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伟国、罗永生
细诉传奇人物的风云事迹,重新认识中外历史。
#香港电台文教组
#艺文一格 culture.rthk.hk
1624年9月(明天启四年八月)荷兰在试图武力夺取葡萄牙人所占的澳门,及中国的澎湖失败之后,转而往东占据澎湖东方的台湾岛,在西南岸边构筑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开始展开对台湾的统治。
台湾在明朝地方志及地图上称为「小琉球」(相对于明朝萨属琉球王国,但小琉球面积比琉球大),又以其中之一原住民部落名称,称为「大员」(闽南语发音与“台湾”相似)。欧洲航海家称之为「福尔摩沙」(葡萄牙语formosa)即美丽的意思。长期以来,岛上是原住民的世界,原住民种族非常多,各有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构成独立而不相隶属的部落。这些原住民族可能是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国大陆或太平洋岛屿迁徙到来,择地定居,分成许多族群,散布在西部平原的部族被学者称为“平埔人”,在散居山居的部族被学者称为「高山族」。原住民部落多数以打猎为生,猎物主要是野鹿、野猪之类,不会农耕,武器只有弓箭长矛。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但始终未能建立统一全岛的政权,仅有某些部落结成松散的联盟。
台湾岛虽然靠近福建海岸(最近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明朝中叶以前,从未派官吏治理,岛上的汉人只是临时登岛的渔民、海商(海盗)等,晚明大海盗颜思齐曾经在西岸中部建立据点(在今云林县北港一带),颜思齐死后,由郑芝龙接管,郑芝龙接受明朝招安之后,没有继续经营,村落被荷兰人控制。
荷兰人占领大员(台湾)西南部之后,一方面招抚服从的原住民部落,另一方面对不服从的原住民部落,实行残酷镇压。荷兰当局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招募福建人到岛上垦荒耕种,二十年后岛上汉人增加到数万人,在城堡下形成市街。郑成功势力兴起,荷兰当局担忧汉人与郑成功勾结,约束非常严,经常被荷兰当局惩罚。翻译官何斌被怀疑替「国姓爷」收税,受到惩罚,于是举家投靠国姓爷,并且绘制台湾详细战略地图呈献给国姓爷。何斌向郑成功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今基隆)、淡水,硝磺有焉。 ,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中国(指中原)抗衡也。
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在福建、广东沿岸与清军频繁交战,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并且在杭州、苏州,甚至北京广设商业据点「山五商」,开辟货源以和外国商人贸易、累积资金,招募中外雇佣兵,及进口盔甲、铳炮、刀剑等武器以扩充军力,又以内陆的商业据点为基地,支持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帮会洪门,为北伐作准备。
永历十一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七月,郑成功誓师北伐,行军前有令:「不准奸淫掳掠妇女,如有故违,本犯立即枭示,大小将领一并连罪;不准掳掠男子为伙兵,如有故违,本犯枭示,将领连罪。敢有擅动民间一草一木者,本犯枭示,大小将领一并连罪。」
八月,郑军从海路攻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九月,天台、太平、海门卫相率归附,在浙江宁波一带的抗清首领张煌言、张名世等亦与郑军呼应,声势浩大。但浙闽总督李率泰侦知郑军精锐北上,乘机派兵进犯厦门,郑成功担心厦门、金门两岛有失,只得暂时回师。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五万,船舰五千艘,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再次大举北伐。大军在钱塘江口的羊山海域遭遇飓风,舰队被吹散,损失数十艘战舰,数千士兵,郑成功三个儿子及六名侍妾亦沉没海中,只得退回厦门。
翌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第三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攻克镇江、瓜洲、江浦,收复镇江、扬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郑军准备进攻江宁府城(南京);
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县。江南一时震动,百姓纷纷欢迎,哭诉:「时久不见大明衣冠矣!」但郑成功进驻镇江之后,不听张湟言建议立即攻夺南京,反而大事庆祝,饮宴阅兵以展示实力。清军得以集结兵力,与南京城内清军里应外合,郑军遭到清军突袭,大败,大将甘辉及十多位将领战死,士兵、战舰损失无数。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长江口的崇明岛(今上海市崇明区)作为再次进攻南京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重大挫折。
浙江反清首领张煌言配合郑成功北伐,最初收复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其后战败,退回浙东,只得纠集民间各反对力量,继续在浙东沿海一带进行抗清行动。几年之后,终于认为复明无望,将军队解散,在浙江象山附近的小岛隐居,被清朝擒获,宁死不降,押赴杭州处斩。
主持人:张伟国、罗永生
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在福建、广东沿岸与清军频繁交战,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并且在杭州、苏州,甚至北京广设商业据点「山五商」,开辟货源以和外国商人贸易、累积资金,招募中外雇佣兵,及进口盔甲、铳炮、刀剑等武器以扩充军力,又以内陆的商业据点为基地,支持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帮会洪门,为北伐作准备。
永历十一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七月,郑成功誓师北伐,行军前有令:「不准奸淫掳掠妇女,如有故违,本犯立即枭示,大小将领一并连罪;不准掳掠男子为伙兵,如有故违,本犯枭示,将领连罪。敢有擅动民间一草一木者,本犯枭示,大小将领一并连罪。」
八月,郑军从海路攻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九月,天台、太平、海门卫相率归附,在浙江宁波一带的抗清首领张煌言、张名世等亦与郑军呼应,声势浩大。但浙闽总督李率泰侦知郑军精锐北上,乘机派兵进犯厦门,郑成功担心厦门、金门两岛有失,只得暂时回师。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五万,船舰五千艘,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再次大举北伐。大军在钱塘江口的羊山海域遭遇飓风,舰队被吹散,损失数十艘战舰,数千士兵,郑成功三个儿子及六名侍妾亦沉没海中,只得退回厦门。
翌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第三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攻克镇江、瓜洲、江浦,收复镇江、扬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郑军准备进攻江宁府城(南京);
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县。江南一时震动,百姓纷纷欢迎,哭诉:「时久不见大明衣冠矣!」但郑成功进驻镇江之后,不听张湟言建议立即攻夺南京,反而大事庆祝,饮宴阅兵以展示实力。清军得以集结兵力,与南京城内清军里应外合,郑军遭到清军突袭,大败,大将甘辉及十多位将领战死,士兵、战舰损失无数。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长江口的崇明岛(今上海市崇明区)作为再次进攻南京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重大挫折。
浙江反清首领张煌言配合郑成功北伐,最初收复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其后战败,退回浙东,只得纠集民间各反对力量,继续在浙东沿海一带进行抗清行动。几年之后,终于认为复明无望,将军队解散,在浙江象山附近的小岛隐居,被清朝擒获,宁死不降,押赴杭州处斩。
18/01/2025
网上直播完毕稍后提供节目重温。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