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答问全文(一)(附图/短片)
*****************************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问预算案中亦有提到「明日大屿」,但你完全没提过这个相关的基建和工程开支的估算,以及未来对政府的财政影响。我想问你是否担心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说出来会吓倒市民?你现时可否在此交代一下代估算?另外,想问你在budget中说斥资200亿元购买60个物业给安老院舍。我想问为甚么会有这想法?以及那些物业会不会作一些安老院舍住宿用途?多谢。
财政司司长:多谢你的提问。「明日大屿」方面,发展局最近发出文件,提到稍后就「明日大屿」的开支会提供一些数字。在《财政预算案》编制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针对未来一年至几年的情况。未来一年「明日大屿」将会展开工程技术研究,所需要的钱我们已在预算案预备好。至于下一步,即工程技术研究后的推展工作,他们会按研究结果及财政预算等,与社会有一个更知情、深入互动的讨论。目前来说,「明日大屿」就是这种情况。日后推展这个项目时,我们当然会兼顾政府财政承担能力和香港经济情况,以目前的财政状况,我们觉得政府有足够能力推展「明日大屿」这个计划。事实上,政府一般审批这类工务工程的程序中,都会衡量财务影响和承担能力。
至于刚才你提到200亿元购买60个物业做社福设施,是劳福局的提议,有一定的政策考量。这其实不是一件新事物,可能大家会记得在一九九五年时,当时的政府亦有购买物业做社福设施。在政府来说,我想大家都明白社会需要很多不同类型的社福设施去提供服务。如果政府自己有地方是最好,但由于政府未能提供地方,所以他们提出去物色合适的物业,稍后亦会去立法会申请拨款。未来两日罗致光局长会有另一场就预算案措施的记者招待会,在这方面我们是很乐意与大家再探讨。我的立场是持一个开放态度,配合政策利用资源,希望尽快可以兴建社福设施,提供服务给市民。
记者:司长,都是想问200亿买60个物业方面,其实现在有否target买哪些地区、哪些类型,以及会否向领展「埋手」?如果今日这样公布这政策的话,会否令市场「炒」高了一些单位价格?怕不怕?以及为何只买不租?另外,其实预计未来经济不是这么好,加上刚刚公布了其实深圳的GDP首次超越了香港,其实你如何看?香港的储备够不够足以应付未来的压力?谢谢。
财政司司长:刚才你提到用200亿元购买物业,我已说了。据劳福局的构思,在港九新界都需购买物业,但不是一次过购买,而是分数年。在选择这些物业时最主要考虑位处的地区需要提供甚么服务,然后针对这些服务的服务对象,搜寻合适的物业。另外,你刚才提到深圳的GDP超过香港,大家都明白深圳人口比香港多很多。在我们来说,特区政府要继续发展多元经济,努力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亦为我们的年青人提供多一点优质的发展机会。
记者:我的问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来,支持香港在有优势的领域搜索再工业化。我想问在大力发展创科产业的背景下,再工业化方面对政府财政方面会有怎样的加以引导和配合?谢谢。
财政司司长:谢谢你的问题。在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里有提到我们要促进再工业化,所以报告提出以20亿元成立配对计划来鼓励高增值的生产活动在香港进行。香港地方比较小,所以如果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我们没有优势。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人才较集中、土地资源无需太多但技术科研含量较高的产业。所以《施政报告》提出20亿元的再工业化配对基金。另外,科学园在将军澳也正兴建一个数据技术中心,和一个高端制造业中心。这两个项目会分别在二○二○年和二○二二年落成,届时可以吸引高增值的工业在香港生产。
记者:想问一问司长,其实824亿元的房屋储备金决定了分四年回拨到财政储备,其实你是否意味着你认为上任司长设立这个储备金其实是得物无所用?未来是否不会再设立类似的基金?另外一个问题,今年预算案其实都在综援、高津方面都有减少「派糖」,但其实同时间不少基层市民的诉求,好像公屋免租、租金扣税或重推「N无人士」的津贴,是不是都没有听到这些声音呢?其实是否真的做不到真正利民生的措施?第三个问题就是问今年的财政盈余较去年千多亿元大幅减少,随着经济环境波动,今日司长你说有足够盈余推展「明日大屿」,其实怎样可以令香港人有信心不会掏空库房?
财政司司长:这个房屋储备金,我们会将它纳回政府账目内,并分四年回拨。回拨到我们的账目内之后,当我们提到财政储备时,便会包括它。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只可说财政储备有多少钱,然后另外我们还有多少钱在房屋储备金。当我们考虑是否将它纳入时,亦有检视过房委会的财政状况。房委会现时有数百亿元的盈余,根据它们的工作计划,直至二○二三年仍然每年有四百多亿元的盈余,短期内需要这笔钱的机会不高,所以我们决定将它纳入财政储备。不过同时间,《财政预算案》亦有提到,我在财政储备会预留相同的资源,即824亿元,用来作日后发展公营房屋之用。所以,我们在公营房屋发展方面的财政资源承诺并没有减少,这是一点。
第二点,今年我们的财政盈余较去年少,大家都知道。前年有九百多亿元的盈余,去年有千多亿元,今年是五百多亿元。我们今年一次性措施的力度都有达四百多亿元,相对于我们五百多亿元的盈余,力度是大的,与以往相比,比例亦高,主要原因是我们考虑到今年外围经济环境一般,所以在一次性纾缓措施上,我们虽然因盈余少了而稍减,但不想减得太多。此外,刚才你提到「N无人士」,其实过去几年推出了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及鼓励就业的交通津贴。在职家庭津贴计划的受惠人数有几万户,领取交通津贴的都有一定数量。这两个津贴我们今年都发放多一个月,所以可以说,对于基层人士及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的人士,我们都有一定的照顾。在社福设施和服务,我们今年投入的力度亦一点也没有减缩。
(待续)
完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2时36分
香港时间22时36分
图片
网上广播
《财政预算案》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