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
|
咳血、痨病(phthisis)、淋巴结核(Scrofula)个案纪录各一
|
1900
|
845人死于结核病,即每10万人口中有200人死于此病
|
1939
|
|
1939 - 1945
|
因社会动荡、营养不良和严重人口挤迫,结核病在战时夺去很多性命
|
战后
|
结核病的死亡率居首位,加上大批内地难民涌来香港,令结核病控制更感困难
|
1940-1950
|
抗痨药物有重大发展,加上政府与香港防痨会协力拟定一套完善计划,共同对抗痨病问题
|
1949
|
香港防痨会在海军医院旧址兴建律敦治疗养院,为结核病人提供治疗。
|
1951
|
使用链霉素(Streptomycin)治疗结核病
|
1952
|
为初生婴儿和学童接种卡介苗(BCG)
|
1950-60's
|
已察觉到有四分三的病人不能完成整个疗程,考虑引入全监督治疗的概念。
|
1962
|
抗结核药物治疗包括每天服用链霉素(Streptomycin)(针药),对胺基水杨酸(PAS)及异烟肼
(Isoniazid),及其后每月给患者供应PASINAH(包含有对胺基水杨酸及异烟肼 )药丸。治疗期为一年半至两年。
|
1964
|
新结核病个案有12,557宗,死亡人数为1,441人。
|
1967
|
正式与英国医学研究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连系,进行学术研究。
|
1970
|
推行全监督治疗结核病的新个案降至10,077宗,1,436死亡。自此,此病渐受控制,个案数字亦徐徐下跌。
|
1979
|
推出短期(六个月)治疗,所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吡嗪酰胺(Pyrazinamide)、乙胺丁醇(Ethambutol)、和链霉素(Streptomycin)。
|
1995
|
结核病的新个案是6,212宗。
|
1996-2000
|
结核病患者数字有上升迹象,每年新结核病个案约七千多宗。
|
2001
|
结核病呈报率下降至每十万人有108宗。
|
2002
|
结核病呈报率下降至每十万人有97.3宗 (首次低于100)。
|
2004
|
对某些极难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个案,在治疗初期加用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于治疗方案内,以增强治疗成效。
|
2006
|
广泛耐药性结核病在耐多药结核病中被定义为较重要的类别。
|
2008
|
香港〈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生效,成为新的法例,以加强对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的控制。
|
2009
|
优化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的剂量,以便可用于更长的治疗期,以促进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成功率。
|
2011
|
结核病呈报数字首次低于每十万人中有70宗个案的比率。
|
2014
|
引入新的抗结核药物「德拉马尼」(delamanid),以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
2016
|
结核病呈报数字首次低于每十万人中有60宗个案的比率。
|
2017
|
引入新的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以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