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答问全文(二)
**********************
财政司司长:「撑企业」的措施其实有几方面,大家都知道商业登记费豁免了、中小企的科技券计划资助上限由20万加大至40万,希望以科技提升它们的营运效率。另外在开拓市场方面,BUD Fund,即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和拓展内销的专项基金亦加码,无论是内地市场、东盟市场,以至与香港签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市场,企业做市场推广、找生意时,我们都会加大帮助。另一方面,如融资有困难的,我们亦有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利得税我们有二级制,首二百万减半征税刚刚由去年四月一日生效。这几方面加起来的力度也不小。我们会继续留意情况,如果经济有很负面的发展,我们可以考虑、亦有能力采取更多措施。但目前而言,我们觉得现在推出的措施是恰当的。
未来土地供应因为公私营土地供应比例由6:4改为7:3,私人土地供应会少了,但我们同时间看到未来短、中期的实质供应,及如果计落成楼宇数量、可以随时发售的潜在供应,未来短、中期的还是高,例如去年二○一八年落成数量是21 000,是14年新高;二○一九年数(往后)五年,即二○一九、二○二○、二○二一、二○二二、二○二三,这五年平均落成量大约是18 800,比之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去年十二月底,一手楼潜在供应量是93 000。在93 000里,随时可以开盘都有2万个单位,所以在短、中期里,供应量比较大。至于公私营土地的分配──6:4、7:3或其他,其实每年长策检讨后都会公布。目前而言,我觉得不需要太多猜测。
你刚才提到今年的纾缓措施,我们考虑到外围经济环境比较差,最大困难在于很多变数,事情一有变,对于香港的影响立竿见影。去年第四季,我们的经济增长是百分之一点三,不只出口下跌,消费增长亦非常缓慢。坊间大部分人都估不到会跌得那么快,因此我们觉得要稳当点,在支援措施方面要维持一定力度。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你在总结里说,计及二○一九/二○年度由房屋储备金回拨的212亿,你预计该年度会录得168亿的综合盈余,那是否意味如果你不回拨房屋储备金到财政储备里,新年度其实会是一个赤字?其实回拨房屋储备金是否想掩饰今次这份是有赤字的预算?还想问你预计预算案的「派糖」措施可以提振到经济有多少per cent?以及所说的1 500亿的新资源对提振经济有多大作用?谢谢司长。
财政司司长:其实在预算案演辞里都说得很清楚,正如你刚才所指出,就是计算回拨而来的212亿,我们才有170多亿的盈余,所以这是一个赤字预算案,在财政政策上某程度上是轻微扩张性的一个预算案。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我们觉得是合适的,其实去到中期预测最后那年即使没有把房屋储备纳入来,我们亦有盈余,所以我们见不到是结构上的大变化。把它纳入来永远都没有一个最佳时机,应该做时就要做。至于今次预算案里,包括《施政报告》的措施、包括我们一些一次性纾缓措施、以及关爱共享计划四月才开始发款,几件事加起来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大概是1.7个百分比,或者这方面我请经济顾问再仔细说说。
政府经济顾问:关于刚才提到的提振作用,我们考虑到预算案的一次性措施,以及一些政府经常开支的增加,对今年度本地生产总值的提振作用会有接近2个百分点。
记者:…… (有关一次性纾缓措施的经济提振作用的提问)
财政司司长:刚才提的1.7%就已经包括措施在内。那1 500亿里当然有相当大部分由一九/二○年开始,有的就陆陆续续做,全都在计算在内。
记者:你好,司长。有两个问题,第一,有部分议员评价今次的预算案欠缺一些突破或者亮点,但是我们回看预算案,其实你需要落实林郑在《施政报告》里有54项的建议,即回看可能有六成的财政开支是要去实现《施政报告》里的一些建议,其实是否因为林郑的因素令你在撰写预算案时有一些掣肘,令预算案没有甚么亮点可以发挥?另外,第二,你之前亦多次提到经济前景不明朗,但是在即将的年度还有23个月的政府开支的财政储备之下,你首先是下调了薪俸税和差饷宽免,其实为何会令中产人士首当其冲?谢谢。
财政司司长:下调退税和差饷宽免的幅度是与我们的盈余相匹配。去年退税三万元,差饷每一季退二千五百元,大家明白当时我们的盈余是预计有1 400亿元。今年我们的盈余只是580多亿元,所以相应地我们的一次性措施的力度是要轻一点,我认为现在这安排是匹配的。第二,行政长官领导大家在同一个团队做事。预算案里所动用的资源,包括《施政报告》里所涉及的各项措施的资源是840多亿元;而我们在预算案里牵涉的资源都有达1 000多亿,包括预留资金做医疗稳定基金、「一地多用」项目及过渡性房屋等。我们编制整个预算案时常考虑如何可以回应到社会需要,以及如果见到社会上的痛点时,我们是否可以及时就这些地方做多一点。
(待续)
完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43分
香港时间23时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