与文化有关。在吸引更多学生来港留学读书方面,现阶段目标群是希望大学或专上教育,若真真正正走到下一步,即刚才郭议员所说,希望很多人读DSE课程,来香港读或在其当地读而进入大学,我们便要参考例如国际教育需要如何推动,例如大家认识的IB课程(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成功的原因是,它在不同地方都有其课程设计出来,而且有教师去教,有这样的教育体系,要去到这一步需要大量的建设。即是说,就算「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希望考DSE,目前来说当地仍未建立一个可以教DSE的教育体系。DSE当然是一个很吸引的金漆招牌,但要做到这一步是需要时间的。现阶段我们实事求是,在这阶段争取最大的成功和回报,我认为是要以吸引他们来香港读书为首位。当我们吸引了更多外地学生来香港读书,结果亦会增加宣传效应。我们可能考虑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合作),若在这方面「男有心、女有意」般建立,就可能事半功倍。否则,我有心希望这样,但当地不设立教育体系,我觉得这样就变成有心无力,所以务实地发展留学香港,(吸引学生)来香港读书,我认为是首要的。我亦相信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亦会讨论这一系列问题,所以我多谢大家的意见,亦很感谢郭议员在此反映对教育的关心和对教育的热诚。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谭岳衡议员。
 
谭岳衡议员:多谢主席。特首,香港现在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长者占总人口两成,几年之后更会达到两成半。例如每四人当中就有一位是长者。现时香港人均寿命全球第一——85岁。大家对养老生活的质素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养老金融的需求。养老金融是中央提出五篇发展金融「大文章」的其中一个方面,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以及普惠金融。所以,香港养老金融既是一个金融问题,又是一个民生问题。请问特首,未来在发展这个养老金融方面有甚么新措施?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主席,我首先非常感谢谭议员今日用广东话向我发言,我还记得上一次我是用普通话,所以非常多谢。我亦非常多谢有这个互动机会。
 
  养老是我们非常注重的,所以《施政报告》有大量篇幅谈养老——无论是在本地或是大湾区——如何再推动。养老金融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很多时只是想着务务实实地做实事,忘记了其实在其他配套方面,特别是健康的长者有其他生活需要,所以我们今次成立了一个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由一位副司长担任组长。
   
  银发的发展工作有五方面,其中一方面正正就是刚才所说,在养老方面的财务安排。当然,例如现有的退休后的金融产品,很多时是已存在,但推广未足够。另外,因为没有重点发掘这类产品,很多时只是从供应的角度考虑,我觉得这些应该多从需求的角度考虑。所以,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就是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在座各位,特别是金融界朋友,如果在这方面有任何意见,都可以提出。所以我亦藉这个机会,希望听听有甚么宝贵意见。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谭岳衡议员。
 
谭岳衡议员:多谢特首。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其实可以考虑。第一,提高中青年就业人士MPF的供款上限,同时扩大提供MPF的保证回报的产品。第二,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还有一个,就是鼓励金融机构发展跨境养老金融的配套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发展银发经济,投资更多银发经济的项目。第四,接受内地养老金跨境投资,令香港发展成为内地养老跨境投资管理中心。我想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利用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帮助我们广大市民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多谢特首。
 
行政长官:要讲多谢的是我,谭议员。我在开场发言说过,今次的《施政报告》汇合了民间智慧和政府谋划,其实,刚才你就是代表智慧和政府的谋划,我相信工作小组的组长都会听到这方面很好的意见。当然,我们都会一一考虑。我有时觉得,政府指明方向、指明政策,其实有很多智慧就会到来,因为实际可以做的实在太多,有时候因为声音太广泛而未能聚焦。但当我们指明了方向、有工作组,社会共识存在,我们就可以照顾很多需求,特别是过往我们只是针对一些特别需要照顾的长者,其实很多健健康康的,我们都希望他们在香港生活得更健康、更愉快。再一次多谢谭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邵家辉议员。

邵家辉议员:尊敬的特首,对于今次《施政报告》,我们觉得非常全面,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自由党是非常支持,感谢特首采纳了我们很多自由党的建议。近期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经济比较疲弱,零售和饮食业的挑战都是一个新的转型期,挑战很大,特首接纳了百分百信贷保证、八九成(信贷担保产品),延长他一年的「还息不还本」,我昨晚听到很多朋友致电给我,他们都非常感激,因为在现在银根短缺的情况下,对他们来说是一根「救命草」。另外,对于特首接纳我们希望可以把「一周一行」──在大湾区的「一周一行」──变做「一签多行」,以及把试点在其他地方试做「一周一行」,我们都非常感谢。我自己在全国政协其实有提案,都是希望可将在大湾区的深圳合资格住户由「一周一行」变成「一签多行」,而该八个城市可以变成「一周一行」。我昨日看到特首所说的试点其实是不是指这八个城市?还是不单这八个城市,会有更多城市,带更多朋友过来香港,帮助香港零售饮食和各行各业?以及如何继续努力争取中央尽快放宽?谢谢特首。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邵议员。我在《施政报告》谘询和与各位议员及市民交流时,充分体会某一些行业在经济转型期面对特别多挑战,而中小企占经营者超过95%,所以有什么可帮忙的我们都希望帮忙。我吸纳了在座议员不同意见,也吸纳了邵议员的意见,我们推出八项措施帮助中小企。其实特区政府自走出疫情后,我们都十分用心研究很多措施,研究后我们都非常感谢中央给我们一个很畅通的渠道,让我反映不同意见;我也非常感谢中央各部委很认真,很多时我们看推出一项政策好像是一件很简单、容易的事,其实过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很多不同部委都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帮助我们解决香港要处理的不同需求,所以在此再借这机会衷心感谢港澳办每一位同事和中央各部委,也再次多谢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在我们与中央沟通、争取任何政策时,我希望是实事求是,也希望説得出做得到,所以有很多我们所探讨的是不适合公开,我也希望快点瓜熟蒂落,(让政策)在大家面前出现。当然,在探讨不同城市时,我觉得和我们交往最多的就最直接,而交通最方便也是最直接。我也是朝着这方向,希望尽快瓜熟蒂落,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林素蔚议员。
 
林素蔚议员:多谢主席。特首早晨。首先要感谢特首在这份《施政报告》听取了很多意见,尤其在今年上半年立法会通过改革一些医疗制度、精神健康政策的同时,这份《施政报告》也有一系列措施落实,包括很多同事的建议,和我争取多时的照顾者资料库、扩展牙科范围都做到,做到真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过我留意到这份《施政报告》提到优化专科门诊的分流制度和转介安排,包括设立跨专科综合门诊,免却需要多重转介。我想了解一下,详情如何?因为此做法在内地并不陌生,但对于香港人而言,可以说是打破了一贯做法。所以在此希望特首可多讲解一些,这个门诊是改革现有医院,还是配合我们将来第三间医学院或医院的建立,同时同步建立这个机制?究竟这个跨专科综合门诊是涵盖哪些专科门诊的范围?因为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经常提到,眼科专科门诊,九龙西要轮候185个星期;我们经常关注到的精神健康门诊,九龙东要轮候97个星期。所以,其实我们很多大众、市民,尤其是长期病患者,关心专科门诊的做法,所以在此想看看特首的回应。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你对医疗系统的关心。我听到,证明我们今次医疗改革是对症下药。医疗方面,我们每年的支出非常庞大,是政府在政策方面头三位最庞大的。这三位是医疗、教育和社福,占整个政府开支的60%。换言之,每个差不多是20%。但我们有15个局,所以其他局的资源相对就没有那么多。我们在有限资源之下,如何去处理公营服务?我们要提升效益。
 
  刚才提及,跨专科统筹,意思是什么?因为同一个病人,可能他又看泌尿科、心脏科或肾科,如果有一个专科,将这几个他要看的专科集中为只看一个专科,而这个专科会兼顾其他专科界别,换言之,他只需看一个专科,就会跨其他专科去照顾他的个案。简单而言,有一个专科做他的case officer。实际如何,我会交给医卫局(医务卫生局),因为各司局长都会在一系列的记者会交代他们各自范畴的细节。但其中一个,按我了解,是涉及做一个平台,因为不同专科都知道这位病人向三或四个专科求诊的话,这个平台让它们能统整,看看如何能做到跨专科,不需走遍这么多个专科门诊。过程中如何优化、落实,我们在一系列的记者会或立法会会细节交代这些技术性问题。
 
  我想从体系建设、顶层建设方面,讲讲刚才提出的问题。因为资源永远有限,所以我决定将医疗服务增量或增加病人受益率、受效率时,除了在内部制度优化、增加效率外,例如设立跨专科(综合门诊)的新机制,我们还希望将公私营合作做得更畅顺。第二是希望扩容,既然我们和大湾区有这么多合作方法,将一些我们认为市民更受惠、而确保标准符合我们的要求的医疗服务扩容。所以我在此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在顶层设计中除了希望优化本地医疗服务——这已是世界水平,但因资源有限,所以刚才提及要排队,这是现实,我们只能在系统中优化,令效率高些——但同时我们要扩容,所以扩容在两个方面。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吴永嘉议员。

吴永嘉议员:多谢主席。特首,首先多谢你接纳经民联对这次《施政报告》的60、70项建议,当中当然包括由经民联首先提出的「还息不还本」方案,多谢你。另外,我知道政府将会成立工作组,由政务司副司长领导,跨部门统筹,发掘旅游热点。而文体旅局今年内公布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 (《旅游业发展蓝图2.0》)将包括开拓生态旅游、拓展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盛事旅游经济等。香港的工业故事充分体现了狮子山奋斗的精神,而工业界也准备就绪,无论是他们在香港新建的厂房,或者是将旧厂房改建时,亦已经准备了一些落地玻璃去把生产线围起来,向市民介绍我们的工业流程是怎样的,从而让他们知道更多香港的工业发展。我想请问特首,工业旅游也是特色旅游,政府会不会考虑列入旅游热点内?谢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首先,多谢吴议员一直反映业界关注的问题,包括提议再推「还息不还本」,我们亦接纳了吴议员的意见,很多谢大家。在《施政报告》中,除了成立「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由卓副司长(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领导,同时也提及我们会公布《旅游业发展蓝图2.0》,我想和大家分享背后的思考是甚么。任何体系建设,很多时候我都听到有意见说「这个需要司长负责,那个要副司长负责、要统筹」。对的,要统筹,但在任何体系建设,我必须强调一点,就是系统关系。进行改革其中要防止的一事,英文形容得很好,就是ownership of the problem——一个政策局本来应负的责任,不可以因为有了一个委员会便给了那委员会,这样的话,它就忘却了自己应有的责任,所以责任制很重要。我做任何体系建设,如果只需要强化统筹,司长和副司长会参与,需要时会统筹,我很多时候也参与统筹,但不是成立一个行政长官在这方面的统筹会、那方面的统筹会,这样的话,有关政策局就不再拥有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是在任何体系建设必须要谨记的。生一利,可能亦生一害,这就是最大的害。我设了15个政策局,15位局长独当一面,我亦很有信心,每个局长会尽心尽力,各司其职,如此就发挥了协同效应。一个指挥家在一个交响乐团中,担任指挥的人未必拉小提琴最厉害,也不一定是弹琴最好的那一个,但他要每一个人都发挥最好的功能,我觉得这就是特首的责任,所以15位局长我也要求他们独当一面。即使我们发展《旅游业发展蓝图2.0》,责任还是在文体旅局。
 
  那为甚么要成立一个由卓副司长领导的工作组呢?他做的是相辅相成,但不是将文体旅局的文体旅责任拿走,他只是帮它加速,或者辅助。为甚么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突破点,突破点就要有突破的做法。突破的做法也要有一些新的意念、新的思想,再者是要汇聚民间力量。在这方面,我相信由卓副司长做一个工作小组的组长,他就可以发挥。为甚么呢?我们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体系,就是18个区,有18区的专员,最了解他们当地的吸引力。例如九龙城,我以前亦曾在九龙城服务,那些食肆是一流的,应不应该做一个美食村呢?当然这些地区智慧,我相信卓副司长会听意见。还有在座的,我曾经在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很多议员对于旅游有很多很好的意见,是很深入的。例如我听过一个意见说,如果我去一个地方,所有人都说:「你没有去过那里?那你不就是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我们所希望的就是要有一个很代表香港的地方,令每人都会说:「你有没有『搞错』?去香港也不去那里!」正是希望卓副司长发挥这个作用,也希望大家共同提供意见,这是集体智慧。所以我强调,《施政报告》是融合了民间智慧和政府谋划,绝对是。我强调「齐改革同发展」,每个人都要参与,在座都是爱国爱港的治港者,是建设者,而非评论员,你们也会一件一件实事推出去做。所以你们给予意见,我也希望你们能一同参与,因为你们熟悉某个地区,如果我们接纳了你们的意见,你们主导推动,共同参与,我更欢迎。这是共同努力。
 
  最后,我要回答吴议员所说的工业旅游。我很多年前去过日本,当时很少地方用机械人组装车辆,我的确曾参观一个车厂,那些机械人维修车辆,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工业旅游绝对有优势。但我想问吴议员一点,现在有任何障碍阻碍你去做这件事吗?如果有任何规则需要政府配合的,政府一定会考虑,但不要等。我们要改革,刚才我说,自身就要求改革,我不是要前面的人改革、左边的人改革,改革由自身开始。我们就在今日,大家想想,可以一件一件实事办出来。我同意亦看过现在很多工厂生产线,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生产力促进局,做得非常好。但宣传不足,要做多一些宣传。我在那里说的,祖恒(立法会议员陈祖恒)是主席,要做多些宣传,好的事情不怕告诉人。我们去其他地方,他们的宣传做得很好,去完探访以后,你也说回来要做、回来要学。其实我们有,但你不做宣传。为甚么这个工业旅游,你就不开创呢?如果有任何地方,你发现政府有规条,要拆墙松绑,立即通知我们,不要等。一起做,干起来,做起来,做实事,一项一项,就好像夏宝龙主任那样,将爱国爱港的精神一项一项、实实在在地推出来。今天我们就要起动。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李惟宏议员。
 
李惟宏议员:多谢主席。感谢行政长官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到多项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和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圈等方面的建议,我想对于我们长期经营的业界,很多行家都非常鼓舞。我经常跟业界说,我们未来必须继续持续改革、多元发展和开拓新市场,我相信这份《施政报告》回应了很多业界的关注点。在香港,其实做黄金商品期货衍生工具等产品,有一个很长的历史,香港机场金库在○九年开设,港交所亦在二○一二年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但难免在香港有业界人士认为推动的力度,在特区政府层面不太足够,令有些香港的行家将业务推动至海外。我想问特区政府未来如何可以避免以往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发挥业界潜力,同时亦可以为国家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更多和更大贡献?谢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李议员。以前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够,就是因为政策没有制订出来。正因为我听到这方面的声音,所以制订政策,动起来、活起来、做起来,我相信速度会较快。当然有了政策后,参与者都要动起来、活起来。在金融中心以及贸易中心方面,我们推动了有实金的仓库,首先以实物带动经济、带动参与者、带动企业活动。我们在机场的仓库容量大概有150吨,但最近有一个国家兴建一个新的,容量达500吨。我们是否很遥远?我承认有些遥远,所以要急起直追,政策就提出来。但又要这样说,我们刚刚在去年二○二三年走出疫情,我的政策是针对快些复原、固本培元,现时到了一个全面拼实力的时候,所以你看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方向革新,这次是大力度去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确,而且香港人是聪明的,当我的政策很清晰指明道向,集大家的意志和努力,一定做到。
 
  除黄金实金仓库外,黄金贸易就会来,有交割、有金融、有专业人士,但这只是其中一个领域。另一个领域就如李议员所说,我们更重视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因为航运所运载的货物中,其实大宗商品占了一半,甚至超过一半。如果我们要发展航运中心,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是开创性的,英文可以说是game changer,但我们还很遥远,亦很务实告诉大家,需要时间建立,因为大宗商品林林种种。但机遇来了,有一个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商已经表明在香港会设立仓库,例如有色金属的仓库。有了仓库,我们就可以推动买卖,而且有交割、有金融。做了第一种大宗商品,当然大宗商品林林种种,李议员当然比我更认识,包括燃料、粮食,这些都会一一推动,但我们现时起步在一个低点,要到达高点需要长时间。相关大宗商品的交易商,包括一些中资机构告诉我,如果我们用五年,甚至十年时间,可以做到大宗商品百分之三十的潜在市场。如果我们达到这个目标,以30%计算——我们现时连1%都没有——这将是我们的一个突破点、新的增长点。但务实地说,是要逐步建立的,因为我们差不多是一个起步阶段。
 
  所以在三个方面,金融、航运和贸易,三者有牵引和相扣作用,贸易会产生货物,货物需要航运,航运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金融,金融推动贸易,三者是相辅相成。你会看到今次的《施政报告》,在理念方面有很充分的谋划,亦解释给大家听,当然字数有限,只可以在有限篇幅交代,否则可能要读一整天的《施政报告》,就不太好。很感谢今天有机会解释给大家听,我们的目标、理念和方向,方向一旦设定,政策一旦制定,我相信力量就会集中。香港人是聪明的,我们经过很多经济转型期,都一一克服,且每次都再创高峰,我很有信心。多谢李议员。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周文港议员。

周文港议员:多谢主席。早晨李sir。你昨日在结语部分提到叫香港人不要妄自菲薄。其实我们有很多好东西,特别我看到在《施政报告》连续两年你都有提及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事实上,我们不单超越了四小龙中另外三个,因为他们各自只有两间,台湾更加是零,我们都看到如果简单地把我们750万人的城市加上全国七间全球百强大学,我们中国是有12间,与英国打成平手,所以我们真的有很多好东西。在这方面,香港教育界的师生、家长都非常感谢和肯定你的远见和支持。
 
  但我们在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路途上,我们确实不要遗留了对基层学生,特别是香港未来经济转型特别需要强调的职业教育主导自资院校,有14间 。《施政报告》提及教育局正准备修订第320章《专上学院条例》,这个极有可能会加大对他们的一些规管。李sir,其实你能否也促请教育局改变对这些自资院校——因为很多院校也向我反映,只重规管、忽略扶持——的做法,多点扶助他们,支持他们需要,例如是否可以更新一下20年没更新过的内地与香港学历互认协议里的院校名单,因为许多自资院校都还未在名单中。
 
  另一方面,其实这些院校不是不愿意收生,而是他们收不到学生,因为少子化的情况下,过去10年少子化的程度让DSE考生减少了四成,再规管而且进一步勒紧院校的话,院校应该都命不久矣。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也要推动香港的专上教育百花齐放,是否可以使香港的专上教育的发展再上境界呢?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周议员。刚才你说看到我在《施政报告》提及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是我们也不要自满,这是重要的。事实上昨日有一个新公布,就是香港再次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最自由的经济体——我们再上升一位,本来是第二位。看这些世界报告时,我最主要看我的政策方向是否正确。现在某程度上,我觉得方向应该大致上是可以的。香港被再认定为最自由的经济体,也增加大家的自信心,最主要是这个信息。
 
  我很认同香港在教育方面很有优势。一个这么小的城市,是全世界唯一有五间百强大学的城市,其他地方是国家,而我们作为城市有五间百强大学。所以我非常感谢所有参与教育工作的人士,你们是功不可没的,当然周议员也是其中一位。
 
  我们是多元发展,我同意你刚才所说,我们除了照顾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更重要是注重香港的学生、基层学生,所以我们有不同制度帮助学生得到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
 
  我们在《施政报告》提出订立第320章的修订草案,目的是确保一间私人大学成立时,教育水准符合大家心目中的水平。香港的教育品牌就是因为有优质的教学,所以我们要确保标准,保持金漆招牌,所以第320章是订立标准。订立标准当然有规管,但不代表我们没有支持。但是如何支持呢?当然支持除了是在法例方面订立标准之外,还是要业界一起推广的。而政府如果在某一方面的政策再配合他们,这个也是支持。另外,如果标准订立得清楚,其实也是一种支持,因为就不需要摸索,只要把任何设计制定出来,按着进行就行了。
 
  另外,收生不足方面,当然我相信周议员是说从不同地方增加学生的来源。我们有推广「留学香港」的品牌,就是向全世界推广,当然有内地的学生。内地学生来港有签注的要求,签注的要求是内地单位负责的,就这方面我们会与内地单位探讨。当然周议员提及的与我以前已经跟某一些部委提过的有些是相同,一些可能更是超越了你所提出的。但是我永远都说,我希望瓜熟蒂落的时候向大家公布,我希望这样我们不会空口说白话,但是过程是要时间的。当然,我再次感谢部委,他们也是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帮助我们,他们考虑的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我们是共同努力,我也希望早日有多些实体的政策,在内地的不同单位的努力之下能够瓜熟蒂落。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杨永杰议员。
 
杨永杰议员:多谢主席。首先非常感谢特首接纳了我们「A4联盟」多项就《施政报告》的建议。这次《施政报告》是听民意和接地气的,特首你自己都是一个接地气的人。九龙城绝对可以打造成一个美食之区,大家都知道九龙城有很多泰国菜、潮州菜等来自不同地方的菜式,欢迎全港和海内外的市民,包括在座各位多些来九龙城消费。不过,今日我不是想说九龙城,而是九龙城的其中一个地方——启德。今次特首在《施政报告》对启德都有不少着墨,包括提升邮轮码头作为母港及会议展览和活动场地的功能,增加整个邮轮码头的活力。毗邻的启德方舱活化为「青年驿站」,亦有助青年旅舍、文创空间的发展,对整个启德发展都很有裨益,能够带动人流等各方面。除此之外,启德的绿色智慧集体运输系统能够提早三年落成,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特首在《施政报告》中亦十分关注启德体育园的开幕启用和宣传,包括疏散人流各方面的部署也做了很多指示。这些工作都对整个启德的发展十分重要,包括对整个东九龙核心商业区的发展都很重要。这些工作牵涉很多不同的部门,包括文体旅局、商经局、民青局和运输及物流局等,很多需要跨部门处理的,我想问特首会否成立一个「启德办」,发挥统筹督促等功能,提升整个工作效率和成效,将启德打造成香港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更好推动启德发展盛事经济、邮轮经济和青年文创的作用,为香港经济作最大的贡献?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杨议员。其实你的问题我在回答吴永嘉议员时提及过。我们在做统筹工作——其实每一个局每日都有做统筹工作,简单来说,刚刚动植物公园发生动物死亡事件,其实都是由文体旅局局长去统筹不同局和部门,所以这个是自特区政府成立以来,多届政府都是在做不同事情时由负责的局来作统筹。当然,如果统筹的能力要提升,我们会做。但如果每一次就一个事项成立一个委员会的话,我们就会变成不止是十五个局,可能会有五十多个委员会,那么局的角色将会变得不存在。所以在局方的责任制很重要,需要统筹的话我们会做。所以,我们建立了不同的工作组,工作组和委员会亦有所分别,希望大家明白我的想法。工作组多数是以结果为目标,属行动型;委员会是策略性、部署性,是会长远一点的。
 
  如果大家看看的话,今次的《施政报告》是一个行动型的《施政报告》。我们并不止说文体旅应该怎样做,我们实在地说明融合发展,如果以英文来说全部是verb、action,是动词来的,意思是我们希望尽快追求到结果。我同意在杨议员的这一区,其实是很精彩的,你刚才都说过,很多精彩的事情,每个参与者都在自己的部分要作出改革、贡献,我相信杨议员你会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刚才你提到一系列的事宜,例如统筹,关于启德的绿色集体运输可以提早三年——我正正想提出来,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公务员同事抱着攻坚克难的精神——提前了三年,是运输及物流局的同事经过很大的努力来做出这个成绩,所以我在此亦希望大家知道,每个公务员,如有空间一定会做,他们都是本着服务市民的心。再者,运输及物流局已落实了「三隧分流」,现时都能看到很多驾车过海的,都觉得是改善了,我很感谢同事在这方面的努力。
 
  但你说得很对,启德体育园的确是我们要发挥得非常好的重要工程。亦因如此,我要求政务司司长亲身作工作小组组长,不但要确保开幕畅顺,整体包括配套、人流管理、突发事件,以及令具地标性的启德体育园可以发挥其最大功能,这是会令香港再创新高峰的一个重要地标,对政府来说很大挑战。我亦多次跟大家开会,要求在不同方面做好。我亦非常感谢政务司司长亲力亲为,发挥指导作用,但如有甚么环节,大家看到,包括杨议员看到有哪方面可以做得好一点,希望给予我们意见,我们很乐意聆听。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狄志远议员。
 
狄志远议员:多谢主席。特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奬有三位教授得奖,他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就是社会制度对国家繁荣是至为重要。他们提到包容性制度往往是长期持续繁荣的一个基石。甚么是包容性制度?它有以下的内涵:第一,促进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第二,公平分配资源和机会;第三,公民对政府有发言权;第四,保障财产和法治权。
 
  特首,今日香港穷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人口持续高企。另外,不少市民对社会缺乏归属感,对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低。特首,你会否担心上述的包容性社会现象缺乏,从而影响香港的经济发展?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主席。狄议员提出的观点是我一直在施政中都有涵盖的范围。如果你从《施政报告》中看,我是建立一个关爱共融的社会,所以这是我的政策目标。
 
  关爱共融是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而且我觉得社会对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有正常的情况,我们无需夸大事情,有不同意见就作出讨论,立法会议员之间经常都有不同意见,政府亦很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记者会的问题都很尖锐,有些更是批判性的问题,我们都会一一解答。
   
  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要我们改善,可以说有些是善意的告诫,有些是很尖锐的批评,有些变成《施政报告》其中一些措施。所以,我们都是很开放型和具包容性。我们是自由开放的社会,刚才我说过,我们是被定为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最自由即是甚么?包括可做任何想做的经济活动。在这方面,即是说我们有充分的合理法律保障,合理法律保障正正就是给予你最大自由,等于驾驶车辆,我们有「红绿灯」,有「红绿灯」是否限制自由?不是,因为在一个大家公认的规距下,你就有最大的自由,这就是我所希望建立的香港。现时我们每日都听到反对的意见,还有一些很尖锐,每日都对政府有不满,无论是媒体、报章都有,你们都看到的,对吗?这些都存在,我们都会听取。有时候他们所说,我觉得都有一定道理,我们便在政策中改动,但我不会告诉你,因A说那件事,我这样做;B说那件事,我又这样做。所以,即使我吸纳了各位议员的意见,大家议员心中有数,当你提出时,我亦当然会很多谢,亦很肯定。
   
  今日,譬如狄议员你提出对政府不满的地方,我都经常听到你有这类尖锐性的一些说法,你每日都说,对吗?欢迎你说。我们的同事亦很乐意听取,媒体亦报道。对一些不符事实的事,挑拨我们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明白有差异是正常,有差异才会有进步。我是本着大家关爱共融的心,另外我同意社会有不同问题,我们有好的地方,亦有些没那么好的,例如你刚才所说有些真正的弱势社群,我们要帮助他们。所以,你可在《施政报告》中看到,「惠民生 添幸福」的章节是最广泛的,我们于每个范围都在做工作。我觉得不单政府要做,一定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所以希望大家在一个互相提意见,特别是在「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大家共同做些大家对香港有建设性的项目出来,而过程中有批评是正常。
   
  我曾在此说过,有时候是「辨异生智」,我记得我曾在立法会说过「辨异生智」,即我们在差异中辩论会生出智慧,但更重要的是后一句——「求同存异」,所以纵然有差异,所有社会都有差异,但「辨异生智」就是立法会应该发挥的功能;而在辩论中,我们亦希望求同存异,这样才是做建设。多谢。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颜汶羽议员。
 
颜汶羽议员:主席,首先我要感谢行政长官、劳福局、人才办和入境处在过去两年在「抢人才」方面的努力,为香港补充了不少高质的人才。行政长官,很高兴这次《施政报告》有多项优化输入高端人才的措施,包括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扩大「高才通」的大学名单,加入了13间顶尖大学;特别是新增了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香港,相信这些新措施有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香港作出贡献。不过除了在「抢人才」方面,「留人才」亦要考虑,过去很多高才都向民建联反映,现在从内地跨境汇款来香港投资置业有一定的限制,行政长官会不会考虑与内地沟通,设法简化资金往来的程序,研究提升相关额度,扩大准许用途,建立专门渠道或机制,容许来港居住的内地人才透过指定渠道汇款来香港买楼或者偿还楼宇的贷款之用?多谢行政长官。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颜议员提出对于人才方面关注的问题。我们很重视「留人才」,所以在人才来了后如何帮助他们就业、如何帮助他们落地生根,在《施政报告》内──从去年的《施政报告》到今年的《施政报告》──都延续这方面的工作。其中在谘询期间,我多谢例如香港雇主联合会,他们愿意参加我们这个对接活动,不同人士都很有心。对于挽留人才、帮助他们落地生根,我们都会充分考虑意见,所以在这方面可大胆提出。跨境汇款方面是一个方向,的确是我希望可以努力推动到的,但涉及很多不同要素,我们自己内部要研究,我相信有关单位亦要研究,我们一起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希望任何可能帮助到新来的人才──从内地来的也好,从外国来的也好──我们都帮助。「抢人才」办公室(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和「抢企业」办公室(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在这方面,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譬如在教育配套方面,曾经帮助了某几位有需求的人才找到所需学校。另外在医疗方面可以怎样做呢,我们亦介绍了一些产品给某些人才。每位人才的需要都不一样,所以两个办公室在这方面都会全心全力、尽力去做。我亦多谢尚海龙议员组织了一些协会去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共同努力,若再有新措施可以做,我们也很愿意聆听意见。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吴秋北议员。
 
吴秋北议员:多谢主席。特首,工联会非常欢迎《施政报告》从善如流,吸纳了很多工联会的建议。工联会形容这次的《施政报告》锐意改革创新、巩固发挥优势、勇于担当发展、务实关顾民生,用这四句说话来形容。当然我们亦希望政府能够持续不断改善劳工政策和人民福祉。特首,工联会关注香港发展和劳动力的关系,回顾香港历史的大发展,其实同时是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现时香港的劳动人口有减少和老化的趋势,25至39岁的劳动人口由一四年的124万减至二三年的113万,就业人口的年龄中位数,由一四年的42岁到现时的45岁。在输入外劳弊多于利的情况下,政府提出加大培训力度,鼓励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完善教育规划,加大新移民的政策措施。我的问题是,政府估计这些措施有多大作用来缓解劳动力的结构问题,可以为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动能和人才?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吴议员,亦感谢工联会在制订政策方面给予我们很多意见,特别是工联会给予很多贴地政策,令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劳工的需要,在《施政报告》里亦有一系列照顾劳工的措施。
 
  刚才吴议员提及劳动人口,我们的年青劳动力下降,我相信这是香港整体人口老化所产生的现象,有好也有不好,好的方面是我们的医疗体系做得不错,所以香港在长寿城市方面排名前列,当然这亦带出整体劳工都有老龄化的问题,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有长远和短期的措施,短期的是当人手短缺时,刚才秋北议员所说,我们要看劳动力和经济生产力的关系,当目前或这几年有短缺,最少在今年或下年还有短缺的话,这是短期的问题,所以我们输入劳工是针对这些短缺,解决短期问题。长远来说,一定是重视本地劳工优先,一定是重视培育他们的技术能力、知识、竞争力。政策上,你可以看到,我重点提到培育本地人才,所以改革雇员再培训局。我们亦推出两个地方,让有经验的劳工团体作职业培训,可以看到我们是非常关心劳工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永远都可以再做多一点,给我们多点意见,希望在优次方面,我可以再安排。
 
  另外,我们希望整体香港经济长远发展得好,技术如何配合经济发展亦是重要的。改革雇员再培训局方面,我已在《施政报告》里提出即时改革措施,长期整个雇员培训的目标,希望迈向全民化,即15岁或以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培训,而且以技术为本,并不单以职业为本。为甚么呢?如果追职业,会追得很辛苦;一个有技能的人可以很容易转变其工作。施政理念就是这样,技术优先,而且是终身学习,整个理念就是将整个劳动力都强化起来。这需要共同努力,例如议员你看到有哪些技术,我们便加入研究。此外,我们推出两个空置校舍给劳工界作培训之用,希望有心人尽量用好这次的资源,资源是十分短缺的,一定要将其价值创造到最高的效果。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何敬康议员。
 
何敬康议员:行政长官,很高兴看到这份《施政报告》提及加强精英运动员和教练的发展,并兴建可供举办大型赛事的游泳和剑击场馆,亦将启德体育园打造成体育和盛事的地标,以发展主场经济的目标。我认为这是令广大市民,以至体育界非常鼓舞的消息。
 
  提到主场经济,我认为要照顾好本地体育团队,例如足球队、篮球队等经营和发展上的需要,从而打造具有本地象征的球队,对发展体育盛事经济,以至加强社会凝聚力有很大帮助。不过,不少体育团队、球队在场地租用方面面对极大困难。在没有稳定主场馆、训练场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日常训练、青年梯队培训等工作,对长远体育发展未必是好事。所以我想请问行政长官,除落实好举办比赛、盛事场地外,未来在体育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场地分配上,有何对策?多谢主席。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多谢何议员。去年和今年的《施政报告》,大家可延续性地一起看。两年的《施政报告》已提及我们会提供哪一类场地。当然,今年我重点讲启德体育园,因它具地标性;如何提供其他不同场地,整个计划已罗列出来。
 
  不过我认为,整体而言,我们投放在体育方面的资源其实很多。我更重视投放的资源,能否达到最好效果。因此我在今次《施政报告》提及体育总会和奥委会(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架构体系管治,很快会公布结果。其后,文体旅局会与他们商讨如何做到尽善尽美。我知道何议员很关心体育的事项,我亦很多谢各位关心体育发展,体育发展在多年来政府投入,和运动员、教练、不同体育专家和有心人的推动下,的确推动到成绩,在奥运会、残奥会都有好成绩,但如何再创高峰?我们就算继续投放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今次施政重点,除刚才何议员提及在硬件方面投入外,更重要是在体系建设做好些。不同运动会、总会之间的关系、管治和如何推动,这是重要的。这就是我「齐改革」的其中一部分。细节上我未有交代在体育方面应如何改革,因为我希望在很快会提交的报告中,会针对每一方面都有交代。我相信每个人的意见都重要,所以对体育有热诚的,更要重视体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健康建设,我们很期待这份报告。多谢主席。
 
2024年10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