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八题:推动氢能应用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克勤议员的提问和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指出,本地第一个公众加氢站于上月落成,为增加香港的氢能应用场景,以及打造香港成为国家氢能示范中心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关于推动氢能应用,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主动邀请本港拥有大规模车队的商业机构(例如车队汽车数目达100架以上的商业机构)参与氢能客运车辆的试验项目,以推动更多的氢能应用和实践;
(二)会否主动邀请跨境货物运输企业,探讨跨境货运使用氢能货车的可行性;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有否了解两间电力公司(两电)有关混合氢能发电的未来计划;会否要求两电日后所有新建的天然气发电厂需加入特定比例的混烧氢气发电;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会否推出试行计划,将氢能广泛应用于运输及建造业,例如于搬运货物时应用氢能电池叉式起重车,以及于工地应用氢能移动机械(例如推土机、搬土机、挖掘机及卡车等);
(五)有否计划加强培育本地的氢能产业相关人才;如有,详情为何;及
(六)会否就推动氢能应用和实践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合作,以共同推动大湾区的氢能产业发展?
答覆:
主席:
氢能是一种具潜力的新能源,应用范围广泛,全球都在加速推进氢能经济及应用的发展。香港虽然地少,人口密集,不容易成为绿色能源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可以利用氢能帮助香港绿色转型,迈向碳中和。作为一个国际城市,香港也可以成为绿色低碳技术的示范窗口,助力对外输出内地和香港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可帮助各地的绿色转型提供绿色融资和专业服务。政府已在二○二四年六月公布《香港氢能发展策略》,以期稳慎有序地营造有利本地氢能发展的环境。
为协助香港把握氢能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及经济机遇,环境及生态局在二○二二年成立了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就氢能在本地的安全使用共同制订良好作业模式、规范和标准等,同时透过推动本地氢能试验项目,在配合香港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各种氢能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化路径。至今,工作小组先后审视并原则上同意了18个开展氢能源试验项目的申请。
就陈议员提出的问题,经谘询机电工程署(机电署),我现回覆如下:
(一)、(二)及(四)工作小组一直统筹各政策局和部门的工作,透过试验项目推动氢能在本地应用。目前已开展或准备开展的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的试验包括双层巴士、洗街车、垃圾车、用作接载地盘员工往来工地及在工地内行驶的旅游巴/小巴、跨境客运巴士及跨境物流车等。工作小组欢迎更多车队或跨境货物运输企业加入测试,以累积更多试验数据和经验,评估氢燃料电池重型车与传统的燃油车两者在本地应用的运作表现。当中,车队规模较大的运输企业参与相关试验,相信会具有一定的资源调配及经验推广优势。《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宣布在新能源运输基金预留资金,推出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资助试验计划,协助企业推进试验项目,我们将适时公布计划接受申请的详情。
氢能作为一种可运输及能源效益极佳的能源,相当适合应用于移动机械(包括工地用车)等领域。香港的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在缺乏足够电力供应的偏远地区工地(包括新发展区的大型工地),探讨利用氢能作分散式供电,以代替使用传统柴油发电机为工地办公室及机械供电的可行性。政府持续与相关业界持份者(例如建造业议会)进行沟通,积极探讨在工程项目上应用氢能设备的空间,试验在香港发展不同的氢能应用场景。截至今年十一月底,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已原则上同意了多个在建筑工地应用的氢燃料试验项目,包括在工地内试验氢燃料电池「叉式起重车」,及利用氢能发电设备,为工地办公室及电动机械提供电力。
(三)配合氢能的发展,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和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正积极探讨混合氢能发电的可能性。为长远引入新能源发电作准备,中电表示已与通用电气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探讨在龙鼓滩发电厂,试验利用氢气混入天然气发电的可行性。此外,港灯表示正探讨在现时的天然气发电机组燃料内,掺入氢气的可行性,以逐步过渡至使用100%绿色氢气燃料,实现发电「净零碳排放」。
(五)人才培训对本地氢能产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机电署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现正与职业训练局(职训局)及氢燃料系统的供应商探讨,为氢燃料从业员设立相关安全培训课程。在机电署的推动下,职训局已先后与检测标准机构中国检验及氢燃料系统生产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于六月十四日和六月十八日签订合作备忘录,借助它们在氢能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香港氢能产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
(六)机电署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监局)及海关总署在技术层面保持密切交流。其中,机电署已与海关总署共同打造氢燃料样本运送的绿色通道,并简化运氢车辆通关安排,以便利各种跨境运氢车辆由内地向香港输送氢气作为燃料使用。另一方面,机电署亦和市监局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有效执行安全监督管理及品质管制工作,并积极促进两地在氢能制造、储存、运输、使用等产业链的交流和合作。机电署正与市监局探讨促进香港与内地安全监督与品质检测标准的对接工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标准、团标、国标以至共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已在十一月二十五日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签署《关于香港氢能发展和应用的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以加强在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应用示范、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合作备忘录》内容包括进行氢能产业技术交流及经验分享;中石化在环保署的已修复堆填区用地兴建制造绿氢的示范系统,生产绿氢供本地使用,以促进香港氢能发展及推广氢能应用普及化;中石化亦会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加强有关氢能的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全球安全使用氢能的发展趋势。
国家在氢能产业的发展上有坚实的基础,大湾区内的佛山南海区更是内地较早布局发展氢能产业的示范区。政府会继续致力透过区域合作推动氢能发展,包括积极跟进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省大湾区办的对接机制。这可与其他议题的区域合作机制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包括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辖下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管理及监察专题小组推动跨境新能源车辆应用,以及机电署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在技术层面的联系和合作。
香港将继续善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发挥作为国家与国际之间「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重要角色,拓展人才、资金与发展机遇,助力国家输出先进绿氢科技及产品,争取国际市场认可及强化竞争优势,与大湾区优势互补,为助力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薄尽绵力,也致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完
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