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四题:红隧收费广场的规划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浩然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海底隧道收费广场(红隧收费广场)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发展带来庞大的人流和车流,红隧收费广场沿用的规划及设计亦需要与时并进,以改善红磡区环境并善用土地资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政府曾指出,长远会就红隧收费广场腾出的空间配合邻近地区发展,政府有否就红隧收费广场制订长远发展策略及进行绿化改造;如有,详情及落实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鉴于据悉曾有院校研究团队建议在红隧收费广场兴建绿化平台,政府有否评估该建议的可行性;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政府有否计划按照「一地多用」原则对红磡区重新规划,以善用红隧收费广场的可再发展空间及维港海滨资源,例如打造该区成为旅游热点或休憩地区?
 
答覆:
 
主席:
 
  所有政府收费隧道及青沙管制区已经顺利实施「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有赖各位市民的配合及支持,「易通行」在各隧道的整体运作畅顺。「易通行」便利驾驶者,亦为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提供技术基础,让市民体验智慧出行所带来的便利。
   
  就李浩然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发展局及运输署后,现答覆如下:

(一)海底隧道(红隧)自去年七月起实施「易通行」,再配合三条过海隧道自去年十二月起实施的分时段收费,红隧的九龙出入口一带的交通较以往畅顺。路政署已经完成拆除红隧的收费亭、收费岛及收费广场上盖的工程,运输署会利用腾出的路面空间配合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需要,并通过拉直行车线,以进一步理顺红隧九龙出入口的交通,预计明年年初完成相关工程。运输署会持续审视该路段往后的交通情况及可用空间等,积极考虑如何配合周边的发展,例如下文提及的研究,及改善交通和过海巴士服务。

(二)及(三)正如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所建议,为活化红磡站及周边用地,当局去年年底邀请港铁(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进行研究,重新规划及发展红磡站及周边铁路设施用地,以及香港体育馆以南的临海及前码头设施用地,合共约十公顷,以更新红磡站的配套、释放商住楼面,及缔造活力海滨。因应上述对周边用地的重新规划,该项研究亦正探讨如何加强红磡和尖东的行人连接性,以及如何改善红隧巴士站的候车环境。此外,为推动游艇旅游,二○二四年《施政报告》进一步提出利用纳入上述研究的红磡站临海用地推动游艇旅游,邀请私人机构探讨建设和营运游艇停泊设施。为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拟议的游艇停泊设施不会只是独立的游艇会设施,而是会尽量与岸上的餐饮、娱乐和零售设施串连结合起来。上文提及由港铁所作的研究亦正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港铁将于今年年底前向政府提交方案。
 
  我们备悉理大(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曾经建议在红隧以前的收费广场上兴建一个占地约三万平方米的绿化平台。根据理大的设计方案,建议的平台规模庞大,覆盖整个前红隧收费广场。该平台分为三个主要楼层,合共提供约45 000平方米的楼面面积。当中除有绿化空间外,还在项目内融入了包括零售、餐饮及展览等在内的商业元素。项目亦有多用途社区文艺空间及优化巴士候车环境方面的建议。
   
  我们在邀请港铁进行上述重新规划时,尽管由于项目技术考虑、工程费用等因素未有将理大原先的绿化平台构想完整纳入研究项目内,但我们吸纳了理大研究团队提出的部分愿景,例如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活动场地及更好的过海巴士候车环境;加强红磡内陆分别与海滨和尖东的连接性及行人畅达度,并要求港铁针对这些目标提出技术可行和具经济效益的措施,把该区打造成为四通八达的休闲旅游新地标。
   
  多谢主席。
 
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0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