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三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以下是今日(十月三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浩然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的书面答覆:
 
问题:
 
  国家教育部于去年发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是重大课题。然而,有意见指出,本年九月开学初期本港录得多宗学生自杀个案,突显了学生精神健康的严峻情况,政府有必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以建立更全面的支援系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重新检视去年十二月实施的学校为本「三层应急机制」,以加强协助学校及早识别有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并尽快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
 
(二)会否根据教育局的《4Rs精神健康约章》中所涵盖的四个促进精神健康的要素(即休息、放松、人际关系,以及抗逆力)及目标,制订可量化的指引(例如订定每日家课量上限),让学校采取实际行动减低学生的压力;
 
(三)会否进一步推行小班教学,改善师生比例,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师生互动机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挑战,从而加强对个别学生的照顾和辅导;
 
(四)会否优化全方位学习方面的资源,让学校在应用上有更大弹性,帮助学生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
 
(五)会否加强全面落实正向教育及建立关爱校园文化,以增加校园幸福感;及
 
(六)鉴于有研究指出,教师及家长情绪压力与学生抑郁程度成正比,当局会否在教师和家长层面推行不同的活动和措施(例如精简学校的行政工作),以纾缓他们的情绪压力,从而避免他们的负向情绪影响学生?
 
答覆:
 
主席:
 
  教育局一向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人发展,一直协助学校采用全校参与模式,从「普及性」、「选择性」和「针对性」三个层面,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
 
  就李浩然议员提出的问题,现回覆如下:
 
(一)政府透过教育局、社会福利署和医务卫生局的跨部门合作,于二○二三年十二月起在全港中学推行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结合校内跨专业团队、校外支援网络和医疗服务,及早识别和支援有高风险的学生。二○二四年《施政报告》宣布延续机制至二○二五年底,并会优化机制,强化协作。政府会持续检视机制的运作情况。
 
(二)教育局在二○二四年推行《4Rs精神健康约章》,更全面地提升学生、教职员及家长的精神健康。教育局乐见已有超过500所学校参加。教育局已在相关的通函详列参加学校在四个促进精神健康要素(即休息、放松、人际关系及抗逆力)下须实践的行动承诺,并要求学校由本学年起落实各项推广学生精神健康的措施和举办活动,协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面的人际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放松减压的机会,加强他们的幸福感及抗逆力。其中,学校须订定适切的校本课业政策,协调各科的课业量,平衡课业的质和量。
 
(三)在公营小学推行小班教学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小班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其课堂环境有助教师以空间运用和不同教学策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现时全港逾九成公营小学已实施小班教学,提前一年完成二○二二年《施政报告》所订的目标。教育局亦已安排九所学校在二○二五/二六学年开始实施小班教学,届时实施小班教学公营小学的百分比将提升至接近九成半。教育局会继续审慎考虑个别地区 /学校网的情况,并继续与学校沟通,务实而灵活地在公营小学尽快推进小班教学。
 
  小学小班教学现行的标准班额为每班25名学生,较一些先进地方的平均班额更小;中学方面,现时公营中学派位学生人数为每班31至34人,但实际每班平均人数只有27.1,与其他已发展国家相若;而在多项措施推行下,公营小学及中学的整体师生比例持续改善,分别由二○一二/一三学年的1:14.4及1:14.5改善至二○二三/二四学年的1:11.9及1:11.1,较大部分地区优胜,让教师有更多空间,照顾学生的全人发展。
 
(四)教育局一直积极鼓励学校在课堂内外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学习。教育局由二○一九/二○学年起,每年向公营学校和直接资助计划学校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津贴),支援学校为学生组织更多走出课室的体验学习活动及购买所需设备,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应最新教育发展和学生需要,教育局已于本年九月发布通告,更新津贴的适用范畴、运用指引和示例等,当中包括鼓励学校善用津贴举办与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相关的活动,或购买有关服务、用品和学与教资源。
 
(五)教育局一直鼓励学校推动正向教育,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课程方面,教育局致力透过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二○二一年推出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以「加强生命教育」作为修订重点之一,持续支援学校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全方位活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和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外,教育局推展多元的学生活动,营造关爱和谐的校园氛围,包括开展「跃动校园 活力人生」计划,支援学校推动体能活动;举办小学的成长的天空计划、与不同的纪律部队及制服团队在中学推行的多元智能跃进计划、「学生大使–积极人生」计划等,以历奇、团队及解难训练提升学生的抗逆能力;及推行「WE」正向动力计划、「愈感恩、愈宽恕、愈快乐计划」,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教育局又每年举办「关爱校园奖励计划」,表扬积极实践关爱校园措施的学校,鼓励学校建立关爱的校园文化。
 
(六)教育局亦同样关顾教师及家长的精神健康。教育局设立教师阳光专线,提供电话辅导及跟进服务,协助教师处理工作压力或情绪问题,亦透过教师阳光专线计划为教师举办压力管理和促进身心健康的课程。过去数年,优质教育基金拨款多项计划关顾教师身心健康,包括资助香港大学推行「思动计划」,协助教师学习减压。在二○二三/二四学年,教育局又为教师举办共48场工作坊和课程,内容涵盖精神健康、表达艺术、静观及强健体魄。教育局会持续为教师举办这些工作坊和课程。
 
  教育局近年推行不少新措施,持续增拨人手和资源,支援教师的工作,例如由二○一七/一八学年起把公营学校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划一增加0.1,以改善教师人手;为学校提供额外的常额教席;为学校提供现金津贴,让学校增聘额外的教学和非教学人员;以及由二○一九/二○学年起推行「一校一行政主任」政策,减轻教师的行政工作,为教师释放更多空间。
 
  在家长方面,教育局自二○二○年推行全港的「正向家长运动」,帮助家长建立正向思维和态度。今年「正向家长运动」重点推动家长与子女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鼓励家长照顾自己及子女的身心健康。另外,教育局又推出适用于幼稚园、小学及中学的《家长教育课程架构》,供学校和其他机构在设计家长教育课程或活动时作参考,而「促进家长身心健康」是课程架构四个主要范畴之一。教育局由二○二二/二三学年起,根据《家长教育课程架构》,为幼稚园和小学学生家长举办家长教育课程和讲座,主题包括如何帮助子女应对压力、运用同理心协助子女认识、表达及调节自己的情绪等。教育局亦透过一站式家长教育网页「家长智Net」,为家长提供正向育儿、家长情绪管理等资讯。在二○二四/二五学年,教育局会增加主题式的家长教育课程,并以多元模式,例如区本电影巡礼,推广正向家长教育及提升家长照顾子女精神健康的意识。
 
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3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