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出席《香港01》经济高峰论坛2024致辞(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十二月十一日)在《香港01》经济高峰论坛2024的致辞:
尊敬的于品海先生(《香港01》创办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早晨。今日我很高兴再一次参与由《香港01》举办的经济高峰论坛,很感谢于先生每次都有邀请我参与,与各位政商及金融界翘楚聚首一堂,一起集思广益,推动发展,看看如何利用好香港的优势,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为香港的多元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认为是离不开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这个独特优势我们经常提及,而事实上亦确实是非常好的优势。单计人口,我们国家的人口比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的总和还要多,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而且中产人士亦越来越多,所以对于未来,我相信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动能,加上香港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全球人才都比较喜欢来港。
本届政府自二○二二年底推出了多项「抢人才」措施,所谓「抢」,就是主动去争取,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亦优化原有多项输入人才计划及更新「人才清单」,目标主要是希望补充香港劳动人口,壮大本地人才库。事实上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香港无甚天然资源,靠的是人才,而香港的出生率十分低。香港人亦很长寿,这是「happy problem」,男士平均82岁(应为83岁),女士平均86岁(应为88岁),形成人口老化的程度很快,现时人口平均年龄是48岁,我们希望增加更多年青人来港,补充缺少的劳动力。
这些措施在过去一年多已有显著成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接近42万宗申请,其中超过26万宗已获批,约175 000名人才已经携同家人抵港,特首原订的KPI(绩效指标)是每年不少于35 000人,短时间来港的不计算在内,例如来港参与单一足球赛事、单一出席演唱活动的并不计算在内,一定是要来港工作超过一年才计算,现时有42万宗申请,算是超额完成,这些入境人才能填补人才缺口,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5岁,很年青,而且还带了很多小朋友来港,当中九成也是14岁以下的学龄儿童,我们的学校也很高兴,以往怕不够学生,现时却是有选择。
面对世界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我们要不断加大力度,招揽更好的人才。
当然我们知道在教育、科技、人才这方面是很重要的。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亦提出要成立一个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由我出任主席。希望可以由顶层去设计、筹划,如何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要巩固八大中心的定位。简单来说,这个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探讨如何透过教育、输入人才或其他方面,令我们能够提供足够人才去发展八大中心,这是重要的。
委员会有三大策略,第一,优化人才计划和人才服务;第二,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第三,吸纳重点创科人才。希望大家能够互相配合,巩固香港人才库,推动国家希望我们达到的目标,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政府在这三大策略的工作方向。
首先,在优化人才计划和人才服务方面,我们正陆续落实行政长官在今年《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各项输入人才机制新措施,包括主动接触及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以往我们有申请计划,让世界人才申请来港,但现时已改变策略,我们会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大家或会问,邀请和不邀请,有何分别呢?顶尖人才未必会主动申请来港,但若我们提出邀请并向他们提供协助,或会令他们来港的兴趣大增,我认为这对未来的人才库很有帮助,这些人才是顶级的,是在其行业很有贡献,我相信如果他们能来港的话,对香港的发展大有帮助。
而在去年十月底成立的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一直为抵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很多外国人才或专业人士想来香港,但由于他们在香港未必有朋友和亲戚,对于香港的事物一无所知,人才办便为他提供各项资讯,包括租屋和租金资讯、小朋友的就学安排等。当他们想找工作时,我们亦可以帮他们对接(link up)一些大企业,帮助他们找工作,我相信这方面可提高他们来港的意愿和方便性。此外,我们亦会主动访问一些国家及内地城市,包括北京、杭州,以及南韩、英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海外国家,向不同专业团体介绍香港的人才入境计划,希望增加他们对香港的兴趣。事实上,根据人才办的报告,有很多人对香港有兴趣,但却并不了解来港的申请程序及计划内容,所以我们要向他们介绍,如何申请,简化申请手续,吸引他们来港。
人才办会继续前往其他地方,包括北美、欧洲及中东等重点市场,我们认为这些地方和国家,尤其是中东,是未来香港发展很需要的,希望我们能够招揽他们的人才来港,让我们日后发展这些市场时,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帮助香港发展。
第二,在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方面,香港的大学是很优秀,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口,但我们的大学中,有五所是全球100强,当中三所更是全球50强。以密度来说,香港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百强大学的城市我们希望发展香港教育,早前已经将大学的非本地生限额由20%提升至40%,意味这些大学可以邀请更多学生来港读书,我们会集中吸引东盟和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希望他们在港受教育后,能够留港发展,成为香港一分子,将来对于东盟国家或「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亦会有所帮助。
另一方面,刚才提到我们增加学额,希望能够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将人才和学生引来香港留学。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如果成绩优异,但碍于经济问题的话,我们会提供奖学金,希望他们来港读书,接受香港教育,其后留港发展。
第三,在吸纳重点创科人才方面,我们会贯彻三大工作目标,「以人才推动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三管齐下,增强、壮大我们的人才库。
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宣布,将设立100亿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透过政策引导,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策略性新兴及未来产业。我们会持续完善本地创科生态圈,加大创科产业投资,希望进一步「以产业汇聚人才」。
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香港一定会继续发挥自身所长,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充分担当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最后,我祝愿今日的经济高峰论坛圆满成功,各位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多谢大家。
完
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