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香港艺术馆「感知之维」展览连结艺术科技与当代生活(附图)
****************************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由六位香港艺术家创作的十组艺术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呈现科技进化从机械、电子、数码到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拓展,让艺术及科技连结当代生活。
   
  是次展览由香港艺术馆策展,是第八届「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的香港单元,展览于二○二二年先后于北京及深圳展出,今年回归香港。「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港澳地区合办的重点艺术文化项目。
   
  展览展出六位香港艺术家陈家俊、张瀚谦、董永康、黄智铨及组合叶韦瀚和陶芷琛的艺术作品,他们以现代的科技元素展现巧思。展览作品会与观众互动,同时透过广泛的题材包括候鸟、树木、四季变化、电影场景等,揭示自然、虚拟影像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而推展至内在的自我观照,提供多角度的人文思考。香港艺术馆并邀请多媒体艺术家吴子昆担任展览的艺术科技伙伴,提供专案技术制作,为观众带来一趟感性与知性相容的艺术科技之旅。
   
  香港位处华南沿岸,其湿地、树林、灌丛、海岸等为不同鸟类提供了适合栖息的环境。专修机械工程学的艺术家陈家俊,以候鸟迁徙的自然奇观为灵感,创作出机动装置作品《候鸟》。作品游走于工程、科学与艺术之间,三只大型机械候鸟造型栩栩如生、拍翼飞翔的姿态动作,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于精雕细琢间展现出理性中的诗意。
   
  多媒体装置《樗树之用》,由新媒体艺术家叶韦瀚和专注于视听和装置艺术的媒体艺术家陶芷琛合力创作而成,结合动态影像、互动程式与想像,透过虚拟大自然与观众的互动,思考有用与无用,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生长的关系。艺术家特意利用环保回收的树木制成木墩,配合作品中的形象,观众在木墩周围的空间坐立走动,都影响及建构着虚拟的自然世界,细味作品中与自然共生的感观体验。
   
  张瀚谦是一位以新媒体艺术装置和前卫电子视听表演闻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Cinemorpheque》以未来沉浸式电影体验出发,灵感源自经典香港电影《薰衣草》、《春光乍泄》、《英雄》及《一代宗师》中展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标志场景。作品运用生成对抗网路的机器学习模型,展现学习超过一万张季节性及电影场景而生成虚拟的变形视觉图像,最终以抽象粒子呈现,同时将观众虚拟的三维剪影,叠合到生成的景观内,共同穿梭虚实之间,挑战时间与空间、物理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他的作品呈现人工智能所转化的虚拟景象,并引领观众穿梭于另一维度的感知。
   
  艺术家黄智铨关注跨界模拟信号与数位表现法,以日常经验及感知刺激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为创作元素。他创作的《相距》系列,灵感来自在城市中与陌生人产生眼神接触的刹那间,以及人际关系中的无尽变化。「相距」代表了距离,其英文缩写「dist」也是应用于计算距离的数学和编程术语,在这系列作品中亦代表人际关系和数学两种距离。他的作品演绎了钟摆运动的动力学,其中一组机械录像装置《相距.俩》更配合数字传感器创作,又以软件改变平衡,制造不规律的摆动。他有意地结合理性和非理性规则,以机械和屏幕上的影像交织出不断变幻的节奏摆动,表达对人际关系的个人情感。
   
  今年刚获第十八届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新秀奖」(媒体艺术)的董永康,于展览中展出两组作品。其中,《i / i》是一组悬挂着两个电视屏的录像及机动装置,电视屏各自旋转,播放着艺术家对镜自我凝视的片段,尝试以艺术手法重新经验及面对「自我」。虽然视屏中的两个影像均为同一人,但长时间的凝视却产生陌生感,揭露真实与影像的差异。而另一个机械录像装置作品《一百次跳跃》,屏幕中的双脚不停跳跃,并陷入不断循环之中,重复无止境的跳跃。作品透过结合虚的影像与实的鞭打,引领观者制造双脚跳跃试图避开击打的想像,探索结合观看、想像及空间体验等多维度而产生的人类感知经验。
   
  展览由十二月二十日起在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香港艺术馆二楼香港艺术厅举行,免费入场。有关展览详情请浏览网页:hk.art.museum/tc/web/ma/exhibitions-and-events/perceptual-and-intellectual.html或致电2721 0116查询。
 
2024年12月1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2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陈家俊与他的机动装置作品《候鸟》。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陈家俊以候鸟迁徙的自然奇观为灵感,创作出机动装置作品《候鸟》。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叶韦瀚及他与陶芷琛创作的多媒体装置作品《樗树之用》。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叶韦瀚和陶芷琛结合动态影像、互动程式与想像创作而成的多媒体装置作品《樗树之用》。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张瀚谦与他的人工智能及互动装置作品《Cinemorpheque》。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张瀚谦及其团队创作的人工智能及互动装置作品《Cinemorpheque》,呈现人工智能所转化的虚拟景象及变形视觉,引领观众穿梭于另一维度的感知。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黄智铨与他的录像及机动装置作品《相距》系列。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黄智铨的录像及机动装置作品《相距》系列。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董永康与他的录像及机械装置作品《一百次跳跃》。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艺术家董永康的录像及机械装置作品《i/i》。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图示(左起)展览的艺术科技伙伴吴子昆、参展艺术家董永康、黄智铨、陈家俊、香港艺术馆馆长(现代及香港艺术)俞俏、参展艺术家张瀚谦和叶韦瀚。
香港艺术馆明日(十二月二十日)起举行「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览,展出十组香港艺术家的装置及新媒体互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