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教育局副局长就「跟进新来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动议辩论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今日(十月二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就「跟进新来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我感谢尚海龙议员提出的议案、吴杰庄议员及严刚议员的修正案,以及另外近40位议员提供的宝贵意见。
 
  教育局一直重视人才的培育,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透过各项人才计划来港人士的随行子女在香港就学及升学,尽早适应本地的学校生活和教育制度。
 
  香港的教育体系多元化,为同学提供不同的选择。
 
  在中小学方面,本港的学校体系以公营学校为主,现时有超过800多所公营小学及中学,包括官立学校、资助学校及按位津贴学校,提供蓬勃多元的本地课程教育。所有合资格入读公营学校的六至15岁儿童,包括经各项人才输入计划获准逗留人士的受养人,均可在公营学校接受免费而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香港的公营中小学教育体制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提供多元灵活的升学出路。公营学校学生参加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广受世界各地和内地高等院校认可,考生除了可以文凭试成绩于本地升学或就业,亦可以直接报读非本地大学或专上院校。
 
  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本港亦设有直接资助计划学校(直资学校)。直资学校以本地学校模式运作,亦可以为小部分同学提供非本地课程,让他们在文凭试课程以外有另一个选择,缔造多元升学途径。符合资格入读公营学校的非本地学生入读直资学校亦可获得政府津贴。
 
  在国际学校方面,政府一直致力支持国际学校体系的蓬勃发展,以满足在香港居住的非本地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资而来香港居住的家庭对国际学校学额的需求。在二○二三/二四学年,本港有54间国际学校,共提供约46 500个学额。
 
  我们见到过去两年,各项来港的人才计划申请者众,反应踊跃,因此我们亦计划透过校舍分配工作,新增适量,即大概1 000个学额,以应付来港人才子女对教育需求的增长。
 
  为帮助有意来港或刚抵埗的人才计划的申请人了解香港教育的资讯,正如孙局长(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开场发言所指,教育局与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紧密合作,在专属网上平台刊载本地教育及升学的资讯。教育局网站及指定服务办事处亦备有学校资讯及学位安排支援服务的常见问题,以供参阅。为更加方便家长寻找及比较学校资料,教育局已经推出全新的专题网站,深入介绍香港的国际学校。

  我们听到刚才多位议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教育局会与人才办一同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提供资讯的途径。
 
  就入学安排方面,合资格入读下学年小一及中一的儿童,可以向教育局递交学位分配申请。教育局接纳仍正在等待入境处签发人才计划申请结果的申请人,为其受养人所递交的小一及中一学位分配申请,可以作出弹性灵活处理。这个弹性安排的资讯亦已透过人才办提供予新来港人才。至于并非入读小一及中一的儿童,如希望入读公营学校,教育局会为所有合资格入读公营学校的六至15岁学童提供学位安排的支援服务。家长可直接联络就近的教育局区域教育服务处寻求学位安排服务,亦可浏览已上载网页的《小学概览》或《中学概览》,参考个别学校的资料,并直接联络相关学校,为子女申请入读。
 
  在新来港儿童支援服务方面,教育局一直致力协助新来港儿童适应本港的学习生活及融入社区。支援服务包括由本地学校举办为期六个月的全日制「启动课程」,以及由非政府机构举办为期60小时的「适应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语文教育、学习技巧、个人成长及发展,以及社区适应。此外,教育局提供「校本支援计划津贴」,让学校能够因应儿童的需要而灵活安排各项校本支援服务,例如开设课余补习班,以及筹办迎新活动、辅导课程和课外活动。我们亦支援教师多关注新来港儿童的适应和需要,在课堂内外为儿童提供适切的辅导。
 
  另一方面,我们留意到近日有意见关注各项人才计划持有人的子女来港应考文凭试,其后以本地学生身分入读政府资助大学。刚才有多位议员发言时亦表达对这一方面的关注。政府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
 
  主席,我再一次感谢各位议员的宝贵意见。在未来日子,教育局会持续与不同持份者、相关机构和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协助新来港人才子女尽早适应本港学习生活及教育制度。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44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