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一题:解决过海隧道的塞车问题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尚海龙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于去年十二月十七日起在三条过海隧道(三隧)实施分时段收费。根据运输及物流局于本年五月十七日提交本会交通事务委员会的文件,分时段收费实施后,在收费较高的繁忙时段三隧整体车流量有所减少,但车辆明显流向西区海底隧道(西隧),该隧道于繁忙时段的平均最长车龙由去年十二月的0.6公里增至本年四月的1.6公里,迫近海底隧道的平均1.8公里车龙。此外,有不少市民向传媒反映,西隧于早上的塞车问题比分时段收费实施前更加严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政府有否预计实施分时段收费后会出现西隧塞车变得严重的情况;政府可否提供实施分时段收费后,三隧每日每个时段的平均车流量数字;
(二)鉴于有意见指出,「易通行」推出后,车辆通过过海隧道时无须停车缴费,但隧道过往收费广场范围内及管道外部分路段(该区域)的速度限制仍维持在时速50公里,而车辆进入该区域前的道路的速度限制一般是时速70公里至80公里,政府会否考虑在道路速度限制的安排上进行优化或放宽,从而改善过海隧道的交通情况;及
(三)鉴于据报,早前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表示,长远需靠于交椅洲人工岛兴建第四条过海隧道,以解决现有过海隧道的塞车问题,政府会否就此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及有关的时间表为何?
答覆:
主席:
(一)政府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起在三条过海隧道,即西区海底隧道(西隧)、海底隧道(红隧)和东区海底隧道(东隧),实施分时段收费。运输署一直密切监察新收费实施后的交通情况。在驾驶人士的配合和调整出行安排下,三条隧道的整体过海车流量分布比以往平均,红隧和东隧的车流量有所下降,而西隧因收费下调,车流量按政府预期上升,目前是三条隧道中车流量最高的隧道。
三条过海隧道的总交通需求在分时段收费实施前已远超其总容车量,尤以繁忙时间为甚。在二○二四年一月至九月期间(剔除暑假、公众假期、恶劣天气及受其影响的日子),与分时段收费实施前比较,三条过海隧道平日整体过海车流量维持相若,而繁忙时段整体过海车流量则有所下降,但仍无可避免出现车龙,而紧接繁忙时段前或后约半小时,整体过海车流量有所上升。至于占全日近八成时间的其他时段,各条过海隧道(包括以往长时间出现挤塞的红隧)的交通畅顺,没有出现挤塞,地区非过海交通受隧道车龙影响的情况亦大幅减少。有关三条过海隧道按时段的平日平均车流量,详见附表。
上述数据反映分时段收费有效利用三条过海隧道的容车量,也鼓励部分驾驶者改于繁忙时段以外的时间出行,理顺过往分配不均的交通情况,符合政府的政策目标和预期,对驾驶人士、公共运输业界、商用车运输业界、过海巴士乘客,以至整个社会均带来裨益。数据显示过海交通状况仍有改变,而在每年不同季度车流量也有所变化。政府会继续收集数据,持续检视过海交通情况以全面分析分时段收费对过海交通的影响。
因应西隧车流量增加,运输署正计划于西隧港岛出口往中上环方向增建一条行车线,提升该路段的容车量和减少车辆切线的需要,从而使隧道口及其周边交通较畅顺。相关道路工程争取于二○二五年展开,并于二○二六年完成。
(二)「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为驾驶者带来便利和更畅顺的道路体验。路政署正拆除所有收费亭及收费岛,以及调整行车线的安排,预计涉及三条过海隧道的相关拆除工程可于二○二五年第二季完成。运输署会继续监察原有收费广场及现有巴士站一带的行车情况,并因应实际状况及需要检讨有关路段的速度限制。运输署在考虑是否修订车速限制时,需顾及对巴士站运作的影响,以确保巴士在隧道繁忙及非繁忙时段均能够由巴士站安全地切入主行车线。
(三)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发表《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为香港未来的运输基建发展提供规划框架。当中规划的项目,包括屯门绕道、十一号干线、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及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可增加路线选择,减少出行时间,并纾缓现有主要干道的压力。
政府正就交椅洲人工岛项目下的运输基建项目进行规划,当中包括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以配合交椅洲人工岛的建设。
完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